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做人做事做官: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21976900000014

第14章 领导干部处事之基(1)

处事公道正派是一个领导干部做好工作、落实任务所必须遵循的准则。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职,谋其职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实际工作中,要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凡是涉及百姓利益的大事,凡是突发的险事难事,领导干部都应站在一线,干在实处,迎难而上,与干部群众一道同甘共苦,战胜困难。

领导干部的立身行事之道

领导干部是社会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其素质的高低、形象的清浊,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历程中,广大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四好”,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第一,管好自己的口。口作为身体的器官,有两大主要生理功能,一个是说,另一个是吃。领导干部管不管得住自己的口,不乱说话,不乱吃喝,直接关系到其政治素质高不高,自律意识强不强,领导作风端不端。该说的则说,要说的及时,说的到位。不该说的则坚决不说,适可而止,防止“祸”从口出。不讲大话、套话、空话、假话,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工作场合讲话要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一言九鼎,诺言诺行。一句大话、套话会使自己丧失信誉度,一句空话、假话会使自己丧失公信力。特别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要不折不扣地带头执行,少说话,多办事。

领导干部掌握着公共权力,因职业因素,其社会交往面往往广一些,人际联系也相对密切一些,吃请、请吃的机会也会多一些,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要管住自己的口,不能贪吃、嗜欲。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能随便接受请吃的“陷阱”,防止“病”从口入,更不能以吃喝为工作需要的借口、托辞,不务正业,无为而治。要有言语安全意识,职业风险意识和厉行节约意识,务必牢记“两个务必”,在各项工作中严格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真正把钱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刀刃上。

第二,把好自己的手。古语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领导干部是权力资源的拥有者和消费者,要清正廉明,把好自己的手,用好手中的权,心系百姓,为民施政。不能以权谋私、假公济私。陈毅同志曾说过:“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诱惑面前身子要端正,手脚要干净,意志要坚强。要时刻铭记,开弓没有回头箭,伸手容易洗手难。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就热衷于四处伸手、到处插手。有伸手要钱索物的,有插手基层敏感事务的。有的领导干部不给好处不办事,多给好处多办事,甚至给了好处乱办事。在基层干部考学进修、立功授奖、提拔任用等敏感问题上,少数领导干部喜欢插手过问,“提醒”、“指导”下级,常常使基层工作陷入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境地。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都有点权力,但不能滥用职权,越权施政。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觉遵守党纪政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在工程建设、人事安排、干部任用等问题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委集体研究把关,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避免权力异化。

第三,用好自己的人。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人。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好不好,干群关系融洽不融洽,社会秩序稳定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的因素,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高低、能力高下决定的。领导干部不但要盘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还要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发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营造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用人上要不唯亲、只唯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选贤举能,善于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精良、能力突出、团结进取、作风扎实、角色意识强的业务团队。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重点提拔和任用乐于奉献、善于协调、勇于开拓、敢于直谏的人。要逐步扩大竞争性选拔人才的比例,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公信度。“因其才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专业领导要能成为学术权威,学科能手。切忌出于个人的眼前利益或一己私利选用、提拔人员。

领导干部在用好下属的同时,还要注重组建一个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一个领导集体应该是各种不同类型素质、不同专业方向的人组成的。要注重每个成员的不同特点和专长,优化组合,彼此协调,分工合理,责任明确,使班子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配置合理,成为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领导核心,这样才能对工作实行高效能、高质量的指挥、协调和管理。班子成员要能得到上级信任、领导支持、群众拥护、社会认可。“一把手”既要坚持集中,也要发扬民主,做决策时不搞“一言堂”,不搞个人主义,要用得起人,放得下权,办得成事。

第四,办好自己的事。领导干部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灵魂,同时是一个群体、一个团队的“领头雁”,具有标杆和旗帜的身份符号特征,这就要求其立身要正,行事要端。人在其位,当谋其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履职尽责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其领导者身份的合法性基础。凡是领导干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地方政府组织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都要承担一定的职责,因此,作为肩负着组织、协调、指导工作重任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正正派派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争取以出色的政绩造福于民,以良好的作风取信于民。要秉公用权,在工作中不能降低做官的标准,不能放弃做人的原则。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崇高的思想境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多办实事,少摆架子。事在人为,不可人浮于事。“做官不可像官,做人必须像人。”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履行职业角色,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努力当好人民公仆。

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到他的清正廉洁,关系到他对公共权力使用的效度。广大领导干部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尽廉洁之责”,时刻保持角色自律,“吾日三省吾身”,反观自照。要“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经受得住权力、金钱、荣誉、美色等多重考验,做到权力面前不糊涂,利益面前不动摇,诱惑面前不动心,努力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树立起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用模范言行奠人格之基、率风气之先、垂道德之范、尽施政之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无愧于时代、对得住国家的人。

团结共事执政为民

团结共事,是加强领导干部班子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就此,笔者结合实践,认为领导干部团结共事,前提是能干事,基础是会学习,根本是讲团结,关键是重民主。

前提是能干事。能干事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能共事的前提。能干事,就是要想干事。愿意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乐于吃苦、只争朝夕、敬业奉献,做到集中精力做事情、一心一意干事业。就要敢干事。敢闯、敢冒、敢试、敢创新,敢为人先,敢于越“雷池”,敢于趟“禁区”,敢于犯“权威”。就要会干事。就是要有能力、有本领,就是讲方法、讲效率、讲质量、讲水平,就是举重若轻。就要干成事。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让蓝图变成现实,所创造的业绩,能给群众带来实际利益,能经受住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就要不坏事。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公道正派、清正廉洁,补台不拆台,分忧不添乱,不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领导干部只有干事,才能有效推动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干事,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是无法共事的。

基础是会学习。会学习既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能力,也是能共事的基础。会学习,就要自觉学习,提高自己。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修养、一种责任和一种境界,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抓好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理论水平提高了,文化知识博了,科学精神强了,人就会儒雅、高尚起来。就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不能空对空,必须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才能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实现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理论武装和知识储备。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和领导工作的本领。就要善于取长补短。学习有三途,书本、实践和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向同事、向群众学习,来得更容易,效果更实在,提高更快捷。不会学习,浅薄庸俗,不懂道理,是共不了事的。

根本是讲团结。讲团结既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也是能共事的核心。讲团结,就要落实民主集中制。“一把手”要作风民主,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和群众智慧,当“班长”而不当“家长”,总揽而不包揽,果断而不武断。副手要有全局观念,既要干好本职,又要思考全局,积极出主意,善于表达意见,服从而不盲从。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充分发扬民主,才能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达成共识,干好工作。就要始终做到“四个坚持”。即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做到坚持相互尊重,就是尊重对方的职务、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处事方法;坚持求同存异,就是寻找、追求共同干事创业的基点、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把不同意见和分歧搁置起来,让其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坚持共谋发展,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既分工又合作,共同致力推进本单位的发展大业。如果不讲团结,唯我独尊,各弹各的调,也是共不得事的。

关键是重民主。重民主既是领导干部工作方法问题,也是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和党性修养的体现。核心是选人用人要民主。“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人用人的民主是最大的民主。实践中重在突出“三个原则”,即,突出德才兼备、突出注重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原则;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科学发展、围绕发展的第一要务选人用人,坚持以人为本、用其所长;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到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坚持统筹兼顾、努力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倡导“六个注重”,即: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注重选拔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注重选拔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不事张扬的干部,注重选拔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注重选拔思想解放、作风扎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干部,注重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为人民造福,得到群众拥护的干部;做到“三个落实”,即:在规范初始提名程序上落实,在健全讨论决定制度上落实,在完善监督机制上落实。

党员干部“争优”要“为先”

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的重要部署,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延伸和深化,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笔者认为党员干部“争优”要“为先”。

第一,加强学习肯为先。“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学习既是党员干部的一种责任,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承担历史使命、胜任本职工作、成就事业都离不开学习。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做持久学、深入学的表率。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提升素养,不断提高认识问题的高度,思考问题的深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度;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确保思想始终不滑坡,道德始终不出轨,行为始终不走样;要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力争工作方法上有所创新、改革事业上有所作为,提高人民生活上有所建树。

第二,爱岗敬业乐为先。“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爱岗敬业是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岗位的责任,一种奉献的精神。党员干部要乐于做爱岗敬业的先锋,要有为所从事的事业不懈奋斗的思想境界。常怀忧患之心。对所从事的工作要有食不甘味、寝食难安的危机感,唯恐力有所不及、想有所不全、虑有所不周;常抱珍爱之心。对所从事的工作要无比地珍惜和热爱,用远大的政治抱负,崇高的人生境界,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每一件工作。常持不懈之心。把所从事的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树立终身奋斗的思想理念,用时间和实践来检验对事业的忠诚。

第三,开拓创新勇为先。“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中一定要勇于开拓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用创新成果指导发展、促进发展。要想开拓创新。心中始终装着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嘱托,不眷恋往日的辉煌、不固守既得的利益,确立更高的发展定位,树立更高的竞争标杆,以争创一流的精神,真情干事,激情干事;要敢开拓创新。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不计个人利益得与失,不计个人官位升与降,迎难而上、敢想敢做,让创新成为一种意识、一种责任、一种境界;要能开拓创新。善于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现实出发,从提高科学研判、科学决策、科学执行的能力入手,不断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