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品检验是质量提升的保障。成品检验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把关,早海水产坚持每批出口产品都经过实验室检验,只有检验合格后才出厂。早海水产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建立企业实验室,配齐各类实验设备,并聘用专业的实验室人员对成品进行批批检验,与此同时,在不断加强自检能力的同时,委托有CNAS资质认证的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通过双重把关,进一步加强了对成品的质量控制,实现“出口放心食品”的承诺。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线,而质量提升就是一个持续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早海水产将以“质量提升”活动为契机,持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将企业做大最强。
产品要有过硬的质量保证,这是经商最为根本的东西,是经商者的良心体现。创业者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生产经营时,一定要将产品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只有这样,你的产品才有可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你也才有可能赚到钱。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际间的竞争,企业必须走质量效益型的路子,全面提高质量,提升企业形象,提高管理水平,固化员工素质。企业靠品牌求得生存,靠创新抢占先机,靠质量获得效益,靠文化提升形象,其重中之重是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取胜。
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以质量为本,以国际化的标准,扎扎实实地去提高产品质量。既要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勤奋努力的工作,更要努力形成一种恒久的质量意识,让质量意识渗透到全员的心里,固化成一种团队形象。
作者寄语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人品决定产品,产品代表人品。
第十二课危机就是转机
创业关键词:谋略坚持
把握每一次危机
危机、危机,机会就在危险之中,你敢于去做,永不放弃,再往前走一步,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你再往前走一步,机会就是你的。
——马云
危机是企业的“疾病”,优秀的企业家就像是一个医术超群的医生,在面对严重的急症时,能发挥最高超的能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其实,做企业要随时都有危机意识,因为风险和失败是一直伴随企业的运营之中的。就像马云所说:“危机是危险中的机会。这个所谓的金融危机,是人类社会进入商业社会全球化的阵痛,人类社会要进入商业社会,走向全球化,就必须面临这样的挑战。”马云是处理和利用危机的高手,面对危机,马云的应变之道首先是不放弃,然后是当机立断、大刀阔斧地采取措施来化解危机。
“把握每一次危机,危机来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我的机会来了。”马云在演讲中对金融危机的应对做了精彩的论调。
马云以北京团结湖上被冻住的鸭子作比方,呼吁冬天里的变革。他说,这个鸭子一直和野鸭在一起,冬天来了,野鸭都飞走了,这个北京鸭不知道变化,就被冻住了。“假如你认为这是一个灾难,灾难已经来临;假如你认为这是一个机遇,那么机遇即将形成。去年我跟大家讲,灾难可能会来,现在我告诉大家,机会的形成已经开始,大家开始准备吧!”
“2002年互联网危机,那次我的口号是成为最后一个倒下的人。即使跪着,我也得最后倒下。我那时坚信一点,我困难有人比我更困难;我难过对手比我更难过,谁能熬得住谁就赢。放弃是最大的失败,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信心,永远不要放弃当第一的梦想。”
“所有人做10年以后的梦想,做3年以后的规划。21世纪的第一步阵痛告诉我们,只有更加开放,才能走得更久。连‘猪坚强’都能活,你为什么不可以?”马云说。
他称,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学会比别人提前适应这个环境,目前的灾难将在两三年打击每一个人,谁先适应谁就有机会。做企业至少是5年和10年的考虑,两三年的灾难不算什么灾难。“另外,假如说我认为再有灾难的话,即将到来的灾难,是信心危机、信任危机。”马云说,“在旧的商业体系被破坏,而新的商业体系没有建成的空隙中,很多问题会爆发出来。在救灾难、救危机的过程中,所有的人会团结在一起,政府和企业家会想尽各种办法使损失减小,但是矛盾、问题还会出现,所以做企业永远不要失去信心。”
他认为,金融危机虽然首先爆发于金融行业,但是目前已经影响到了实体经济,一些大企业出现问题之后,不可避免地会连累中小企业的发展。以中国外贸行业为例,单纯从事加工、为外国品牌进行贴牌生产的一些劳动密集型机会将面临倒闭风险。
他指出,中小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创新问题。目前一些中小企业重复性比较强,产品缺乏个性,企业本身缺乏创新,这样的企业将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立足。他说:“目前全球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是走向个性化、定制化、高附加值化,对企业的规模已经要求不大。”这次危机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更多的是机会。企业机制越灵活,在竞争中生存的时间就越长,“小企业机制灵活,得到的机会就会更好”。
他还认为,中小企业想跟大企业竞争,让自己的企业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创新,更加节约成本,就必须使用IT技术。马云强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从为制造业定制的IT(信息产业)技术走向为消费者定制IT技术。这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机会,10年后人类社会将因今天的变革而发生巨大的变化。Small is beautiful!(小就是美)”
其实很多企业家都有这样的感慨: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的创业生涯,从40岁才开始。过去25年中,柳传志扮演过很多角色:科研人员、下海知识分子、中国最大电脑公司创始人、足球迷……“我从未想过失败,也从未考虑过身败名裂。”4年轮回,柳传志重回联想。65岁的柳传志早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很多人都期待着他能续写传奇,就像当年挽救苹果公司的英雄乔布斯一样。作为联想当家人,柳传志认为一个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人。
“现在谈得最多的是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我也凑个热闹,就好像80岁的老太太有哮喘病,到了冬天就会发病。拿企业来说,如果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很健康,其实就是应对危机的能力。”
“那时联想刚成立10年,走得还算一帆风顺,但这个坎差点没过去。”在柳传志看来,从1984年联想创办至今曾遇到无数个坎,但最大的一个坎却是在1994年。
他清楚地记得,1990年时全国电脑销量是20万台,而当时最大的国产品牌是“老大哥”长城,当时国外电脑进不来。“当时电脑行业最先进入WTO,在1991、1992年把批文彻底取消,然后把关税大幅度降低。这样一来,国外大品牌的电脑蜂拥而入,到1993年时,整个市场几乎都是国外大品牌的电脑。记得当时领军的长城电脑中有个品牌叫0520,但那一年0520就没有了,还有一家山东的浪潮,也消失了。”
对于当年的“恶战”柳传志记忆犹新。“那个时候,联想电脑一年大概只能卖2万台,而在1993年那一年,完不成任务。”1994年,柳传志放手一搏,任命杨元庆为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当年联想自有品牌电脑销量跻身中国市场前三位。
柳传志说,当时做电脑毛利挺高,国产品牌的电脑毛利达到27%,于是1996年联想开始连续6次降价。“当时的专业媒体都说我们也跟人家一样活不下去,卖的是跳楼价,但那一年联想的利润比哪年都高得多。为什么当时竞争对手竞争不过我们?”柳传志抛出一个问题后又紧接着回答,“国外大品牌总部一般都设在欧美,在中国市场的决策都要总部去做,时间的拖延成了大问题。而我们能够立刻做决定。中国同行可能没发现这个规律,或者没有我们这么充分的准备,所以仅凭这一项,联想1996年就跃居中国市场份额和消费率产品市场份额第一位。”
由此可见,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颗迎战困难的决心,没有实践的能力,所以创业者要是遇到危机一定要以一颗平常心代之,要像马云所说:“连‘猪坚强’都能活,你为什么不可以?”
作者寄语
危机是弱者的灾难,却是强者的机会。
公关危机中的大将风度
所有的企业只要你想活,你一定能活下去,连“猪坚强”都能活,你为什么不可以。
——马云
危机公关是企业和企业家的必修课。所谓危机公关,指的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者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等。
有经济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危机之于企业就如同疾病之于人生,是无法避免的。有的企业会在“疾病”的冲击下轰然倒塌,而有的企业则会经过“救治”而完好如初,甚至更加强大。这个过程体现的就是企业应对危机、化解危机的能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逃避危机,而如何才能避免、化解危机和有效地利用危机,是每一个企业和企业家都必须学习的课题。
毫无疑问,马云是一个具有危机意识的企业家,而阿里巴巴也是一家具有极强处理危机能力的企业。面对危机,马云的应变之道首先是不放弃,然后是当机立断、大刀阔斧地采取措施化解危机。
2003年一场让全国上下恐慌的传染病侵袭中国,这就是“非典”。关于“非典”的恐怖,相信亲身经历过的人都有所了解。
当时阿里巴巴一位外出广州公干的员工回到杭州后,被诊断为“非典”患者,而阿里巴巴本部也迅速被杭州市政府列为重点防范对象。消息传开后,本部大楼里的员工纷纷外逃回家。到了第二天,公司的办公区域被完全封锁,员工也被隔离在家。阿里巴巴这个全球最大的B2B网站随时面临瘫痪危险。
可想而知,马云当时所面对的压力是多么的大。一方面,要向被感染的那位员工家属道歉,一方面,要给总部所在办公大楼的其他公司解释。即使这样,别人还未必领情,有人甚至愤怒地冲到阿里巴巴大吵大闹,甚至砸东西以泄愤。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令人赞赏的是,马云及其管理团队并没有被“非典”所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所击倒,而是异常镇静地化解了危机,并化危机为转机,在危急中抓住了商机,在危机中实现了大飞跃。
马云和他的团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马云亲自写了一封道歉信给员工,以示安慰和鼓励,激起员工的斗志。马云在信中写道:
这几天令我感动的是,面对挑战,所有阿里人选择了乐观坚强的态度,我们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在共同面对“非典”挑战的同时,我们没有忘记阿里人的使命和职责!灾难总会过去,而生活仍将继续,与灾难抗争不能停止我们继续为自己钟爱的事业奋斗!
其次,以SOHO抗非典,改集中办公为分散办公。事发3小时,500名员工分散完毕,随即在各自家中安好电脑,照常办公。
再次,网上指挥,网上管理,在非典期间,500名员工在各自家中工作,公司高层则在网上遥控。
在整个非典期间,马云及其团队不但维持阿里巴巴两大网站的正常运转,还使公司的业绩激增5倍,这绝对是个奇迹。当然,这里面也有一定的客观因素:面对“非典”所带来的超强破坏力,对于一个处于发展阶段的公司而言,还没有抵御这种危机的实力。由于隔离将传统的销售渠道封闭了,反而让一些人的目光转移到了互联网,开始尝试电子商务,而阿里巴巴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能度过“非典危机”,是阿里巴巴全体高层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但马云利用非典危机,尝试网上生存,网上交易,同时为客户化解危机,一举把互联产业从冬天带到春天,其化解和利用危机的能力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近年来,许多行业、企业相继遭遇了一些品牌危机,有食品安全方面的、有汽车安全方面的等等。这一方面给消费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另一方面被媒体披露后,导致了企业或行业在一段时间内陷入信任危机。轻则要与消费者对簿公堂,赔偿消费者的损失;重则让社会对其产品产生不信任感,产品在市场上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企业最终难逃破产倒闭的命运。
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不是有意偷工减料,坑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偶尔出现一点问题,消费者也不会过度追究的,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而每个企业都应该掌握的是:在危机发生之后,如何能让消费者接受企业的解释,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一系列紧急决策,这恰恰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到的。综观近年来所发生的一些危机,我们可以归纳出企业应对危机的一些方法。
1.企业要有严格的自律意识
一家企业要是想做大做久,一定要有严格的自律意识,时时刻刻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名誉放在第一位。在生产中处处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来执行,即便某些行业也许暂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者没有明确的部门来监管,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消费者的心里都有着一杆秤,只要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一次受到了侵害,那他们就再也不会重蹈覆辙。打个比方:凉茶是两广人民喜爱的一种由中草药煎熬而成的饮品,由于受到销售区域及原料等问题的影响,该行业的国家标准迟迟难以出台。但广州的黄振龙凉茶和邓老凉茶却没有因此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自觉建立内部标准,按照国际上相关的食品卫生要求对厂房和机器进行翻新和更换,从而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诚信、放心的形象。在危机到来的时候,这些长久以来形成的好口碑对企业稳定局势、迅速走出阴影有着难以衡量的作用。
2.企业要有一套完善的预警机制
在危机发生之后再去亡羊补牢,固然为时未晚,但在危机尚未到来或者初露端倪时就未雨绸缪,这就能让企业将损失降到最低点甚至避免损失。所谓预警,就是在平时的生产销售中注意防范问题的发生。体现在严把原料质量关,加强技术改造,消灭安全隐患,注重科学管理等等。如汽车行业,在设计汽车时就要多方验证,将每一个不科学的设计扼杀在萌芽中;在装配线上负责焊接的工人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培训,灌输给他们安全生产的意识,对每一个焊接点都认真对待,这样才能确保每一台出厂的汽车都是没有技术瑕疵的。
作者寄语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没有坦然正视逆境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