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说,亦是比较繁多复杂。
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和内容,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不仅讨论到了,而且还归纳概括出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并且举了一些例子,进行说明问题。
1.五味所入
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主食”和“副食”;而“主食”、“副食”,尽管其食物是繁多复杂的,但是皆离不不开“五味”——酸、苦、辛、咸、甘。
而繁多复杂的各种各样的食物,其酸、苦、辛、咸、甘,与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还归纳概括出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指出: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主食”和“副食”,其“五味”是各有所入的,亦就是说,食物中的“五味”入口人胃后,其特征是各归其所喜人的脏腑,酸味先入肝,辛味先入肺,苦味先入心,咸味先入肾,甜味先入脾;可以说食物中的“五味”,入口入胃,亦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就是“五味”各随其所喜而入脏的。
用《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里,归纳概括出的精确语言来说,就是叫做: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成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2.五气所病
古人的习惯用语,所谓“五气所病”,其内容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之气(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失调,就会使人发生病变:
“五脏”中的心气(营养物质)失调,会有什么反映或曰其表现呢?
心气失调,就会使人出现或曰发生嗳气;而所谓“嗳气”,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就是胃肠的气体从口排出。一般说来,则常见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吞气症等。
其实,对古人的用语“心为噫”,其“噫”就是指嗳气。《类经》十五卷第二十五注,作了认识性的解释,指出:“噫,嗳气也。偏考本经,绝无嗳气一证,而惟言噫者,盖即此也。”
“五脏”中的肺气(营养物质)失调,会有什么反映或曰其表现呢?
肺气失调,其反映或曰其表现,就会使人出现或曰发生咳嗽。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其咳嗽,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外感:多由风、寒、燥、热邪侵肺所致;另一类,是由于内伤,多由痰湿肝火及肺虚所致。
然而,“五脏”中的肺气失调,其反映或曰其表现,亦会使人发生咳嗽。所以说,人发生咳嗽,其原因有多种因素,其中亦包括“五脏”中的肺气失调,引起发生咳嗽在内。
“五脏”中的脾气(营养物质)失调,会有什么反映或曰其表现呢?
脾气失调,其反映或曰表现,就会使人发生为吞,为什么呢?唐医学家王冰作了认识性的解释,指出:“像土包容,物归于内,翁如皆受,故为吞也。”‘张志聪亦注释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病(指脾气失调)而不能灌溉于四脏,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故为吞咽之证。”
“五脏”中的肝气(营养物质)失调,会有什么反映或曰其表现呢?
肝气失调,其反映或曰其表现,就会使人出现或曰发生多言多语。
“五脏”中的肾气(营养物质)失调,会有什么反映或曰其表现呢?
肾气失调,其反映或曰其表现,就会使人出现或曰发生打呵欠、喷嚏。
用古人的话来说,肾气失调,为什么会是“肾为欠为嚏”呢?《类经》十五卷第二十五注作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认识性的解释,指出因为:“阳未静而阴引之,故为欠。阳欲达而阴发之,故为嚏。阴盛于下,气化为水,所以皆属乎肾,故凡阳盛者无欠,下虚者无嚏,其由于肾也可知。”
除了“五气所病”而外,还有胃气失调,其反映或曰其表现,为气逆为哕,或有恐惧感;不仅如此,而且还会使人的大肠小肠生病——则不能泌别清浊,传送糟粕,而为泄泻;并且还会使人的下焦不能通调水道,则使其水液泛溢于皮肤而为水肿;膀胱之气化不利,则为癃闭,膀胱不能制约,则为遗尿;胆气失调,则就会使人比较容易发怒。
总之,以上所说的,就是“五脏”之气失调,而发生的病变。
其实,以上所说的“五气所病”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里,归纳概括出的精确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3.五精所并
五精,就是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是谁,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离不开“五脏”——心肝脾肺肾之精气(营养物质),故被称之为“五精”。
所并,“五脏”——心肝脾肺肾之精气(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特征是:各藏其脏,而不相合;如果“五脏”之精气,不论并或曰合于哪一脏,就会使人发生疾病;而只有不并合,各藏其脏,人就不会发生疾病。古学者吴昆作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指出:“并,合而入之也。五脏精气,各藏其脏则不病,若合而并于一脏,则邪气实之,各显其志。”
对于这方面的内容,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归纳概括出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指出:
不论是谁,如果是:“五脏”——心肝脾肺肾之精气(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皆合并于心,不好,会使人出现不正常的“喜”。
如果是“五脏”——心肝脾肺肾之精气,皆合并于肺,不好,就会使人出现不正常的“悲”。
如果是“五脏”——心肝脾肺肾之精气,皆合并于脾,就会使人发生不正常的“畏”,或曰“恐惧”、“害怕”等不良的现象。
如果是“五脏”——心肝脾肺肾之精气,皆合并于肾,就会使人出现不正常“恐”,或曰“恐慌”等不良的现象。
那么,“五脏”——心肝脾肺肾之精气,为什么会发生合并于哪一脏呢,是什么原因呢?
“五脏”——心肝脾肺肾,不论哪一脏,如果是虚,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就会乘其虚而合并于一脏。
总之,以上所说的“五精所并”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里,归纳概括出的精确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4.五脏所恶
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则有不同的反映或曰其表现:热、寒、风、湿、燥。
季节性的热、寒、风、湿、燥,与其人体内“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不仅是谈到了这方面的内容,而且归纳概括出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指出: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谁,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其各有所恶;恶:憎厌的意思。其具体的就是表现在心恶热,为什么?因为心主血脉,而血怕热,所以,心恶热。肺恶寒,为什么?因为肺主气,肺司呼吸,并有统属一身之气的功能,如果肺受寒,就会使人发生咳嗽,所以肺恶寒。肝恶风,为什么?因为肝的功能是多方面,这里仅例举,如肝受到了风邪的侵袭,就会使导致肝气郁结而致病。脾恶湿,为什么?因为脾的功能亦是多方面,这里仅例举如脾受到湿邪的侵袭,就会使人导致脾气虚不能统血,可见便血、崩漏等病症。肾恶燥,为什么?因为肾与别的脏腑一样,其功能亦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例举如肾受到燥邪的侵袭,使人就会导致肾虚,而肾虚就会使人发生吸气困难,动则气喘,称为“肾不纳气”。以上所说的,其内容意思,就是叫做:五脏各有所恶。
若是用《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里,归纳概括出的精确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5.五脏化液
开始,需要从汗、涕、泪、涎、唾先说起。
因为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谁也离不开汗、涕、泪、涎、唾,并且与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关系极为密切。
对于这个问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归纳概括出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指出:
人们谁也离不开“汗”,那么何谓“汗”?其内容在本书里,别的地方已经说过了,这里自然不重复。
但是,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五脏化生的液体,其中亦包括“汗”在内;并且与“五脏”中的心,其关系极为密切,因为心之液化为汗。
人们谁也离不开“涕”,而所谓“涕”,如痛哭流涕。唐经学家孔颖达注释云:“自目出曰涕,自鼻出曰洟。”
总之,“涕”与“五脏”的肺,其关系为密切,为什么呢?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肺之液化为涕。
泪,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谁也离不开的,而所谓“泪”,就指眼泪,而眼泪,与人体“五脏”一中的肝,其关系很密切。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肝之液化为泪。
人们谁也离不开“涎”,而所谓“涎”,就是唾液。例如,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云:“道逢曲车口流涎。”而“涎”,与其人体“五脏”中的脾,其关系很密切。为什么呢?因为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就是叫做:脾之液化为涎。
唾,所谓“唾”,是指“唾液”。例如吐唾沫等。总而言之,其“唾”与人体“五脏”中的‘肾,其关系是很密切的。为什么呢?因为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肾之液化为唾。
以上所说的内容,就是叫做:五脏化生的为“五液”。
其实,前面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里,归纳概括出的精确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6.五味所禁
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离不开食物中的“五味”——酸甜苦辣咸。但是,食物中的“五味”,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亦应该注意和讲究:五味则各有所禁。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归纳概括出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指出:
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不论是“主食”,还是“副食”,尽管其食物是繁多复杂的,但是,凡是属于辛味性的食物,入口人胃,它走气,气病不可多食辛味。
人们食用的食物是繁多复杂的,但是皆离不“五味”——酸甜苦辣咸;而食味,凡是属于咸味性的食物,它走血,血病不可多食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