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纳西族风俗志
21282100000019

第19章 文学艺术(1)

民间文艺是纳西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语言、声音、线条、色彩、身姿为手段,形象地反映纳西族的文化精神,使纳西族的审美思想得到外化。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纳西族民间文艺的蕴藏量十分丰富,仅以音乐为例,除了东巴教音乐之外,还有民间声乐音乐与器乐音乐。其中,“丽江古乐”和“白沙细乐”还与汉文化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播具有密切的联系。就舞蹈而言,除本民族固有的歌舞、乐舞之外,藏族舞蹈的影响十分明显。在文学方面,除民间戏剧不太发达之外,几乎拥有一切种类的口头文学形式。最引人注目者,无疑就是用象形文字记录于东巴经典中的完整的神话体系,《创世纪》、《黑白战争》、《鲁般鲁饶》等为其名篇。

总其特点,纳西族民间文艺的诗歌舞三位一体性非常显著,如“阿丽丽”、“莫达”、“仁美蹉”等既是舞名,又是曲调名,同时也是歌谣体名。除了娱乐性之外,纳西族民间文艺的社会性、宗教性功能十分鲜明,它们与生产生活的连带广泛而又根深蒂固。就其风格来说,纳西族民间文艺多苍凉沉雄、顿郁舒缓。这里,仅就纳西族民间文艺中的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作一简要的记述。

一、舞蹈

纳西族有多古老,纳西族的舞蹈历史便有多久远。东巴经典《舞蹈教程》对舞蹈的起源是这样解释的:“舞蹈的来历与出处呵,是看到金色神蛙的跳跃而受到启发的。”唐代的汉文献中称当时居住在大婆、小婆、三探览、昆池等地的纳西族先民“俗好饮酒歌舞”。但所歌舞为何却语焉不详。到了元代,《云南志略》的记述就较为清楚:“(么些人)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显然,它们是现今民间歌舞“仁美蹉”与“莫达蹉”的直接源头,而其众人执手环舞之特点又恰恰与出土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盆纹舞人起舞图所描绘者相吻合。在明代,纳西族的乐舞比较发达,木公诗中就有“一匝芦笙吹未断,踏歌起舞明月中”的诗句。这种以芦笙伴奏的舞蹈是共见于彝语支各个民族中的共同艺术,其起源也较早,如:“南诏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音之中,皆寄言情,用相呼召。”在元代,“博南……有群夷萃俄,而一人吹笙前导,众人手持牦尾随舞。阅史记谓葛天舞,如是噫是舞也”。到了清代,由于喇嘛教的不断浸润,藏族舞蹈对周边地区纳西族的影响已经比较显著,如盐源一带纳西族“跳锅庄舞,男女杂沓”。在维西、丽江鲁甸、永宁等地,亦有藏族舞蹈的渗透。需要指出的是,在各种汉文献史料中并无有关东巴舞方面的记载,这或许是与史官们严守孔训,“不语怪力乱神”所致。

(一)东巴舞蹈

东巴舞蹈是东巴教祭师在各种道场仪式上配合诵、歌东巴经典等用以镇鬼娱神的舞蹈。由于纳西族东巴教尚未完全升华为人文宗教,故这种舞蹈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舞蹈,具有极深厚的民俗文化基础。东巴经《东巴舞谱》汇总了数十种东巴舞蹈,“对舞的姿势、动律、场位、路线、特殊造型、技巧及乐器用法等作了规律化的、比较科学的描述”。一般认为其产生时间比拉班舞谱还要早数百年,与《德寿宫舞谱》、《敦煌舞谱》等同立于我国古代舞谱之林。东巴舞包括神舞、器具舞、动物舞、战争舞四种。

1.神舞

神舞有萨英畏登舞、亨氐吾盘舞、英古阿格舞、东巴什罗舞,以及五方大神舞、拉姆花舞、镇女魔王舞、护法神舞、女神舞等,是专门用于迎请、欢娱、送别相应神灵时所跳之舞。

(1)丁巴什罗舞:丁巴什罗为东巴教祖师,该舞以舞蹈语汇再现了丁巴什罗的生平事迹,有出世、学步、压鬼、伤脚、沉毒海、超度等十几个舞段。队形多为圆圈,两人相向、四门开。其舞姿粗犷奔放,刚劲有力,舞者手执神杖、刀、铃等法器,目光炯炯,充满智慧、勇武之气。这个舞蹈跳于祭什罗道场、祭奠东巴仪式、祭龙王仪式等。

(2)护法神舞:护法神舞中又分为狮舞、玉龙舞、神鹏舞、尤玛舞、卡冉舞、根空舞等,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为尤玛舞。尤玛舞也分为尤玛刀舞、尤玛商谈舞、尤玛伐鬼树舞、尤玛擒敌舞等。在表演时,舞者左手持板铃,右手执刀,先由大东巴唱出所跳之舞名,众舞者随鼓点起舞。一般执摆铃、长刀,或三角钗、火把等,从不同的方向入场,先用火燎五方鬼木,次用长刀劈之,最后将劈碎之鬼木装入筐中焚尽。跳这种舞是用来镇鬼护神的。

(3)女神舞:女神舞中有丹依拉姆舞、楚里拉姆舞、达拉舞、拉姆舞等,是用来再现这些女神的超凡能力与功绩等的。如在跳拉姆舞时,舞者站成一圈,边舞边摇摆铃和手杖,按顺时针方向行进,两人相向而舞。然后,相背擦身而过,与另一个舞者重复同样的动作,直到与所有参加者对舞完毕为止。由于无女东巴,舞者均是男扮女装。

2.器具舞

器具舞就是以东巴教中的法器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舞蹈,有神杖舞、花舞、灯舞、火把舞等。

(1)花舞:跳花舞时,舞者每人持一束一人高、连枝叶带五彩花的伞形花。一种跳法是先立地抬手左右换持花朵,随后勾掌吸腿,两人相向,时而画横八字,时而相背绕花,时而一并抛花。另一种跳法是舞者站成圆圈,边舞花边跳,拇指和食指往里捻花。另外,还有两人手肘弯曲并勾紧旋转的动作。结束时,勾手不变,主力腿下蹲,动力腿膝弯曲并朝后抬起。

(2)灯舞:灯舞一般在夜间跳,有的地方左右手各捧一盏油灯,有的地方除手上捧灯外,舞者还要在额上放一灯。表演时,舞者站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边舞边绕手,绕几圈换一个姿势。手姿时高时低,时前时后,一般为每两人一组,相向绕灯,相背插花,令人眼花缭乱。

3.动物舞

动物舞在东巴舞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造型最丰富,《舞蹈的起源》就是将舞蹈视为模仿动物之结果的。这些动物既有水生的,也有神兽灵禽,不少是生活中实在的飞禽走兽。较著名的有金翅大鹏舞、金孔雀舞、白山羊舞、犏牛舞、牦牛舞、虎舞、飞龙舞、金龟舞等。

4.战争舞

战争舞又叫胜利舞,其下分刀舞、叉舞、剑舞、弓弩舞等。刀舞与叉舞是为出征将士祈祷与迎接凯旋归来时所跳之舞。跳剑舞与弓弩舞时,穿盔戴甲,冠插长翎,一手持摆铃,一手抚长剑,或两手各持摆铃、手鼓,或持神弓、神箭,以疾步、碎步、趋步等表现追撵敌人,用相背或相向踢脚,张弓射箭,舞剑冲杀,逐一演示追鬼怪、闯魔关、捣敌巢,为祖师招魂、戮鬼魔等场面。

(二)民间舞

民间舞指东巴舞以外的纳西族舞蹈,它们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具有较充实的社会内容与生活气息。较著名的有麒麟舞、含摆舞、芦笙舞、察宝蹉、勒巴舞、打跳、仁美蹉、莫达蹉、阿丽丽蹉。

1.麒麟舞

麒麟舞主要流行于丽江大研、大具、拉市一带,表演时间在除夕至正月十五期间。表演时,场中央要放一张方桌,周围点上各种花灯,表演顺序为寿星拜祝、彩云南现、鹿鹤同春、麒麟凤凰舞、牦牛现瑞。有些地方还加上狮子滚绣球、双狮挂印、九龙夜明球等。

2.含摆舞

含摆舞为乐舞。在永宁等地纳日人中,丧葬仪式上要跳含摆舞,参加者皆为男性。时间在火葬前三天,伴奏乐器有大铃串、小铃串。舞者腰上系大铃串,垂小铃串,动作多为屈膝、踩地、跨步、刀步等。舞蹈时,舞者列两旁,面朝灵堂,右腿跪地,左腿前踩作默哀状。随后,达巴念经文,舞者以左脚为圆心,右脚擦地向左转三百六十度。同时,转动刀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砍杀鬼怪。最后,双肘将刀横托至额前。一人领呼“哈嘿”,众舞者应呼“哎--”,以为死者开辟道路。舞蹈粗犷有力,主要目的是为亡灵驱鬼除邪。

3.察宝蹉

在维西县拉哈村,每年火把节期间要跳“察巴”,俗称“察巴蹉”。众人先对唱阿勒歌,然后有两个表演者戴着面具、手执牦牛尾前来清场。不久,察宝及其夫人之扮演者身穿藏袍登场,其陪同者为一先生。先生要面对观众高喊:“走遍五湖十六国,没有一地比这里美”。接着,察宝及其夫人之扮演者在草席上休息片刻之后,要为观众摸顶祝福。清场者则表演各种怪相,以逗乐观者。

这种舞蹈已经带有民间短剧的色彩,无音乐伴奏,无歌赞,但有对白,有情节,有行当分工。

4.勒巴舞

勒巴舞流传于丽江县塔城、巨甸及鲁甸一带,共十二段,一般要在一夜间全部跳完。表演时,男子右手摇一直径五六寸的手鼓,左手舞一条毛巾,女子左手摇手鼓,右手执一根击鼓藤条。每舞一段之前要先唱一段歌词,赞美日月星辰,祈求吉祥如意。舞时,由一个舞头引领,以掌握节奏及队形变化,人数可多可少,队形有圆阵、斜单排、斜双排、卷草席、插麻花、二龙戏水等,动作有甩手、点地蹉步、弓箭步摇鼓、乌鸦跳、单腿转跳、单腿前跳后跳等几种。

勒巴舞艺人称劳巴,他们在春节期间跳此舞以祈求丰收。在陇巴等地,家中有病人时也跳勒巴舞。跳前,先在房前插一棵长有三级枝杈的松树,将神像挂于其上,其前摆一供桌,桌上点香,院中烧松毛和青树枝,人们不断将米与炒面撒于火烟之中。塔城东巴阿皱曾经用象形文字书写《勒巴舞节》,记述勒巴舞十二段,并令弟子学习,使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5.仁美蹉

仁美蹉为流传于丽江、中甸、维西等地的歌舞,跳于丧葬仪式等。其特点是歌头在前边引歌领跳,众人手拉手绕圈随舞并和唱,舞姿缓慢、沉重。仁美蹉又叫哦仁忍、栽秧仁、送葬仁。据称,仁为飞鬼,专吃人肉,吸人血泪,人们跳仁美舞以驱仁鬼,保存完尸。

6.莫达蹉

莫达蹉为古代织布舞,流传于丽江、维西、中甸、宁蒗等地,在吉庆、节日等场合表演。舞者多为老人,互用右手搭在前一人之右肩或左肩绕半圆而舞,一人在前引歌,众人在后缓缓移步随舞随唱。也可以男女各分一排而舞,男子将右手搭在前一人之右肩上,左手下垂,女子则互相手牵着手,男女两队逆行而舞。队形一般由领舞者引出。

二、音乐

纳西族的音乐包括民间歌乐、东巴音乐、器乐三个部分。其所用乐器多与邻近民族相同,有些还是古老的西亚乐器。纳西族当是我国众多民族中音乐文化较为发达者,仅东巴音乐中的唱腔便多达二三十种,器乐“白沙细乐”与“丽江古乐”多达五十多个曲调,民间歌乐更以支系、地域而异,多不胜举。至20世纪40年代末,在丽江各个村庄都拥有乐队,“男女并能琴”,并在此基础上以地域为单位组织有乐会。

(一)乐器

1.拨波

拨波类似于汉族之芦管,是由竹管与发音芦哨组成的双簧管乐器。管身长十五厘米许,管口直径约十二厘米,六孔,音乐优美,稍带鼻音,演奏时多带滑音,是演奏“白沙细乐”时表现大幅度慢波音的主要乐器,能细腻准确地表达哀伤缠绵的情感。今人杨曾烈先生曾对其进行改革并获得成功。

2.竹笛

纳西语称竹笛为“毕里”,与我国古代称竹笛为“篥”同音。而且,东巴象形文中之笛字画有三孔,与“羌笛”相同。民间传称最早的笛子用大雁脚骨制成,因此,笛声和雁鸣音响高且远。东巴经解释竹笛之起源云:红虫蛀通竹节,使其受风发响,人们便以竹制笛。

竹笛分两种,一为横笛,一为竖笛。横笛有六个音孔,一个吹孔,一个笛膜孔,不仅用于打跳、笛子舞,而且是演奏古乐的主要乐器,起到调音、起止、强弱起伏等作用,除进行大波音之大幅度腹震音吹奏外,每一个长音后都带一个后赠音,以增强音色的厚实庄重、和谐典雅。竖笛亦以竹制,分六个音孔,孔距相等,可按曲子需要自由变换音程关系。这种竹笛大都被牧人带在身上吹奏“谷气”,有人甚至以此谈情说爱,跳笛子舞、打跳等更少不了它。

3.口弦

长约十三公分,宽约半公分,竹制,中开一道沟,刻一片簧,演奏时对准口腔轻轻弹拨,声音在口腔里共鸣,以气息调节音色之变化,不仅用于弹奏歌曲,而且还用于谈情说爱。口弦分为单片口弦和三片口弦两种,又称口琴、篾弦、响篾,《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弹口弦”的记载。余庆远《维西闻见录》描述得更为具体:“错落而弹,嘘气大小以定七均之高下皆以铜佩之,弹以应曲,弹者身舞足蹈而以歌合节”。

4.苏古笃

苏古笃又称胡拨、浑不似、火不斯,为西域乐器。相传元军路经丽江攻大理时所遗之物,查元军入滇者中多有突厥兵,故元人所传实为突厥人所传。其器指板无品位,且很长,四根弦安于大共鸣箱之上,大共鸣箱上套蛇皮,并置码子于上。在演奏古乐时,除旋律部分外,一般只起节奏作用,为加强音乐气氛,有时也出现四、五度和声,音色较柔和。

5.葫芦笙

葫芦笙为竹制,有五管,其形制与晋宁石寨山及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战国至西汉时期铜制葫芦笙完全相同,一般使用于跳芦笙舞。它不仅在唐代是南诏各民族所喜爱的乐器,而且直至当代亦相传不衰。明代诗人木公有“一匝芦笙吹未断”之诗句,清代诗人牛焘也在其《花马竹枝词》中有“匏笙芦笛家家吹”的描写。

(二)乐曲

1.民歌

(1)山歌:纳西族的山歌大多节奏悠长、速度舒缓,旋律往往在高音上作任意延长后往下发展,既有独唱,也有对唱。歌词一般为即兴创作,山间田野及赶马旅途是演唱山歌的最好场所。丽江一带的“谷气”及中甸白地的“阿卡巴达咪”,多属五声音阶,个别歌曲中出现的偏音多是为了加强装饰性与色彩性。永宁等地的“阿哈巴拉”曲调高远,开朗奔放,带有较浓厚的藏歌风味。

(2)小调:纳西族的小调音域较窄,结构短小,曲调优美,风格多样,适应性较强,在演唱形式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如丽江一带的“劳卫歌”、“打谷歌”、“唱云雀”、“耆老歌”,中甸三坝的“三思渠”,永宁的“唱狮子山”,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3)劳动歌曲:纳西族的劳动歌极为丰富,几乎任何一种生产劳动都伴有相应的歌曲。这种歌曲音域不宽,主调朴实,节奏鲜明强烈,可以起到协调动作、减轻疲劳、鼓舞干劲的作用。其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舂碓调”、“打粮歌”、“劝牛调”、“牧歌”、“莫达调”等等。

(4)习俗歌曲:这类歌曲依附于婚丧祭祀仪式,稳定性强,民族特色浓厚,风格多样。如情歌、婚歌、挽歌、成丁礼歌等,各具特色,有的轻松活泼、音色明亮,有的则低沉、速度缓慢。

(5)儿歌:纳西族的儿歌多无固定音高,节奏明快,曲调活泼,有音高和旋律部分分外别致动听。“摇篮曲”、“放风歌”、“月亮歌”、“牧童歌”、“唱云雀”等为纳西族儿歌代表性作品。

2.东巴歌乐

东巴歌乐指应用于东巴教道场仪式上的各种舞乐及唱腔音乐。舞乐以摆铃、手鼓、海螺、号角等的叩击吹鸣进行表现,起到渲染气氛、掌握节奏、发出迎送神灵及降服妖魔等号令的作用。唱腔音乐就是东巴在念诵经文时所使用的唱腔,其旋律、音阶、调式与古老的民歌有密切关系,据传有“九腔十八调”。一般将它们归为祭祀、丧葬、叙事、禳解等四类。当然,这只是就唱腔音乐而言。

(1)祭祀类:包括祭天古歌唱腔及祭祖古歌唱腔两种,前者为连续附点音符的切分节奏型,以适应长篇神话史诗等的演唱,后者与前者近似,但在东部纳日人的达巴音乐中,其旋律深受普米族音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