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21659200000024

第24章 对华政策的突破(3)

①Memo,Marshall Green to the Under Secretary,October 6,1969,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1960 -1998:Fr0m H0stility t0 En a ement[microform];Memcon by Ambassador Walter Stoessel,“Conversation with the President Concerning China and U. S. -China Contacts”,September 9,1969,RG 59,SN 67 - 69,POL Chicom-US,GWCW Documents.

②Telegram from U. S. Embassy Warsaw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December 3,1969.

③Memo,Peter Rodman to Dr. Kissinger,Folder:Box 13,China,HAK Files,NSC Files,Nixon Presidential Materials Staff,National Archives.

华沙会谈由美国国务院直接领导,这就意味着所有谈判都是公开的、规范的和不灵活的,因为国务院须向所有相关的机构通报信息。对此,尼克松和基辛格担心这样的做法会将他们的意图断送在萌芽之中,于是,决定开辟其他的途径。

2.法国渠道

法国是打开美中关系的一个间接的渠道。法国总统戴高乐是尼克松最敬佩的国际政治家之一,戴高乐对尼克松的中国观的变化有很大影响。在成为总统前后,尼克松与戴高乐有过多次会晤。在他上任总统之后的首次欧洲之行中,尼克松与戴高乐又就中国问题进行了长谈。戴高乐告诉尼克松,中国正在从“文化大革命”的狂热中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他认为现在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正是时候。戴高乐还说:“西方应当了解中国,接近中国,并渗透进去”,尼克松表示赞同①。之后不久,戴高乐到华盛顿参加艾森豪威尔的葬礼时,尼克松请戴高乐向北京转达美国政府希望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意愿。1969年5月,法国新任驻华大使前往北京上任,转交了尼克松的信函。

1970年4月,尼克松又指示美国驻巴黎武官弗农·沃尔特斯将军,设法向中国领导人转交他的信,表达他愿意在绝对秘密的情况下,与中国方面进行会谈。6月15日,美国再次提出,通过沃尔特斯建立正常渠道,并表示美国准备派出总统的高级私人代表到巴黎,或双方认可的其他方便的地点,就美中关系进行直接对话②。在没有收到中方的回复时,尼克松政府又利用了其他途径。

3.罗马尼亚渠道

在成为总统之前,尼克松曾经在其1967年的欧洲之行中访问了罗马尼亚,会见了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他们进行了友好谈话,尼克松也第一次表达了他想与中国和解的愿望,希望能逐步实现与中国的关系正常化。齐奥塞斯库对此表示赞同③。1969年8月2日,尼克松再次访问罗马尼亚,成为第一个访问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感谢罗马尼亚人民在1967年给予他的热情接待,并再次提到了建立新的美中关系的问题。尼克松虽然还在坚持不承认中国,反对立即让中国进入联合国,但他说他想打开与中国沟通的渠道。齐奥塞斯库说:如果不承认中国的存在和与中国进行协商,就不能解决亚洲的问题,也不会有和平。他还说:“越早认识到这一点,对大家越好。美国必须放弃它对中国的态度。”尼克松承认,“中国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没有中国所起的作用,就没有真正的和平”。所以,他希望罗马尼亚以其与中国的良好关系,能成为美国与中国沟通的渠道①。

①Nixon,RN:Mem0irs,p.373.

②Memo,Rodman to Kissinger,October 13,1971.

③Nixon,RN:Mem0irs,pp.281 -282.

1970年10月26日,齐奥塞斯库访问美国,尼克松在白宫为他举行了招待宴会,在祝酒时,尼克松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正式使用中国的官方名称,被认为是暗示美国将正式承认中国。在第二天与齐奥塞斯库的会晤中,尼克松说,即使暂时还不能重建与中国的正式外交关系,也希望能交换高级代表进行接触、沟通。齐奥塞斯库愿意帮助向中国转达尼克松政府的信息,这标志着罗马尼亚渠道开始运行②。

1971年年初,罗马尼亚渠道变得活跃起来,1月11日,罗马尼亚驻美国大使科内纽·波格丹(Corneliu Bogdan)拜会基辛格,带来消息说,齐奥塞斯库10月访问美国回国以后,已经派罗马尼亚副总统访问北京。中国总理周恩来给了他一封转交给尼克松总统的信,信中声称美中关系中的惟一问题就是美国对台湾的占领问题。如果美国希望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中国将愿意接受美国的高级代表到北京。周恩来还说,既然尼克松总统已经在1969年访问过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在1970年访问过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也欢迎他去北京③。

①Memcon,Private Meeting Between President Nixon and Ceausescu,August 2,1969,NPMP,NSCF,box 1023,GWCW Documents.

②Nixon,RN:Mem0irs,p.546.

③Nixon,RN:Mem0irs,p.547;Memo,Rodman to Kissinger,October 13,1971.

4.巴基斯坦渠道

在美国开辟的所有与中国沟通的渠道中,巴基斯坦是最重要和最有成效的渠道。巴基斯坦与美国和中国都有着较好的关系。尼克松后来回忆说,早在1964年他访问卡拉奇时,刚从中国访问归来的巴基斯坦总统阿布·汗就敦促尼克松访华。尼克松问阿布·汗对中国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阿布·汗说,他印象最深的是人,是成千上万的人在街道两旁拍手、欢呼,以及挥动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国旗。尼克松也希望有一天他能亲身经历这种场面①。当选为总统以后,1969年8月1日—2日,尼克松访问巴基斯坦时,又与该国领导人讨论了与中国沟通的有关问题。1969年10月10日,巴基斯坦空军少将阿里·汗访问华盛顿,尼克松指示基辛格告诉他,台湾海峡的海军巡逻已经撤消,美国穿越台湾海峡的次数也将大大减少。他们希望阿里·汗将美国的决定转告中国,包括重开贸易的可能性②。

1970年10月25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尼克松利用这个机会建立了与中国接触的叶海亚渠道。在他们的会晤中,尼克松告诉叶海亚,他决定尝试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请叶海亚帮助做美国开辟与中国秘密的直接接触的中介。他还请叶海亚告诉中方,美国打算派一个高级代表前往北京或任何其他方便的地方,进行秘密的直接会谈。叶海亚答应尽力帮助。12月9日,叶海亚转达了来自中国方面的消息,消息说,周恩来总理在征求了毛泽东主席的意见后,表示中国愿意欢迎尼克松总统的特别代表到北京去。这是一份“由一个国家首脑,通过又一个国家的首脑,再到另一个国家首脑”的信息。12月16日,通过巴基斯坦驻美大使阿格哈·希拉里(Agha Hilaly)转达,尼克松对中国愿意接受美国的代表到北京进行会谈表示欢迎,美国相信,尽早安排美中之间在北京的高级会晤,将是很有价值的。尼克松希望会谈不局限于台湾问题。同时,他提出,美、中的代表可在巴基斯坦会面,商谈将来在北京举行的高级会晤的细节③。

①Nixon,In the Arena,p.11.

②Henry Kissinger,White H0use Years(Boston:Little Brown,1979),pp.186 -187.

③Nixon,RN:Mem0irs,pp.546 -547;Memo,Rodman to Kissinger,October 13,1971.

1971年4月27日,希拉里大使访问白宫,带来另一条周恩来通过叶海亚转达的消息。消息说,中国愿意与美国开展直接对话,以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中国愿意在北京公开接待美国总统的特别代表,或者是国务卿,甚至是总统本人,到北京进行直接会谈。这是美中关系的一个重要进展,也是尼克松盼望已久的消息。5月10日,尼克松召见希拉里大使,交给他一份通过叶海亚总统转交的信,信中说,鉴于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尼克松总统准备接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问北京,并提出由基辛格作为特使,先行到北京安排总统访问的具体事宜。两周以后,5月29日,尼克松收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正式复函,复函说,他已经很高兴地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尼克松总统准备接受邀请访华,与中国领导人进行直接会谈。毛主席表示,他欢迎尼克松来北京访问。周恩来欢迎基辛格作为总统的代表,预先秘密来北京,与中方商谈安排尼克松总统访华的细节。当周恩来的这封信到达白宫时,尼克松正在欢迎尼加拉瓜总统索摩查的宴会上。基辛格把这个消息告诉尼克松,尼克松兴奋极了,并称之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总统收到的最重要的消息①。

在通过各种渠道传达双方和解意愿的同时,尼克松政府也在逐步采取一些公开性的措施。除了由国务院发表声明外,尼克松本人的态度也越来越明朗。在上台之初的1969年,尼克松对于公开表明他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十分谨慎,都是让国务卿威廉·罗杰斯发表谈话,试探公众的反应,让基辛格以年终报告的形式,有选择地放出一些信息。同时,尼克松本人也在一定的场合发表一些原则性的讲话。如他在1969年9月18日在第24届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当中国领导人选择放弃他们自己强加的孤立的时候,我们就准备以坦诚和认真的态度和他们谈”②。

①Nixon,RN:Mem0irs,pp. 549 - 552;Kissinger,White H0use Years,pp. 726 - 727;Isaacs0n,Kissin er,A Bi0 raphy,p. 340.

②Public Papers 0f President Nix0n,1969,p.728

尼克松对于决定调整美国的对华政策的解释,是与他对美国70年代的全球战略的阐述密切相连的。在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给国会的报告中,他强调,美国“将参与盟国和友邦的防卫与发展”,但同时他说,“美国不能,也不会构想出所有的计划,设计出所有的项目,执行所有的决定,并承担世界上自由国家的所有防御任务。我们将视具体情况以及我们的利益而定”。其他国家应“有能力和责任解决那些曾经需要我们干预的纷争”。他还强调,这不是意味着美国放弃责任,而是希望与其他国家分担责任。在这份报告里,尼克松称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和重要的民族”,它有着“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没有中断过的自治政府”①。

1970年10月,尼克松接受美国《时代》杂志采访时,公开表达他希望访问中国。他说,如果说在他临终之前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去中国,如果他自己不能去,他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去②。在1971年4月29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尼克松又说,事实上,他期待着,并已经很有可能,“在某种情况下的某个时候”,访问中国大陆③。他还强调,鉴于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并具有战略潜力,“与中国人谈判比与之战斗要好得多”。霍尔德里奇和他的同事们经常听到尼克松说这样的话④。

在对华政策方面,尼克松可以说是“慎于言”,“敏于行”。自他入主白宫之日起,他就在不断地做出努力,早在1969年年中,尼克松政府就采取了进一步取消到中国旅行的限制和放宽对华贸易等一些“虽小却有象征意义”的步骤⑤。1969年的6—7月份,美国政府宣布解除七类人员去中国旅行的禁令,其中包括国会议员、新闻工作者、教师、学生、科学家、医生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7月21日,国务院宣布,允许旅行者购买100美元的中国商品,并批准到中国旅行的护照。12月19日,国务院宣布,不再限制美国旅行者在中国购物的数量,并放宽由海外的美国公司向中国进行的非战略物资的贸易限制⑥。

①Richard Nixon"s First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on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in 1970"s,Public Papers 0f President Nix0n,1970,pp.118 -119,p.181.

②Nixon,RN:Mem0irs,p.546.

③Public Papers 0f President Nix0n,1971,p.594,p.601.

④John H. Holdridge,Cr0ssin the Divide;An Insider"s Acc0unt 0f the N0rmalizati0n 0f U. S. -China Relati0ns(Lanham,Md.: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7),p.30.

⑤Barnett,China P0licy:Old Pr0blem and New Challen es,p.5.

⑥“U. S. China policy,1969 - 72”,Box 13,China,HAK Files,NSC Files,Nixon Presidential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