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3
21417400000011

第11章 志坚业精光耀华夏(2)

无遮大会是天竺佛教的盛会,每5年举行一次,戒日王特邀玄奘参加,表示对他的尊敬。大会期间,玄奘受到特别优厚的待遇。戒日王、鸠摩罗王等常常高兴地与玄奘交谈,玄奘向戒日王介绍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以及宗教等多方面的情形,引起戒日王的很大兴趣,表示要亲自来大唐访问。

643年,玄奘准备回国了。印度的朋友都不愿他离开。戒日王也一再挽留。可是玄奘深深怀念着祖国,归意已定,戒日王只好答应。动身那天,戒日王、鸠摩罗王等以及当地人民相饯数十里,洒泪而别。戒日王遣官4人护送法师,令听经诸国发乘递送,直至汉境。

贞观十八年(644年)玄奘到达于阗。他上表唐太宗。太宗下诏降使迎劳。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四日,44岁的玄奘回到了阔别18年的京城长安,数十万人前来迎接。翌日,在朱雀大街之南举办一次盛大的展览会,展出了玄类从西域所得如来舍利150粒,金檀佛象7躯,经论520夹657部。

时太宗在洛阳,玄奘便到洛阳谒见太宗。太宗发现玄奘“堪公辅之寄”,劝他还俗,到朝廷担任要职。玄奘婉言谢绝,表示要集中精力翻译经书。太宗肯定了他的想法。三月初一,玄奘从洛阳回到长安,居于弘福寺,便立即开始了他的著书和翻译工作。

玄奘首先集中精力用了一年的时间,写成了游记性的著作《大唐西域记》。书中根据他的旅行见闻,记载了他亲自游历的110个国家和所闻的28个国家的情况。地域包括今天我国的新疆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书中详细介绍了当时那些国家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传说掌故以及人口、城市、物产等情况。内容丰富,文笔生动,准确可靠。现在它已被译成几国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著。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上述许多国家的史料大都散失了,而《大唐西域记》就成为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写完西域游记后,玄奘又集中精力翻译佛经。他先后在弘福寺和兹恩寺主持翻译工作。后来,还在慈恩寺修建了大雁塔,收藏经书。他主持建立了专门翻译佛经的“译场”,网罗天下有才干的和尚,帮助他翻译经书。除了和尚之外,还请了朝廷的官员或名儒参加,负责润色译文。经书译完后,往往要送给皇上过目。达宗还为之作《大唐三藏圣教序》。玄奘的翻译工作非常勤奋,他为自己制订了每日进度表,严格执行,直到完成任务才停笔。另外,他还要念经、礼佛行道,参加一些政治活动,如经常参见太宗、高宗等。他“三更暂眠,五更复起”,“专精夙夜,不堕寸阴”,加上他精通梵文,又有较高的汉文修养,言词明达,传译便巧,如擎一物掌上示人,万言无殊,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玄奘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是古代世界上的一个创举。

玄奘是古代世界史上著名的旅行家、杰出的翻译家,是中印人民友谊的使者,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那种意志坚定、埋头苦干、严于律己、舍身求法的精神,也是永远值得后人称道和效法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701年,卒于762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被流放到西域,他就诞生于西域碎叶。5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

李白幼年所受的教育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对他豪放的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幼年除读儒家经籍外,还喜欢文学、奇书和百家杂学。自谓“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书怀重寄张相公》),20岁开始漫游川蜀,曾登峨嵋、青城诸名山。

李白在年轻时已有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立志抱效祖国,“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列元十四年,李白26岁,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离开四川,到各地去漫游,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开始了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踪迹所及半中国。他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想凭借自己的文才得人推荐。希望虽落空,但他在游历中创作了大量诗歌,已名扬海内。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42岁,终因朋友道士吴筠和贺知章等的推荐,被召入京。“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人以为报国立业的时候到了,欣然入京。但3年的翰林供奉使李白初步认识到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现实政治的黑暗,不甘心作唐玄宗的御用文人。他“彷徨延阙下,叹息光阴逝”,开始写出一些抒发愤懑、抨击现实的诗篇,也使他招致了权臣们的谗毁。在这种情况下,李白上书请还,离开了长安。

诗人离开长安,并没使他放弃发挥自己才能,为国效拿的理想和“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东武吟》)的豪放乐观的精神,又开始了一个10年漫游兼求仕的生活(“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天宝三年春,在洛阳他遇见了杜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他们的会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两位诗人畅游梁园(开封)、济南等地。天宝四年秋,李白和杜甫分手后,又南游江浙,北涉燕赵,往来齐鲁间,但以游梁宋为最久。安史之乱前的10年中,李白的生活是窘困的,但始终没有丧失乐观和自信,仍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随着天宝年间的政治的日益黑暗,他揭露现实的作品越来越多,反抗情绪也越来越强烈。不过,游侠和求仙仍是李白诗歌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也反映了李白自身的矛盾,即出世和入世的矛盾。诗人求仙,表现了他对现实政治的蔑视,对自由快乐生活的追求,但在求仙过程中又兼求仕,又表明了他始终如一的拯物济世的热望。这种矛盾对映在他的大量诗歌创作中。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由宣城避地剡中,后至庐山。第二年,永王李璘到江陵奉命督师,过庐山,李白出于爱国热情,受邀请参加幕府。在此间,写下许多诗,表示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报国的决心。可李璘暗怀争帝位的野心,不久被消灭,李白也获罪下浔阳狱,以后又被判处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58岁的李白悲愤无奈,“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乾元二年(739年)幸遇大赦,中途被释。他经江夏、岳阳又回到浔阳,重游金陵,往来于金陵、宣城间。上元二年(761年),61岁的李白依然痴心不改,由当涂北上,想参加郭子仪的军队征讨史朝义,走到金陵,因病折回。宝应元年(762年),贫困交加的李白病死在族叔李阳冰家中,他把诗稿交给李阳冰,请代为编集作序,这一年,李白62岁。始葬于采石矶,改葬青山。

李白的诗现存900多首,这些诗集中体现了诗人一生复杂的思想和经历,也反映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

李白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开元、天宝年间,即盛唐时期。国家的空前繁荣强大激起了他向往功名事业的雄心,使他接受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要“济苍生”、“安社稷”、“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种追求建立不世功业的强烈愿望,终其一生也未曾消减。直到临死前一年,李光弼出镇临淮,李白还抱病请缨,思有以报国,写下了《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但李白本身是个极其矛盾的诗人,他同样还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同时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对于李白,求仙与求功名并行,而且并无轻重之别。当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被黑暗的政治现实一次次打碎后,他日益蔑视痛恨昏庸腐朽的幸臣权贵,写了许多表达自己愤懑和愿望的诗歌,如《行路难》《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现实生活与他酷受自由、放荡不羁的独特性格相对立,促使他追求神仙世界,追求幻想中不受任何拘束的一个更广阔更自由的彼岸世界。李白常常寄情山水、求仙学道,这也为他的诗带来了瞬息万变的丰富的想象,从而写出许多极为开阔壮美的山水诗。但求仙只不过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排遣忧愁的手段罢了,“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透露出了他不得已的心情,李白就是在这种矛盾中度过了一生。

李白是一个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他采用各种浪漫主义手法来进行自我表现,并惯于大胆地夸张、借助于惊人的想象,“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尤其是屈原诗歌创作的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新高峰。在诗歌革新上,李白发展了陈子昂的主张,开一代新风,以致“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以尽”(李阳冰《<草堂集>序》。

1千多年来,李白被人们称颂为“诗仙”,但他到底不是一个仙人,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热爱祖国和人民,同封建权贵和封建社会的一切束缚和压迫进行了毫不调和的斗争。他的诗歌,错综交织或深或浅地贯穿着这些思想,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李白的诗歌在神州大地上得以千古传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骚客文人。

胸有奇才气节高书坛千古翰墨香

——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生于709年,卒于785年。少年丧父,在母亲的训导下成长,博学多才、善于辞章,事素孝。

他在玄宗开元年间举进士,任醴泉县(今陕西中部)尉,再升为监察御史,任职于河陇(相当于今陕西中北部,甘肃东南部及内蒙、宁夏的河套地区)。当时,隶属于河陇的五原地区,有冤狱长时间未得判决,巨当地旱情严重,人民生活极为困苦。颜真卿到任后,审查卷宗,及时解决了冤案,又逢天下大雨,缓解了灾情,当地百姓欣喜异常,呼“御史雨”。在任期间,颜真卿赏罚分明、为政清廉、体恤民情,深受敬爱,后遭宰相杨国忠排挤,出任平原郡太守。

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图谋反叛已露出苗头,颜真卿觉察后,便以大雨连绵为借口,加修城墙,深挖城池、集训兵士、招纳贤才,并积极储备粮米柴草、暗中防备。同时,又每天与宾客泛舟饮酒,以打消安禄山的猜疑,安禄山果然没有识破。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变,向附近各郡进犯,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都被叛军攻陷。平原镇因早有防备,加之官兵顽强抗敌,才未被攻破。颜真卿派司兵参军李平快马进京传报。玄宗始闻叛乱消息时,曾感叹说:“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待听到李平的禀告,非常高兴,面对左右大臣,夸赞颜真卿行事有谋略。

当时,平原之内只有守兵3千人,为防不测,颜真卿便广收兵丁,人数增至万人,任命录事参军李择交作统领,下设五部,严阵以待。颜真卿还在城西门大飨士兵,慷慨陈辞,官兵为之感动,倍受鼓舞。附近有5个郡的太守也率兵马来归集,士气大振。叛军攻破了东郡,杀死守军将领李憕、卢奕、蒋清,并派段子光3人的头带往守军辖区悬以示众。颜真卿担心官兵因此产生畏惧心理,便向各位将领说:“这三个人我认识,叛贼用以示众的头颅是假的。”接着暗中派人杀死了段子光,把三人的头藏了起来。几天后,收敛祭奠,且设立牌位,颜真卿为之哭泣不已。

为更有力地抗击叛军,颜真卿又派人联络当时任常山太守的堂兄颜杲卿,接着有117个郡的守军共同响应,合兵20余万,颜真卿被推举为盟主。这样使安禄山在黄河以北控制的地区只剩下6郡,大大地牵制了叛军,安禄山因此不敢急于攻击潼关。从而为大唐更好地抗击叛乱赢得了时间。

肃宗时,颜真卿任太子少师,封鲁君公,人称“颜鲁公”。他曾多次上疏,陈述自己的政见,并对不利于治国的奏议直言驳斥。由此得罪了宰相李林甫,遭贬谪。后代宗即位,他重新受到重用。任尚书右丞。当时,宰相元载背着皇上结党营私,非常害怕群臣在皇上面前揭发他,便奏禀皇上说:“群臣讨论国事,言语中多有谗毁,以后再商议国事时,不如让他们先告诉长官,长官再告诉宰相,宰相最后作定夺,择要禀于陛下。”颜真卿闻知后,慨然上疏,陈述自己的看法:“郎官、御史,是陛下的心腹之臣,他们出使天下,对国事民情细加察访,然后归朝禀告,这样才使陛下得以了解整个国家的真实情况。如果陛下自我屏蔽,国家如何治理好呢?……我以为,宰相的建议是自古未曾有过的,即使李林甫、杨国忠也不敢公然这样做。如果陛下不早日觉悟,渐渐孤立起来,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颜真卿的直言正义,深得朝廷内外臣民的敬重。但元载却怀恨在心,后来终于找了个借口,谪贬了他。

德宗在位时,李希烈发动叛乱。对颜真卿也心怀忌恨的宰相卢杞向皇上建议,如果派颜真卿去向李希烈宣告皇上旨意,不必出兵镇压就可以使叛乱平定,德宗准许了卢杞的荐举。众臣却都大惊失色,他们知道,此去必死无疑。但颜真卿还是毅然前往。到达李希烈占据的汝州以后,他向李希烈宣告皇帝谕旨,言辞坚定。李希烈的千余名养子拔刀将颜真卿围住,诸将也纷纷谩骂不已,意欲杀死他,但颜真卿毫无惧色。李希烈先把颜真卿请入府邸,企图让他上疏给皇上,替自己开脱罪责,他坚决拒绝,并痛斥李希烈的叛国行为。李希烈见不能说服颜真卿,便把他囚禁起来,派士兵防守于门外。而且,李希烈还在院中控了个大坑,以活埋相威胁。但颜真卿仍不动摇,对李说:“死生自由天命,不必再枉费心机。”颜真卿考虑到自己必定要被杀害,便写下遗表、墓志、祭文,指着栖身的西墙说:“此处就是我的葬身之地。”表示自己死而后已的决心。后来,颜真卿多次指责李希烈祸国殃民的罪行,终于被害。

颜真卿坚持操守、忠为国、反对叛乱、刚正不阿的行为和品德,深受人们的敬仰。后人不以姓名只以鲁公称呼他。由他扶植起来的李正己、田神功等人,皆以颜真卿为立身行事的楷模,都立下了大功。

颜真卿还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初学褚遂良,再研习张旭笔法,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正楷端庄雄伟、古朴苍劲,行书遒劲郁勃,打破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体,古法为之一变,后人称他的书法为“颜体”。传世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文稿》等。另外,颜真卿还修过地方志书,撰有地方志《石柱记》。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颜真卿志坚业精,光耀华夏,永为后人称道。

济时敢爱死穷年忧黎元

——杜甫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东)。生于712年,卒于770年,他家世代“奉儒守官”,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杜甫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学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