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初,猎头公司送来了几个人的材料,其中,一个叫杰瑞·拉腾伯的人,引起了谢利的注意。
杰瑞·拉腾伯,最初在M&M公司任职,后来又到阿塔里电脑公司从事销售,现在在科瓦拉技术公司工作,任该公司的销售督导,具有丰富的零售营销技巧、上乘的管理能力和实际经验,正是微软想找的那种人。
谢利当即告诉了盖茨。两人略加讨论,当即拍板:聘请杰瑞·拉腾伯为负责零售部门的副总裁。
随后,谢利亲自前往,经过一番游说,拉腾伯同意到微软工作。
1984年5月,杰瑞·拉腾伯正式上任。
杰瑞·拉腾伯到微软几天后,凭他的经验和知识,为微软诊脉,立即就发现了病因。
“对于一个大公司而言,没有一支强有力的服务队伍,给用户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拉腾伯直言不讳地对盖茨说。
一向习惯于采用刁难方式向他人学习的盖茨,面对着侃侃而谈的拉腾伯,把他这一手收敛起来了。因为,他对营销实在是知道得太少了。
拉腾伯开始整顿微软的零售和服务队伍。
他把用户服务办公室改成了用户服务部,大力扩充人员,建成了一支有60多名技术人员和30多名其他工作人员组成的用户服务队伍,负责从回答咨询到技术维修等一系列的工作。
他大幅度地对零售队伍进行充实、调整,对全体人员进行销售、谈判方面的轮训,提高人员素质。经过一番整顿扩充,微软现在算是有了一支真正的销售队伍和服务队伍。
这样,微软公司才开始真正像一家大公司了。
在微软公司争霸应用软件市场的大战中,拉腾伯的这支队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微软公司开始步入飞速发展的轨道。
比尔·盖茨当机立断,用人不疑,那种干脆、利落的气魄与胆略,显示出他的帅才风度。
1985年初,盖茨和谢利决定将微软公司搬迁至华盛顿州的雷德蒙,以适应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公司购进了一所完整的社区公园,面积足足有260英亩。公司的建设工程开工于1985年4月。整个设计,与其说是一处商业公司,不如说是一座风景优美、名副其实的大学校园。在那里总共耸立了22座高楼,其总高度相当于一座60层的摩天大楼。整个建筑群组成一个X字形,中间有着巨大的空间。办公楼周围有池塘、喷水池和一片片绿地,真是片片碧草如茵,条条曲径通幽,全部建筑掩映在翠绿的树丛之中。
1986年3月,700个雇员迁入新址工作。公司给每位雇员配备一间办公室,每间办公室的窗户都面对树林。粗大高耸的松树林几乎将微软公司与外界的尘世隔离开了。公司甚至把园区周边的街道都改为微软大道。
如今,倘若有来访者在雷德蒙区微软公司园内漫步,他一定会以为这是一所大学的校园,而不像一家公司所在地。在垂柳婆娑的“盖茨湖畔”,两位程序编写人员正在玩杂耍;不远处,一位亚洲模样的妇女,用细棍子灵巧地叩着东方竖琴式的乐器,一位胡子拉碴的吉它手给她伴奏。松鼠在树梢上跑跳、嬉戏,野鸭在草地上休闲、蹒跚地走来走去。偶而,几个慢跑者和骑自行车的人从它们边上经过,也没有把它们吓跑。
和室外的一片闲情逸致相比,室内却显得忙碌、紧张。雇员们各就各位在聚精会神地工作,只听到一片哒哒的电脑键盘的敲击声。“微软”的员工个个孜孜以求,他们怀着对公司的高度奉献精神。公司为激励员工们积极工作,在每幢大楼里设有一个“7时—11时”的快餐点,楼内还设有饮料供应点,所有饮料都免费供应。
程序编制人员的生活方式,从外表上看,似乎懒散、无序,他们的工作时间是机动自由的,有的人甚至是晚上9点钟才到办公室上班,第二天清晨5时下班。他们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动物标本,观赏金鱼的水箱、弓箭等各式各样的收藏品。这些人衣着随便、鞋袜不整,生活不拘小节,午餐往往到乡镇小酒吧,随随便便对付一下。
一次,有位来访者问西蒙,为什么程序编制人员如此随随便便。西蒙干脆地回答道:“因为这对工作有利!”
知人知面要知心
不了解一个创业者,就不能用好一个创业者。这句话对任何一个青年创业者而言,都是真理!惟其如此,才能力戒盲目用人。因此,现代公司中流行“识人才能用人”的口号。
怎样才能识人?其先决条件在于能公正无私,一视同仁;青年创业者必须具备如此胸襟,方能发掘真正人才。人才犹如冰山,浮于水面者仅30%,沉于水底者达70%。
归纳识人之难原因,首先是客观障碍:
人不能以科学方法分析试验。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外有所感于物虽同,内有所触于心则异;人之表里未必如一,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有诸内者,未必形诸外,愿乎外者,未必存乎内。所以孔子曾说:“以貌取人,失人之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人之学行,因时而易;互有长短,隐显不一;其变化因时因地均各有不同,甚至同一人在同一日情绪亦有所变异,起伏难测,捉摸不定。
其次是主观障碍:
好恶爱憎囿于个人心理偏见与成见,此即心理学上之晕轮效应,评价者对被评价者一、二种品质具有良好印象时,对所有品质都评价高,反之亦然。因此,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孟子说:“人莫知其子之恶,人莫知其苗之硕。”司马光也讲:“心苟倾焉,则物以其类应之,故喜则不见其所可怒,怒则不见其所可喜;爱则不见其所可恶,恶则不见其所可爱。”故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人可去邪勿疑,任贤勿贰。有时青年创业者本身缺乏鉴评他人之能力,或私心自用,忌真才、喜奴才,以求巩固其既得权益,亦因而埋没人才。
受资历、资望、资格、现实问题等因素的限制,人才易被埋没。我们若一旦误奸为忠,误恶为善,误愚为智,则必误人误己,败事有余。反之亦两失其平。故欲求知人善任,必先祛除上述障蔽,方能奏其功效。
个性各异,每个员工的个性都有差异,这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的经历、所受的学识等方面的影响形成的。具体讲,决定个人之因素甚多,包括出身、背景、环境、习惯、交友、阶层、职业、生理、动机、愿望等。故身为青年创业者,要知道下层的个性,必须客观了解对方体形、容貌、身世、品德、性格、修养、智能等情况,而加以深切体察,设身处地,了解对方本质及其环境,作合乎情理的评价,万不可先入为主,臆断为事。
要成为一个有选见的青年创业者,必须懂得人是有个性,有特征的,只有了解人的个性特点,才能够真正做到管理好公司。古人指出:用骏马去捕老鼠,不如用猫;饿汉得到宝玉,还不如得到一碗粥。用物、用人,在于得当;使用不当,埋没了宝物、人才,还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在管理中应根据人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使用。这方面有许多正面见解。
不拘小节
百人百样,不同而异,又各具所长,懂得这个道理,青年创业者就应该因才而用,不拘小节,让人才放出光来。
对不同的员工、不同的条件,要区别对待,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对表现比较好的人,一是用他的长处,使他用自己的实绩显示自我。二是用人才互补结构弥补他的短处,保证他的长处得以发挥。
表现一般的人,给其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求得别人的信任和自己的心理平衡。也要注意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表现较差的人,可以给他们略超过自己能力的任务,使他们得到成功体验,建立起可以不比人差的信心,同时注意肯定他们的长处,一点点启动起来。
对有能力、有经验、有头脑的人,可以采取以目标管理为主的方式。在目标、任务一定的情况下,尽量让他们自己选择措施、方法和手段,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过程。还可适当扩大他们的自主权,给他们回旋的余地和发展的空间。
对能力较弱、经验较少、点子不多的人,可以采取以过程管理为主的方式。用规程、制度、纪律等控制他们的行为过程;或用传帮带的方式,使他们逐渐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对有能力的年轻人,可以给他们开拓性的、进取性的、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对有经验的中老年人,可以让他们做稳定性的、改进性的、完善性的工作。
对个性突出,缺点、弱点明显的能人,一是用长。长处显示出来了,弱点便被克制,也容易得到克服。二是做好思想和情感沟通的工作。一年里谈几次话,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沟通感情,使他们感到青年创业者的关心和理解,自己也会兢兢业业。三是放开一点,采取忍的办法。不要老是盯住人家,而是给人家留有一定的余地,帮助也只是在大事上、在关键性的问题亡。否则,束缚住手脚就很难有所作为。
对有特殊才能的人,一定要尽可能给他们最好的条件和待遇。特殊人才,特殊待遇,这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原则。他们之中有的人并不是安分者,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和问题,以至很不好管理。对此我们不只是要容忍,而且应该做好周围人们的工作,以便使人才能够集中精力发挥长处和优势。在特殊的情况下,还应该放宽对他们的纪律约束和制度管理,甚至采取明里掩盖、暗中支持的办法。
对有很强能力的人,可采取多调几个岗位、单位的办法,既能够让他们发挥多方面的、更大的作用;又可以调动他们乐于贡献、多出成绩的积极性。
对年轻又有能力的人,则应该给几个轻便的台阶,让他们尽快地负起更大的责任。如果有可能,可以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去创办新的事业。
对被压住了的能人,一个办法是把他们调出去,给他们显示自己本领的机会,也给他们从另外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空间。等有了成绩,被公众认可,在必要时就可以调回来加以任用。另一个办法是把压他们的人调开,让能人上来。这都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