二、街市
在丽江地区,大研古城为常年街,并不像邻近县份每月只有有限几次街市。除此之外,丽江县境内还有束河、白沙、大具、石鼓、巨甸等集镇定期举行街市,以作为对大研古城经济贸易的补充。在一些寺院,每年都要在特定的时间举办庙会,形成临时街市,如正月十五要在白沙大宝积宫举办弥老会,又叫棒棒会,出售各种农具;如二月初八要在玉龙山下的北岳庙举办庙会,并进行商贸活动;如七月份要举办祭祀畜王的庙会,出售服饰、玩具、农具、土特产品、日用百货等。
三、骡马会
在丽江,每年三月、七月要举办交易牲畜的街会,它们分别称为三月会、七月会。三月会创始于清末,它本是在玉泉龙神祠举行的祭龙活动。到后来,其性质不断改变,发展成了以经营大牲畜交易的街会。在骡马会期间,邻近各民族的商贩纷纷前来购买名扬四方的丽江马等,每年的成交额都在数十万元以上。虽称骡马会,所交易商品则几乎无所不有。七月骡马会亦与之相同。
四、丽江马
丽江马既是纳西族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力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商品。它个头适中,四肢强健,蹄质坚硬,耐寒耐热,善于爬山过岭。早在汉代,这种马匹就是巴蜀客商所喜爱的商品。明洪武年间,纳西族土司还曾将它向皇帝进贡。我们将连接滇川藏的商道又称为茶马古道就是因为马,尤其是丽江马于其中扮演了既是运输工具,又是重要商品的作用之缘故。有些骡马价值千金,是它支撑了许多农家全年的经济开支。在过去,许多出身贫寒的纳西族士子正是靠了父母亲含辛茹苦地畜养、出售骡马才完成学业,登上国内外政治、学术舞台的。
五、白地纸
轻工业部所编《中国造纸业发展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现存北京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的东巴经都是明清时纳西族所造的纸写本。这种白地纸,帘纹不明显,经压光后,可供双面书写,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固定纸模抄造的。其实还是竹帘抄造,但是技术比较精,帘纹不明显”。这种白地纸因主要生产于白地而著名。另外,在大研古城及大具等地也有人进行制造,并以此为重要商品进行交易。没有白地纸的大量生产、销售,东巴文化的保存、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六、食盐
纳西族的商贸一直与食盐具有密切的关系。据文献记载,纳西族早已掌握制盐技术,《三国志》卷八十六称:“定笮、台登、卑水三县,去郡三百余里,旧出盐、铁及漆……”当时的制作方法是“积薪以齐水,灌而后焚之成盐”。到后来,开始推广煮盐技术,“蛮官煮之如汉法也”。景泰《云南志》卷五载曰:“土人煮卤为之盐块,大者重一斤十两,小者重一斤,交易皆用之”。除了作商品之用外,盐还广泛使用于纳西族的生产生活之中,如狩猎有盐猎、饲养牲畜要定期喂盐、加工食品要大量用盐。因此,纳西族与汉、藏、白等民族在古代所发生的战争大多是围绕着对盐池的控制权、对盐制品的贸易权而进行的。基于这种种原因,纳西族居住地区的地名多与盐相关,如盐池、盐源、盐城、盐井、盐边、盐邑、闰盐、老井等便是。在四川省盐源县纳西族地区,甚至建有盐神庙,祀奉者的香火至今不绝。
七、铜锁
丽江铜锁远销滇、川、藏各地。其样式多种多样,制作奇巧,经久耐用。在铜锁表面精雕细刻有多姿多彩的图案,如飞禽走兽、题款吉语。这种铜锁,同时又是馈赠佳品,女儿出嫁,父母必以铜锁相送,以祝她勤俭持家。朋友远行,也有送铜锁之习惯,表示虽别千里,心犹一处,如同汉族之连心锁。公元1639年,地理学家徐弘祖曾云游至丽江,当时的纳西族土司木增曾以铜锁相送,在纳汉两个民族的交往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八、铎鞘
在纳西族的商贸活动中,有一种特殊的商品--兵器,如刀、剑、匕首等。据文献记载,纳西族的兵器制造已有悠久历史。如南诏时代即有著名的铎鞘,它“有孔旁达,出丽水,饰以金,所击无不洞。夷人尤宝,月以血祭之”。在《蛮书》中亦有“昔时越析诏于赠有天降铎鞘”之说。在一次越析诏与南诏的战争之中,纳西族先民遭受灭顶之灾,铎鞘亦被南诏所获。尽管这样,纳西族人至今仍喜佩刀为饰。这些刀既有自己创造者,也有购自其他民族者。
九、铜器
纳西族所制铜器分红、黄二种,“丽江大宗工艺为铜匠业,在本城用红铜黄铜二种打铜锅、铜锁,销于中甸、阿墩子、西藏各地,约年输出二三百斤”。这是非常保守的说法,其实作为商品的铜器的行销量要远远比这个数字大得多。在大研古城,至今有一条街道叫铜匠街,在白沙、束河、永宁等地都有制作铜器的作坊、名手,其产品多达二三十种。《中甸县志稿》中就有“铜鼎锁匙用具必丽江”的记载。
十、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即指藏区与内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因马为主要交通工具、茶为主要商品而称之。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悠久的商贸历史,纳西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纳西族商人一般通过茶马古道,将四川及云南思茅、保山、临沧、大理等地的茶叶运往西康、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销售,然后又从印度、尼泊尔及藏区运回皮革、药材、毛织品等在川滇各地进行销售,从中获取利润。由于军事上的割据,这种茶马互市时断时续,《古今图书集成》卷一五五中就记载曰:“金沙江渡在阿喜汛之外,即中甸,向属内地。自康熙十六年吴三桂求援蒙古,割中甸地赂之。遂为外地,不通商旅。迨二十七年,达赖喇嘛求互市于金沙江,总督范承勋以金沙江属内地,奏请于中甸互市。遂设渡通商贸易。凡出口者给照票验放。为内外要关,以鹤丽三营守备轮防”。
十一、藏客
专门从事滇藏经贸活动的纳西族商人被称为藏客。他们或自养马帮,或雇佣他人马帮,每年夏去冬回,源源不断地将内地所产的茶、糖、土杂及日用品运往藏区,又将藏区的商品运回内地,往往有盈无亏,平稳得利。不少人从藏区继续西行,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家设号经商。
十二、赶马帮
过去,纳西族地区交通落后,马成了重要的运输工具。使用众多的马匹进行商贸运输活动被称为赶马帮。马帮之拥有者大都为商人,但也有不经商只充当运输专业户者。马帮的规模视主人拥的实力以及所运货量而决定。马帮之间还可以进行临时组合,几家合运,马匹成百。有时则可以一家独揽,仅以数十匹运输。每一个马帮都设一个马锅头,负责整个马帮及其赶马者、货物的安全,凡饮食起居、行走路线等都无不归其指挥。马锅头一般有几个乃至十几个伙伴作为助手。由于保证货物及人马安全的需要,他们一般都装备有武器。在几家合运时,大马锅头之下各家有各家的马锅头。马队在排列、装饰上非常讲究,一般马匹各系一铃,头骡(马)额上嵌明镜,头上结缨络,颈上挂铃环,背上垫红褥。赶马帮者每人备有一匹乘骑,它们也要装饰得非常美丽大方。赶马者的食宿费用及工钱或按货量支付,或进行承包,或每天平均支给,不一而足。
十三、联赶
在永宁纳日人中,赶马者大多为养马户,并为自己赶,规模很小。因此,常常两三家人联赶,即每家赶一段时间合在一起的马匹。在托亲友代赶时,要在赶马者外出运输时备足马料、猪膘肉、酒等相送。运货物所得的收入归马主人所有。在马养得多、家中又缺人手时,也有或长期或短期雇用马脚子赶马者。马主人为其发薪金,一般是每年30元并供伙食、两套布衣。
十四、溜索
横断山脉山高谷深,溜索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维西闻见录》记述曰:“水湍急,舟不可渡,乃设溜绳。其法对岸载石,横江系竹缆,如梭掷而渡之,或止可系一缆,两岸高悬、中坝而低,往来皆渡此。至低处则以手挽绕,递引而上。渡物则人前,接物后引而渡焉”。
十五、革囊
革囊又叫皮馄饨,也是纳西族征服江河的工具。革囊一般用羊皮制成,杀羊之后,割断四蹄并将羊皮剥下,然后晒干鞣软。待使用时将四脚扎紧,再吹满气,最后堵死吹气孔即可。这种皮革搬运方便,撞击在石礁之上也不易破裂。在摆渡较大物品时,将数个乃至数十个扎成排子即可。据说,当初忽必烈率蒙古大军莅临金沙江渡口,正是靠了纳西族首领阿良献革囊相迎,数十万蒙古铁军才踏上了金沙江西岸,从而有了后人“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