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位于长城居庸关外,地处北京的西北,是通往内蒙古的交通要道。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北方的军事重镇,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在和平年代,这里又是南北商旅进行商业贸易的货物集散地。从蒙古南下的土产、毛皮、驼绒,和从南方北上的茶叶、纸张、丝麻等生活用品,都在这里进行交易。因此人们都盼望改善这里的交通。
在政治上,清王朝统治者为了密切同蒙古王公的联系,当然也希望改善这里的交通状况。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后,清政府迫于中国人民要求自己修筑铁路的强烈愿望,成立了“铁路矿务总局”,并颁布了《矿务铁路公共章程》,承认商人有兴办铁路的权利。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商人李明和就曾上书清政府路矿总局,呈请批准他招集股银600万两,承担修建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工程,并附有章程12条;后来另一商人李春也上书申请修筑京张铁路但他们的呈请均被驳回。当时的理由是“该商股本不可恃”,暴露了清王朝统治者言而无信,不信任普通百姓的真面目。尽管如此,修筑京张铁路的必要性,却引起清政府官员的重视。同年9月,御史瑞琛采纳了商人张锡玉的建议,奏请商办京张铁路,不料又被驳回。但他们仍将商人们修筑铁路的方案交商部讨论。因此决定官办京张铁路。督办铁路大臣袁世凯、胡燏棻建议,调拨关内外铁路(即今北京—沈阳铁路)的盈利来修建京张铁路。
但是,在修建关内外铁路时,清政府向英国贷款,所以铁路的盈利全部控制在“中英公司”手里。同时明文规定,如果要动用这笔款项,必须经过中英两国共同磋商。英国早想染指京张铁路,因此在磋商过程中,“中英公司”代理人顾璞提出,京张铁路是关内外铁路的延长线,所以修建京张铁路的工程,必须由英国工程师来承办,否则不能拨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沙俄政府提出,在制订《辛丑条约》时曾与清政府达成协议,“长城以北的铁路不能由第三国承建”为由,要挟清政府,如果要请外国人修建京张铁路就只能由沙俄承包。英俄两国争吵不休,后来英国看到染指京张铁路已无可能,这才被迫同意由中国人自己修筑这条铁路。可筑路经费仍然掌握在英国人手中。于是北洋大臣袁世凯派梁如浩继续与顾璞谈判,双方往返交涉了近一年时间,英方才作了让步,但英国人认为,筑路经费既然掌握在自己手中,铁路修成之后,一定于大英帝国有利。
不过,英、俄两国私下都希望中国人自己修不成这条铁路,就算动工了,也得半途而废。那时它们再来“收拾残局”,一定大有利可图。因此英、俄两国都要挟清政府,如果中国政府用中国工程师和经费来修筑京张铁路,那么英、俄两国都可以不必帮忙。
中国人已经没有退路了。清政府被迫宣称:不任用一个洋工程师,此路全部由中国人自己修筑和经理,与它国无关。
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自己修建的重要铁路,各国的工程界都密切注视着修筑这条铁路的人选和动工时间。1905年5月(清光绪三十一年四月),袁世凯、胡燏棻正式呈请清政府,批准成立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派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兼会办。并不是每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力量和智慧都充满信心的,否则,历朝历代就不会出现那么一批“软体动物”了。
当詹天佑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的消息传出后,欣喜鼓舞者有之,怀疑担心者有之,嘲笑蔑视者有之,辱骂暴跳者亦有之。面对这些,沉默寡言的詹天佑没有说什么。经过了10多年铁路修筑工地的风风雨雨,他为祖国修筑更多更好铁路的决心更坚定了。他深知,前面的道路上处处充满了艰险,要通过这些艰难险阻,不能依靠腐败无能的清王朝和它的那些贪官污吏;只能依靠那些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有识之士、具有爱国思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最广大的筑路工人。只有他们,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
詹天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匮乏。在腐朽昏庸的清王朝统治下,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人数是很少的。但他坚信,只要依靠广大工人和办事员,就能逐步克服困难,圆满完成筑路的任务。他克服重重困难,在北京筹建了工程局,工程局由他自己负责,所有的工程师都由詹天佑量才调用。京张铁路总局设在天津,设分局于北京,又在北京设立了材料厂,在丰台设立购地所。
测线是修筑铁路的第一步、京张线的初测工作,由詹天佑和他的学生张鸿浩、徐士远担任。他们从丰台以东的京奉线(即今北京—沈阳铁路)柳村第六十号桥起,经西直门顺大路直奔西北方向的张家口。这一路丛峦叠嶂,其中以关沟地带最高,这地方称为南口河谷。由南口河谷向西北,经东园、居庸关、四桥、三堡、青龙桥、八达岭达西拨子,路程不过20公里,但沿途崇山峻岭、处处险峻,其中以八达岭为最高峰,这一带处处悬崖峭壁。关沟地区的老龙背、蛇腰湾、鹞儿梁、石壑子等处,坡度极陡,工程浩大。詹天佑等人测完这条线路之后,感到这里通车能力低,运输量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在从张家口往回测的时候,又设法寻找其它的线路。
詹天佑回测的线路是经怀来县、延庆、小张家口,沿热河(清初设热河省,省会在今河北省承德市)至北京的大道,经过得胜口过山,通过明十三陵、黄土梁到达北京。这条线路虽然避开了关沟地带,但路途绕远,而且沿途坡度仍然不小,工程并不比第一条线路简单。
为了寻求一条比较合理的线路,詹天佑不避艰险,不顾辛劳,又带人勘察了第三条线路。这条线路是出西直门,迤逦西行40里,绕过石景山,经过三家店,沿着永定河,再从青石口到沙城附近的猪河口出山,最后到达张家口。詹天佑计划中的这条线路,主要是沿着永定河两岸的峭壁开凿修建,工程比关沟路段还要艰难,但通车能力较高,运输量可以增加几倍。
通过比较,大部分人的意见是采用第三条线路,而且还做了工程计划和预算。遗憾的是,受到清政府经费预算和工程峻工期限的制约,不得不放弃这条较为合理的线路,转而选择了通过关沟地段的第一条线路。于是詹天佑又调配人员分别全面进行复勘定线。
詹天佑当年初测的第三条线路,如今已经修成铁路,就是丰(台)—沙(城)铁路。
初测完成之后,詹天佑充分考虑到,由于筑路经费控制在英国人手中,早晚会受到洋人的掣肘。所以在制订筑路计划时,决定采用“以路养路”,“以矿养路,路矿结合”的方式来经营这条铁路。按驿站计,全路长420里;按测量路程计,全路长360里。途中崇山峻岭相隔,岩石最多;桥梁长度约有7000多尺。道路险峻,施工艰难,是其它铁路所没有的。修筑费用大约每里需白银20000两。他经过周密详细的考虑和计算,将工程分成3段。
第一段,丰台至南口,长104里,约1年多可以完工。完工之后,立即通车。这样做,既可以“行车卖票,冀得少获余利”,而且也便于“转运材料”;这一段,他亲自插标,由副总工程师陈西林、学生张鸿浩、徐士远等人详细测量定线,而靠近南口山麓,地势较高的部分,由副工程师俞人风、柴俊畴勘定。
第二段,南口到康庄,长33里,中间要通过关沟地区,由南口至八达岭虽然才20多公里,但高度均在600米左右,需要开凿长约1089米以上的隧道。“拟俟第一段开工后,即派精细工程师分驻关沟地方详细勘测,两相比较,视何路为最宜,即由何山开凿,赶紧动工。”这段工程,由陈西林、张鸿浩勘测。而八达岭隧道的定线,则派副工程师颜德庆,工程员张鸿浩、苏以昭等负责。
第三段,由康庄经怀来宣化到张家口,长223里,詹天佑估计,由于第二段工程一时难于完工,所以第三段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只能先用骡车由大道转运,陆续兴工,这样,两端同时进行,等到第二段工程完成,第三段工程也就同时可以完工。时间大约是3年多,加上铺垫碎石以及零碎工程,需时1年,如果经费能及时提供,那么整个工程大约4年多就可以完成,实现全线通车。这段工程,他派副工程师翟兆麟、学生李鸿年、耿瑞芝,练习生吴廷叶、傅菊樵等人负责。
詹天佑对京张铁路沿线经济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及京张铁路本身的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而且他提出的路矿结合,以路养路的主张,在他给清政府撰写的线路勘测报告中,阐述得非常祥尽。
詹天佑在报告中说,居庸关设有道捐局,专收过往车辆牲口税。据统计,每天通过关口的货物约有2万担。往来于北京和张家口之间的货物,现在每担运费约1两2钱,每人的车价银约3两5钱。将来用火车运输,每担货物的运费就以2钱5分计算,全年360天,就可以收入运费白银180万两。客座以每里5文制钱收费,按每天有500个客座计算,一年360天约可收入客票银259200两。统计这两项的进项,每年大约是二百零五万九千二百两。这显然是一笔极大的进项。养路费是铁路上的一项支出,以每里每日白银10两计,一年360日,共需白银126000两。报告中分析,京张铁路沿线并无河道可以通航,加上车马骡运脚价一天天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火车运价也未尝不可,但铁路交通创办伊始,较高的运价可能会使人们望而却步。因此运价越低,将越使乘坐火车的商旅踊跃,那么进款当然越多。他还举出欧美各国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詹天佑在报告中说,宣化府鸡鸣山煤矿煤苗甚旺,而且煤质亦佳,也许能适合机器厂和火车锅炉使用。应该派矿物工程师前往勘察,如果能行,就立即加以开采,那么京张铁路全线用煤就地解决,既省运费,还可以运销各处。这样,铁路的进项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此外,怀来县新保安山素来出产硬煤,是当地居民日常使用的燃料。在派出工程师勘察鸡鸣山煤矿时,一并加以勘察,如果煤苗很旺,也可以进一步开采,通过铁路运销各地,那么京张铁路的进款必定会大大提高。
然后,詹天佑进一步指出,开发上述两处煤矿,有“三利”:京张铁路可以不用开平煤矿的烟煤,既省运费,又可就近装用,利一;煤矿产煤越多,必然通过铁路外销,又能增加铁路运费收入,利二;煤炭通过铁路外销,由于运费低廉,成本下降,煤价必然下跌,老百姓当然更乐于使用,而且还可以凭借煤矿来谋生,利三。
在勘测线路的报告中,詹天佑科学地分析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价值,尤其是它的经济价值,对于铁路将来的发展前景做了充分的估计。在工程预算上,既精打细算,又特别强调提高工程质量。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初八日,詹天佑将修造京张铁路的办法,并附详细的图表说明送请袁世凯、胡燏棻审查批准。报告中说:
查京张一路由丰台发轫至张家口,延袤虽仅三百六十余里,而中隔居庸关八达岭,层峦叠嶂,石峭湾多,偏考各省已修之路,以此为最难。即泰西铁路诸书,亦视此等工程至为艰巨。……又中国筹款自办为各省倡,惟贵重益觉才轻,而图终必先虑始,固不敢铺张从事,致巨款虚糜;亦不敢苟且速成,贻外人口实,谨就管见所及,拟约分三大段兴修。……
其第一段,由丰台经彰仪门,拟仍就关内外铁路局原勘开之路,修至南口,长一百零四里,……施工尚易。其第二段,由南口经关沟修至岔道城,长三十三里,斜度最高,所谓最难之工,即指此段而言。现测由南口至八达岭,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形势崔嵬,难安轨道,按照欧美铁路办法,必须开山凿洞,长六千余尺,若两面以人力开凿,日夜兼程,各通三尺,约计三年之久始能开通。……总之此段之路,无论轨道绕越何处,斜度均属至高,计由南口修垫,每四十尺即须垫高一尺,形势过斜,俟路成开车,所有南口岔道两处,须多备机车一辆,以便上下斜坡用两机车推挽,帮助压力以昭慎重。其第三段,由岔道城经怀来宣化达张家口,长二百二十三里,……中间之上花园,距鸡鸣驿二十里,地名蛇腰湾、老龙背等处,后径狭窄,下临羊河,发源浑水,平时浅涸。一至夏令,山水涨发,河流奔涌,现拟依山沿河取山石垫高河身,长约六七里,修为轨道,冀免开山凿洞,以省繁难,由此至半坡街,石岗欹斜十余里,高低不一,弯曲又多,石质又极坚硬,必须逢曲取直,就低培高。……再此次勘路所过大小集镇,均不寂寞,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而路工之难,亦为向来所未有,以上所查情形与所陈办法,业经会同(陈)昭常悉心妥议,意见相同。
詹天佑的报告中,不但有勘察得到的各种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料,甚至还有主地民情、商情,同时还不忘深及修筑京张铁路的经济、政治意义。在工程方面,詹天佑还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同年7月,全路勘测工作全部完成,詹天佑就全路工程材料、地亩、土石方等项,所需款额,分成7项开具了清单,请袁世凯、胡燏棻呈报朝廷:
(一)测量经费等项约需银15500两;
(二)地亩、土方、开山凿洞、石工等项约需银234326O两;
(三)修造桥梁、水沟等项约需银116100两;
(四)钢轨等项,约需银190650两;
(五)房厂等项约需银204050两;
(六)电线等项约需银61800两;
(七)转运材料等项约需银98000两;
总计约需银5729360两。此外购置各项车辆,约估银1130500两,四年内员司薪工杂费等项,约估银432000两,总共9项约估银7291864两。
在詹天佑慎密测量和精心计划下的关沟线路,比英国工程师金达测算的关沟线路,仅隧道工程就短了2000米!同时,在青龙桥的东沟,修筑了“人”字形的线路,和使用两台机车“推挽”列车,也都是京张铁路工程中,詹天佑创造性的设计。这些创造性的设计,既克服了工程中的难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的费用。
詹天佑在紧张的工作中,始终不忘身负的重任,他经常勉励工作人员:“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不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而是我们的国家!”
在所有詹天佑参加的勘测项目中,他总是身背标杆,登悬崖,攀绝壁,不畏艰险,吃苦耐劳,以身作则,教育年轻人:“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之于工程人员之口。”有些技术人员测量过的地点,他又带着仪器再去复勘一次,有个青年技术人员不高兴了,在背后说:“你既然不放心,自己还要测量,又何必叫我们测量呢?”詹天佑听了,既严肃又和蔼地对他说:“并不是我不信任你们,科学的工作多一个人检查,总是好的。诸位的责任是太重大了!”这个青年人被詹天佑这种负责的精神所感动,就自动一次次复勘来校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