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情商的水平不像智力水平那样可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它只能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心理学家们还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专家还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情商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成功与否的非智力因素。
曾有一项调查,是在188个公司用心理学方法测试这些公司里每一名员工的智商和情商,并将测试结果和该员工在工作上的表现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在对个人工作业绩的影响方面,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的两倍。此外,在对公司中的高级管理者进行分析后发现.情商对于管理者成败的影响力是智商的九倍。这说明,对于一般员工来说情商比智商重要,对于领导者、管理者来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对每一个体来说,如何成功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在智力和知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是如何通过系统的心理技术来调控自我的内在生活以及有效地开发自身。因此,与成功者相比,远离成功的个体主要是其自我的可控制程度相对比较低,这意味着走向成功之路的关键是掌握一门至关重要的技能,即自我管理技能。
自我管理能力是一种总体性、综合性的能力,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并决定着个体处理各种事务的平均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客观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统筹安排自身知识与擅长的能力、协调平衡个人兴趣与人生目标的能力、对各种人生机会进行选择判断的能力、有效组合自身优势资源的能力。
以学校的学习为例,是否能形成高效率的学习能力并获得好的学习成绩,主要取决于一种内在能力,这就是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恰当合理地利用自己的不同能力来有选择地吸收积累知识、组合转换知识,最后有效地应用知识。因此,学习能力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特殊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产物。个体能否形成综合智慧,能否具备高效的学习能力主要不是取决于各个单项能力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各种能力统筹安排、协调平衡的最终效果,即取决于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
在《管理评论》上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不需别人管理的人,一定能成为管理别人的人。
我们都知道,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如何才能拥有这把“金钥匙”呢?答案是学会自我管理,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
首先,日常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我们自己的起居为例,被叠整齐了吗?卫生打扫了吗?等等诸如此类“细小”的事情,都体现出一名耀华人的素质。每天从这些细节处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一种严谨的生活态度,这是作为一名耀华人的基础条件。设想一下,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拿什么去管理别人?
其次,工作中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公司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就要以这些制度来“管理自己”,哪怕是细节问题也要做到自律。比如:在商场内要穿工作服,讲普通话,接待顾客时使用规范用语并做到“微笑服务”……,而当我们能约束自己按这些标准去做了,同时还能带动影响到我们周围的其它员工,便完成了由“不需别人管理”向“管理别人”的过渡。
“自我管理”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长时间坚持与实践。每天对自己的生活及工作做一个小小的计划,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自己的一天更加合理化,更具体化,这样才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工作。
枷锁5、不敢冒险——挑战性下降
在中国,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被当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只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未想过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
在中国,孩子在未成家之前,父母一直把他们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如果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出去闯一闯时,父母往往会加以阻止“长大了,翅膀硬了,不再需要我们了是不是……”,他们习惯于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未来,让孩子照着所安排好的计划行事。“你应该考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毕业后去哪里留学或是工作……”这些孩子都要听父母的。
而在西方很多国家,孩子在年满18周岁甚至更小就离开家,学会独立生活,他们不喜欢伸手向父母要钱,而是靠自己去挣。对比这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国的孩子可以说是比西方的孩子幸福的多,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缺少锻炼自己的机会,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孩子的独立生活与克服困难的能力远远不如西方的孩子。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拉夫林是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从小喜欢拆装家中的电器,试图了解那些电器的内部结构,他最冒险的经历是把家里的彩电完全拆开了。虽然这样做很危险,但他的父母对他的冒险行为很宽容。拉夫林指出,每个人在孩提时都具有好奇心,但是成年后就没有那么大了,这非常可惜。一个人只有具有好奇心,同时加上努力才会成功。
在儿童阶段,想象力和好奇心都处于最佳状态。我国儿童想象力的缺乏,表明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在这方面的教育力度不够。中国文化不崇尚创新、求异和冒险,社会与学校也不鼓励孩子参与具有探索精神和发挥想象力的各种活动,不注重满足儿童天性中潜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就导致我国孩子缺乏强烈的创新意识,致使孩子们原有的自身优势逐渐丧失。
《中国少年报》曾经刊登了“让我们都来了解自己”的调查问卷。10天之内,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小学生16350份问卷。问卷中有一题:“每个人也都有缺点,那么,你认为你的主要缺点是什么?”回答“胆小”的人数占第一位,达31.2%。调查结果显示,胆小已经成为当今小学生最突出的缺点。
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导致中国儿童胆小的因素之一。在应试教育评价体制下,一切都有标准答案,学生不敢想象,否则考试得不了高分。这样的学校社会化经历最终致使我们中国孩子形成了不提问、不质疑、不冒险的习性。
我国现有的教学评价标准及学业要求是与思维定式和保守性相一致的。对严谨性的强调以及得分策略所要求的保守性是中国学生难以发展创造力的重大思维障碍。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在记忆力上升的同时想象力下降;谨慎性上升的同时冒险性下降;得分战略上升的同时勇气、胆量、挑战性下降。
很明显,有些人成功不大,不在于智力不够,而在于没有克服心理上的弱点和谬见,只有不断地冒险向自己挑战,认真对待以上的心理障碍,才能取得更大的心理成功。我们现在讲究学习美国,其实,从个人的角度说,别的学不学不要紧,冒险的精神学一点还是有用的。
人类的一系列发现和创造,社会变革,皆始于冒险。伽利略的天体运动论,哈维的血液循环系统理论,新大陆的发现……有哪个不是始于冒险?你的才华,你的能力,只有通过冒险,通过克服一道道难关才能锻炼和展现出来。
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没有危机感的人、不愿参与竞争和拼搏的人,则首先由于其思想意识的懒散而导致思维呆滞、反应迟钝。在勇冒风险的过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变成激动人心的探索经历,这种经历会不断地向你提出挑战,不断地奖赏你,也会不断地使你恢复活力。
不经过无数次的冒险,人类不可能从茹毛饮血,进化到今日能够坐在空调房子里品尝咖啡的香味;唯有带着沉重的风险意识,敢于怀疑和打破已往的秩序,通过冒险而取得胜利后,才能享受到人生的最高喜悦。现代人应该强烈地追求这种境界而不安于过一种平平常常、千篇一律的生活。
枷锁6、教育功利化——有了钱,失去了情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注重实用主义。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孩子不可避免的处于一种紧张之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而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基础教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会在孩子应有的课余时间里还让他们去上钢琴课、围棋课等等。
从现在的教育来看,中国学生的刻苦、勤奋和基础知识的扎实而著称,但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心理调试能力不足也不容回避。一头扎进书海中,以高考为最终极目标,不闻窗外之事,以至流传起一个考上清华的同学不知道马拉多纳,没有听说乔丹之类的希奇事情。
在现实中,惟有好的学习成绩才是人才的标准,才是家长炫耀的资本,才是教师眼里的乖小孩。但是随着社会价值追求的多元性,以及现实成功人事的经历研究,“第十名现象”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但是,在家长的观念里,有好成绩,考好学校,这样功利性学习取向始终影响着学生,约束着教育改革。
学习的功利更是以培养“听话”、“乖巧”、“顺从”为主要特征。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影响着他以后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如果一向“顺从”和“服从”,而缺乏自我独立的人格,无异于培养“奴才”,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素质相关甚远。
学习功利的危害虽不是一时所能估量出的,但是从整体的社会发展而言,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困境。幸而,目前教育的改革开始进入试验之中,但愿这次规范空前的教育改革,能让民主、自主和创新的教育理念扎根现实,逐渐成为中国主流的教育文化。
有这样一个“糖果实验”: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男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漫长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幼儿时就能等待吃两颗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
当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的年龄,就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师的一次调查表明,那些在4岁时能以坚忍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都很高。
十几年以后研究人员再考察这些被测试的孩子,发现那些能够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在学校时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成年以后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功利化使我们的社会文化与学校教育都非常注重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和急功近利的工作绩效,而这种功利性的社会文化观念难免使我们每一个体带有浓厚的功利思想,导致个体易于形成即刻满足的心理需求。并促使我们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目标。然而,任何领域的成功都需要延迟满足的能力,只有耐得住寂寞才更易成功。
枷锁7、狭隘的成功价值观——成功的道理万千条
经过这么些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却普遍感觉到了迷茫。
很多原来被嗤之为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如今不仅死灰复燃,甚至还为人们竟相效仿。原本被人推崇的英雄形象现在却被“恶搞”而变得面目全非。变革中的中国究竟会走向何方?什么才是人们真正追逐的目标呢?这些问题不光拷问着还在追逐着梦想的普通百姓,也许也缠绕在许多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中。
不同的社会对成功有着不同认识,成功的标准也各不相同。譬如,美国人的成功概念包含的内容有大有小,不仅包括学业、事业,也包括业余爱好,不仅包括能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也包括个人生活中的自强自立。比起来,中国人的成功概念包含的都是大事情、大事业,诸如从政、经商、做学问、当管理者、成为艺术明星等等。
在我国,人们判断成功与否多是与旁人比较的结果,被个人视作成功的标志也多是社会认可。因而,我们中国人的成就动机具有社会倾向而非个人倾向。同时,个人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往往不是基于自身爱好与特长而是受社会价值偏好的影响。显而易见,这种源自外在偏好而非个人内在偏好的事业选择最终很难发挥出个人的最佳潜能。
中国青年眼中的成功标志以前主要是进入政界和学术界,近年来,进入商界和演艺界已经成为更多年轻人追求的目标。尽管如此,与西方人相比,中国青年的成功观还是比较趋同,不够多元化。
这种狭隘成功观形成的原因。与延续了干百年的官本位思想及“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观念紧密相连。
同时,社会舆论和教育则在不断强化这一观念,如中小学教科书中宣传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政治家和科学家,而很少出现其他行业的人才。尽管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在国人心目中,真正的状元仍是考场上的状元,而成功人士就是政界人士。这种价值导向影响了青年人建立多元化的成功观,以及向多方面发展多样化的能力。
相比之下,西方人的成就动机具有比较明显的个人倾向并由此呈现多元化特点。譬如,在美国这个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社区与大专院校却占高校总量的60%。不像我国那样大家都涌向名校,在美国人的观念里,哈佛大学与纽约服装学院是同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