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三十六计与现代市场经济
21438400000030

第30章 第二十九计偷梁换柱

一、综释计名

【偷梁换柱】偷梁换柱是指暗中玩弄手法,偷天换日、偷龙换凤、以假代真、以劣代优,改换事物的内容和本质,欺骗、蒙混别人。

此计用于军事:设法变动敌方的阵营,暗中抽换它的主力,等待他自趋失败,然后乘势制服它。就像把原来的大车轮子换成了小车轮子一样,使大车运行不便或难以运行。

古今着作常用:《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指王熙凤导演薛宝钗冒充林黛玉与贾宝玉成婚一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驳“左”倾空谈主义》:“这个叫做偷梁换柱,实行投降之前的思想准备或舆论准备。”

延伸到经济领域:在签汀合同时,变换法人,偷改条文;或者在经营中,偷换商品、物品,以假代真,以次充好等,以达到某种经济目的。

二、军事计由

【赵宦官偷梁换柱 胡亥扶为秦二世】

秦始皇在位时,本意立长子扶苏为太子。自以为龙体安康,无需急立太子位。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突发一病不起,秦自知将崩,便召见丞相李斯,把嗣位长子扶苏的诏书和玉玺交给李斯。

几天后,秦始皇驾崩。秦长子扶苏和名将蒙恬正驻北疆。当时宫内存有两大政治集团,一个是以秦长子扶苏为首的集团;一个是以秦幼子胡亥为首的集团,宦官赵高在其麾下。此时,宦官赵高唆使李斯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太子。赵高持伪诏书到北疆军营向扶苏宣诏迫令扶苏自杀,扶苏难以违拗,服药酒自尽。胡亥继为秦二世,国家大权落在李斯和赵高手中。

赵高运用偷梁换柱的手段,篡改遗诏,把一个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虽为自己夺权打下基础,但是也为秦朝灭亡埋下祸根。

三、市场计谋

偷梁换柱观音像 贪婪受骗把命丧

五代时十国之一南唐末代皇帝李煜御画《自在观音像》,秘藏到20世纪90年代,堪称当代国宝。谁能想到,竟被自己的女婿偷梁换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偷梁换柱者非但末获《自在观音像》真迹,反而上当受骗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某市着名儿科医生李老先生,是南唐末代皇帝李煜宠幸的纸务官李六如的第31代嫡孙,家中秘藏着李煜赐于李六如的亲笔御画《自在观音像》真迹。李煜书画在当代早已不传,因此,这幅李煜的孤本真迹堪称当代国宝。

1994年,李老先生年事已高,怕珍藏在家的国宝万一有闪失,决定将《自在观音像》真迹捐赠给故乡的“澄心堂”珍藏。那是一家专为纪念先祖李六如及其“澄心纸”的博物馆。是年11月1日,“澄心堂”建馆10周年之际,《自在观音像》对外展出的一天。省内外文物界、鉴赏界的学者、专家及李煜研究者云集“澄心堂”。然而,他们发现此画并非真迹。

事关国宝,市公安局刑侦一队受命限期破案。首先将目标选在有条件接触真迹人身上,特别是具有录像、拍照条件者。调查中否定了李老先生的8位看过此画的老友世交之嫌。

正当警官调查紧锣密鼓之际,李老的女儿突然死亡,接着女婿施某死在佛光山顶悬崖石头之旁。

李老之女是当地医院儿科呙生,女婿是医院制剂室主任。警员调查时院方说,李老之女在输液过程中操作程序正常,尸体已火化。赘员通过护士找到给李老之女输液的一只瓶,经化验,瓶中残液有链霉素成分,过敏者在静脉给药的情况下几乎来不及抢救,所以链霉素是不能静脉给药的,何况青、链霉素混用在临床治疗上属禁例。护士十分肯定地说没有给李老之女输过链霉素。那么链霉素是怎样进人输液瓶中?制剂室主任李老之女婿施某是注选疑犯。他清楚妻子对链霉素有过敏反应。

警员再次走访李老,并提醒他,女儿、女婿是否接触过古画?李老忽然想起,他俩不仅看过画,女婿还拍过照片,现在还挂在墙上:李老站在画的右角,一幅风景挂历与画紧挨着。警员分析,这照片可能是那幅赝品的底本,之所以与挂历相配,极可能是利用挂历的开本来对应古画大小的比例。看来复制古画有非常内行的人在幕后活动。

警员立即调査施某的行踪,当发现时,施某已僵死在佛光山顶悬崖边石头旁,呈半卧状态,已死两天,身旁有只“555”空烟盒。

游客到佛光山顶观光要乘坐半山腰到山顶的索道。索道沿途设有4个摄影点,从各个角度为游客拍照。警员立即到4个摄影点查看照片,从4张照片的背景中发现施某的身影。与施某坐在同一索架中的是个女人。警员带回照片经尖端技术处理,一张完整的女人头像很快显影。

经查,此女是市红十字会辞职人员袁某,曾在中越边贸市场与人合伙做过边贸生意,现在南方某城市宾馆任职。该宾馆在越南首都河内买下一座三层楼房,裒某开设宾馆,任业务部主任。为了布置宾馆,袁请一些书画家泼墨字画,其中有一幅已经裱好的大幅《迎客松》。半月之后,袁某取出《迎客松》说是质量不好,需重新装裱。负责监控的人及时把这动向向专案组报告。警员终于在市郊一家旅社发现了袁某弓《迎客松》。通过技术处理,《迎客松》甩另有両作。经几位高手处理,《自在观音像》从《迎客松》里奇迹般地剥离而出,展露真容!袁某落人法网,案情大白。

原来,袁某离职后炒文物,跟一个被外商买通的文物贩子挂上了钩。在外国老板授意下,袁某有意搭识了施某,并以提供出国资助、重金贩买以及色相为诱饵,引施某上钩,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自在观音像》的照片。外同老板电金请古画复制的高手,运用电脑,复制出这幅赝品,再由袁某把赝品交给施某,何机掉包。

当李老之女发现施某所作所为后表示坚决反对,施某怕暴露,便在袁某的暗示下,把链霉素粉末溶化在500毫升盐水瓶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死了李老之女。之后,施某偷梁换柱《自在观音像》,即出现了真迹在握,赝品展出的情景。当施某带着真迹上山,准备向袁某一手交画,一手取护照、金钱时,被袁某用有毒香烟害死。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四、评议计策

秘传须靠收藏人 偷梁换柱难得逞

了解此案真相之后,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为了一幅秘传《自在观音像》,却送了两个人的性命,一个是含冤而死,一个是罪存应得。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保存和遗留了极其丰富的珍贵文物。然而,从近代以来,有多少珍贵文物流失海外!保存了31代人的国宝《自在观音像》也难免遭劫。《自在观音像》被偷梁换柱一案中,应有什么教训?

其一,持者轻易让人看。国宝《自在观音像》为何被偷梁换柱?除了国际因素外,收藏者也缺乏警惕。千年之御画《自在观音像》,为什么在李家相传31代不闪失,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秘传。李老先生出于弘扬祖国文化之意,先后让人欣赏、录像、拍照,结果一传十、十传百走漏了风声,甚至传到了国外。国宝、国宝,无价之宝,应当秘密珍藏,怎能轻易让人知晓。

其二,知人知面不知心。常理岳父与女婿,应当胸怀坦白,无话不谈。李老正是出于这种心情,才告诉女婿《自在观音像》之事,并许女婿将自己与古画同照。然而,利欲熏心的施某,干起了偷梁换柱的罪恶勾当。特别是案发后,施某竟下毒手害死了自己的妻子。真是不责自作亏心事,反而灭口起杀心。杀人者又被他人杀,恶人自有恶报!

其三,走私是刺激文物犯罪猖獗的主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外、境外文物市场的巨大需求和走私文物产生的巨额非法利润剌激,引发了我国陕西、山西等地的盗掘古墓葬,盗窃、倒卖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主要文物分布省份,到90年代初达到高潮,大量珍贵文物被走私出境。

我国至今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收藏文物消费市场,境内外又存在巨大差价,因此,一些犯罪分子通过走私,非法获取暴利。从我国警方侦办的文物案件的情况看,犯罪分子盗掘古墓葬、盗窃文物以及非法购买的文物,绝人多数被走私分子走私出境。

走私文物,是贩卖祖宗财物的行径。只有唤醒全民族的爱国心,发动全社会共同与走私文物犯罪行为作斗争,才能杜绝这种贩卖祖宗的可耻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