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政府对工人劳动时间、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组织领导提出了新规定。苏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苏联人民委员会成立劳动分配委员会。其职能为:按照防御战的需要,分配全国劳动力和吸收更多的人进入工厂。
苏联人民委员会为使各加盟共和国人民委员会、边疆区(州)执行委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授予各加盟共和国人民委员会、边疆区(州)执行委员会调动职工工作的权力》的决定。
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工人及其领导机关人员可以调往军工厂工作,但军工厂的工人及其领导机关人员严禁调往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为使战时计划得到坚决的执行,苏共中央扩大了人民委员会在进行经济动员中的权限和自主权力。
苏联政府在战争初期将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苏军战败所带来的损失,同时使苏联的军工生产维持一定水平。此举保证了军队的需要,并在很大程度为苏军转入积极的防御奠定了基础。
6.开展外交活动,共同对付德国及其帮凶。
在作好国内抗战工作的同时,苏联政府力争英美等国的援助,参加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苏联最大限度地孤立德国,增加打击德国的国际力量。
苏联政府在加强后方动员工作的同时,对敌后斗争非常重视。
1941年6月29日,苏共中央在动员苏联全部力量和一切手段对付德军侵略的纲领性文件中,要求苏联人民在德占区广泛建立游击队,与德军展开斗争。苏联政府要求沦陷区人民到处开展游击战,炸毁沦陷区的桥梁、公路,捣毁电报电话器材、焚毁仓库等。苏联政府要求沦陷区人民使德军及其“帮凶”陷入人民战争的泥沼。
7月3日,斯大林在广播讲话中命令沦陷区的人民全部动员起来,使德军及其“走狗”死无葬身之地。
苏联政府组织敌后斗争,使德军被迫两线作战。为了支援苏军的正面防御,苏共中央于7月18日发布了《关于在德军后方组织斗争的决定》。
1941年下半年,18个地下州委、260多个地下地委、地下市委、地下区委和各种地下党机构,在沦陷区组建了2000多支游击队,人数达9万多人。广大群众积极开展各种抗敌活动,使德军及其“走狗”处处挨打。
2.希特勒南北分兵
1941年6月22日,德国与其“帮凶”侵略苏联,苏联军队接连战败。德军用闪击战战术快速突击,其装甲集群以钳形方式推进。德军先分割苏军,再彻底歼灭苏军。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快速进攻,南方集团军群向乌克兰和高加索高地推进,而中央集团军向莫斯科方向推进。苏军的防线漏洞百出,伤亡惨重。
8月上旬,德军占领斯摩棱斯克,莫斯科的大门被德军打开。8月4日早晨,古德里安来到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所在地罗弗伊鲍里索夫,亲自向希特勒汇报战况。这是战争爆发以来,古德里安第一次看到希特勒。
希特勒的军事会议是在司令部里举行的。出席的人有希特勒及其副官长希孟德、博克元帅、霍特、古德里安和陆军部作战处长豪辛格上校。
每个人都需要单独发表意见,事先谁都不知道别人说什么。会议期间,博克、霍特和古德里安一致主张应加紧进攻莫斯科。霍特说他的第3装甲集群要到8月20日才能继续进攻。古德里安说他的第2装甲集群的最早进攻日期为8月15日。
每个人发表完意见后,希特勒开始发表他的意见。他说列宁格勒附近的工业区是德国急需夺取的目标。他认为莫斯科与乌克兰之间,谁最重要,他很难作出割舍。他说有好几个原因使他想先占领乌克兰:第一,南方集团军群已经在乌克兰建立了胜利基础;第二,乌克兰的原料和农产品,对德国日后的经济发展和战争都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克里米亚是苏联轰炸罗马尼亚油田的空军基地,必须铲除那个基地。
希特勒建议在冬季刚开始时,再去进攻莫斯科和哈尔科夫。而对于古德里安、博克和霍特认为最主要的战略问题,在那天的会议中并未确定下来,为此3个人要求希特勒尽快确定。当天的会议还讨论了一些十分琐碎的问题。例如,古德里安向希特勒提出不撤出艾尔雅突出地带,因为他需要以它作为进攻莫斯科的跳板,但这个问题会议也没有确定下来。
当古德里安飞回第2集团军群司令部时,他决心自己做好进攻莫斯科的准备。
8月5日,古德里安视察了第7步兵军防线。他乘车沿着莫斯科公路前进,希望把德军包围圈南面的所有缺口都堵好。
半路上,古德里安视察了第15步兵师的一些部队,找到第15步兵师师长。两人详细讨论了进攻莫斯科的问题。古德里安又去第197步兵师的师部,第197步兵师师长对古德里安说,包围圈不可能完整,因为苏军的炮火能够控制莫斯科公路。
古德里安来到第4装甲师防线,发现第35坦克团的坦克都已撤走。古德里安马上用无线电通知第24装甲军的军部,命令他们派兵坚守莫斯科公路。古德里安又来回到第7步兵军的军部,该军第23步兵师出动了一个搜索营去阻击苏军。
8月8日,罗斯拉夫尔的战役结束。德军俘虏苏军38000人、200辆坦克和200门火炮。古德里安又去视察罗斯拉夫尔附近的各军师部。
8月9日,德第24装甲军发起攻势后,古德里安随第4装甲师一起前进。第35坦克团和第12步兵团配合默契,简直跟演习一样,古德里安的炮兵部队出了很大力。
苏联人民自发地展开了游击战,使德占区一片混乱。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在戈梅利地区前进着,行进得十分困难,因为道路都被游击队破坏了。这样一来,连德军官兵也开始反感掠夺苏联占领区的帝国委员会了。
8月10日,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所属各部到达指定位置。第7步兵师到达恰托维特齐以南地区,第3、第4装甲师正在进攻米罗斯拉维特齐的苏军,第10摩托化步兵师到达米罗斯拉维特齐。第78步兵师在斯洛博达推进,其先头部队赶到了布强,第197步兵师到达阿斯托费亚,其先头部队到达了阿廖什尼亚,第29摩托化步兵师到达罗斯拉夫尔,第23步兵师到达罗斯拉夫尔以北地区,第137和第263步兵师在杰斯纳河岸驻扎,第10装甲师在艾尔雅以西地区整顿,第17装甲师在艾尔雅西北地区,第18装甲师在普鲁德基以东地区,帝国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在艾尔雅的西北整顿。
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和陆军统帅部都主张向莫斯科进攻,并以莫斯科为决战地。古德里安也没有放弃这一主张,他相信希特勒能同意大家的观点。
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于8月11日在日记里写道:“目前我们越来越感到,我们严重低估了俄国巨人的力量。更可怕的是,我们完全低估了苏军的兵力。最初我们估计苏军约有200个师,现在仅与我们交战的就超过了360个师。十几个苏军师被消灭后,斯大林又投入十几个师。苏军的恢复能力极强,而且经常发动人海战术。我军战线太长,兵力越来越单薄。”
尽管进入莫斯科似乎已是指日可待,所有的河川天堑以及要塞相继攻下,通往莫斯科的路已无险可据,但是,希特勒仍在与统帅部及前线指挥官们辩论着进军方向。
希特勒认为,莫斯科只不过是个地名,而列宁格勒才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发源地,是苏联的真正堡垒。与此同时,他想攻占富饶的乌克兰。如果德军扫清了乌克兰的苏军,德军在攻击莫斯科时,就不用担心侧翼了。
随着德军辩论着目前主攻哪里,几个星期的时间大多被浪费。希特勒第一个目标是夺取乌克兰、顿涅茨盆地和高加索等资源地区。这些地方都处于南方集团军群战区内。希特勒的第二个目标是列宁格勒。列宁格勒眼看就被占领,但希特勒重犯一年前他在敦刻尔克所犯的错误。希特勒命令勒布的装甲部队在列宁格勒城外停止前进,结果该城仍在苏军之手。
希特勒对莫斯科的兴趣减弱了,他认为德国最需要的是物资。 经过几天的争论后,希特勒不顾所有将领的反对,下令同时在南路的乌克兰方向和北路的列宁格勒方向发起主攻,莫斯科留到最后解决。正向莫斯科逼进的坦克部队去增援北方集团军群,包围列宁格勒;古德里安的装甲部去增援南方集团军群,夺取基辅。
德军参谋总部和“中央”集团军群的将领们都认为,莫斯科一旦被夺取,苏联的军事工业不仅会受到严重损害,而且苏军的防线会一分为二,使苏军无法组织起统一的防御。可是希特勒就是不听。
不久,德第4装甲集团军被希特勒解散了。克鲁格带着参谋部成为后备力量。德第2、第3装甲集群再次接受中央集团军群的指挥。有人建议让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和新的步兵集团军编入南方集团军战区,歼灭那里的苏军。
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参谋长哈尔德强烈反对该计划。布劳希奇希望中央集团军群占领莫斯科。博克及其参谋部也同意进攻莫斯科,克鲁格则支持希特勒的战略思想。
这时,在第聂伯河与杰斯纳河之间地区,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上游之间地区,激战仍在继续。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在罗斯拉夫尔-叶尔尼亚-多罗哥布日形成比较稳定的防线。
该防线的北边与德第9集团军驻守的防线相连。德第4集团军重新组建,但没有装甲部队了,再次由克鲁格率领,他的参谋部也回来了。
8月下半月和9月份,德第4集团军在杰斯纳河一带作战,德第9集团军在多罗哥布日-第聂伯河一带作战。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在杰斯纳河一带的南边配合第2集团军作战。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在杰斯纳河一带的北边配合第9集团军作战。
由于德国装甲部队补充较慢,德军被迫沿着杰斯纳河岸进行堑壕战,这就需要大量的步兵。苏军发动猛烈攻势,一次次突破了德军单薄的防线。这使古德里安等人认识到,步兵不仅在进攻时而且在防守时也需要装甲部队的支援。
德军很多部队在战斗时出现重大伤亡,又没有后备队及时补充,战斗力减弱。尤其是在叶尔尼亚附近的战斗中,古德里安的几个师遭受了重大损失。
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参谋们除了在主攻方向上看法不同外,在战术上也与前线军官意见不同。
德军尽管在大规模的包围战中缴获了大量战利品,但结果并不像希特勒及其参谋们想像的那样令人满意。古德里安等人提出,战利品无法满足德军的需求。另外,大规模的包围战使德国装甲部队损失较大,而这种包围战很少是完全成功的,大量苏军经常从德军的包围圈中向东撤走。希特勒希望包围战术能在更小的规模上进行,他以为这样能减少德军的损失。古德里安等人认为希特勒的这种看法很可笑,那种保守战术容易形成消耗战,反而损失更大。
两个月来,德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东面的杰斯纳河一带一直按兵不动。秋雨季节快到了,到时候苏联的道路将变成一片泥泞,非常不利于德军的进攻。随后而来的将会是漫长的冰雪严冬。苏联正在加紧向莫斯科地区调兵,苏军准备凭借严冬的有利条件重创德军。
尽管德军在战争初期占了很大便宜,处于战略进攻的有利地位,但是,随着战场的不断扩大,德国占领的地区越大,困难就越大。
9月,在布劳希奇等人及前线军官们的再三要求下,希特勒同意继续向莫斯科推进。对于德军来说,当前的问题是,在冬季来临以前,德军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用实力削弱的部队,占领遥远的莫斯科。
9月6日,希特勒发布第35号训令:要求参谋部制定代号为“台风”的计划。该计划要求德军先将莫斯科的苏军分割成两个包围圈歼灭,再乘胜占领莫斯科。战术仍像开战初期那样,兵分三路给苏军以毁灭性打击。
9月,对莫斯科人来说应该是最美好的季节,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呈现在人们面前。然而,这一美好的秋色却不能像往常那样带给人们带来欢乐。
此刻,德国的战车正在隆隆驶来,一场猛烈的“台风”正向莫斯科刮来,保卫莫斯科的战役就要开始了。
在南线,9月19日,德军占领乌克兰首府基辅。在北线,德军严密包围了列宁格勒,德军的坦克很快就可以从列宁格勒上边“犁过去”了!
虽然苏军在南、北两线惨败,但有效地延缓了德军对莫斯科的推进。斯摩棱斯克的战斗也阻碍了德军的攻势,瓦解了闪电战的攻势,为苏军主力在莫斯科地区的布防争取了时间。
战争开始以来,德军在空军支援和战前侦察方面,一直占有绝对优势。然而,现在德国空军却失去这种优势了。苏联的战斗机越来越多,虽然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苏联空军损失惨重,而且苏联空军在战争初期也遭受了重大损失。然而,苏联空军和苏联陆军一样,反而越来越多。
由于游击队到处破坏,再加上德占区没有适合的机场,德国空军基地距离战场太远,使德国空军难以对付苏联空军。
克莱斯特向希特勒汇报说:“在好多次进攻中,我的装甲部队因失去飞机支援, 苏军飞机给我的部队带来很大伤亡。”
莫斯科是苏联的主要军火库,是苏联兵员补给基地,后方供应必须通过莫斯科运往遥远的前线,各个前线均依靠莫斯科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德军将领向德国最高统帅部报告说:种种迹象表明,苏军主力集中在莫斯科方向,正准备全力保卫首都。仅斯摩棱斯克正东就有50万苏军,他们正在那里挖壕据守,准备阻挡德军的攻势。
德军将领认为,德军必须以击败苏军作为战略目标,因此,下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集中中央集团军群的力量,击溃铁木辛哥率领的苏军,占领莫斯科。莫斯科是苏联抗战中心。由于严冬的季节即将来临,德军的集结工作必须抓紧完成。同时,德国北方集团军必须完成任务,争取与芬兰军队会师。南方集团军将继续推进,尽量牵制苏军兵力。
德国陆军总参谋部与最高统帅部经过多次讨论,形成了进攻莫斯科的军事行动计划,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将它交给了希特勒。
9月30日,希特勒签字批准了这一计划,即“台风”计划。希特勒下达的“台风”计划规定,中央集团军群的进攻日期为10月2日。
德军不顾损失惨重,每天以俯冲轰炸机为先导,在苏军后方大肆轰炸,破坏苏军兵力的集结调动和补给运输,切断其战场各部分的联系,再以大炮、迫击炮火力破坏苏军前沿工事,压制苏军火力,然后以坦克为前锋,协同摩托化步兵疯狂推进。
德军企图首先围歼苏军主力于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地区,然后以强大的装甲摩托化兵团从南北两翼实施钳击,步兵兵团实施正面进攻,在入冬前攻占莫斯科。
德军的“台风”计划直接引发了后来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