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尘世悟语:淡定与舍得的智慧
21598700000001

第1章 点亮心灯,放飞心灵(1)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心态的不同必然导致人格和作为的不同,因而也会谱写不同的人生,所以,“心明眼亮”就如同点燃了理想和希望。

燃起内心的光

在尘世喧嚣的社会里,只要自己淡泊名利,常怀感恩之心,就会知足常乐,内心充满阳光。心中有光,阴霾自散。

仁德禅师禅学功夫深厚,是名副其实的禅学大师。他推崇北方派的禅学,为此他经常到各大寺庙去讲经说法。由于他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所以携带自己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千里迢迢南来抗辩,不想刚到达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强烈奚落。碍于面子,德仁禅师狂傲的心理略有些收敛。为了表示对老婆婆的敬重,德仁禅师就向她讨问附近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见他有所收敛,就告诉他在五里之外,有一位龙潭禅师,此人非常了不得。

一听到这个消息,仁德禅师喜出望外。他迈开大步,箭一般飞奔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请问禅师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略带微笑地点头答道:“龙潭!”

紧接着仁德禅师逼问道:“既名龙潭,我在此观察了好久,既不见龙,也不见潭,这是什么原因呢?”龙潭禅师只是微笑而不语。

这天,龙潭禅师用盛宴招待了仁德禅师。到了夜里,仁德禅师要向龙潭禅师请益。他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愿离去,龙潭禅师见状,便说道:“夜已深,你回去睡觉吧。”

仁德禅师向龙潭禅师道过晚安,告辞转身要走。他迟疑地走到门口,停住了脚步,又转身走回来,说道:“师父,外面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我初来乍到的,不知道往哪儿走。”

龙潭禅师从椅子上站起来,顺手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一支蜡烛,点燃了,递给仁德禅师。正当仁德禅师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噗”一声就把蜡烛吹灭了。仁德禅师突觉醍醐灌顶,扑通一声,双腿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

仁德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有所怀疑了。”

仁德禅师只注意外在的光,对自己内心的光却视而不见,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龙潭禅师,内心的光才燃起来,使他看清楚了真我。

做有自信的人

人生需要自信,自信者,可望获得成功;不自信者,与成功无缘。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在寺庙的后院里种了一大片玉米。

经过漫长的等待,老和尚种下的玉米终于成熟了,也该收获了。这一天天刚刚亮,老和尚高高兴兴地拿着工具,边走边哼着小曲来到玉米地里收获玉米。这玉米仿佛也跟人一样有着思想感情,其中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心想:“今天是收获的第一天,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老和尚肯定会先摘掉我。”

可是,老和尚已经摘了一天的玉米了,也没有把这个自认为长得最好的玉米摘掉。

“明天,明天他一定会把我摘走。”最好的玉米自我安慰着。

第二天,老和尚又摘走了其他玉米,可是仍然没有摘掉这棵玉米。“明天,老和尚一定会把我摘走!”最好的玉米再次自我安慰着。

可是老和尚依然没有来摘它。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这棵玉米已经开始绝望了。原来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整个身体已经失去了光鲜的外衣,这棵对自己已经失望了的玉米准备和玉米秆一起烂在地里了。

正在这棵玉米胡思乱想时,老和尚哼着小曲就来了。他一边摘下它,一边说:“这可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了。我要用它来做种子,明年肯定能种出更棒的玉米!”

这则小故事给了人们很多的启发: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只要你耐得住寂寞,在遭受冷遇的时候,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它,而不是怨天尤人、垂头丧气或萎靡不振,也就是说,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一切才会变得顺利。自信而有思想的人永远不会为外界的环境所困扰,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事情的评价没有唯一的标准。

有一位禅师为了启发自己的徒弟,就给徒弟一块石头,叫他拿着那块石头去菜市场,并且要试着卖掉它。那是一块品质相当好的石头。师父叮嘱:“记着,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要注意倾听人们对这块石头的评价,还要多问一些人的意见,然后,回来告诉我在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

徒弟遵照师父的话,带着那块石头去了菜市场。在那里,许多人都盯着那块石头看,心想:它可以雕成很好的小摆设,我们的孩子可以拿它来玩,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最后他们出的价格也不过是几个小硬币。徒弟回去后对他的师父说:“那块石头最多只能卖到几个硬币。”

师父又对徒弟说:“现在你带着这块石头再到黄金市场去,问问那儿的人愿意出个什么价格。但还是不要卖掉它,就是问问价格。”在黄金市场走了一圈后,他很高兴地回来了,说道:“这些人太棒了。他们当中竟然有人愿意最高出到1000块钱。”师父又说:“现在你立即去珠宝商那儿,问问这块石头值多少钱,但还是不要卖掉它。”

徒弟又带着那块石头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珠宝商们竟然愿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徒弟说:“我不打算卖掉它。”于是珠宝商们又加价了:“我们出20万、30万,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肯卖!”徒弟说:“我不能卖,我只是来问问价格而已。”他心想:“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

徒弟回去了,师父拿回石头说:“徒弟,现在你总算弄明白了吧?自己的价值并不是让别人来定的,而恰恰是由你自己来定的。当你认为自己是菜市场的价格,那么几枚硬币也就卖了,然而,当你认为自己是一块无价之宝时,对方给你出几十万元你也不愿意卖掉它。”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价值!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充分发展自我。

掌握自己的命运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的命运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当美好命运降临时,有两条路,一条是努力,一条是堕落。有些人选择了努力,有些人选择了堕落。选择努力的人在优越的环境中奋发进取,永不懈怠,一直走到山峰的顶端,俯览众生;选择放弃的人在舒适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贪图享受,自甘堕落,最终化为绵绵尘土,仿佛根本没有存在过。只要敢于同命运抗争,敢于面对挑战,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命运不是由上天注定的,而是你自己去争取得来的,命运的好坏就看你争取的程度,你争取得彻底,命运就会很好。对于一个奋发图强的人来说,他的命运永远都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歌德曾经说过:“我知道的东西谁都可以知道,而我的心却为我所独有。”

从前有一个衙门的差役,奉命押送一个犯了罪的和尚。临走前,这个差役害怕自己忘了带东西,于是,他就编了个顺口溜:“包袱雨伞枷,文书和尚我。”走在路上,他还一边小心翼翼地念叨这两句话,总是害怕在哪儿不小心把任何一件东西丢了,回去交不了差。被押的和尚看到他有些发呆,嘴里总是不知道在念什么。这个和尚心里暗想着,等到时机来临,自己一定收拾这个差役。于是,就在他们停下来吃饭的时候,和尚就用酒把他灌醉了,然后给他剃了个光头,又把自己脖子上的枷锁解下来套在差役的身上,干完这一切,自己就溜之大吉了。等到这位差役酒醒后,他总感到少了点什么。再仔细检查了一遍,他发现包袱、雨伞、文书都在,再摸摸自己的脖子,枷锁也在,又仔细摸摸自己的头,没错,是个光头,说明和尚也没丢。可他还是感觉少了点什么,于是他又念起了顺口溜,一对,他大惊失色:“我哪里去了,我怎么没有了?”

这则笑话让人哭笑不得,同时也是令人深思的。大哲学家亨利曾经说过:“我是命运的主人,我主宰我的心灵。”做人应该做自己的主人,应该主宰自己的命运,不能把自己交付给其他任何人。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却不能主宰自己。有的人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了金钱,成了金钱的奴隶;有的人为了权力,成了权力的俘虏;有的人经不住生活中各种挫折与困难的考验,把自己还给了上帝。

只有做自己的主人,才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不会成为权力的俘虏,不会迷失自我,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自我本色。那些过于热衷追求外物者,最终可能会如愿以偿,但却会像差役一样把最重要的给丢了,那就是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你内在的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也没有人能够打败你,只有你自己才能击败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是少数的,而失败平庸者是多数的。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实、自在、潇洒;失败平庸者过得空虚、艰难。成功者相信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所以他勤奋不辍;失败者总是认为命运由天注定,所以他能做的只是等待幸运之星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前程负责,不能任由命运摆布自己。就像莫扎特、梵高等伟大的名人一样,他们生前都没有受到命运的公平对待,但是他们都没有屈服于命运,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向命运发起了挑战,最终战胜了它,成了自己的主人,成了命运的主宰。

挪威大剧作家易卜生说:“人的第一天职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做自己。”是的,做人首先要做自己,要认清自己,把握住自己,逐步实现不同阶段的人生价值,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命运不是由天注定的,而是你自己能决定的。我们有权利决定自己在生活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由别人来代替我们作决定,让别人来左右我们的意志,那么我们就成了傀儡。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因为别人并不见得比自己高明多少,只有自己的决定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运用心性的力量

有的人喜欢等待奇迹的出现,而不是自己去创造奇迹。殊不知,命运能够成全的只是那些客观的外在因素,而不能成全那些主观的内在因素。当世界因你的努力而变得更好,你就是世人心目中的卓越者。

有这样一个关于“两个女人一条腿”的故事。她们当中一个叫琳达,是个美国姑娘;另一个叫露丝,是个英国姑娘。她们都很聪明、伶俐、美貌,但都患有残疾。

琳达出生时两腿没有腓骨。在她到了刚要学走路的时候,她的父母作出了充满勇气但备受争议的决定:截去琳达膝盖以下的部位。之后,琳达就只能在父母的怀抱和轮椅中生活。后来,她的父母为她安上了假肢。尽管假肢走起路来非常地困难,但是琳达凭着惊人的毅力,每天都坚持外出锻炼,直到有一天她能跑、能跳舞、能滑冰。她还经常在女子学校和残疾人会议上演讲,还做模特,频频成为时装杂志的封面女郎。

与琳达不同的是,露丝并非天生残疾。在她18岁时曾参加英国《每日镜报》的“梦幻女郎”选美,结果一举夺冠。后来她赴南斯拉夫旅游,决定侨居异国。正值当地内战打响,她帮助这个国家设立难民营,并用做模特赚来的钱设立露丝基金,帮助因战争致残的儿童和孤儿。为了募集到更多的基金,她决定到伦敦去做义演。不幸的是,在伦敦她被一辆警车撞倒,肋骨断裂,还失去左腿。但是她没有被不幸击垮,而是经常奔走于动乱地区,像戴安娜王妃一样呼吁禁毒,为残疾人争取权益。

缘分终于到来,露丝和琳达在一次会见国际著名假肢专家时相识。现在她们情同姐妹。

虽然她们肢体不全,但是她们并不觉得这是人生的憾事;相反,她们觉得这种奇特的人生体验,给了她们坚忍的意志和生命力。她们现在借助假肢活动,行动自如。但是在坐飞机经过海关安检时,金属假腿常引发警报器铃声大作。只有在这时,才显出两位大美人的腿与众不同。

只要她们不掀开裙子,几乎没有人能看出这两位美女套着假肢。她们经常受到人们的称赞:“你的腿形长得真美!”

琳达曾经用很自信的口吻说道:“我虽然截去双腿,但我和世界上的任何女性没有什么不同。我爱美,我爱打扮,我爱看书,我希望自己更有女人味。”

琳达和露丝几乎忘了自己是残疾人。她们没有工夫去自怨自艾,人生在她们的眼里仍旧是那么美好、乐观。也有许多异性疯狂地追求她们,她们最终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人士作为伴侣,享受着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

生活本来是五味杂陈的,可是她们总能看到美好的一面。生活给了她们不幸,对她们不公,用不友好的方式对待她们,然而,她们从来都没有对自己失望,恰恰相反,她们都用极其友好的方式来对待生活,其结果就是,她们赢得了自己的幸福。

真正幸福的生活并不完全依赖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心性的力量才是幸福的原动力。人生虽然不能时时处处都让我们如愿以偿,但是,对待生活的心态是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的。

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于世转参差。移床独向秋风里,卧看蜘蛛结网丝。”

这是宋代高僧道光法师曾经做的一偈,细细品读它能给我们带来很深的启迪。法师告诫我们无论到了何时何地都要有自知之明,倘若硬要“强颜于世转参差”,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反而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平常事。

其实,一个人无论高低贵贱、贫富美丑,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追求什么,从而正确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不为那些世俗的观念所困惑。

梁实秋先生曾经说过,中年的妙趣在于更深刻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作为现代人,从容地面对生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应该能够倾听自己的内心,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自知是我们活出精彩生命的源泉。自知的基础是有主张、有认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要什么。无论自己有什么想法,都要经得起考验。如果自己的想法轻易被左右,那么再好的想法都是没价值的,能被轻易打乱的都是不够坚定的。所以,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事业追求以后,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自知衍生从容,从容带来坚定,坚定决定成就,成就成全安详。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才可以活得更加精彩、更加辉煌。

如果整天脑子一片空白,没有明确的目标,你就会永远无法到达终点。多少人每天忙忙碌碌埋头苦干,被工作和生活压力所迫,渐渐地他们开始淡忘了曾经的梦想,于是,生活的目标开始模糊,人生定位不清,以至于不知何去何从。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遇到对自己的人生和周围世界不够满意的人。可是,你知道吗?在这些对自己处境不满意的人当中,竟然有98%的人对自己心目中喜欢的世界仍然没有一幅清晰的图画,他们没有详细的改善生活的目标,甚至没有一个人生目标来鞭策自己。结果是,他们继续生活在一个他们无意改变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