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政敌管仲代替自己做宰相。而桓公说:“管仲他在以前战斗时射我一箭,这还不算,他的箭中居然带钩,可见他是存心要置我于死地,这支箭我还保留着,像这样的人吃他的肉都不会满足,难道还能够用他为相吗?”鲍叔牙说:“为人臣下的人,都是各为其主的。今天您若重用他,他将一心一意为您谋天下,岂能以一个人的仇恨而拒用一个天才呢?”鲍叔牙一而再,再而三,终于说服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管仲对齐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官制进行了一番改革,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二、施之重恩,必得忠将
领导对下属,应该量才任用,要求他们养成廉耻之心,鼓励他们加强道德修养,而对他们的微小过失则有所容忍和掩盖,这样做是为了保全他人的体面和企业的利益。
春秋时,楚王大宴群臣,名叫太平宴。文武大小官员,宠姬妃嫔,统统出席,务要尽欢。席间奏乐歌舞,美酒佳肴,饮至黄昏,兴犹未尽。楚王命点烛继续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人敬酒。
忽然一阵怪风,吹熄了所有蜡烛,漆黑一团,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亲泽,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断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座附耳对楚王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赶快叫人点起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忙命不要点烛,却大声向各人说:“寡人今晚,务要与诸位同醉,来大家都把帽带拆断痛饮。”
于是各官除掉帽子,楚王命令点烛,都不戴帽子了,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
席散回宫,许姬怪楚王不给她出气,楚王笑说:“此次宴会,目的在狂欢,酒后狂态,乃人之常情,若要追究,岂不是大煞风景,岂有宴会原意?”
许姬听完,方服了楚王的用意。这就是有名的“绝婴会”。后来楚王伐郑,有一健将独率数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逼郑的首都,使楚王声威大震,这位将领后来承认他就是当年揩许姬手的那个人。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不究他的错,而发誓毕生孝忠楚王,成为一员忠将。
三、勇担责任,则上下一心
做下属的最担心的就是做错事,特别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依然闯了大祸。
假如你有一天不幸闯了大祸,夜不能寐,上司来了句:“一切责任在我!”那是何等心境?下属对一个领导的评价,往往决定于他是否有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不仅使下属有安全感,而且也会使你的下属进行反思,反思过后也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在大家面前主动道歉,承担责任。这样做,看似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使自己成为受谴责的对象,实质上不过是把下属的责任分担到上级领导身上,从而使问题解决起来更容易一些,而且一旦公司里上行下效,形成勇于承担责任的风气,便会杜绝互相反对,上下不团结的局面发生,使组织部门有更强的凝聚力,从而也更有竞争力。
四、恩威并施,知进退
与有德无才者相反,小人也许才华横溢,诡计多端,但品德有失高尚,这样的人才应该如何使用呢?
清代名将,刘铭传生长在民风强悍的淮北平原,自小养成了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豪霸之气,十八岁时,一个土豪到他家勒索,其父亲与哥哥皆跪地求饶,只有刘铭传愤而寻找土豪报仇。土豪欺他年少,对他进行污辱,不料他大步跨上前去,抢过刀来割下了土豪的首级,之后便聚众为王,拉起了一支队伍,成了乡里有名的流氓头子。
李鸿章招募淮军时,第一个就看中了他。因此,将他的队伍募入淮勇,名为“铭军”,并花了不少银两,从洋人手中购买了枪支弹药,把铭军装配成为近代武装力量。这支队伍为李鸿章建立功业出了不少力,但对于刘铭传的倨傲狂妄,李鸿章也着实恼火。一方面对刘名铭传进行严厉斥责,嘴上说得狠,但对其过失不予追究,使他心生悸畏。
这一招果然管用,只是不久,曾国藩就调铭军独自赴皖北去剿捻了。
另一方面,李鸿章向清廷力保刘铭传的功绩,使刘铭传得以委任台湾道员。正是这个桀骜不驯的小人,在中法战争中带领台湾军民奋起抵抗法军的进攻,使法军始终未能攻下淡水,占领台湾的梦想破灭了。
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正式撤道改建行省,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第一任巡抚。
所以,对于有才无德者,要控制使用,这就好像剑一样,控制好了,则为利器,控制不好,则为凶器。
五、施人以恩,不在大小
一粒豆子那么大的地方,也许人人都就会不以为然,但如果处理不当,从中却能发生国家存亡这样的大事。
历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都是从极小的疏漏开始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从细微处入手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所以,作为管理者,要经常注意下属的情绪变化,识人以恩不在大小,感人之效却可以惊动天地。
《战国策·中山》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中山君宴请都士大夫,司马子期也是其中一个。羊羹是—道美味的菜肴,可惜准备得不足,司马子期没有尝到。司马子期因此感到羞愤难忍,他跑到楚国劝说楚昭王中山国亡,中山君狼狈出逃,只有两个人还持戈跟随在后面。中山君问他们:“事到如今,你们为什么还跟随我呢?”两人答道:“我们的父亲在快要饿死的时候,是您施予了一盒饭给他。后来,父亲临终时对我们兄弟说:‘中山国将来有祸事,你们一定要为之赴汤蹈火!’所以我们今日不惜以死来报答您。”
中山君听到这儿,仰天长叹一声,极为感慨地说:“看来,给予别人,不在乎多少,却在于其适逢危难。和别人结怨,也不在于事情大小,而在于伤害人的自尊。一道菜可使一个国家灭亡,一盒饭却使人赴汤蹈火,可见小事不可大意。”
六、欲得忠士,需买人心
作为管理者,身边没有一两个忠士是不行的,所以,领导人都习惯采用收买人心的方法来获得他人的忠诚。
秦穆公就很注意施恩布惠,收买民心。一次,他的一匹千里良驹跑掉了,结果被不知情的穷百姓逮住后杀掉美餐了一顿。官吏得知后,大惊失色,把吃了马肉的三百人都抓起来,准备处以极刑。秦穆公听到禀报后却说:“君子不能为牲畜而害人,算了,不要惩罚他们了,放他们走吧。而且,我听说过这么回事,吃过好马的肉却不喝点酒,是暴殄天物而不加补偿,对身体大有坏处。这样吧,再赐他们些酒,让他们走。”过了些年,晋国大举入侵,秦穆公率军抵抗。这时有三百勇士主动请缨,原来正是那群被秦穆公放掉的百姓。这三百人为了报恩,奋勇杀敌,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还帮助秦穆公捉住了晋惠公,结果大获全胜而归。
七、借义结人,可得忠臣
“借义结人”是借助下层社会团结互助的对等原则。刘备通过“义”来集合收揽人才,他通过桃园结义找到了关羽、张飞,又逐步发展了赵云。黄忠、马超、魏延等勇将,还有诸葛亮、庞统等谋士。几乎一无所有的刘备能够搜罗到这样多的第一流人才,他使用的“义”的办法,起了重要的作用。
曹操因刺杀董卓失败而被迫回家向父亲求助,那时曹氏家庭只有“散家资,招募义兵”这一条路可走了,还是曹嵩自己想出了办法:“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仪义,其家巨富;其得相助,事可图矣。”在见到卫弘后,曹操拿出他深思熟虑的说辞:“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卫弘听从曹操的话,拿出钱来让曹操做事。
十三戒:不注重个人形象
在仪表、举止、谈吐等方面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会提高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分数,有助于你的事业。赢得第一次,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心理学上讲“首因效应”,意思是说第一印象很重要,往往会形成印象的定格。虽说瞬间接触只能认识他人的表层而已,人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内涵,可是现在这忙碌的时代,人与人会面时间很短暂,一个人的内涵怎能充分展示呢?也许你只有一次表现的机会,失掉这次机会就输了。
三国时的张松留给曹操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声威比吴、蜀要大得多,此时的他志得意满。益州牧刘璋害怕张鲁讨伐自己,派张松到曹操那里陈述利害,希望曹操攻打张鲁,以解自己的危难。
张松这个人非常聪明,见识通达,就是模样惨了点儿,个头儿矮,前额像锄头,头尖,鼻塌,牙齿外露。这副尊容无论谁见了,也不会有什么好印象。曹操对待张松很冷淡,而张松挺有个性,还把曹操抢白一番,曹操把他轰了出来。
识人难,用人也难,要用人必须能辨识人才。曹操以知人善任著称于世,然而这一次他却看走了眼。本来张松暗地里绘了益州各处的地图,准备献给曹操,曹操的狂妄,使张松改变了主意,后来他把地图给了赏识他的刘备,使刘备能三分天下,否则,三国历史会改写。
张松不得志,不仅在于曹操,还在于他自己形象太差,如果他像周瑜那样,雄姿英发,仪表堂堂,曹操准会奉为上将。
和他境况相似的是庞统。《三国志》中说庞统被鲁肃推荐于孙权面前,孙权一看这个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悦”,于是轻视庞统。庞统求职失败,来到刘备这里,刘备看他相貌丑陋,也不喜欢他,只是让庞统做个县令,真是大材小用。
第一印象如果给人聪明、稳重的感觉,下次见面时即使与对方发生激烈的争执,对方会认为这个人对工作投入、认真;如果第一印象留给人的是穿着随便、气质差、散漫,第二次见面双方发生争执,对方会认为此人固执己见、目中无人。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曾说过:“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
看来,“漂亮者生存”这话有一定道理。据统计,外表漂亮的人收入要高于平均收入水平。
不过,外表并不是一切,外表普通的人也可以从仪表、举止、谈吐方面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例如,与人接触时目光要平视对方,显出坚定和热情,目光不要游离不定。
说话声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口齿要清楚;服装要整洁,不要奇装异服;发型必须和头型、脸型、体型相协调,等等。
通过着装、服饰、发型、化妆等方式可以使自己形象大为改观,从而多一些自信。我们要时刻注意,也许我们精心掩饰了自己的缺陷,别人可能依然感觉很明显。如果别人有意或无意提及你的缺陷,就坦然面对,能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会更好,比如相声大师马三立曾说:“模样长得惨了点,对不起老几位,还让您花钱买票。”他的幽默反而让人觉得他的缺陷也显得可爱。
和人打交道时,适度地把自己“包装”,等于强化了自己的“产品形象”。他人的青睐,证明你已成功地推销了自己,别人接受了你这个人,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就会很容易获得。
十四戒:不能取信于人
我经常看到有一些领导,尽管他们经常违反规定、犯下很多错误,还是能创造良好业绩。我碰到过相当一部分成功的企业领导,就我个人而言他们并不讨人喜欢,但是员工们却很愿意追随他们,因此他们是成功的。因此人们经常说:信任是领导的基础。接受领导就意味着信任他人,同时下个领导也必须得到他人的信任,取信于人,才能稳定人心,才能让部属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汉高帝刘邦封赏了二十多名有功之臣,其余还未受封的人焦急不安,惦记着自己的功劳大小,互不服气,日夜争吵不休,封赏难以顺利进行。
这天,坐在洛阳南宫,刘邦放眼望去,见远处不少将领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沙地上,神情激动地低声交谈。他很纳闷,不解地问陪在身边的留侯张良:“他们这么神神秘秘地说些什么?”
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他们在谋反。”
刘邦大吃一惊,忙问:“什么?天下刚刚太平安定,他们为什么还要造反?”
张良解释道:“陛下由布衣起兵,依靠他们才夺得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封赏的功臣都是同陛下关系密切、受陛下喜爱的人,杀掉的都是陛下平时切齿痛恨的仇人。现在军吏正在统计战功,但天下再大也分封不了所有的有功之士。他们害怕不可能全部封赏,又害怕陛下记恨他们平日的过失而杀了他们,所以聚在这儿准备造反呢。”
刘邦忧心忡忡地问:“怎么办才好呢?”
“群臣都知道的主上平生最憎恨的人是谁?”
“该是雍齿了,我和他还有旧账没算呢。好几次他逼我陷入困境,让我蒙受奇耻大辱。我恨不得杀了他,只是念他功劳显著,不忍心下手。”
“那就先封雍齿,让群臣放心。群臣见陛下痛恨的雍齿都能封赏,人心也就安定了。”
刘邦很欣赏张良的妙计,马上大开宴席,召集群臣开怀畅饮。
酒席间宣布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命令丞相和御史们加快定功封赏的步伐。
酒宴结束后,群臣们都高兴地说:“连雍齿都能为侯,我们还担心什么呢?”
先封雍齿这件事,其实成了刘邦取信于天下所做的一项示范工程,是一种广告行为。类似的历史上还有不少,比如战国时的商鞅。
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他详细拟定了一部改革的法令,主要内容有建立严密的户籍组织,重视农业生产,明确等级制度,强调为国杀敌,立功的受赏升官,无功的撤职为民。但商鞅并没有立即公布新法,他担心秦国的百姓不信任他,也不把新法当回事。怎样才能稳定民心,使变法得以顺利地进行呢?商鞅想了一个办法。
一天中午,商鞅叫人在秦国国都雍城南门外的闹市中立起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传下命令:“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就赏给谁五十金。”
过往的行人都被吸引住了,一会儿工夫,木杆旁边围满了人。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扛这么一根木头就给五十金的重赏,大家都不太敢相信。最后,有一个人拨开人群,喊道:“我来试试!”
他走到木杆前面,弯腰抱起木杆,把它放在肩膀上,大步流星地朝北门走去。围观的人群也吵吵嚷嚷地跟着往北门去了。这个人果然得到了五十金的重赏,在场的人都被惊呆了。
消息立刻传遍了全国,人们才感到左庶长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商鞅见自己取得了广大百姓的信任,便正式颁布新的法令。
“义务”和“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同等的概念。尤其在进行自主领导时,要发现员工中的积极参与分子和承载智慧的人才(而非传话人),信任就是提供交流机会的唯一基础。伙伴间的相互依赖最终将迫使人们废除旧式领导体制中的监督因素。
例如当一位企业家站在他的员工面前时,员工们就从直觉上产生两个疑问。第一,“我能相信他吗?”第二,“他会注意到我吗?”信任是其他信息的前提。它就像一个过滤器,判断信息是否能得到传达,以及是否具有可信性。有时就会出现古怪的场面:无论主管人员发表多长的言论,却引不起听众一点注意。因为缺乏信任。
如果领导不被信任,就无法对人们产生影响,进行领导,互助合作。根据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当人们信任一个人时,就会愿意追随他,即使相互之间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如果不信任他,即使观点相同,也不愿意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