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先生字眷诚,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生于广东南海县。原籍安徽省婺源县(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他出身在一个没落的世家。他的曾祖父詹万榜(字文贤)是清乾隆年间的太学生,后因经营茶叶生意,来到广东。由于茶叶出口生意利润很丰厚,詹天佑先生的祖父詹世鸾,继承父业,索性迁居广东省城广州,依附广州“十三行”的势力,生意越做越大。詹世鸾为人慷慨豪爽,见义勇为。他不但还清了旧债,还经常不惜万金,倾囊救助遭到灾祸的同行;并为家乡婺源修建了供读书人研究学问的“文社”、“学宫”,置办了供祭祀用的田产,修建会馆,“多挥金不惜”,很得到人们的敬重。
詹天佑的父亲詹兴洪(字作屏),母亲陈氏,是一位刻苦耐劳,善于教养子女的妇女。夫妇共生了7个孩子,詹天佑是老大,他以下的3个弟弟都没有养活,其他3个是女孩。
好景不长,他的祖父创下了家业,到了父亲詹兴洪时,由于中英两国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腐败的清政府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原先垄断广州对外贸易的“十三行”垮了,那些依附“十三行”的中小商行,从此一蹶不振。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这些中小商行全都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由于家道中落,为了节省家庭的开支,詹兴洪把家搬到南海县。从此詹天佑一家人的生计,主要依靠父亲种田来维持,生活非常困难。每逢过春节,父亲就帮人写春联挣点钱贴补家用。
由于英帝国主义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广州这扇中国的南大门,许多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随之进入了广东这个南方省份。童年的詹天佑在南海县一所私塾读书,但他对私塾里讲的“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等都不感兴趣,每天都要摆弄自己用泥巴捏成的机器模型。洋人带来的那些所谓“奇技”,都能引起他的浓厚兴趣。他不但看,还要问,只要有可能总要把它的道理弄清楚。
当时,詹兴洪有个老乡和朋友,名叫谭伯村,经常往来于南海和香港之间,他十分喜爱詹天佑,总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他的家境比詹家要宽裕,当詹家经济上窘迫时,总慷慨解囊。
1871年(清同治十年)年底,詹天佑读完了私塾,那年他11岁。将来干什么?读书,当然父亲希望他能继续深造,学得一技之长。但家境贫寒,光靠父亲辛劳耕作所得,维持一家生计尚且不敷,哪来学费供他继续升学?工作,种田还是当学徒?11岁的孩子又能做什么?
正在一家人发愁时,谭伯村匆匆从香港赶回南海。原来他在香港得到消息,清政府派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童出洋肄业”招生工作。闻讯后,他立即赶回南海,劝詹兴洪夫妇送詹天佑出洋留学。詹兴洪夫妇犹豫不决,当然是为孩子还小,远离膝下,漂洋过海,去到那举目无亲的洋人地界,只怕今生再无见面的日子。谭伯村除了劝说詹兴洪夫妇让詹天佑出洋留学,还愿意将自己的第四个女儿谭菊珍许配给詹天佑。最后,谭伯村总算说服了詹兴洪夫妇,决定让詹天佑出洋留学。谭伯村立即到香港,为詹天佑报了名,并注明要学习“技艺”。
在这里,有必要谈谈容闳这个人,以及清政府为什么要先派幼童出洋留学。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在英、法列强的进攻下,再次惨遭败北。更由于在“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在清政府中的一些人,痛切地感觉到,中国在军事上的落后,是不可能抵挡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坚船利炮”的进攻的。他们从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出发,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兴办工厂、矿山,向外国派遣留学生等方式,开始了引进西洋技术和文明的洋务运动。
容闳(1828—1912)字莼甫,广东香山县南屏乡人,他是一个早期的改良主义者。1839年(清道光十八年)进入美国人开办的澳门莫礼逊学校读书。1846年(清道光二十五年),随该校校长布朗到达美国。次年四月十二日抵达纽约。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孟松镇,容闳就读于孟松学校。1850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夏毕业,即进入耶鲁大学学习。1854年(清咸丰四年)获得文学学位。这是有史以来,在美国第一流大学毕业,并取得学位的第一个中国学生。1855年(清咸丰五年),容闳回到广东。他看到清政府的落后腐败,因此积极主张,引进西方的科学和文化来改造中国,首要的当是向西方派出留学生。
1863年(清同治二年),经人介绍,容闳在安庆见到曾国藩。当时的曾国藩正打算办兵工厂,于是派容闳去美国采购机器。为了取得曾国藩的信任,他将建议清政府派出留学生的事搁下来,先赴美国采购机器。1865年(清同治四年),他押运机器回国,在上海建厂。曾国藩为了嘉奖他,特奏准朝廷赏给他“五品候补同知”,立即派往上海道任翻译。兵工厂后来扩大为“江南制造总局”,在洋务派所办的工厂企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容闳乘曾国藩视察“江南制造总局”时,建议曾国藩在兵工厂旁设立兵工学校。从此容闳深得曾国藩的赏识。在官场上,容闳结识了上海道丁日昌。不久,丁日昌升任江苏巡抚。容闳到苏州巡抚衙门拜会丁日昌,并向他提出了派遣幼童出洋留学的建议。对此,丁日昌十分赞同,就叫容闳制订一个详细计划,以便转呈军机大臣文祥。
容闳是个有心计的人,他深知,直接提出派遣幼童出洋留学的计划,是不易被上司采纳的。因此,他提出了四点具体建议,大意如下:
第一,中国宜组建一个纯由华资、华人组成的汽船公司,不得让外资、洋人参与;
第二,政府宜选派优秀青年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培养人才。派遣办法是选出120人,分成4批,按年递派,每批30人。留学期限是1. 5年,招收的学童,年龄为12至24岁。一同出洋的还应有中文教习2人,以便学生在外国还能继续学习中文;设学生监督2人,则是为了管理这些学生的生活起居、思想言行等项事务。留学经费,由上海关税项下支出;
第三,政府宜设法开采矿藏以尽地利,同时发展交通事业,修建铁路,以便沟通内地与通商口岸的运输;
第四,宜禁止教会干涉民间诉讼,以防止外国势力的入侵。
丁日昌将此“条陈”送到军机处,不料文祥因父亲去世离职守孝,“条陈”被搁置一边。到了1870年(清同治九年),容闳借随同曾国藩、丁日昌赴天津处理“天津教案”之便,再次通过丁日昌向曾国藩提出派遣幼童出洋留学的建议。李鸿章、曾国藩考虑到扩充洋务派实力的需要,同时从西洋订购的机器也需要有人管理和使用,因此同意联名奏请皇帝批准这项计划。经过与顽固派的几经较量,终于使清政府同意批准了这项计划。
1871年(清同治十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办理招生事宜。同时委派四品衔刑部候补主事陈兰彬为驻洋正委员,容闳为副委员,带领第一批30名学生赴美。二人的分工是,陈兰彬负责监督学生在美期间的汉文进修,容闳担任学生的各种科学的教导;而经费支出,则由二人共同主持。容闳想在香港政府所设的学校中选拔一批既聪明,而且对中西文有一定根底的学生。就又亲自到香港招生。
这次招生出洋留学是一次很难得的机遇,在谭伯村先生的努力帮助下,詹天佑报了名,并以出色的成绩,通过了选拔考试。由于招生章程规定,出洋留学的学生家长要“具结”画押,以便清政府在学生出现意外事故时,不担负任何责任。所以詹兴洪也只好写下“结文”,并在上面画了押:
具甘结人詹兴洪今与具甘结事: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机艺,回来之日听从中国差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是实。
童男詹天佑,年十二岁,身中面圆白徽州府婺源县人氏。
曾祖文贤 祖世鸾 父兴洪
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 詹兴洪亲笔(画押)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4月,詹天佑辞别父母、妹妹以及未来的岳父母,随容闳从香港乘海轮出发,3月28日抵达上海。进入上海“幼童出洋肄业局”所办的预备学校学习英文。4个月后,即同年8月11日,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第一批留学幼童30人,由陈兰彬带领下,乘船离开上海,途经日本横滨,再换乘海轮,横渡太平洋,远赴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