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小百科
21973900000019

第19章 地理奥秘(2)

光绪十八年(1838年),《履国丛话》中又有记载:“西安府南十里有雁塔,嘉靖乙卯地震,塔裂为二,癸亥复震,塔合无痕。康熙辛末(1691年)塔又裂,辛丑(1722?年)复合,不知其理。”后面记载的是前一次砖塔复合128?年后小雁塔又一次裂开,再经30?年后自然复合的第三次裂合事实。

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令人难解的奇事。小雁塔的自裂自合共有三次,这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近年来有人推测:小雁塔的离合和西安地区地面裂缝的发展和消亡的机理是一样的,是地壳运动在不同物体上的不同表现,是一种“同质异相”,即地裂、塔裂、地合、塔合。

这种以地壳运动引起小雁塔的离合之说,还不足以令人信服。因为除了小雁塔之外,西安地区在同小雁塔离合的6?次地震中,并没有出现其他自动离合的现象。

千岛湖水下古城

在风景如画的千岛湖下,沉睡着两座千年古城:贺城和狮城。1959年,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原淳安县、遂安县两县合并为现在的淳安县,29万人移居他乡,两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县城淹没在水中,形成了烟波浩淼的千岛湖。

四十多年过去了,两座古城现在还在吗?它们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它们会不会成为千岛湖旅游项目开发又一个亮点?

最近,千岛湖旅游局组织各方面专家,来到被淹水底的遂安古城进行考察。遂安县城俗称“狮城”,建制于公元208年,距今1800余年,地处现在的千岛湖风景区茅头尖水域,距千岛湖镇约40公里。考察人员中的潜水员,入水后不久,就找到了古城城墙,同时还从水中打捞起一批城墙砖、瓦片、餐具等物品。

千岛湖

随后,四名潜水员带着摄像设备同时潜入水下。在穿过一片乱砖瓦砾后,潜水员发现一堵用大块条石堆砌成的石墙,一条石上开凿的痕迹清晰可见,墙表面非常平整,一墙体高大,厚度在3米以上,顺着石墙往前移,一个半圆形的空洞出现在潜水员面前,上面布满了藻类,四周还镶嵌着若干大铁环,至此可以肯定,这就是雄伟的“狮城”古城墙和城门。

古城墙依山势而建,此处城墙处在水下24米处,保存得很完整。接着在水下26米处又发现了一幢砖墙,这是一处木窗依然完整的民房,房梁安然立着,房内的木楼梯完好无损,它证明这座千年古城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这次水下考察探秘,对在水下沉睡四十年的千年遂安古城有了初步认识。千岛湖风景旅游管理局还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它作进一步考证,相信不远的将来,水下古城将成为千岛湖旅游又一亮点。

消失的圆沙古城

位于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南距于田县二百余公里处,恰好在沙漠中央地区有一座古城,因为这里的沙丘都是圆的,考古学家称这座古城为“圆沙古城”。这座古城是目前在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古城,其下限早于西汉。

为什么要在沙漠中心地带筑一座规模如此大的城?有城就有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这样一座规模空前的沙漠之城,竟然不见于任何记载,难道他们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

至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的所有古城,都在中国典籍中有着记载,但沙漠中心的这座城市,却不见于任何史书。

“圆沙古城”城墙顶部约有三四米,残存高度也约三四米。以两排竖直的胡杨木棍夹以层层红柳枝当墙体骨架,墙外用胡杨枝、芦苇类淤泥,畜粪堆积成护坡。墙的拐角处有一些直角的“土坯”。城周长约一公里,呈不规则的圆形,颇像一只桃子,南北最长处距离为三百三十米,东西最宽处距离为二百七十米。考古学家们说,这种古城一般见于人类早期,此后都以方城为主。

城内有六处建筑遗迹暴露在流沙之外,是因风蚀仅存不足半米的立柱基部。地表散布着一些石器、陶片、钢铁小件、米珠以及动物骨骼。城有东、南两门。城门关闭着,长长的门栓扔在门后没有栓上。也许,城中居民在弃城离开时,还没忘记将城门悄悄掩上。也许,他们还打算日后再返回故园。

当时人们为什么要在沙漠中心地带筑一座规模如此大的城?有城就有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筑城为御敌,谁能穿越无尽的沙山入侵这个沙漠深处的城池?古城的居民到底遭受了什么样的危险以致不得不远走他乡?

考古专家通过对圆沙古城及其周围六个墓地的二十座墓的部分发掘,发现古城周围渠道纵横交错,其中最宽的一条渠道宽达1米左右;城内还发现有炼渣;城中散布数量很多的动物骨骼,羊、骆驼量较多,其次为牛、马、驴、狗,还有少量的猪、鹿、兔、鱼、鸟骨等。

在这二十多座古墓葬内,人们内穿粗、细毛布衣,上皮衣,有的还有帽饰和腰带。毛布分平纹和斜纹,织有几何形图案,有的色泽鲜艳如新。头发是棕色的。男的头发绕成发辫,有的还饰以假发。高鼻深目,不属黄皮肤的蒙古人种,应为白皮肤的欧罗巴人种。考古学家还发掘到一个带柄铜镜,这种铜镜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独有的。

在圆沙古城中,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许多神秘的圆洞。大大小小的袋状圆洞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沙漠上,黑洞洞地朝向天空,像一双双深陷的眼睛,似乎大有深意。谁能解读这穿越两千年时空,从远古射过来的神秘“目光”呢?

这样一座颇见规模的城池,是如何消失在流沙之中的?是战争洗劫了这座城池吗?

考古学家们推测,圆沙古城的消失可能与“风暴”——即环境恶化有关。圆沙古城坐落在一条古河道的东岸,西城墙被水冲垮了多处,许多地方水渍严重,说明当年这里的水很大。如果没有充足的水源,圆沙古城也就不会有灌溉农业,宽达一米的古渠遗存已经证明这里的农业曾经有相当大的规模。

据考证,这里曾是克里雅河的一个古老三角洲。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中段,从南向北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条河流在出昆仑山的山口处滋润了现在的于田县绿洲,从南到北贯穿沙漠,汇人沙漠北缘的塔里木河。克里雅河最后一次注入塔里木河大约在一千年前,其三角洲和老河道完全沙化,大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圆沙古城的沙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城中一点二米的土层中,最底下是淤泥芦苇,然后渐渐有了细沙,越往上沙化越严重。克里雅河现在消失的地方距北边的塔里木河已有二百多公里,其间是一望无垠的黄沙。河流在一步步向后退缩,人类也在渐渐从沙漠腹地向外迁移。

被人形容为“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的胡杨是生命力极强的树种。然而在圆沙古城几公里的范围内,考古学家们没找到一棵胡杨。与此同时,圆沙人几乎所有的生产、生活用品都取自胡杨。从这个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过量的采伐导致——起码是加剧了圆沙绿洲生态环境的恶化。

圆沙古城缘何而消失?这些深目高鼻棕发的圆沙人流浪到何处去了?如果他们还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他们的血液里、歌谣中、习俗间是否还残存着失去家园的巨大痛苦?

圆沙古城讲述了人类痛失家园的心酸经历,但愿现代人能够从中获得警世和教训,善待生活的环境。

四川龙大湾的奇怪现象

龙大湾位于四川省威远县城东北约20千米处的山区,在这秀美的悬崖丛林中,却经常出现一些神秘而奇怪的现象。

自1995?年6?月以来,当地的农民和附近煤矿的工人,曾多次听到从龙大湾悬崖中发出震耳的嘶叫声和炮声。

据附近煤矿的一位矿工介绍,一次,他正在龙大湾山脚下散步,突然,阴森的山岩中发出的嘶叫声,长达6~8秒。那种声音像是有千万人在嘶叫,并伴有阵阵类似放炮的声响,可怕极了。附近农民纷纷闻声而出。很多人还同时看到从山岩中冒出很大的一股灰色烟雾。当地一些农民也说,他们以前也多次听到山崖岩中发出的叫声,虽然听后很害怕,但时间一长便不足为怪了。

四川龙大湾神秘洞穴

后经调查发现,龙大湾山上有几个神秘的洞穴。天长日久,洞口已被草木泥土遮住,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深不可测。这些洞穴都是竖直向下,不规则的洞口直径约1.5?米,从上面抛下石头等硬物,?碰撞洞壁的响声要持续数十秒,直至听不到声响。每到下雨前后,洞中会冒出一股股巨大的水蒸气柱。这些洞穴究竟有多深,没人去探测过。

也许早先的人们不知道龙大湾山岩发出的声音是从何而来,神秘的洞穴是如何形成的,所以便把这种叫声说成是龙的叫声,把那些神秘的洞穴误认为是龙的通道,而雨后洞中冒出的巨大水蒸气柱便成了巨龙升天,龙大湾也因此而得名。

据地质人员分析,这些声音的出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很久以前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其声音被“印”在山岩中形成声音的“记忆”;外界一旦与当时的气候条件相似,便可能再次出现这种“记忆”。另一种原因可能是地壳裂变或地质岩移动引起的声响。而洞穴中的水蒸气完全是因为地热引起的。

万里长江第一弯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它和怒江、澜沧江等大河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发源,然后几乎彼此平行地一齐向南流淌。

在这三条河流中,金沙江最靠东边。起初,金沙江也是由北向南流的,可是当流经云南省境内的石鼓村北时,江流突然折转向东,而后又转向北,在只有几千米路的距离内,差不多来了一个180°的大拐弯。

金沙江大拐弯

金沙江流过石鼓村以后,坡度骤然加大,江水在只有几十米宽的深谷中呼啸奔腾。江两岸,一边是玉龙雪山,一边是哈巴雪山,从江底到峰顶落差3000?多米,形成世界上最壮丽的峡谷。这段峡谷就是大名鼎鼎的“虎跳峡”。

千百年来,万里长江第一弯曾使许多到过这里的旅行者迷惑不解,就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江边的居民们也弄不清这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科学工作者通过对金沙江的河流形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下面一些推断。

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急湍的古长江水不断地侵蚀着脚下的岩石,也不断地向西伸展着。时间一长,终于有一天,古长江与古金沙江相遇了。古长江地势比古金沙江要低得多,于是滔滔的金沙江水受到古长江谷地的吸引,自然掉头向东。于是,金沙江就成了长江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地貌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河流袭夺”。

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古长江与古金沙江相互连通的河流袭夺事件。今天的金沙江之所以会发生这样奇怪的拐弯,只不过与当地地壳断裂有关。

可是,金沙江的大拐弯是发生在几十万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地质现象,另外,年代又距离我们那么遥远,当时留下来的遗迹,已经被无情的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了,河流袭夺事件完全有可能发生。

这两种意见争论了许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

神秘的“蜊蚜山”

神秘的“蜊蚜山”,潮涨为礁,潮落为岛,位于江苏省,南与海门市的渔场东灶港相连,北隔小庙洪水道与腰沙相望,是一个天然的生物半岛。蜊蚜山距东灶港口2.7海里,距海岸线3海里,面积约4.5平方公里,呈东西走向,东西长2.65公里,南北长1.67公里。因盛产牡蛎而得名。

传说它总是随潮水而出没,每当农历初八、廿三小汛期,它就受龙王的指派,带着满身珍珠宝贝露出水面,住上几日。经专家考察后认为,淤泥质海岸出现大面积的生物礁实属中国唯一,世界罕见,它为研究古海洋变化提供了地球上唯一的参照体。

蜊蚜山的礁面有几百亩大,与岸边保持着互不干扰,但唇齿相依的距离。小汛期的时候,可以跋涉到礁上去。蜊蚜山是由大马鞍、扁担头、十八跳、黄泥灶、泓西堆等大小不等的80多种牡蛎堆组成。岛上面礁堆起伏,显得层层叠叠的,不知经过了几百年、几千年的积累,使得满目蛎骸形似化石,实却又都是生生不息的生物体,并且像山石一般坚硬。

牡蛎的礁体表布满活动体的牡蛎。沿海渔民一般都是步行到蜊蚜山采捕的,单程步行需要花费的时间为100分钟。

蜊蚜山带有活体的牡蛎礁有三种形状:一是环形礁体,礁体的面积为250~1000平方米,比周边的潮坪高出1~2米,而且礁面的起伏比较大;二是孤立斑礁体,孤立斑礁体大都是凸起的,礁体的面积为25~250平方米,比周边的潮坪高了20~50厘米;三是带状礁体,带状礁体一般是互相平行的,礁体的长为30~100米,宽为10~50米,高为0.5~1.0米,之间的间距为10~30米,而且延伸的方向大致与滨外水道平行,它们之间的潮坪被以破碎牡蛎骸为主的贝壳残体和贝壳砂充满。

蜊蚜山是由不计其数的牡蛎围着在某种相对稳定的物体上生长后,幼贝又围着在成贝表面上继续生长,渐渐地由小变大堆积而成,因此蜊蚜山海域的主要海洋生物资源是牡蛎。蜊蚜山水生生物资源相当丰富,除了自然产量达1000吨左右的牡蛎外,还有沙参(海葵)、黄蟹、海螺、螃蜞、泥螺、竹节虾、八胆鱼、锯缘青蟹等多种海洋动植物。

蜊蚜山,已经成为江苏南通滨海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人们来到这里,不只是想以前一样,赶海采摘、拾滩铲鲜,而且也旅游观潮、采风看海、休闲尝鲜、摄影写生、找创作灵感的,各有所乐。蜊蚜山虽然没有美丽迷人的风景,但是它是我国唯一的奇礁——大面积的生物礁。

西沙群岛“金字塔”

不光埃及有“金字塔”,我国也有“金字塔”。我国的“金字塔”位于西沙群岛的一个小岛上。

该小岛由珊瑚等生物砂岩组成,称为石岛。石岛南北长380米,东西宽260米,面积0.06平方公里。西沙群岛诸岛一般高5~6米,最高不超过10米,而石岛中央高度达15.2米,像一座“金字塔”耸立于西沙群岛之中,故有“金字塔”之称。

西沙群岛的十几个砂岛都是由松散的珊瑚贝壳等生物砂堆聚而成。每当海底珊瑚向上长到海平面,就被海浪削平,使其顶部形成一个平坦的台面,称为礁坪。礁坪上有大量的珊瑚、贝壳等被风浪击碎的碎屑,波浪和海风把这些生物砂砾堆积起来便成为砂岛。

而“金字塔”形的石岛却由坚硬的层状生物砂岩构成。西沙群岛的其他岛的年龄在6000年左右,而石岛年龄在12000~24000年之间。

一般层状砂岩是底部年老,上部年轻。而石岛却截然相反,其底部砂岩年轻,越往上却越老,“金字塔”最高点最老。

有学者认为,在石岛附近原有一个由珊瑚等生物砂岩组成的较大的岛,它不断被风化、剥蚀,这个岛顶部较新的生物砂岩剥蚀下来,堆积在石岛底部,而它较老的底部生物砂岩剥蚀下来,堆积成石岛顶部。这样,石岛年龄便出现倒置现象。

果真如此,那么石岛理应比现在更大更高。但这一点尚无法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