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清净自在心:圣严法师给世人的九堂静心课
21946100000014

第14章 享受工作篇(2)

“你的孩子身体强壮,可以学做木工、做水泥匠,或者做各式各样劳力的工作啊!”可是这个男生的父母却不以为然地说:“那怎么可以,我儿子是大学毕业的,怎么可以做工呢?”

由此可见,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被自己的观念所影响,认为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定要找某一个层面的工作才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对得起自己的学历。也就因为这样,在挑挑拣拣中,慢慢浪费了生命浪费了时间,最终却一事无成。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什么样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会有出头的日子。大多数人自然都喜欢自己多年来所学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但是现实却是,毕业之后,许多人并不能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

曾经遇到过一名在邮局上班的大学生,认识后才知道,原来他大学时修的是法律。按理说,学法律的人应该去从事法律行业,怎么会到邮局上班呢,他却说:“法律的执照不容易考取,正好碰到邮局缺人,我便去考考,谁知道一考就考上了,就去上班了。”虽然他并没有做和专业对口的工作,但看他现在也过得不错。

一切的事情都要懂得随顺因缘,尤其是在工作上,因缘成熟之际,我们自然能够左右逢源,然而因缘若是还未成熟,哪怕碰得头破血流,也不见得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要知道,随顺因缘并不是放弃追求,也不是逃避问题,而是教会人们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当因缘未成熟之际,我们要懂得随顺,不要强求,而因缘成熟之际,我们更要懂得把握因缘,争取机会。西方有句谚语说:“机会不会再度来叩你的门。”这告诉我们,机会有时候也是转瞬即逝,可遇而不可求的,当因缘成熟之际要懂得把握,错过之后也许从此便再也没有了。

林语堂先生身上就曾经发生过一件真实的事情。在林语堂先生尚且年轻的时候,一次,一位先生宴请了美国名作家赛珍珠女士,当时,林语堂先生也在被邀请的行列,于是他便请求主人将他的席位排在了赛珍珠女士的一旁。

在席间,赛珍珠知道座上有多位中国作家,便说:“各位何不把新近的作品拿来,供美国出版社印行?本人愿代为介绍。”

赛珍珠女士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席上大多数人只认为这是赛珍珠礼貌性的敷衍说辞罢了,虽纷纷应和,却也并未认真。而当时,唯独林语堂先生当场一口答应,并且将这件事放在了心上。就在宴席散了之后,回去立刻开始搜集整理自己发表的英文小品,花了两天的时间整理成为一个册子,亲自送给了赛珍珠,请她斧正。而赛珍珠女士也因此对林语堂先生印象极好,评价甚高,之后更是全力以赴地帮助林语堂先生,助他走向成功的高峰。

其实当时在宴席之上的人,英文造诣胜过林语堂先生的比比皆是,然而,唯有林语堂先生把握住了这一次的因缘际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要知道,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仅在犹豫的瞬间可能就错失了它。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除了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努力之外,更要善于把握时机,拥有尝试的勇气和拼搏的精神。机会也许是偶然的,但把握住机会,并借助这一偶然的机会让自己登上成功的巅峰,却并非偶然的。把握当下的时机也许仅仅只是几秒钟,然而这几秒钟却有可能影响到我们今后的命运。徘徊观望往往是我们成功的大敌,只有果断勇敢的人,才有机会抓住因缘的衣襟,走向成功的道路。

也许有人要问,那如果因缘一直不来,我们是不是就要一直等待它的出现呢?居里夫人说过一句话--“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

之前我们说过,要懂得随顺因缘,那是因为在因缘还未成熟之际,我们并不具备创造因缘的能力,不能随顺,终究会遍体鳞伤。而当因缘出现之际,便是我们成功的契机,要敢于把握,敢于拼搏。那么,若是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力量,也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却迟迟未等到属于我们的因缘之际,我们又该如何是好呢?难道只能一直等待幸运女神的光临,一直停步不前吗?当然不是,“我没有机会”是失败者给自己寻找的借口。

人不应该受制于命运,当我们拥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之际,要走向成功,要懂得为自己创造因缘。

有三个年轻人在同一个公司上班,三个年轻人都有着远大的抱负,期望能够得到上司的赏识。A一直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经常想,要是哪天能够和老板偶遇,然后交谈一番,获得老板的赏识,那就可以平步青云了。但是A只是一直想,一直想,却没有任何行动。

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并不像A一样,只是想,他细心地打听老板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什么时候进出电梯,便一直在那个时候乘坐电梯,总希望能遇到老板,有机会和他交谈。

而同事C,他不仅详细地去了解老板的奋斗历程,甚至还调查了老板的为人处世,从什么学校毕业,关心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喜好。

最后,A工作了整整一年,却从没有和老板有过偶遇。B呢,在电梯遇到了老板几次,却都只是匆匆打了招呼,老板并未对他有任何特别的印象。而C,在与老板偶遇几次的过程之中,利用老板感兴趣的话题,让老板迅速记住了他。终于有一天,他有机会和老板长谈了一番,不久便获得了一个更好的职位。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强者懂得做好万全的准备之后,为自己创造成功的因缘。要知道,卓越的成功永远属于那些具有奋斗精神,敢于拼搏的人。

法拉第凭借药房里几瓶药品成了有名的化学家,贝尔用最简单的部件发明了电话,林肯从极其粗陋的茅屋最终走进了白宫……在我们还不具备足够能力的时候,要懂得随顺因缘,以此来积累力量,奠定基础;当我们有机会获得因缘之际,要善于把握,敢于争取;而当我们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和坚实的基础之际,则要懂得不再等待,为自己的成功创造因缘!

给竞争者予方便

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圣严法师

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既是一起携手奋斗的伙伴,同时又是存在着激烈竞争的敌人。办公室哲学存在多种多样的学问,一个不小心,便可能会触犯禁忌,在职场中万劫不复。

身边的同事既是我们的伙伴,但同时也是我们潜在的敌人,从宏观上来说,我们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要共同努力推进企业的发展。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我们也是同一条船上的竞争者,为了能够坐稳船上的位置,暗地里却要斗个你死我活。那么,面对如此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离我们最近,也最远的同事呢?

中国有句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其实这句话在职场之中同样适用。人在职场,难免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若是能够给身边的人方便,当你深陷泥潭之际,才能获得别人的帮助。同事之间,亦敌亦友,却能够做到惺惺相惜,共同进步,这才是竞争的最高境界。恶性的竞争只会损人不利己,而良性的竞争却能够在共同进步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有时,给人一点方便,也是给自己一点方便。

有一个初入职场的小伙子,因为自身杰出的能力,很快便获得了上司的青睐。然而,锋芒毕露的他一心奋斗自己的事业,总是吝于向需要他帮助的同事伸出援手,哪怕只是举手之劳也不愿意去做。到年终考核的时候,虽然他的业绩不俗,但最终升职的机会却落到了另一个业绩一般却人缘极佳的同事身上。

小伙子感到很不忿,自己明明拥有更杰出的能力,为何却不能获得这次升职的机会。当他愤愤不平地质问上司的时候,上司只是微笑着跟他说:

“曾经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在晚上打着灯笼走在街上。有一个路人感到很奇怪,就问那个人说,你本来是双目失明的,又看不到路,为什么还要浪费灯油提着灯笼赶路呢。盲人回答说,我虽然看不见路,但是别人却能看见。在黑暗中,如果没有光亮,别人看不到我,我便很可能会被撞倒。

但如果我提着灯笼,虽然自己看不见,但却为别人照亮了道路,而他们也能够看到我,我也就不会被别人撞倒了。”

小伙子静静地听着,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上司拿出一沓纸说:“公司是由每一个员工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并不是孤胆英雄冲锋陷阵的战地。一个管理者,重要的不是拥有多么强大的能力,而是能够将手下的人团结起来,获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你的能力我们都有目共睹,可是你看看这些同事的推荐书里,没有一个人写了你的名字。有些时候,与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竞争原本是一件可以相互提高的好事情,因为有了竞争才迫使我们去提升自我,努力进步,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然而,却有许多的人将胜利看得过重,甚至不惜违背了道德和良心,对竞争对手进行恶性打压。

其实,在中国,企业间、同事间的恶性竞争并不少见。从企业来说,从蒙牛和伊利之间的相互攻击,到格力与美的之间的业务员命案,恶性竞争层出不穷,损人不利己。而职场之中,同事间明争暗斗,互相造谣打压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反观国际上知名的大品牌,即使竞争不断,也不会采取恶性的手法,而是提升自我,完善品牌,共同进步。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是饮料业的两大巨头,而百事可乐就曾经拒绝过可口可乐叛逃者带来的秘方,并“提醒”

了可口可乐,虽然两大企业一直竞争激烈,却并未出过损人不利己的丑闻。

恶性的竞争只会使得竞争双方都陷入一种下坠的趋势之中,不仅无法取得突破,还可能造成两败俱伤。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只青蛙看自己的邻居老鼠很不顺眼,总是想着要找个机会去教训它。有一天,青蛙见到了老鼠,便对它说:“老鼠啊,我们一起到水里去玩吧。水塘里可是有很多的乐趣呢。”

老鼠犹豫着,却不敢下水,毕竟它不会游泳。于是青蛙便拿来了一根绳子,将老鼠和自己绑在一起,装出一副善意的模样,表示愿意做老鼠的“救生圈”。

可是,就在老鼠跟随青蛙下水以后,青蛙开始凶相毕露,时而游得飞快,时而又潜到水塘底,把老鼠可是折腾得死去活来。最后,老鼠喝了一肚子的水,泡得涨涨地浮在水面上。就在青蛙窃喜之际,空中突然飞来一只鹞子,它在寻找着晚餐。

鹞子见到水面上漂浮着的老鼠,一把便把它抓了起来,把绳子另一头绑着的青蛙也给一块儿抓起来了。吃掉老鼠之后,鹞子的嘴伸向了青蛙……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青蛙此时无限感慨,伤心地说:“真没想到,最后竟然把自己也给害了……”

竞争是有规则的,当我们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打压陷害对手的时候,我们也就踩在了失败的门槛上。恶性竞争所能带给我们的,只有同归于尽两败俱伤的惨败,没有胜利者,没有赢家。

反而,当我们友好地敞开怀抱,为他人考虑的时候,往往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得到意料之外的嘉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却可能柳成荫。

有一个刚进城的乡下人想要在城里经商,便在一条街上开了一家店铺。

可是不久之后,乡下人发现,这条街生意特别不好,路面上还坑坑洼洼的,没有人来修理。他感到很奇怪,便四处向周围的商家们请教。相邻的一个商铺老板告诉他:“你瞧,路不好走吧,经过的人和车子就会慢下来,当他们慢下来的时候,那么走进铺子里的几率就提高了。本来这里生意就不好,要是再不想点儿办法,难道让咱喝西北风啊……”

乡下人听了老板的话,心中很是不开心,他认为这样的逻辑就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于是坚决不顾周围人的劝阻,将地上的石块都给搬开了,还自己找人将坑坑洼洼的路面修整了平坦。就在周围的商家都纷纷对他的行为表示愤怒之时,奇迹却发生了。

经过整修的街道生意变得越来越好,甚至开始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相邻的商铺老板感到很奇怪,和乡下人聊天时疑惑地说:“真奇怪啊,道路畅通了,人们驻足停留的几率就降低了,可是怎么反倒越来越热闹了呢。”

乡下人想了想,笑着说:“也许是因为路好走了,于是大家就都愿意来了吧。”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在我们为他人考虑,尽心尽力做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的时候,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帮助了自己。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之下,竞争无处不在,然而我们更要明白,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企业也是一个大家庭,既然我们处在同一个社会,甚至同一个企业之中,那么我们就是一家人,若是能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坚持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互相进步,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会往一个良好的方向不断发展,变得简单,变得温暖。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若是能遵循这样的原则去做事,我们不仅能够赢得四海朋友,还能招揽八方财源,让竞争变得更加积极,让自己变得左右逢源。

“亏”要懂得怎样吃

甘愿吃明亏,是仁者;受辱吃暗亏,是愚蠢。

--圣严法师

人与人的相处之中,不可能时时占先机,处处占便宜,一个总是处心积虑想着占便宜,为自己考虑,事事斤斤计较的人,必定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而一个人若是心胸狭隘,必然眼界短浅,无法做成大事情,在人际交往之中也不可能做到如鱼得水。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都舍不得付出一分一毫,无论做什么都想占别人一毛两毛的便宜,而往往这样的人,我们都不会将他当做交心的朋友,即使说起来,也都是充满了怨念。其实,很多时候,甘愿吃小小的亏,我们能够收获更大的利益,最后反而就不是吃亏了。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就是个不肯吃小亏的人,她的家境并不贫寒,可以说相对很多人来说算是不错的,可是他们一家人都特别小气。或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上了大学之后,她住在学校,和舍友们一起生活。每次宿舍的人一起去买东西,她永远不会是最先付钱的那个,甚至连打个开水,她也不愿意帮没有零钱的舍友付一下,自己买的零食也总是偷偷藏起来,而吃别人的东西倒是绝不口软。在她看来,她占到了不少的便宜,而自己没有吃一点儿亏,时而沾沾自喜。可她这样的行为却让她的人际交往越来越不好。大学里藏不住秘密,没多久,所有同学都知道了她的这些事情,谁都不喜欢和她待在一起。之后选班长,加入学生会,每样都没有她的份。

每个人身边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这样的人,喜欢占点小便宜,却因此失去了大好的机会。一个大方处事的人,人人都喜欢,心甘情愿吃点儿小亏,在别人看来,就是你的大气和大方,能给别人增添不少的印象分。

一点点的小亏却能收获到远远超过这些小亏的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圣严法师说,甘愿吃明亏,是仁者。孟子说,仁者无敌。一个能够对天下都施行仁爱的人,是不会有敌人的。所谓仁爱,简单来说,就是要能够吃小亏,吃明亏。而若是能做到这样,你的人际交往一定不会差,而最终你也一定不会吃到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