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炳不但“终不能剥民求利”,而且处处为百姓谋利,除了上述他冒死罪要百姓聚居一起减少户数,以减轻赋税外,他还多次慷慨地为百姓捐私产。
《元史·董文炳传》载:当地非常贫穷,加之干旱,蝗虫肆虐,而朝廷的“征敛日暴”,百姓更是很难生存,董文炳自己拿出私粮数千石分给百姓,以使百姓的困境有所缓解。又因为前一任县令“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且贷家索取利息数倍,县府没办法还贷,想将百姓的蚕丝和粮食拿来偿还。这时,董文炳站出来说:“百姓已经非常困苦了,我现在是当任县令,不忍心看到百姓再遭搜刮,由我来代偿吧!”因此将自己的“田、庐若干亩,计值同贷家”,而且“复籍县间田以民为业,使耕之”,因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渐渐回来安居乐业,几年间便达到“民食以足”。
只要是对百姓有益的事,都勇于去做,就算是违犯了朝廷的法令也不在乎,不担心丢官,甚至不怕丢命,“为民获罪,吾所甘心”。董文炳敢于放弃前程,捐赠自己的私粮,也不取百姓的衣食还前任县令的借贷,将自己的田地、房舍抵贷,都是为苍生百姓着想。不谋私利,不敛钱财,为民请命,体察民情,在世俗官吏的眼中董文炳没有为官一任,富己一人,是大大的糊涂,但是百姓没有忘记这样的糊涂人。
后来被重用的董文炳,在领兵进入福建后,禁士马无敢履践田麦,说:“在仓者,吾既食之;在野者,汝又践之,新邑之民,以何续命。是以南人感之,不忍以兵相向。”后来,“闽人感文炳德最深,高而祀之”。(《元史·董文炳传》)不但百姓不会忘记这样的良吏,而且历史也同样不会忘记。
智慧金言
得宠得利不要抢在他人之前,修德立业不要落在他人之后,享受不要超过本身应该有的限度,修养不要低于自己对于自己的要求。
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译文
君子重视道义而轻视利益,小人贪恋利益而远离信用,利益可以御使小人而不能御使君子。
解读
俗话说,香饵之下,必有死鱼。贪图利益而不问是非、不知轻重的人,常常要付出血的代价。利益作为一种御人的利器,从来只对小人之类的人才会产生真正之效应,而真正的君子纵是贫贱孤危,也不会为其所用。正所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屈从于利益的人,势必要受制于人和事;对利益的过分偏爱,只能使自己丧失立场和原则,做出有违道义的事情,害人害己。
活学活用
德者事业之基
德是事业的根基,没有基础不牢固却能保持房屋坚固长久的。
对于德的含义,刘伯温在他写的著作《郁离子》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刘伯温曰:修己治人的道理,仅“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四语,一生受用,言不在多,也不在深。
刘伯温
刘伯温的大意是:自身修养和治理国家的道理,有四句话,可以让人一生受益无穷,这就是:“勤于政事,节俭治家,讲话忠信可靠,行事诚恳无欺。”
古往今来圣哲们的胸襟非常宽广,而达到至圣大德的,大概有三种境界:笃恭修己而生出聪明睿智,这是二程的主张;安贫乐道而身体健康面无忧色,这是孔子、曾子、颜回、孟子的最高宗旨;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吟诗作赋,精神愉悦,这是陶渊明、李白、苏轼、陆游的人生乐趣。愧悔自己少壮没有努力,年长时经常有一种悔惧萦绕于怀,对于古代圣贤的心境,不可不领略一二。若反复寻思,则令人叹喟不已。
明德行、做新人、办好事,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假如读书不落实到自己身上,觉得以上三项与我们没有关系,那么,读书还有何用处?就算能写文章、做诗篇,卖弄自己的高雅,也只能算得上一个识字的放猪奴才而已!怎么能够称得上是什么深明大理的有用人才呢?现在,国家依据考试中文章的优劣选用人才,也是要求士人能够代圣贤立言,明白对人类对社会有用的道理,做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事情,这样才能身居官位而不脱离百姓,兢兢业业地办事而成为大众的表率。如果以为深明德行,造福于民是分外的事,因此,虽然能写文章、做诗词,但是一点也不懂得修养自己、治理社会的道理,国家用这种人做官,同用放猪奴才做官又有何区别呢?古代的君子是如何竭其心力、修养德行,我们是不能见到了;他们修养身心,管理家庭,治理国家,平定天下,全部秉持的是礼。从内部来说,舍弃了礼就无所谓道德;从外边来说,舍弃了礼就无所谓政务。因此六卿之官设置完备,但记录的书籍以《周礼》为书名。春秋时代,士大夫通晓礼,善于游说的常常能够说服人,从而使他的国家强盛。战国以后,仪式外表华美烦琐被认为是礼,就是叔齐也要讥讽的。荀卿、张载小心谨慎地以礼为实务,可以说是知晓根本,喜好古风,不去追逐流俗。近代张尔岐做《中庸论》,凌廷堪做《复礼论》,也可以从中看到先王教化的原貌。
智慧金言
一个人要想干一番大事业,一定要内外兼修,强化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做到天下无敌手。事实上,本领越大的人越注意内外兼修,让自己完完全全成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强者。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
译文
利益没有穷尽的地方,生命却有终了的时候,不懈怠就可以了。
解读
生命的有限和利益的无尽,促使人们在二者关系上有很多的思考和反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悲剧所以亘古不绝,其中的关键就是人们没能站在生命的高度来正确地看待利益,没有哲人的眼光来审视人生的价值。知道生命宝贵心有大志的人,是绝不会为了利益铤而走险的。明了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人,也不会干下惟利是图、不计后果的蠢事。其实,只要平平安安,问心无愧,充充实实地过好每一天,远比绞尽脑汁、贪得无厌、整日提心吊胆的人要活得踏实和自在,这才是人生的真正利益所在。
活学活用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一个人,如果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那么他的道德,操守就会像冰、玉一样纯洁;一个人,如果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那么他就会表现出一副甘愿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这是因为人的志向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最好地体现,而人的道德操守则是在贪图物质享受的过程中消失的。汉桓帝
汉桓帝时期,他身边有一个贴身的太监,名叫王甫,汉桓帝对他非常宠信。这个王甫仰仗着桓帝的宠信,用尽各种手段向朝廷的官员敲诈取贿,聚敛财富。他甚至敢敲诈皇帝的亲弟弟刘悝。刘悝在桓帝即位后,被封为渤海王。后来,他因为犯了“谋为不道”罪,被桓帝贬为瘿陶王(其封地在今河北宁晋县境),从食邑一郡之租,减少到仅食一县之租。刘悝原本是个奢侈浪费、挥金如土的王子,这下租税收入突然骤减,根本就无法满足他的日常生活,于是,他便想法设法要回到原来的封地。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皇帝身边的“红人”王甫。于是,刘悝去找王甫,让他在皇上面前替他说情。
刘悝知道王甫是一个非常贪财的人,而且如果托他办事的人,不给他好处,他是不会尽最大努力去办,于是,他就和王甫私下达成了交易,如果王甫能在其兄长桓帝的耳边多进美言,使自己恢复原来的封地,那么,他将给王甫五千万作为酬谢。
虽然两人已达成协议,但是,王甫因为没有马上得到实惠,所以虽然表面上承诺一定要做,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在桓帝面前替刘悝说过半句好话,恢复刘悝渤海王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提及。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桓帝得了重病,在病榻上的汉桓帝,想到之前对自己同胞兄弟刘悝的处罚可能是太重了,于是,便写下遗诏,恢复刘悝渤海王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