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驾驭叫平衡
21767400000027

第27章 做事的平衡术(4)

一天清早,武帝还没起床,金日礴忽然发觉莽何罗不见了,他就警惕起来,坐在武帝卧室门口守着。一会儿,莽何罗把尖刀藏在袖子里,匆匆从外面进来,直往武帝卧室里闯。金日礴见他神色不对,迎上前去准备捉拿。莽何罗一慌张,撞在一张瑟上,跌了跤。金日碑猛扑过去,一把抱住,高声喊道:“莽何罗谋反啦!”

喊声惊动了武帝和警卫们。金日碑紧紧抱住莽何罗,把他摔倒在殿前的地下。警卫们一拥而上,把莽何罗捆了起来。

金日礴善于观察,见到异常的情况,十分谨慎小心,有很高的警惕性,从一点微小的变化中,预测到未来的事,也不枉汉武帝对他的信任和看重。

临事而危,有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三思而行,这是必须的。但要做好并不容易。

成吉思汗,名叫铁木真,他出身于蒙古贵族家庭。少年的铁木真遭遇坎坷,多次受到异族敌人的袭击和搜捕。后来他起兵统一蒙古各部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征服了一个个对手,成为蒙古族的民族英雄。

南宋宁宗嘉泰年间,活动在蒙古西部的乃蛮部落实力越来越大,部落酋长不鲁欲罕非常嚣张,经常带兵骚扰边境,掠夺铁木真的部族。

嘉泰二年春,乃蛮部落首领不鲁欲罕大举入侵铁木真部,诸将无不惊恐。铁木真鼓励将士,奋勇杀敌。他率军以贺兰塞为壁垒,在阙亦坛旷野与乃蛮军展开大规模的殊死搏斗。这时天气陡变,狂风卷着鹅毛大雪,呼啸而来,两军不能交战。一会儿,风向直扑乃蛮阵地,乃蛮军欲战不能,拨马而逃。

铁木真驱兵掩杀,大败乃蛮。乃蛮部急功近利,过于急躁,只想获胜,不考虑实际的可能性,仗着自己势力强于对手,想一举歼灭铁木真,结果大败。

不久,太阳罕接替哥哥不鲁欲罕的酋长职位,决心重振乃蛮部落。他联合周围部落,招降纳叛,实力逐渐扩大。太阳罕又派使者与白达达部主阿刺忽思商量,要阿刺忽思助他一臂之力,共同打败铁木真。阿刺忽思不但没有听他的话,反而投向铁木真,向铁木真告了密。铁木真非常气愤,誓灭乃蛮。

南宋开禧元年春,铁木真在贴麦该川举行大会师,讨论攻伐乃蛮的计划。有的说,乃蛮部落势力大,战恐不胜;有的认为,眼下是荒春,不宜出征,等秋高马肥再作打算。

铁木真果断地说:“该做的事情应该及早做出决断,何必以马瘦为辞?乃蛮骄横放肆,我们志在必灭,关键是如何消灭他们!”大将别里古台说:“乃蛮多次掠夺我们部族的弓马,这是藐视我们。只要我们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一定能够消灭他们。”铁木真的弟弟斡赤斤接着说:“乃蛮网罗了不少乌合之众,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如果我们在战略战术上认真对待,知己知彼,打败乃蛮还是有把握的!”

铁木真听了二人的意见,高兴地说:“用这样的将士与敌作战哪有不胜的道理?”于是任命虎必来、哲别二人为先锋,率军数万进剿乃蛮。铁木真满怀信心地说:“我们选择建忒该山的有利地形,诱敌深入,必获大胜!”太阳罕会合蔑里乞、克烈、畏刺、秀鲁班、哈答斤、散只兀各部,在沆海山结营拒敌,兵势强盛。两军对峙,剑拔弩张。

仲春的建忒该山,杜鹃花漫山遍野,一片火红。山坡下到处生长着嫩嫩的、茸茸的绿草,正是放牧、演武的好地方。这时清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蒙古营中有一匹瘦马跑人乃蛮营中。太阳罕对众将说:“原来蒙古的马是这样的瘦弱!现在,诱敌深入,定可一战而胜,擒获铁木真。”部将大力速八赤进一步鼓动说:“兵贵神速。先王作战勇往直前,哪像现在盘马藏弓,偃旗息鼓,拖延逗留,贻误战机。难道是心中害怕?如果心中害怕,何不让后妃女子来统筹呢?”只知兵贵神速,却忘了躁兵必败的道理,想的是一鼓作气消灭对方,但实际上却是盲动。

太阳罕被激怒了,扬鞭跃马,出营挑战。铁木真以逸待劳,以静制动。敌将扎木合看见铁木真军容整肃,便对左右说:“乃蛮初起兵的时候,视蒙古兵好像羔羊,而今看来他们看错了。”于是带着本部人马逃去。

太阳罕气愤极了,拍马舞鞭,奋勇进攻。铁木真见太阳罕率领怒师拼命,决定采用“避其锐气,击以惰归”的战术,选择有利的地势依山布阵,伺机打击敌人。太阳罕仗着势众,便上山讨战。蒙古军诱敌至山坳之中,居高临下,声东击西,四面夹攻。太阳罕奋力厮杀,仍然冲不出重围。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太阳罕渐渐势孤力穷,支撑不住。蒙古军慢慢地缩小包围圈。最后,太阳罕矢尽力绝,铁木真活捉并杀掉了他。其他诸部落军队全被打败,四处逃命。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等部落,都投降了铁木真,铁木真大获全胜。乃蛮部落的主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铁木真正是利用了太阳罕等人急于求成,自恃力量强大的弱点,打败了对手。而太阳罕的失败,就在于他的疏忽大意,贸然出营挑战。

魏文侯手下有员将领叫乐羊。有一次乐羊领兵去攻打中山国。这时,恰恰乐羊的儿子正在中山国。中山国王就把他儿子给煮了,还派人给乐羊送来一盆人肉汤。乐羊悲愤已极但并不气馁,毫不动摇,他竟然坐在帐幕下喝干了一杯用儿子的肉煮成的汤。

魏文侯知道后,对堵师赞夸奖说:“乐羊为了我,吃下他亲生儿子的肉,可见,他对我是何等的忠诚啊!”堵师赞回答说:“一个人连儿子的肉都敢吃,那么,这世上还有谁他不敢吃呢?”

乐羊打败了中山国,凯旋归来时,魏文侯奖赏了他的功劳。但是,从这开始,总是时时怀疑他对自己的忠心。

魏文侯这样做不无道理,乐羊的自制力过于吓人,非老谋深算之人不能为之。堵师赞的说法更有道理,因为一个人的行动可以以小见大,有着惊人的内在一致性。

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乐羊喝用儿子的肉煮的汤,是想以此来表示与中山国王抗战的决心和对魏文侯的忠心,但他疏忽了这样做却反过来让魏文侯害怕、怀疑和提防了。

所以,对于谨慎的人,你应该更加谨慎,来不得半点疏忽。

6、得与失的平衡

失就是得,得就是失。

佛家告诉我们: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辩证法告诉我们: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人都是欢喜得,不欢喜失,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句话说: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所以《菜根谭》说:有得有失的人生是非常自然的。不管是得是失,都各有因缘。是我的,不必力争,自会得到;不是你的,即使千方百计取得,也会随风而逝。有时候得也不好,有时候失也不坏,得失之间,所谓各有因缘莫羡人。即使得到了,也要好好运用;失去时,只要你有足够的条件,它也会再来。

古希腊时期,曾有一位学生问哲人苏格拉底:“请你告诉我,为什 么我从未见过你蹙额愁眉,你的心情总是那么好吗?”苏格拉底回答说:“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

苏格拉底的好心情与他的得失观是密切相关的。

常人患得患失,得也算,失也算,算来算去,最终失算。

宋国有个叫华子的人得了健忘症,刚出门就忘了回家的路。现在记不起从前,以后又记不起现在的事。他在路上指着一处房子问一位妇女:“这是哪里呀?”那女人说:“这是你的家,你怎么不记得了。”他又问:“你长得好美,叫什么名字呀?”那女人听了生气地说:“我是你老婆呀,你连我也忘了吗?”看他这个样子,他老婆四处许愿:有谁能医好我丈夫的病,我愿意将一半的财产分给他。

一天,来了一位高人。他说:“华子的病不是占术、祈祷、药物所能治好的,让我同他单独同住七天,我试着改变他的思想,一定能完全治好他。”

也不知道这位高人用了什么方法,七天之后,真把华子的病治好了。这让华子的妻子、儿子万分高兴。然而,谁知道华子病好了之后,却变得动不动爱生气,把妻子赶出了家门,对儿子任意地打骂,又拿着菜刀,到处地追杀。人们都感到奇怪,于是问他:“你病好之后,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呢?”华子说:“以前我患有健忘症的时候,坦坦荡荡,心中连天地的有无都不放在心上。哪来什么烦心之事呢?可现在恢复了记忆之后,生死得失,喜怒哀乐全都随之而来,将来连暂时遗忘的生活都不可复得。天天处于烦恼之中,因此言行变得喜怒无常了。”

华子失去了健康,却得到了坦荡;恢复了健康,也多了“烦心之事”。人生往往就是这样:你得到的越多,失去的往往越宝贵。你拥有了美女,却失去了爱情;你拥有了金钱,却失去了健康;你拥有了香车,却失去了腿力;你拥有了豪宅,却失去了阳光;你拥有了珍馐,却失去了胃口;你拥有了刺激,却失去了感觉……

韩国现代企业集团的总经理郑周永,是世界闻名的大财阀。然而,朝鲜战争期间,正当他很快在南韩的建设行业中崭露头角,事业有了起色之时,意外的打击无情地降临到他的头上。

那是1953年,郑周永的现代土建社承包了一座大桥的修建工程。由于战时物价上涨,开工不到两年,工程费总额竟比签约承包时高出了七倍。在这严峻的时刻,有人好心地劝阻郑周永,赶紧停止施工,以免遭受进一步的损失。但郑周永另有一番想法:金钱损失事小,维护信誉事大。于是鼓起勇气毅然决定:为了保住现代土建社的信誉,宁可赔本甚至破产,也要按时把工程拿下来。结果,现代土建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按时完工,保质保量地按时交付使用。

郑周永虽然吃了这回大亏,以致濒临破产,但也因此树起了恪守信用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信任,生意一个接一个地找上门来。不久,他投标承包了当时南韩的四大建设项目:韩兴土建、大业、兴和工作所和中央产业,承建了汉江大桥的第一期工程。接着,又继续承建了汉江桥的第二、第三期工程。光是汉江大桥这三项重大工程就前后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它不仅使郑周永的“现代建筑”赚得了丰厚的利润,而且压倒了同行对手,一跃成为韩国建筑行业的霸主。

商人要想使自己的行业有大的发展,必须讲商业道德,以德为本。郑周永宁失了老本,却赢得了信誉,使生意越做越兴隆。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断地追求想得到的东西,但得到之后,终会撒手而去,化作尘土。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所唱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这并不是看破红尘,客观事实也确是如此。在历史的长河里,任 何人都只是来去匆匆的过客,谁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凡得到的,终究要失去。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得失中,如何才能让短暂的人生变得更富有意义和内涵。

人是有需求、有理想、有追求的动物,在有生之年总是想得到而怕失去更多更好的东西。然而,人生不是一个只进不出的无底容器,而是一个有得有失的代谢过程。

面对人生的得与失,人们怕的不是得,而是失。明确了得与失的这一辩证关系之后,才会在得失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33岁时就成了美国第一个百万富翁,43 岁时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独资企业—— 标准石油公司,每周收入达 100万美元。然而,他却是个只求“得”,不愿“失”的资本家。一次,他托运百万美元的货物,在途经伊利湖时,为避意外之灾,他投了保险,但货物托运顺利,并未发生意外,于是,他为所交的150美元保险费而懊悔不已,伤心得失魂落魄,病倒在床上。他的这种患得患失、锱铢计较的思想观念给他带来了不少烦恼,使他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到53岁时,他“看起来像个木乃伊”已经“死了”。医生为了挽救他的性命,为他做了心理咨询,告诉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失去一定的金钱,要么失去自己的生命。在医生的帮助和治疗下,他对此终于有了深刻的醒悟。他开始为他人着想,热心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先后捐出几笔巨款援助芝加哥大学、塔斯基黑人大学,并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和无知。洛克菲勒把钱捐给社会之后,感到了人生最大的满足,再也不为应该失去的金钱而烦恼了。他轻松快活地多活了45岁。

生活像一团火,能使人感到温暖,也能使人感到烦躁。经受了得与失的考验,人生就会变得和谐快乐。

对于得失,态度要坦然。所谓坦然,就是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自寻烦恼,此其一;其二,就是得失皆宜。 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忧,忧而不虑。 这种态度,比那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态度要开朗,比那种得不喜,失不忧的淡然态度要积极,要有热情。因为患得患失是不理智的,得失不计是不现实的。该得则得,当舍则舍,才能坦然地面对得与失,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得失观才是比较客观而又乐观的。对于得失,认识要分明。在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应失的。谁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当嗜取者取得不义之财的同时,就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廉正。因此,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

对于得失,取舍要明智。必须权衡其价值、意义的大小,才能在取舍得失的过程中把握准确,明白该得到什么,不该得到什么;该失去什么,不该失去什么。比如,为了熊掌,可以失去鱼;为了所热爱的事业,可以失去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可以失去诱人的金钱;为了科学与真理,可以失去利禄乃至生命。但是,绝不能为了得到金钱 而失去爱情,为了保全性命而失去气节,为了取得个人功名而失去人格,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集体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得与失之间并不是绝对相等的。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得到的少;在某一方面失去的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失去的少。比如,有的人在物质上得到的少,失去的多,但在精神上得到的多,失去的少。有的人则在精神上得到的少,失去的多,却在物质上得到的多,失去的少。由于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绝对相同的, 各人在得失上也不可能绝对相同。人生在世不可能得到所有的东西,也不会失去所有的东西。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只是多少的问题,大小的问题,正反的问题,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