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喧嚣的尘世中是否还有闪光的真情存在?美好的爱情是否像梦一样,醒来时却要面临残酷的现实?追求浪漫人生的圆满结局是否要以道德压迫为代价?十年前观看电影《廊桥遗梦》并没完全理解那遗落之梦的真正含义。重读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说《廊桥遗梦》后,对这些问题的模糊认识才逐渐清晰起来。
从《廊桥遗梦》小说问世之日起,就感动着全世界的亿万读者。与一些经典名著相比,这本简短的小册子以优美的语言、细腻的刻画、流畅的笔触,塑造了男女主人公的形象,使一个婚外恋的故事在浪漫情怀中被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同时,也引发了是冲击传统道德还是支持传统道德的一场争论,这一点,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有所领悟。
在小说中,沃勒描写了有点浪漫气质的少妇弗朗西斯卡在过着平静而乏味的生活的时候,遇到摄影师罗伯特·金凯之后发生的故事。在短短四天的浪漫奇遇中,两个有情人却因为道德和责任而永远分手,并为此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在痛苦分手后的16年中,弗朗西斯卡一直恪守着家庭观念,尽职尽责,而她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罗伯特·金凯,这些从她留给子女的信中有所流露。而罗伯特·金凯将所有与弗朗西斯卡有关的信物都收集起来,包括相机、项链、手镯,甚至还有当年她钉在罗曼斯桥上的那张字条,在他即将逝去之前委托律师辗转交到她的手里,以致后来的每天中,她都会打开看一遍这些东西,在思念中走过余下的人生时光。值得欣慰的是,两位主人公的骨灰都撒在了罗斯曼桥下,相依了16年的灵魂终于又续写了一种别样的感人篇章。
分析弗朗西斯卡与罗伯特·金凯相遇并相爱的缘由,与她所处的环境不无关联。婚姻的平淡使人们渴望生活的激情,生活的琐碎使人们的理想破碎。此时,充满自由气息的男主人公的出现,就很容易吸引她。但是,这样的爱情或许是真实的,而更多的则是潜藏于真实背后的一种梦想。周围环境的影响,人言的危耸,心理的矛盾以及对家庭的责任,都会使人们放弃自己的梦想,最终选择了家庭,并为之付出一生。所以,梦想也只能是梦想,在浪漫的梦境中,人们的梦想常常会破碎。正如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只能在对过去的追忆中回味着曾经有过的时光,也许,那又是另一种幸福的人生。
《廊桥遗梦》的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是美国当代享有盛名的作家、摄影师和音乐家,他的小说以充满诗意而刻骨铭心的唯美爱情为主题,并“在扣人心扉的情感倾诉中包含着对人类纯真质朴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回归”。他用朴实的语言,描述着爱情故事的悲壮。当这样的故事撼动我们心灵的时刻,当我们为小说所设计的一个本该浪漫完整却又分离的结局而失望的时候,也许会从译者梅嘉女士的序言中受到启发,并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一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爱情与家庭的关系以及与其有关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二是挣脱市场化了的世俗的枷锁,追求返璞归真,而罗伯特·金凯就是典型的化身;三是现代科技和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使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在退化。效率和效益等使人们失去了自由驰骋的天地,也许,这些才是译者所认为的在“那个爱情故事背后贯穿全书的思想”。
也许,小说中所描述的爱情故事的主题并不新鲜,从古至今,很多类似的故事中都有叙述,但是,这部小说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的独特之处,如梅嘉女士所言:“那是一种摆脱世俗观念,还原到人的最初的本性,纯而又纯,甚至带有原始野性的激情。天上人间只此一遭,如宇宙中两颗粒子相撞,如果失之交臂,就亿万斯年永不再遇。”因此,作者才以独特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现代社会的逆反心理以及追求自然、回归本真的浪漫情怀,这其中也包括对待爱情的态度。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来说,都期待着《廊桥遗梦》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也许在唏嘘感叹中读过这本小说的人很多,现实之人会满意这样的结局;严守道德规范的人们也会满意这样的结局。而浪漫之人则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如果是这样的结局,就不会产生这么大的轰动效应了,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古老的廊桥,孤独的远游客。两颗贴近的心灵撞出的火花,使寻觅已久的灵魂找到了永恒的归宿。而这不了的情缘却因世事的羁绊和人生的责任而无奈分离。弗朗西斯卡的思念,罗伯特·金凯的漂泊,尽管经历了16年的时间阻隔,相隔天涯的主人公却在心中同唱一首哀伤而凄婉的歌,却也纯美而悲壮。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回忆的空间是无限的;尽管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记忆中的东西也在不断地流逝,而真正的爱情却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磨灭。那种思念和追忆,也许并不会因为时光的无情流逝而淡忘,在记忆的深处灵魂永驻。罗伯特·金凯式的淳朴,弗朗西斯卡的浪漫,还有那廊桥上遗落的梦幻,无一不引起我们的共鸣,并在这份温馨中度过美好的追忆的时光。
尘世喧嚣,物欲横流,而在这浮华中却有真情存在。真挚的爱情仍然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梦幻,尽管由于家庭和道德的因素有时难以如愿。但是,我们并不会感到失望、沮丧和厌烦。美丽、光明和希望,有时不是刻意找寻得到的。在质朴的情感中让生活回归,在本真的状态下让生活升华,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吧?
感受无处不在的生活
情怀,在何超群的诗歌《风中的城市》里可以读到;情怀,在白长鸿的诗集《今日西湖无诗》里能够领略到。诗人的情怀就是用寥寥数言的文字,再现一片阳光、一场细雨、一段生活,所有的场景都让人们时刻体会着无处不在的生活。
生活究竟在何处?这是很多人问过无数次的问题。
一个夏夜,和慕容姐姐分手后,沿着清静的长街,时而跑步前行,时而驻足观景。尽管夜色已深,而长街的灯光照着前行的路,一个人的夜晚其实并不孤独。每当这样走着的时候,或许就是最佳的思考时光,我在文章里也不止一次地写过这样的感受。而思考最多的,是写作以来的感受。从读者到作者再到编辑,期间结识了很多真诚的文友,尽管和多数文友没见过面,但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却看到了不同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这种对生活的态度不时地流露在文字中,让我们去感受和体悟。于我,收获很大,所得尤多。而透过夜色的苍白,在仰望满天繁星的瞬间,透过虚拟的网络,走在现实的世界里,出于文友赋予的启发和这个夜晚的所见,对生活的感悟似乎更深刻。
在发廊灯光的映衬中,一家小书屋的灯光依然亮着,透过玻璃窗,看到文质彬彬的店主,正在整理书柜上的书籍。一个朋友告诉我,当今很多年轻人渴望着挣大钱,他却将自己漂泊在外几年的积蓄都拿出来投入了书店,出于对书的狂爱而打造出了这个精致的书屋。在这家小书屋里,他结识了一位女研究生,她也同样爱书。于是,他们走到了一起,成家,生子,一家人守着这个书屋继续生活着。对于他们全家人来说,经营好这个书屋,在维持生计的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和书屋相邻的理发店里居然也做美容的生意。那些如刑具般的烫发工具,在窗前排成一排。染着黄头发的男孩不时地舞动着吹风筒,在客人的头顶上施展着自己的手艺。不禁想起3年前曾经去烫发,我折腾了四个小时才算完成艰巨的任务。而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系着蓝格子围裙为我洗发的孩子,他的家里有三个弟弟妹妹,那一年他才16岁。
孩子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不得不从学校退学,来到发廊打工。我问:“那你父母忍心让你出来吗?”
“我跟他们说,我不喜欢学习。”
我说:“你这样说父母就同意你出来了,是吗?”
“是的,我这样一说,他们的负疚感就轻了一些,很爽快地答应了我,让我出来打工。其实,我小的时候,还是很幸福的,那时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孩子幸福地回忆道。
我无语。孩子不是因为不喜欢学习才到发廊来工作的,事实上,是孩子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而过早地辍学了。对于生活,孩子能回答什么呢?
从发廊出来,走上了黄河大街,这条街的夜色很美。从上大学到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没离开过这条街。也许是因为熟悉的缘故吧,每次走在街上,都很温暖,如此刻一样。尽管是早春的日子,青草只在朝阳的一面才返青,夜风吹过仍然感觉一丝凉意。但难得这样的夜晚,一个人走在这熟悉的街头,回顾自己文章里写过的那些地方——母校的校园,街道两边盛开的桃花,家乡的灯火,立交桥的变迁,香辣蟹的故事,都是这条街上给我留下的记忆。尽管当年的大学校园已经被一片花园住宅所取代,那些每到早春就盛开着桃花的树木早已被砍掉,香辣蟹也变成了水煮鱼,可记忆中的美好时光不会被任何物事所取代,对生活的审视和感悟更不会随着时世的变迁而改变。
这条街上最火的酒店是高德海鲜城,门前的车辆很拥挤,在后院的居民楼前也停着许多轿车,这里是我最熟悉也是记忆最深刻的地方。熟悉是因为只要去附近的一些公共场所,这里是必经之路;记忆深刻是因为独自驾车来这里,为了躲避门前人行路上的行人而让车受了委屈,将其撞在了铁栅栏上。更深的记忆是二哥来的时候,我们在这里欢迎他,那个夜晚的开怀畅饮和欢声笑语一直萦绕在记忆的深处。沉浸在欢乐中的我们,离开高德便扬长而去,却从来没注意过门前不远处,停着一个很小的货车,在摆着一圈香烟的货车里,蜷缩着一个10多岁的孩子。也许是冷的缘故,孩子抱着双臂,张望着街角过往的人们,一种期盼流露在稚嫩的脸上。而我每次经过这里,看到更多的,是那孩子眼巴巴地望着海鲜城中对饮细酌的食客。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究竟从哪里来,为什么选择这样一处地方经营,我想知道的是透过孩子的双眼看世界,他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在幽暗的墙角处,随地小便的男人,映入了视线。也许是惶恐的缘故,他在四处张望。生活中这样的事情遇上过许多次,已经不足以为奇。因为在夜晚,夜色掩盖下,似乎罪恶与邪恶都不会暴露得很充分,何况人家只是借个地方“方便”一下,是可以原谅的。断不能容忍的是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一男子在省政府大门外“清净”了一次,恰被我们一车人看到那个男子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许走路的时候就该认真地走路,不能如读书溜号一样走神,否则那个骑自行车的男子,贼眉鼠眼地经过,也浑然不觉。
生活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如果非要给这些问题一个答案,我会说:生活其实无处不在,生活就在我们身边,看我们如何去感受。因为,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还因为,生活是由思想构成的。在成功学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奥格·诺迪曼的书中,他侧重地强调了300年前密尔顿的观点:“思想的运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狱。”他将拿破仑和海伦·凯勒作为最好的佐证:拿破仑拥有一般人所追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可是他却对圣海莲娜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海伦·凯勒——又瞎、又聋、又哑,却表示:“我发现生命是这样的美好。”所以,画家丰子恺的精妙比喻我认为很恰当:“圆满的人格像一个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足。对每一个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经脉,真是骨肉,这三者支撑起一个大写的人。”
一个人,无论美丽丑陋,无论高尚卑微,都逃避不掉生活,都要对生活有所感悟,都要享受生活给予的恩赐。也许,生活不都是经典的音乐和戏剧,有时,或许欣赏的场景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圆满。生活也许就是粗粮馆的碴子粥、水豆腐,农民热炕头的小葱蘸大酱,虽然廉价,却也被众多的人所喜欢。生活的概念其实很广泛,生活的内涵其实很深刻,生活的现象其实很肤浅,生活的内容却很耐读。
生活,或者说是一种习惯,一种头脑里刻痕很深的记忆,一种对人生信仰和习俗的态度。除此之外,还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