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清净自在心:圣严法师给世人的九堂静心课
21946100000021

第21章 心境调篇(2)

正确面对死亡,首先就应该明白,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无论我们走哪一条路,最后都不可避免地回归到这唯一的结局上。既然它是确定无疑的结局,既然它是我们都无法躲开的规律,那么就应该一切随缘,在面对死亡之前好好走属于自己的道路。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这些不如意就如同一座座的山一般,让我们的灵魂背负沉重,有许多的人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便选择放弃了自己的人生,转而投向死亡。

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大学生在自杀之前的遗言,大概内容是说自己青春的梦想破灭了,对现实充满了绝望。因为绝望,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最终,许多年轻的生命选择了死亡,提早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对于许多人而言,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只要一瞬间,便能够逃离这个残酷的世界,逃离破灭的梦想,逃离一切的痛苦和烦扰。我曾看过无数的家庭因为失去亲人而悲痛欲绝的场面,死去的人静静躺在那里,没有人知道他是否还有哀伤或快乐,但生存的人痛彻心扉的哭号,却久久回荡,无法消散。我们生存于这个世界上,除了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周围的人负责,我们的生命是天赐的,是父母给予的,我们随随便便丢弃它,可曾想过那些身边在乎自己的人的感受?

也许有一部分人会说,自己的存在与否并不会有人关心,因此,就算自己选择了死亡,也不会对不起任何人,逃避任何责任。我认识一个很年轻的孩子,他从小生活得就不幸福。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甚至会动手。

小时候,当他犯错的时候,父母就会一起教训他,只有那个时候,他的父母没有争吵,而且形成了统一战线。于是他开始不断犯错,不断做坏事,因为他认为,只要父母站在同一条线上,他们就不会再争吵了。可是到后来,父母一同教训完他之后,便开始互相指责。他开始逃避,想要远远躲开,他躲到厕所里,躲到走廊里,却始终无法逃避开那些无休止的争吵和暴力,直到最后他遇到了毒品。他并非不知道毒品的危害,只是对他而言,只要能忘记这个世界,能忘记痛苦,什么都不重要了。

他也曾自杀过,甚至在他自杀未遂躺在医院里的时候,他的父母也不曾去看望他。他对人生一度陷入了绝望。而现在,他正在努力和毒瘾作着斗争,找了一份收入不高,但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曾有人问他,为何又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他说:“只是有一天突然在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关心我,要是自己都不关心自己了,不是太凄惨了吗。”

人生在世,要对得起天地,对得起良心,更要对得起自己。无论生活中有多少苦难,权当我们人生道路的修行,死亡既是无法逃开的结局,何必提前结束年轻的生命。无论多少人看轻你,不在乎你,不关心你,若是自己都放弃了自己,那才是真正的可怜。

人对未知的事物自然而然都会产生一种恐惧,对于死亡就更是如此了。

其实,死亡是命里最为平常的一件事情,我们又何必对它有那么多的惧怕?

有的人因为惧怕死亡而终日惴惴不安,不论做什么都踌躇不前,坐飞机怕坠机,坐火车怕追尾,坐汽车怕车祸……对于死亡的恐惧使得人无法前行,一辈子局限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犹如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头上那块小得可怜的天。其实,人活着就应该潇潇洒洒,与其苟且偷生,到不如轰轰烈烈活一次。

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值得我们用心珍惜,如果将时间浪费在对死亡的恐惧上,那么我们的生命可以说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浪费的。

死亡就如同你生活中某天的腹泻发烧一般,它来的时候你不可避免,它也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很平常,很平凡。死亡,权当我们搬个家,换个地方生活罢了,何必过于在意它,而让自己的步伐久久不能迈向前方呢?

不寻死,不怕死,我们便是正确认识了死亡,能够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它。然而,还有一点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死亡是如此平常,即使死亡并不会让我感到恐惧或喜悦,我们也不该把生命浪费在等死上。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曾有人戏称:“人活着就是为了等死。”

生如果是开始,那么死亡就是结束,但一件事情的开始,却不仅仅只是为了走向结束那么简单,它整个发展的过程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许结局是同样的,但不一样的过程却会让这些东西的存在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人生也是一样。

有一天晚上,有个朋友打来电话,闲聊之际探讨起了关于生死的问题。

朋友问:“如果神给你一个机会,可以让你提前一个星期知道自己的死期,你会想知道吗?”

我想了许久,笑说:“我不想知道。生死本是件自然的事情,何必提前知道了,乱了自己的心呢。该来的时候,让它自然地到来不更好吗?”

朋友却笑言:“我会想知道。”

我问他:“那你知道了之后,余下的7天生命会用来做什么?”

朋友说:“我会用前四天陪伴我的家人,带爸妈去度假,做饭给他们吃。

在后三天去做一些自己向往却一直没机会做的事情,比如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去大森林里露营……”

听着朋友诉说,我笑了笑说道:“这些事情明明可以现在就做,为何非要等到将死之际呢?”

朋友那边突然沉默了,片刻之后,他说:“一直忙忙碌碌,以为是为了让人生过得更好。可是现在想想,很多事情,现在不做,等到最后,恐怕想做的时候就来不及了啊……”

有许多人都是如此,在自己的人生中有许多事情想做,却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不断将计划推后,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直到生命的最终,才发现,有那么多的事情,我们想去做,可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而生命将要终结,一切也都来不及了。活着,不是为了等死,想做的事情,就该马上行动,不要等到来不及的一天再开始后悔。

圣严法师说:“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而是一件庄严佛事。”

因此,我们要正确而严肃地面对死亡,不要寻死,不要怕死,更不能等死,只有明白这些,我们才能够明白生命的意义,把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因果亦是循环

现在所得的,是过去所造的,未来所得的,是现在所做的。

--圣严法师

佛曰:“前世因,今世果,每次相遇皆是冥冥注定的因果。”且不说前世今生,就眼前这一世来说,因果也是如影随形的。现在的你,是过去经历的一切所造就的你,而将来的你,则将由现在你所做的一切来造就。

人世间的公平,便是这些因因果果。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彼此间的差距,无论是身份背景,还是个人智商等。但这个世界又是公平的,每个人的人生中所做下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着他日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走一条怎样的道路。人应该看到这个世界的公平,而不是一直抱怨生命的不公,抱怨并不能为你带来任何好处和改变。

人的一生很短暂,过去的一切已经成了回忆,有许多人很念旧,时常会开始怀念过往的喜乐。怀念并不是什么错误,但是沉湎其中,就难免会忽略当下的拥有,等到当下变为过去的时候,也只能感慨自己当时未曾珍惜。每个人都有过去,都经历过遗憾,但是我们要知道,不管是多么让人后悔的遗憾,过去了就是记忆,不应该再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要知道,正是那些遗憾,正是那些过往,才造就了今天的你,才让今天的你成为现在的这个样子。不管你是否满意现在的你是什么模样,它已经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而现在的你,所做的一切,你所决定的一切,都关系着你日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会得到怎样的因果。

从前有一个书生,他有一个未婚妻,两人已经约定了婚期,他也一直翘首企盼。然而,最后未婚妻却没有履行他们彼此的诺言,嫁给了别人,书生深受打击,从此一病不起。家人用尽了方法,遍访名医也无法让他病愈。

有一天,一个和尚路过化缘,听说了书生的事情,便表示自己是一名医生,可以为书生诊治。

书生的家人将僧人带到了书生床前,僧人拿出了一面镜子对书生说:

“你先来看看这个。”书生虚弱地抬起头,看向镜中。

书生看到了一片浩瀚的海洋,波涛汹涌,一具女子的尸体一丝不挂地被海浪冲到了岸边。这时,一个人路过这里,看到了躺在海滩上的女子尸体,叹息了一声,摇摇头便走了。没多久,又来了一个人,他将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披在女尸的身上,便走了。又过了一阵,又来了一人,他在女尸身边徘徊了一阵,挖了一个坑,小心翼翼地把女尸掩埋了。

正在这时,镜中的画面突然变了,书生看到了自己的未婚妻身披喜服,洞房花烛,她的丈夫掀开了她的盖头……僧人说:“看到那具尸体了吗?她便是你的未婚妻的前世。你是路过的第二个人,你给了她一件衣服,她今生与你的相遇便是为了还那段恩情,现在恩情还清了,你们之间的缘分也就了了。她最终要一生一世报答的人,是那个把她掩埋了的人,那个人就是她所嫁的丈夫。前世的因,今世的果,一切都是有定数的。”

听完僧人的话,书生大悟,从床上坐了起来。

这个故事应该讲给现在许多的年轻人来听,现在的年轻人太过于自我,失去了一件东西或者一份感情的时候,往往容易一蹶不振,而不会从中汲取教训,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要知道,丢失了一件东西,往往可能是你自己看顾不好。而丢失一段感情,往往可能在这段感情的行进过程中,你有所过失。因果循环,一切的果都是自己所种下的因,所以,在做任何事的时候,就应该给自己留个心眼,你今日所做之事,总有一天会收获所得出的果。就如同电影《蝴蝶效应》那般,也许只是改变了一个小小的过去,但却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未来。

因果之报是众生平等的,哪怕就算是圣人,甚至是佛都不能幸免。只是在面对着因果之报的时候,一般人往往会怨天尤人,而不懂从自己身上寻找因。而圣人则会心甘情愿,领受自己埋下的因,种下的果。这便是人与人不同的心境所造就。而不同的心境也会导致在面对着一切好坏境况之际做出的不同的决定和行动,而这一切又将成为日后的因,造就将来的自己。因此,学会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世上的一切,才能无论顺逆境,都做出理智的决定。

传说释迦牟尼成佛之后还遭到了三天的头痛的果报,而这也体现出了因果之报对于众生的平等,哪怕是神佛,也没有特权。

佛经所记载,释迦牟尼在凡间的时候,在无量劫前,曾转世投胎到一个小村庄的人家。那个小村庄有一个很大很大的鱼池,有一年,村民们从河中用渔网网到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鱼,其中一个小男孩很顽皮,看着鱼儿很大很有趣,便拿起一根木棍,朝着鱼儿头上连敲三下。最后,村里的百姓们将这条大鱼平分了,村民们各自带回了一部分作为一顿丰盛的晚餐,唯独敲打鱼头的小男孩没有吃那条鱼。

后世,鱼儿转世投胎成为琉璃王,大肆兴兵,踏平了释迦族皇宫五百余人,也包括了无数的军队士兵、人民百姓,血流成河,伤亡无数。这便是因果报应。

而那时敲打鱼儿头的小男孩,便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释迦牟尼佛受到感召头痛连续三天。释迦族分食大鱼和池中鱼虾,故而被琉璃王率领千万大军踏平。释迦牟尼仅是敲打了鱼头,并未与村民分食,故而只受到三天头痛的报应。

一切的事情皆有定数,一切的结果都有引发它的缘由。所以,不论遇到任何事,我们都应该清楚地了解,这些事的发生并非偶然或天降,而是与我们过去的种种事情相互关联。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首先应该从自己身上寻找因由。

比如说一个人人缘不好,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自己的为人处世是否存在什么问题,而不是去挑剔别人有多么不好相处。一个人做事失败,应该从自身开始检讨,是否存在不当的行为,而不是怨天尤人,把所有过错都归于他方。要知道,因果之间,就好比种子和果实,因是我们播种下去的种子,总有一天它会长成果实让我们收获,收获的是什么,取决于我们种下的是什么。而收获之后,果实便又成为下一次播种的种子,于是果成了新的因,而我们又将收获新的果。因果便是这样循环不止,生生不息,贯穿了我们的一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的命运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一直被人们所探讨。人确实有命运,但这命运却不完全由天定。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天,我们的命运都由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来决定,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种好因,得好果,抱着一颗良善的心,每天都做良善的事,便是为我们将来的人生播种好的种子。若是心存恶意,以为没有人知道便不会有报应,那么终有一天,我们将会为自己的恶行埋单,收获自己种下的恶果。

淡然去看待自己拥有的一切,永远不要怨天尤人,要知道,现在的一切都由过去的你所造就。努力去做好今天的事情,永远不要寄希望于什么都不做以后也会更好,未来的一切都取决于你现在种下的因!

生活从无绝境

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圣严法师

生活不是事事如意,几乎每天都会出现需要我们来烦恼的事情,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可能会日思夜想,坐卧不宁,可能会心绪震荡,忐忑不安,但最终,我们越是不安,事情就越会向着糟糕的地方发展。

圣严法师曾说:“生活中难免出现逆境,我经常劝勉大家,处理棘手的问题时,应该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说,遇到任何困难、艰辛、不平的情况,都不逃避,因为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把责任担负起来,才能真正从困扰的问题中获得解脱。”

圣严法师这十二字需要我们时时记牢,面对一切问题时候都要记得: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只有先让自己不逃避,勇敢面对,我们才能够冷静地接受它的存在,从而也理性从容地处理它,而处理完之后,便能够将它放下,以防它来扰乱我们的生活。任何的问题,我们都不该逃避,尤其是越严重的问题,就越不应该逃避。要知道,所有的事情,我们能够处理的,就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去处理,何必让它一直在那里,扰乱我们的生活。而就算遇到了那些我们无法处理的问题,也该正面接受,等待时间去化解它。只有接受了,才能真正做到放下,才能让生活在正确的轨道上继续前行。

当我们的生活遇到问题的时候,面对问题,这是我们解决它的开始,也是我们最难的一步,我们必须要让自己勇敢起来,逼迫自己走出自己的安全屋。要知道,逃避永远无法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它便会一直在那里,甚至不断扩大。首先,我们要明确,世界上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一切事情的发生也都是正常的,我们要敢于面对它,就如同面对吃饭、睡觉这样普通的事情一般,当我们能够直面它的时候,说明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要接受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