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爱运动的人极易发生平衡障碍,导致跌跤骨折。老年人如果坚持每天步行,髋部骨折的可能性可减少40%。缓和、有律又安全的太极拳可显著改善心肺功能,使平衡障碍所致的跌伤危险减少47.3%。
五、运动应量力而行。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如伸展上肢、弯腰转体、活动关节等。运动结束时切忌匆忙收场,应踏步、伸展,均匀呼吸。
游泳时抽筋怎么办?
游泳脚趾抽筋时马上将腿屈起,用力将足趾拉开、扳直;小腿抽筋,先吸足一口气,仰卧在水面,用手扳住足趾,并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让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弛;手指抽筋时,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如此反复,即可解脱。
锻炼之前要喝水
许多老年人都有晨起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但劝您晨练前要喝水。因为人体经过一夜睡眠休息后,由于呼吸、排尿和皮肤的蒸发,体内水分丢失很多,致使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增高,微循环淤滞。在这种状态下运动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更应注意。晨起饮水就可以改变这些不利因素。此时人体的胃肠正处空虚状态,饮用的水可以很快被吸收并渗透至细胞组织内,使机体补充充足的水分,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微循环畅通,同时促进肝肾功能代谢,并清洁体内垃圾,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饮水的方法很简单,每天晨起后饮用新鲜温开水500至1000毫升。如果开始时喝不下500至1000毫升水,没关系,慢慢来,先从200毫升喝起,逐渐适应后再增加,直到体内需要量为500至1000毫升止。喝水时要稍缓慢,以不感到胃胀为宜。饮水后运动量不宜太大,要根据年龄和自身状况选择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一般不主张运动得汗流浃背,以身体微出汗为宜。
老年人的危险动作
突然站立。老年或坐或卧时,切莫突然变位置,尤其身体欲直立,一慢再慢方合适。
猛然扭头。年老扭头要缓慢,颈骨极易压血管。突然扭头自不觉,血管受压供血断。头部供氧若不足,瘫痪就在顷刻间。
站立穿裤。站立穿裤不可靠,一不小心被绊倒。老年骨质已疏松,一旦摔倒后果糟。
过分仰脖。老年习惯坐沙发,脖子后仰幅度大。这个动作也危险,颈部动脉遭挤压。轻者头晕和呕吐,重者瘫痪半身麻。
紧系裤带。裤带系得过于紧,下身血流不顺畅。****毛细血管多,痔疮便有可乘之机。
快速说话。老人说话不要快,保持情绪常稳定,否则不仅血压高,心脏负担也超标。
用力挣便。老年多有便秘症,顺其自然勿硬挣。
每天需要运动半小时
适量的体力活动会使你感觉良好。预防疾病的体力活动最小量是每天活动30分钟。对于那些可以测量能量消耗的人来说,每天以消耗150卡路里为宜。然而,没有卡路里消耗计量的活动也对你的健康有益。其测量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超过半小时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这意味着早上走两站公共汽车的路程,回家的路上再走10分钟。10分钟的打扫屋子和骑10分钟的自行车。或者同你的兄弟姊妹、朋友、孩子打30分钟的篮球或跳30分钟的舞。
如果你要加强体力活动强度,可以每天增加几分钟的活动时间或者逐渐地加快散步或其他活动的速度。当然,半小时的活动时间仅仅是推荐的最小量。当然,你花在活动方面的时间越多,对健康的好处也越多。
健身是与非
多出汗,健身才算有效吗?
出汗多少,不是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的标准,出汗与运动量不成正比,心率才是健身效果好坏的标准,如果有氧运动心率达到120—180次/分钟就算是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肌肉疼痛就说明锻炼得好吗?
肌肉疼痛说明锻炼过度或训练不当,引起肌肉里的乳酸堆积,致使肌肉里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疼痛。停止运动后疼痛自然会消失。
停止运动后,肌肉还会很结实吗?
运动停止几个月后,肌肉就会萎缩,所以,两次运动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
高速运动能减肥吗?
只有坚持长期的训练,每次运动不少于1小时,才能调动体内储存的脂肪,消耗大量的热量,对肌肉产生很强的作用,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老年养生注意“坎”
经现代科学证实,生命长河中确有一些人们应该提防的“危险期”。老年人因为适应能力下降,它便格外“欺老”。譬如:凌晨,多灾多难的早晨。统计表明凌晨死亡率占24小时的60%;心管疾病猝发事件高达70%—80%。对高龄老人或心血管病人,清晨应缓慢起床,及早服药,补足水分,减少运动,心和气畅。
月中,“月圆人缺”又一劫。人体70%一80%由水组成,它宛如一个微型海洋,在月圆时免不了要受月球引力的影响而发生潮汐反应。特别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十五是一个月中好发心脏病和中风的日子,应注意稳定情绪,避免做剧烈活动。
岁末,年生物钟在“较劲”。年生物钟之所以“较劲”,是因为气候寒冷、环境萧瑟、岁尾紧张、代谢和免疫功能障碍等,应注意调养。
70—79岁,长寿途中路坎坷。以色列学者发现,在这个年龄段,每月平均有两次健康问题。令人惊讶的是,80—89岁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健康问题却与50—59岁年龄段的人一样稳定。由此科学家认为,欲获高寿,这10年的保健是至关重要的。
失伴之痛,半年之内是一关。芬兰学者对9500名老年丧偶者的研究证明,半年之内是高死亡危险期。医学家发现,这期间的免疫功能竟然只有其他时间的1/10,而居死亡首位的疾病是心脏病和中风。要迈过这个“坎”,平日对一个人先“走”要有精神准备;一方故去后,另一方要以工作、爱好、去儿女家小住等方式,排遣和转移孤独、哀伤的阴影,并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早进行治疗。
养生忌五久
一忌久行“久行伤筋”。适当行走,有利于流动气血,活动关节,久行有损气血,还会损伤各组织器官,容易扭伤足踝,跌倒或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二忌久立“久立伤骨”。久立不走,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易引起腰痛、腿软、足麻,特别是老年人,气血运行本已弱减,全靠动静结合来调节平衡,维系健康,所以应坐坐、站站、走走。
三忌久坐“久坐伤肉”。久坐不动,血液流动受阻,易患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冠心病、腰肌劳损、痔疮等疾病。因此,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应有意识地起来散散步,活动活动四肢,以舒展肌肉、关节。
四忌久卧“久卧伤气”。睡眠过多,气血运行不畅,容易造成精神不振。所以,要顺应四时,在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季要“早卧早起”,冬季要“早卧晚起”。
五忌久视“久视伤血”。过度使用目力,轻则两目疲劳,重则导致疾病。中医认为,久视则会伤血耗气,引起肝血不足,目失所养,产生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甚至发生夜盲等症。因而,看电影、看电视、看书报、观赏景物时间不宜过久,以免视觉疲劳。工作间隙,要抓紧时间“闭目养神”。
老人活动要慢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个“慢”字,可以避免发生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老年养生保健的关键。
进餐要慢食物的消化与营养成分的吸收靠牙齿的咀嚼和消化液的参与。
老年人牙齿不全,加上唾液、胃液、胰液及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所以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因此,老年人进餐应细嚼慢咽。
排便要慢老年人因为咀嚼能力较弱,吃含纤维素的食物较少,加上脏腑功能衰退,肠蠕动减弱,以致常常发生便秘。如果排便时操之过急,干硬的粪块可将直肠黏膜及****边缘撑破,引起溃疡、裂口、痔疮等****疾病。
不少老年人患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当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可能会诱发脑溢血而危及生命,或引起冠心病突发而猝死。
因此,老人排便宜慢,取坐位为佳。
改变体位要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内脏功能均逐渐衰退,心脏排血量减少,接纳流向心脏的血液量也相应减少,加之脑动脉硬化,弹性降低,血容量减少,血含量也少,致使许多老年人常在体位改变时发生头晕、眼花等情况。因此,老人由卧位改为立位或由蹲位、坐位改为立位时,动作宜慢不宜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