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2169300000048

第48章 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

“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

生活中,很多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年龄还小,许多事情他们还都干不了,也干不好,有时候让他来干还不够给大人添乱的。但是做父母的可能不知道,大人的这种越俎代庖反而大大地延缓了孩子自立性的发展,也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伤害,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林林13岁,已经上初三了,可是他现在什么事情都不会干,自己的很多事情还要靠大人来帮忙。比如,现在他还不会叠被子,每天早上起床要大人来叫,被子也要大人来叠,有时候衣服都会穿错,衣服更是从来都不会洗。

林林的妈妈苦恼地说:“现在想想,可能就是因为从小太娇惯的缘故。小的时候,衣服大人帮着穿、饭大人给喂,直到他七八岁还不会穿衣服。玩的玩具也是大人帮着收拾。有时候他想帮我们干点活,比如扫地、拖地、洗碗,我们怕他弄不好,反而给大人添乱,就坚决制止他。现在看来这都是我们的错。”还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读初中的孩子在做完假期作业后想帮家里做点家务事,于是把妈妈泡好的衣服抹上肥皂搓洗干净晾好,然后又准备淘米做饭。这时,父亲回来了,一看洗的衣服生气地说:“没事儿干,你做这些事比谁都积极,就是不知道写作业……”

据调查,像这样只重视孩子学习,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家长绝非个别。据对某城市四所小学近300名家长的调查表明:85%的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事”。理由是“孩子应以学习为主”。因此,有不少孩子到十三四岁还不会叠被、洗衣服,也不会做家常饭……

当然,父母让孩子以学习为主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做法就不妥当了。其实,让孩子做家务可以有很多好处。孩子做家务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

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家务劳动。从小就干家务活儿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比不干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他们从小就懂得干好一件工作是多么有价值,每完成一项工作是多么让人快意。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对常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跟踪调查20年,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失业率之比为1:15,犯罪率之比为1:10,收人相差为20%;而且,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承受能力强。为何会这样?因为孩子们通过做家务获取了劳动所带来的快感,知道对家庭要有自己的义务与责任——这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很多。

增强孩子的智力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孩子学做家务,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家庭是个小社会,家庭生活的内容涉及到各种知识。许多孩子的小发明、小创造、大多是在家务劳动的实践操作中受到启发而产生的。多做家务,有利孩子的智力开发。另外,做家务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因为指关节与指尖的多层运动使得孩子们的小脑神经得到多次刺激,从而使大脑要灵活很多。

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一个人的家务劳动能力强,生活技能也高,独立生活能力就强,从而对生活充满自信心,能独立面对各种困难,许多青年人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和能力,所处环境稍有变化,就很难适应,究其原因,其中主要是从小缺乏家务劳动锻炼。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家务劳动,也需要与外界交往。如采购、邻居往来、公益事务等。让孩子去做这些事,孩子会逐步学会怎样与他人打交道,提高交往能力。交往能力,是孩子今后独立生活不可缺少的能力。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德

劳动,是创造和获取物质财富的根本途径;劳动,是谋生的基本手段。现在的孩子,大多不了解物质财富的来之不易,不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但是却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惜财物。孩子参加劳动后,明白创造财富的艰难,就会逐步改掉胡乱花费的不良习惯,养成爱惜财物的好习惯。

给孩子分配力所能及的家务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要宝宝做家务,怎么可能?他才三岁呀!他不捣蛋、不来越帮越忙就好了。我看还是我自己来做比较省事。”正是因为很多父母都抱着这种“孩子小不懂事、越帮越忙”的想法将孩子赶出做家务的现场,导致孩子失去了对“家”关心的机会。其实,父母可以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给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利用孩子喜欢模仿的特点,让三四岁的孩子模仿父母做家务,可吩咐孩子做一些十分简单的事情,比如拾起布娃娃,把报纸拿给爸爸,给妈妈拿双拖鞋,把自己的垃圾、废纸丢到废纸篓中去等,但重点是让孩子观察成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如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爸爸拖的干净的地板等,启发孩子干家务的欲望。四五岁的孩子可做一些较为固定的家务,如打扫房间时让他抹桌椅板凳、吃饭时让他收放餐具等,使孩子逐步意识到自己在做有益的事情。五六岁的孩子劳动技能有较大提高,可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家务活,如洗碗筷、洗手绢等。在给孩子分配做家务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一些有危险的事,尤其是与电、煤气、开水等有关的劳动尽量不让孩子做,且在劳动强度和时间上也不宜过量和太久,以免使孩子厌烦或畏惧家务劳动。

向孩子传授相关的劳动技能

做家务活需要掌握相关的劳动技能,家长应耐心细致地给孩子讲解并示范,使孩子了解怎样做或为什么这样做。如让孩子抹桌子,要教孩子挽起袖子,以免弄湿衣服;告诉孩子洗抹布时不要把水洒得满地都是,以免滑倒;抹时应顺着一个方向抹,整个桌面都要抹到;抹好后要将抹布洗净挂好。这样边示范边讲解,让孩子看清听懂,他才会学着做,并逐步掌握这些技能。

让年龄小的孩子做的家务活要有趣味性

在孩子帮助摆餐桌时,可让他放一些色彩鲜艳、有图案的桌垫、餐巾纸等;请孩子把脏衣服放到贴有米老鼠的衣服篓中,这样,孩子对家务活就会感兴趣而乐意去做。

让孩子做的家务活应固定

给孩子确定一个长期固定的劳动岗位,如洗碗、铺自己的床等,并规定具体的标准。完成得好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孩子若有意逃避劳动,应与孩子交谈,了解其心理状况,视具体情况加以解决。不过,为孩子布置家务活应有的放矢,这里有两个原则值得借鉴:一是“推进”,孩子有哪方面长处,可以为他选择相关联的劳动。如孩子喜欢看母亲做菜,就可以让孩子动手试试。二是“弥补”,孩子有哪方面弱点,则可以选择一些对他弱点进行锻炼的劳动。如孩子胆小羞涩,就可以安排让孩子上街购物等。

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劳动

孩子是很乐意和家人一起做家务的,如和妈妈一起择菜、收叠衣物,和爸爸一起清扫房间、整理花木等等,这些都会使孩子格外高兴,乐此不疲。父母和孩子一起劳动,可以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融洽家庭气氛,密切亲子感情,还能培养孩子的协作精神,有益于孩子将来融入社会。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在与孩子一起劳动时,应该以身作则,以自己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来感染孩子,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平时不要因为做家务而发牢骚,或夫妻争吵。否则,孩子也会认为干活累人,而不喜欢做家务。如果父母做家务时常常放点音乐,哼哼歌,就不会使孩子对家务活产生反感。同时,父母还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劳动情况。孩子自控能力差,加上劳动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因此孩子的劳动兴趣容易转移,做事往往不能善始善终。这时父母应及时提醒孩子,并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引导孩子有始有终地完成家务劳动。

制订家务劳动计划表

首先要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能力,将自己的衣服穿好、放好;自己洗自己的碗;整理自己看过的书籍和玩具,让孩子慢慢明白这些都是自己分内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父母可以制定一份家务劳动计划表,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能做些什么,他想做什么,并监督孩子按照计划表工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有他的好恶,总会有些家务活他喜欢干,有些家务活他厌恶干,因此父母要设置一些游戏,让孩子尝试他不愿意干的家务活,如父母和孩子比赛清点、整理冰箱内的各种食品等等。

对孩子的劳动予以表扬和鼓励

其实,孩子十分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得到成人的承认和肯定,所以,当孩子做了家务时,父母不要忘记给予孩子赞美和鼓励,让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劳动积极性。有时由于孩子能力有限,做的事不能尽善尽美,甚至好心办坏了事,对此,父母千万不要嘲笑或批评指责,而应在表扬优点的同时提出改进的要求。“今天宝贝扫地扫得很干净,就是忘了扫角落,明天你肯定会把地扫得更干净。”对孩子家务劳动的鼓励,除了精神鼓励外,还可适当给予物质奖励,诸如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一本好看的书,都会使孩子进一步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不过物质奖励不可滥用,用多了就会失去吸引力,而且物质奖励不可许诺在孩子劳动之前,而应放在孩子经过艰苦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某项劳动之后,这样就不至于使孩子觉得是为了得到某个东西才干家务活的,他们对家务劳动的义务感和积极性就不会被削弱。

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大多缺乏责任感和独立自主的能力。通过做家务,孩子可以体谅父母的辛苦,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逐渐承担自己在家庭里、社会上的责任,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不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教会孩子做家务,你收获的,将是一个有责任感、勇于面对生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