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故事说,中世纪时奥地利某城遭到土耳其人围困,眼看就要陷落了。就在这紧要关头,一位奥地利姑娘想到自己养着好多箱蜜蜂。于是她把一箱箱的蜜蜂搬到墙上,向土耳其人倒下去。这时土耳其人快要爬到墙顶了。当头突然来了大群蜜蜂,吓退了土耳其人,保全了城市。中国人办事手法可与这奥地利小姑娘媲美。中国人心目中的成功常常如暴风雨前的预兆,而真正的骚乱才是暴风雨,正如一位拉丁教授说的:“宁可面对预兆”,而不愿“面对暴风雨”。难怪中国有个说法,叫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遇到这种情况,中国人干脆闭上眼睛,装做什么也没看见。但对外国人来说要学到这手功夫可不容易。
从中国人的商业活动中可以找到许多各种各样的相互猜疑的例子。买卖双方互不信任。双方都认为,暂时把事情交由严格保持中立的第三者来办对自己最有利,因为只有通过讨价还价才能取得自己那一份好处。只有“现钱”到手,买卖才算成功。如果是件复杂的事,那就要写下来,这叫做:“空口无凭,立字为据。”
“信任”是通向事业成功的一道桥梁,在一个社会或是企业里面,诚信度越低,运行成本越高。因为信任感,虽不是生产成本,却会影响生产成本,不是营销成本,却会影响开拓成本。相互信任,是企业的无形资本,也是企业的“财富”。相互信任,是企业真正的成本之源。作为一个企业,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是使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主要支撑。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往往最好的主意来自这些合伙人,而把每个创意推向成功的,也是这些受到信任的合伙人。
史蒂芬·柯维在《与成功有约》中讲,“真正的成功是品德成功。”真正成功的人不是靠技巧成功,而是靠内在的品德修养成功。信任关系的构建,也靠得是正直的品德,首先要讲“真诚”,“真”在实事求是毫无虚假;“诚”在人与人之间彼此以诚相待毫无虚假。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心心相印”,而不是疑神疑鬼。
郑亨均执教中国女子手球队后,有记者问:“您带给中国女子手球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说:“是凝聚力,还有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这无疑是把当今最先进的战术理念和训练方法带到了中国。
当团队成员为自己是宏伟城墙中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和欣慰的时候,当人人都愿意为自身及他人的发展付出的时候,人的自我价值才能得到了体现。相互信任和支持是很多团队成功的关键法宝,这种情形下团队成员会激发出一种平时没有的能量,面对各种障碍的时候也能跨越障碍。
枷锁9、臆想——乱作归纳推理
鲁迅先生曾在《小杂感》一文中说:“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国人一个常见的思维毛病是以偏概全,乱作归纳推理,把个别的、一时的现象当作普遍的和永恒的。
也难怪,假如先生活到现在又会如何说呢。
记得有一次去发廊理发,刚出来迎面撞到一位好友,他用一种很吃惊的目光在我身上上上下下搜了个遍,然后问:“你也进发廊?”话外之意我仿佛从来就不长头发,也不用去理发,又象我进发廊不是去理发,而是去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也难怪,在实际中某些发廊里确实发生过一些男男女女的事,所以一提到发廊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理发,而是发廊妹,卖淫女,性交易。这也就是所谓的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就象一说到桑拿,马上想按摩女,想到不正当;一说到出国考察,马上想到旅游观光,想到公款赌博;一说到药品推销,马上想到吃“回扣”等等一样。
难道所有的桑拿都不正当?所有的出国考察都是旅游观光或出境公款赌博?所有的药品推销都有“回扣”吃?其实也未必。就象一位学文秘专业的女孩,毕业后宁愿改行从头开始,也死活不去当秘书,原因很简单,怕别人说她当“小蜜”呜呼,这就是多数国人的思维。
还有一些人请吃饭时,首先要申明:“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聚聚”就好象一请客就有什么目的。再比如前不久有朋友打来电话问我认识不认识法院的人,说一位朋友想在法院找个关系打官司。听听,这又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方式,一办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关系;一提到升迁,首先想到的就是背景、关系或送多少。往往有些很正常的事情,被捣鼓得不正常了,就开始埋怨社会,比如“小姐”这个称谓,原本就是我们自己给糟蹋了,后来却一味去埋怨社会,社会是谁?难道你就没有参与?
其实,社会是什么?社会原本是个刚出世的婴儿,有毛病的是我们的思维,我们有毛病的思维又在不断感染着整个社会。
小镇商人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当这对兄弟长大后,就留在父亲经营的店里帮忙,直到父亲过世,兄弟俩接手共同经营这家商店。
生活一切都很平顺,直到有天,1美元丢失后,兄弟俩的关系才开始发生变化。哥哥将一块美金放进收银机,并与顾客外出办事,当他回到店里时,发现收银机里面的钱已经不见了!
他问弟弟:“你有没有看到收银机里面的钱?”
弟弟回答:“我没有看到。”
但是哥哥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咄咄逼人地追问,不愿罢休。
哥哥说:“钱不会长了腿跑掉的,我认为你一定看见了这笔钱。”语气中隐约地带有强烈的质疑意味,怨恨油然而生。不久,手足之情就出现了严重的隔阂。
开始双方不愿交谈,后来决定不再一起生活,在商店中间砌起了一道砖墙,从此分居而立。
20年过去了,敌意与痛苦与日俱增,这样的气氛也感染了双方的家庭与整个社区。
之后的一天,有位开着外地车牌汽车的男子,在哥哥的店门口停下。
他走进店里问着:“您在这个店里工作多久了?”哥哥回答说他这辈子都在这店里服务。
这位客人说:“我必须要告诉您一件往事:20年前我还是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汉,一天流浪到您这个镇上,已经好几天没有进食了,我偷偷地从您这家店的后门溜进来,并且将收银机里面的l美元取走。虽然时过境迁,但我对这件事情一直无法忘怀。1美元虽然是个小数目,但是深受良心的谴责,我必须回到这里来请求您的原谅。”
当说完原委后,这位访客很惊讶地发现店主已经热泪盈眶,用哽咽的音调请求他:“是否也能到隔壁商店将故事再说一次呢?”当这陌生男子到隔壁说完故事以后,他惊愕地看到两位面貌相像的中年男子,在商店门口痛哭失声,相拥而泣。
20年的时间,怨恨终于被化解,兄弟之间存在的对立也因而消失,可是谁又知道,20年无端推理的萌生,竟是源于区区一块美金的消失;兄弟20年如敌人,竞源于一次莫须有的无端推理!
习惯无端推理的人往往会因为猜疑而生误会,伤害了朋友,造成紧张气氛,这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为了避免不应有的隔阂和冲突,消除无端推理心理、建立互信关系应成为人际交往中的准则。那么,如何消除这种心理呢?
第一,优化个人的心理素质。拓宽胸怀,来增加对别人的信任度和排除不良心理。
第二,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无端推理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只有摆脱错误思维的束缚,走出先入为主的死胡同,才能促使无端推理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证实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第三,敞开心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无端推理往往是心灵闭锁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无端推理和疑虑公之于众,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获得最大限度的谅解。
第四,无视“长舌人”传播的流言。无端推理往往在“长舌人”的煽动下,越烧越旺,致使人失去理智,酿成恶果。因此,当听到流言时,千万要冷静,谨防受骗上当。
第五,当我们开始无端推理某个人时,最好能先综合分析一下他平时的为人、经历以及与自己多年共事交往的表现。这样有助于将错误的无端推理消灭在萌芽状态。
无端推理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远离朋友。如果过重的话,那么就会因一些可能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郁郁寡欢;无端推理者常常嫉妒心重,思想狭隘,因而不能更好地与同学朋友交流,其结果可能是无法结交到朋友,变得孤独寂寞,这对身心健康极有危害。
枷锁10、从众——盲目随大流
一个老者携孙子去集市卖驴。路上,开始时孙子骑驴,爷爷在地上走,有人指责孙子不孝;爷孙二人立刻调换了位置,结果又有人指责老头虐待孩子;于是二人都骑上了驴,一位老太太看到后又为驴鸣不平,说他们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二人都下了驴,徒步跟驴走,不久又听到有人讥笑看!一定是两个傻瓜,不然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驴不骑呢?
爷爷听罢,叹口气说“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咱俩抬着驴走了。”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却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一种现象——从众现象。
所谓从众心理,也就是不带头,不冒尖,一切随大流的心理。这种心理是国人普通存在的。
印象最深的是入厕排队的故事,有盲目者看见众人在排队,便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排上去,待排到了一看,方知是个厕所。如此的例子在过去是常见的。
从众心理的形成,与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相联系:从众可以不冒风险,对了皆大欢喜,错了大家都不丢面子;从众可以维持和谐局面,避免发生分歧、争吵和斗争;法不责众,即使是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人人都有份,可以不受到追究。
仔细观察一下,社会上人们大部分的行为选择其实都是盲目从众的结果,而很少经过自己独立的深思熟虑。就想一想我们自己吧,在“参军热”的时候,我们也拼命朝部队里挤;在“文凭热”的时候,我们也熬夜复习考大学;在“出国热”的时候,我们攀亲戚找朋友办经济担保;在“下海热”的时候,我们也集资、办公司、推销钢材……有哪一次社会热潮中少了我们自己的身影?
有一位朋友写征婚启事,对“有意者”的身高提出要求,而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问他:“身高对于婚姻有什么意义?”
回答:“别人征婚都有这一条。”
确实,他的回答自有他的道理。在很多场合,“别人都这么做”就是我这么做的最充分的理由。这似乎成了一条不言自明的公理,由此可见思维中从众定势的影响之大。
显而易见,从众,随大流的心理,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如果一味地“从众”,个人就不愿开动脑筋,也就不可能获得新创意。
因此,对于一个团体来说,“一致同意”、“全体通过”并不见得是件好事,它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从众,随大流”。
1988年,正当全国机械手表争相降价时,深圳的某牌子的手表却反其道而行之,其价格从120多元涨到180多元;而它的内在质量并无显著提高,只是在外形上做些改变,改变一次涨一次价。这种“逆流而上”的做法,反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高品质形象。
“反潮流”或者“脱俗”不但需要眼光和见识,而且需要勇气,要担当一定的风险。因为任何创意在一开始总表现为对抗时俗,而不可能为普通大众所接受。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弄得不好,就会惹出一身的麻烦,甚至被整个社会看做“狂人”而备遭迫害。耶稣的说教与传统犹太教不同,便被钉在十字架;布鲁诺宣扬“日心说”而被天主教会判处火刑;而提倡“社会契约论”的卢梭则东躲西藏,一生没有得到安宁。
所以,如果单纯从个人命运的角度来看,一项“反潮流”的创意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这项创意本身,还取决于“反潮流”者个人力量的大小,能否与众人的势力相抗衡。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某些人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力量而能够顺利地进行“反潮流”。像俄国的彼得大帝,在一片反对声中,强令贵族们剪胡子、穿西装,学外语;魏王曹丕为祭奠死去的朋友,而指挥文武百官一起学驴叫。
有时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也不得不“从众”,例如:点头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而这种肯定与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某地却恰恰相反。当你到该地时,若不“入乡随俗”,往往寸步难行。但是,有的时候,迫于群体的压力等原因而产生的从众心理,往往会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我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
因此,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都“从众”或都“反从众”是要不得的。
那么,如何避免摆脱“盲目从众”枷锁的束缚呢?
首先,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其次,理不明,见不正,心难定,曰盲从。那就增强自己的主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一是明理,二是正见,三是定心。明理者,即多思善虑,明辩道理;正见者,即常省己过,常纠己偏;定心者,即常安自心,不为欲动。
枷锁11、经验主义——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从前,有一队士兵在山里行军的时候迷了路,怎么走也走不出崇山峻岭的迷障,后来在一个老兵的建议下,让一匹老马走在队伍的前面,最后终于在这匹老马的带领下走出了迷途,回归了正路。
这个“老马识途”的典故建立了国人一个牢不可破的“唯经验论”的殿堂。
1990年夏天,某市发生了一起印钞厂印好的35000元钞票被盗的案件。这是一起重大案件,引起了厂方和市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厂里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市里派来的公安人员一起勘查现场,分析案情,后来断定案犯是该厂的职工。可是尽管反复地逐一甄别,摸底排队,内查外调,查了两年也没查出个结果。
为什么如此引起高度重视的大案,经过那么多人、那么长时间、那么认真细致地对厂里的职工进行逐个审查,竟然还是把案犯给漏掉了呢?这主要是因为,办案人员根据自己长期以来查这一类案件的实践经验,他们着重注意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哪些人在经济上有支出明显超过收入的反常表现;哪些人有过作案记录;哪些人收入少而又喜欢挥霍……当时这个厂里有个年轻工人,工资较低,平时在工作上有些吊儿郎当,这时他又恰好买了一辆新摩托车,于是他便成了重点怀疑对象,被审查了好几个月。而实际上的作案人是本厂职工张某。此人显得老实,做事循规蹈矩,工作上一贯认真负责、积极肯干,是厂里的骨干。一直到这一盗窃案发生之后,他还被厂里保卫部门派去地区治安联防片值班。最后还是张某因去银行存款,被机警的出纳员看出破绽才破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