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梅兰芳
21815600000009

第9章 梅派

京剧旦行首先成“派”,是从梅兰芳创造的“梅派”开始的。梅派的特点是综合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唱腔醇厚流丽,感情丰富含蓄的特点。演出的角色从上古到近代,从天上到人间多种不同阶层的历史与神话人物,尤其是把文学名著搬上银幕,给后代留下了无数可资楷模的保留剧目。

梅兰芳创造“梅派”的道路,也和其他流派创造者一样,先是走师承的道路,而后在师承的基础上,走自己的创新道路。

梅兰芳20岁第一次到上海演出前,他都是宗法吴菱仙以唱青衣为主。17岁时,他在梅雨田的胡琴伴奏下,演唱了林季鸿编的新腔《玉堂春》之后,得到内外行的好评,这是他唱腔上的转折点,同时鼓舞了他对唱新腔、演新戏的钻研精神。

1913年,梅兰芳第一次和王凤卿去上海演出,在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武家坡》之后,梅兰芳又相继演出了《穆柯寨》、《虹霓关》和《枪挑穆天王》三出刀马旦的戏,收到良好的效果,使他有了信心和勇气,在创新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正是这第一次上海之行,使他在改革与创新上,受到极大影响,奠定了他创造流派的基础。

在上海,他观看了欧阳予倩等组织“新剧同志会”上演的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如《家庭恩怨记》、《猛回头》、《热血》、《社会钟》等。这些进步的戏剧,给梅兰芳以积极向上的进步思想影响,为他后来编演时装彩戏,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这一新思潮,促使他半年后排演了根据北京本地的新闻编写的第一出时装新戏《孽海波澜》。1913年10月中旬,该剧分头本、二本两天演出的形式在北京鲜鱼口天乐园演出,虽然时装新戏在表演上不如传统老戏那样完善,但还是收到了剧场效果。

《孽海波澜》之后,梅兰芳又编演了《宦海潮》、《邓霞姑》、《一偻麻》等时装新戏和古装、历史新戏。他认为:戏剧前途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变化的。我不愿意总站在旧圈子里边不动。我要走向新的道路上去寻求发展。

《牢狱鸳鸯》是继上面三部戏之后,编演的一出穿传统戏服装的新戏。这出戏是吴震修根据《兰苕馆外史》中《小卫玠》讲述的故事,由齐如山起草打提纲,大家讨论定稿而成的一出戏。

在北京演出时,高四宝(名老生高庆奎之父)演的县官,正在高坐公堂,草菅人命的时候,突然从台下跳上一老者,边骂狗官,边打演员,虽然冲淡了演出气氛,但也说明了,高四宝对人物刻画得真实,使观众忘了在看戏。戏确实起到了揭露官场黑暗和抨击婚姻不自由的作用。

《嫦娥奔月》是梅兰芳以大胆革新的精神创造的当时舞台上从未出现过的古装新戏。嫦娥在月宫中上穿淡红色绣花边的软绸对襟短袄,下系白色软绸长裙,长裙系在短袄外,这与传统老戏的穿法恰好相反了,腰间的丝绦上编有各种花纹,并有一条丝带,插在中间,带上还打一个如意结,两旁插着玉佩。这种服装和扮相过去舞台上从未见过,又加上广寒宫的布景与灯光的配合,使梅兰芳编创的连唱带做的“花镰舞”和“长袖舞”,以新颖的面目开创了京剧史上古装戏的先例。

如果说《嫦娥奔月》开创了古装戏的道路,那么《黛玉葬花》、《千金一笑》和《俊袭人》则开创了红楼戏的新路。

1917年,梅兰芳演出了《天女散花》。为了演好这出《天女散花》,他参考了敦煌的各种“飞天”画像。为了把画中的“飞天”在天空御风而行时,身上的带子被风吹得飘飘然的形象表现在舞台,他把天女的水袖取消了,改用两条长袖,用武戏的基本功,把长绸抖动起来,舞成各种艺术形态。梅兰芳创造的边唱边舞的“长绸舞”,不但更好地烘托了天女御风而行的形象,也为京剧艺术的表演,增添了新的表现手法。同时也把它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献给了世界人民。

《霸王别姬》是梅兰芳把古代历史用戏剧形式反映在舞台上的一出成功的剧目。

这出戏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是因为杨小楼和梅兰芳成功地塑造了两位古代英雄美人的生动形象。杨小楼开创了以武生应式扮演霸王的先例。他塑造的项羽,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概,却又有勇无谋,刚愎自用,不纳忠言,专恃武力,终于国破身亡。梅兰芳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幼娴书剑,随夫征战,厌恶战争,颇有远见的巾帼英雄。《霸王别姬》不仅成为久演不衰的梅派剧目,表演亦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洛神》也是梅派名剧,在剧的高潮“川上相会”中,既有大段载歌载舞,又有三层高台的布景衬托,神话气氛非常浓郁。梅兰芳经过不懈的努力,刻苦的钻研,终于成功地创造了洛神的光彩形象。

印度诗人泰戈尔到北京,观看了《洛神》,他非常欣赏这个诗剧,并提了意见。他说这是神话剧,布景要用光怪陆离的金、银、红、蓝等重色,还可以设计一些人间没有的奇花异树,这就把洛神这个神仙衬托起来了。还作了一首孟加拉文的诗,自己译成英文,用中国毛笔写在纨扇上送给梅兰芳做纪念。

1930年赴美演出之前,梅兰芳又编排了《宇宙锋》和《凤还巢》两部梅派剧目。并成为经久不衰的保留剧目。

1959年,梅兰芳排演了他一生中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在这出戏中,梅兰芳借鉴豫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特点,根据剧中人物的心情,设计了成套的唱腔,尤其是[南梆子]的运用,更是始自梅兰芳,他为京剧唱腔设计,开创一条先河。

纵观梅派艺术,可以归纳为三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1913年,首次赴上海演出后。由于这次赴沪演出,梅兰芳开阔了眼界,吸收了新思想,萌发了编新戏、演新戏的决心,结出了众多的时装戏、古装戏和昆腔剧的成果。从而提高了他的表演艺术,为形成梅派艺术,打下了基础。

第二次飞跃是1930年赴美演出后产生的变化。这次赴美演出,梅兰芳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京剧艺术家,又赴苏联演出,被国际戏剧界认为与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布莱希特合称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第三次飞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时,梅兰芳虽是晚年,可他“少、多、少”的艺术理论,却实践了。“少、多、少”是初登舞台的青少年演员,必定是较少的剧目与观众见面,当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剧目增多了,表演也丰富了。经过长期艺术实践,又选择了较少的剧目,作为常演的剧目,这就是“少、多、少”的艺术道路。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梅兰芳对京剧唱腔、唱法、做工、念白等等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善于从人物出发,运用唱腔、念白、身段、表情、指法、眼神、舞蹈、武打等艺术手段,把众多的或时装、或古装、或神仙、或凡人的妇女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光彩照人。鲜明的特色,迷人的风韵,构成了杰出的梅派艺术,在我国戏曲艺术宝库中,梅派艺术永运是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

人民热爱梅兰芳,他那完美的梅派艺术,他那高尚的品质道德,给我们留下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艺术上,他勤学苦练,严肃认真,尊重传统,善于继承,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又勇于创新,勇于革新。在京剧范围内,他集青衣、花旦、刀马、老生、武生、小生、钢锤、架子花等技艺要领于一身,在京剧范围之外,他博采汉剧,湘剧、楚剧、川剧、晋剧、豫剧、秦腔、昆曲等剧之长为己用,化在自己身上,成为自己流派的血液。

梅兰芳不愧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创造的艺术将永远流传人世,他高尚的品德、情操也必将永远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