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洋务运动
21752100000003

第3章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1)

由于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的的,所以在初期时活动中心在于“自强”。关于这一点,奕?在总理事务衙门成立后几天,即1861年1月24日就明确地说:“窃臣等酌拟大局章程六条,其要在于审敌防边,以弭后患。然治其标而未探其源也。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在于练兵。”这就是说,“自强”是围绕着获得外国新式技术、武器装备和练洋操为主要内容来进行的。

奕?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首先倡导和主持陆军的编练。这里所谓的“练军”,就是使用从外国购买的武器,聘用洋教官对兵士作配合新式武器的训练。“练军”最初在北京的神机营开始,此后陆续推广至湘军、淮军乃至于各省兵营的。1864年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清政府曾对李鸿章等人在江苏“练军”的效果给以极高的评价:“各营得此利器,足以摧坚破垒,所向克捷,大江以南逐次廓清,功效之速,无有过于是也。”

在大量购买的同时,总理衙门还极力主张在此基础上开办兵工厂,自己制造。总理衙门刚成立时,曾国藩就提出了建议:“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为永远之利”。奕?对此意见极为重视,不几天就“筹划办理”。1861年8月,曾国藩又指出,总理衙门奏请购买外洋船炮的要求系“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并且发挥说:“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独有,在中国则罕于所见。……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奕?对曾国藩的这番高论极为赞赏,称之为“深思虑远之论”,上折奏请饬令曾国藩“访求一、二诚实洋人,令其指授造法,倘将来中国能于自造,则洋人不得据为独得之奇,而破浪乘风,可以纵横海上,亦自强之一道也。”在奕?等人的支持下,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了内军械所。

曾国藩相信中国人“智者尽心,劳者尽力,无不能制之器,无不能演之技”,因而,在这个内军械所内,“全用汉人,未雇洋匠”,而让中国科学家华蘅芳、徐寿来主持。军械所是一个综合性军火工厂,主要生产子弹、火药、炸炮、劈山炮和火轮船。1862年8月,制成了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它的结构与当时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往复式蒸汽机”相类似。曾国藩看了蒸汽机的试验运转后很高兴,当天在日记中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也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知矣。”后来,又造成小轮船一艘。当船在安庆江面试航时,曾国藩亲临船头。他得意地说:“约计一个时辰,可行二十五六里。试造此船,将以次放大,续造多矣。”这个内军械所没有机器设备,仍采用手工生产。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它还不属于近代军事工业,但却为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近代工业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在安庆内军械所创办一年之后,李鸿章在上海也办起了制造军火的洋炮局。李鸿章是积极主张学习西方国家“长技”的另一个洋务派著名首领。1862年,他率领淮军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了外国“落地开花”炸弹的威力,赞之为“神技”,决心学习仿造。第二年,他在上海设立了三所洋炮局:一所由英人马格里主持,其余二所分别由丁日昌和韩殿甲主持。丁、韩二局未雇佣外国工匠,也无机器设备,完全采用手工劳动方式,后来这两个局并入了江南制造局。马格里主持的炮局,最初也是采用手工劳动方式,后来虽买到了一部分机器,但“不全之器甚多”。这个炮局一度随李鸿章迁至苏州,1865年又迁往南京,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金陵机器局。

1864年湘军攻陷天津,太平天国的失败已成定局。清统治暂时趋于稳定。这年,李鸿章致书总理衙门,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觅制器之器”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所以,奕?对此很是赞赏。他立即上奏朝廷:“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个主张得到政府认可后,于是洋务派们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兴办军火工业,近代军事工业迅速兴起,成为洋务运动初始阶段的重心。

据学者们统计,从1865年至1890年,洋务派共创建了21个局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即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1.江南制造总局

最早提出建立江南制造局的是丁日昌。1864年,他上书李鸿章,提出了设厂制造炮局的理由:“方今中外互市,彼实窥我有事之秋,多方挟制。近虽大难克平,而元气未复,不得不虚与委蛇,而亦不可不熟思所以自强之策。”因此,他认为,讲求洋务已是当务之急。因为“船坚炮利”,外国之长技在此,其挟制我中国亦在此。所以,我们即使“不能拒之使不来,即当穷其所独往”;而且,“门外有虎狼,当思驱虎狼之方,固不能以闭门不出为长久之计也”。因此,他建议李鸿章,咨商总理衙门,筹措经费,选择一个适当口岸建立船厂。

总理衙门几经磋商,同意了设立船厂建议,李鸿章便提出了建厂计划。对于机器的购买,他主张在国内解决。他认为,若托洋商回国代购,“路远价重,实无把握”;若派人赴外国机器厂学习,“其功效迟速与利弊轻重,尤非一言可决”。因此,他主张:“不若于就近海口,访有洋人出售铁厂机器,确实查验,议价定买,可以立时兴造,进退之权既得自操,尺寸之功均获实际。”

于是,丁日昌按照李鸿章的指示,于1865年访得在上海虹口美商设立的旗记铁厂准备出售。他了解到该厂能修造轮船和枪炮,并且“为洋泾滨外国厂中机器最大者”,在征得李鸿章的同意后,以银6万两购买该厂及所存储的铜、铁、木料等。李鸿章将该厂定名为“江南制造总局”,并于9月20日具奏,报告购厂经过,并表达了经营此厂的雄心:“今办成此座铁厂,当尽其心力所能及者而为之,日省月试,不决效于旦夕,增高继长,尤有望于方来,庶几取外人之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不致见绌于相形,斯可有备而无患。”这样,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兵工厂宣告成立了。

总局厂址设在虹口旗记铁厂原址,因虹口被美国占为租界,侵略者反对中国在那里制造军火;又因“厂中工匠繁多,时有与洋人发生口角生事,均不相宜”;另外,为了不断扩大规模和修造轮船,则既需要有发展余地的地界,又必须选择一临江处所。诸种因素加在一起,建厂伊始,便面临着“择地移局”的问题。

1867年夏,总局迁往上海城南高昌庙,开始圈地70亩,1870年扩大至400余亩。局内分设机器厂、汽炉厂、铸铜铁厂、木工厂、熟铁厂、轮船厂、枪厂、船坞等16个分厂;另外,又在附近买了一些零星土地设立分厂。

值得注意的是,总局在设立时,虽然是以制造军火为目的,但既注重于“制器之器”,则在军火之外,也制造各种民用器具。李鸿章在建厂时即有这一指导思想,他在具奏中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抑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仍不外乎机括之牵引,轮凿之相推相压,一动而全体俱动,其形象固然可见,其理与法亦确然可解。惟其先华洋隔绝,虽中土机巧之士,莫由凿空而谈,逮其久风气渐开,凡人心智慧之同,且将自发其覆。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江南制造总局的军事产品,主要有5项:

一是枪支。1867年设立枪厂之初,只能制造旧式前膛枪;1871年,开始仿造林明敦式中针后膛枪;1883年,又加造黎意枪。至80年代后期,鉴于林明敦式后膛枪比较陈旧,因而改制自行设计的快利新枪。据统计,至1895年,总局共生产前膛枪约7000余支,后膛枪约5万支。

二是大炮。炮厂虽至1878年才正式设立,但在1876年,已聘请英国阿姆斯庄炮厂的督工员麦金泉监督制造40磅重炮弹的熟铁前膛大炮,至1878年制成两尊;80年代间,又先后制造120磅及150磅重炮弹的前膛大炮;90年代初,仿造全钢后膛快炮,制成40磅及800磅重炮的前膛大炮。至1895年,共生产劈山炮及各种类型的西式大炮各300尊左右。这些大炮主要供南北洋海防及长江沿岸各炮台使用。

三是弹药。1874年设立黑色火药厂,日产1000磅;80年代末,随着后膛快枪、快炮的购买和制造,开始试制栗色火药和无烟火药,并于1892年及1893年设立栗色火药厂和无烟火药厂。至1895年,共生产各种火药约450余万磅,各种炮弹约130余万发,此外,还生产了地雷和水雷1000余具。

四是钢铁。1890年始设钢厂,此前所需钢料一直是向外商购买。钢厂有英国式15吨西门士马丁炼钢炉和3吨炼钢炉各一座。1891年炼成熟钢27000余磅;1892年为137000余磅;1893年为80000余磅,除炼钢外,钢厂还生产压轧钢板、钢轴、枪坯、炮坯等。这是近代中国生产的第一批熟钢和钢材,虽然数量极少,但却在钢铁工业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五是轮船。总局成立时因专造枪支,至1867年才在曾国藩的支持下设立轮船厂和船坞,并于次年造成第一艘轮船“恬吉”号(后改为惠吉号)。由于造船所需经费多,总局无力负担,在造了8艘兵船及7艘小型船后,至1885年已基本停止,以致该局在造船方面未能跟上世界先进水平。

江南制造总局虽以生产军事产品为目的,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无直接的影响,但是,军事工业的建立,必然促进采掘、冶炼等民用企业和近代电讯、交通运输业的产生和发展。70年代相继出现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电报局等民用企业,就是在军事工业的推动下建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总局等军事工业的创办,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民用企业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江南制造总局在传播西学和培养科技人才方面也做出了贡献。洋务派官僚兴办洋务之初就很重视翻译西书的工作。总局于1867年设立了翻译馆,聘请傅兰雅、金楷理、林乐知等英美人从事翻译,由局员徐寿、华蘅芳、王德均、徐建寅等协同工作。至清末,共翻译西书约200余种,其中大部分是属于科技类,尤其是兵工方面的书。该局长期编纂的《西国近事汇编》丛书,自1873——1899年,共出版108册,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各国状况,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具有很大的影响。著名维新派学者梁启超在1896年撰写的《西学书目表序例》一文中对此评价很高。

在翻译西学的同时,并设立培养人才的学堂。1869年,把上海方言馆纳入总局,招收15—20岁的学生入学,学习汉文、英文、法文、算学、舆地等课程,4年毕业;1898年,设立工艺学堂,学习课程除汉文、英文、算学、绘图外,还仿照日本大阪工业学校章程,设立化学和机器两科,由徐蘅芳、徐华封、王世绶、杨渐逵等担任教习,学制4年。另外,在总局的生产实践中,也训练了大批熟练的工匠和许多近代工业的管理人才。

2、金陵机器局

1865年夏,原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在离苏州移驻南京时,将其所办的、由英人马格里和刘佐禹主持的苏州洋炮局迁往南京,厂址选定在雨花台,建立金陵机器局。

苏州洋炮局的前身即前文提到的上海洋炮局。1863年12月,李鸿章攻陷苏州后由上海随迁。当时,总理衙门决定遣散通过总税务司李泰国在英国购买的所谓“阿思本舰队”,该舰队所配有的一套制造枪炮子弹的机器,也拟同船舰一起驶回英国变卖。马格里极力怂恿李鸿章将这套机器买下,因而苏州洋炮局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军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