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知到对自己有责任,你会努力从一个病人变成一个健康人;你觉知到对他人有责任,你也会努力帮助他人从病人变成一个健康人。
臣服这个词,很多人听起来不习惯。我们从小听惯了斗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因此和臣服比,似乎斗争让我们觉得更给力、更带劲。因为斗争主动,臣服被动;斗争积极,臣服消极;斗争明朗,臣服暧昧;斗争尊严,臣服跌份。
实际上,斗争和臣服都没有错,斗争和臣服不管对整体或个体都是必要的功课,也不可避免。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斗争和臣服是一回事,是一个钱币的两面,有斗争就必然会有臣服;你臣服时,你小我的斗争也不可忽略。
奥修说,圣人和凡人的差别不在看问题的深刻,而在看问题的角度。这也是说,圣人和凡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凡人看局部,圣人看整体。正是各自不同的角度造成了人的质的差别。
试想,把我们所处的世界看成是一个村子,圣人就等于是站在树上看世界,从村的这头儿看到村那头;凡人就等于是在家看世界,家对他来说就好比是一口井,他整天待在家里,就等于是坐井观天。
结果,一个上树,一个在家,打从一起步,两人的命运就有了质的差别:在家待着的人,他压根儿就不知道外面还有一个村子,他想的和做的都只是他的家和他家炕头上的那点事。
久而久之,即使从别的地方飘来有益的信息,他多半也是拒绝和回避,因为他没有见过那种东西,他只对他见过的感兴趣,对他没见过的东西,他闭塞的观念一律排斥;而且非但他不接受,他还对外面的新鲜事物极尽嘲讽之能事,他觉得那些人和事太可笑了,他觉得那些有出格想法的人简直就是疯子。
如果他周围的人和他的境遇一模一样,他也不大会有不满意。然而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他周围的邻居有了变化,他内心的平衡器登时倾斜。这时他才想起打开门,到门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开门才发现,多日未见的世界他已经不认识。但他却不大相信外面的改变,他觉得与其变,不如不变更安全。于是他决定守住他的自留地,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但他心里的倾斜不曾有一日扶正和改变。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他老的那一天,他望着窗外的枯枝和顶棚的墙纸,从心底发出一声悔恨的哀叹。
什么叫平庸,这就叫平庸;什么叫想法决定命运,这就叫想法决定命运。从上面这个浓缩版的想法里,就能看出一个人命运的走势。他何以平庸,因为他坐井观天;他何以坐井观天,因为他不想改变想法,所以他也就没能改变命运。
回头再看圣人,圣人打从一开始就站到了树上,他从一开始就看到了整体。而且当他发现在这个村子以外隐约还有别的村子时,他对整体抱有一种深深的敬畏。他从不敢说他知道,因为他知道世界上永远有他不知道的事;他也从不敢说大话,他知道那种自我的妄言无异于自我欺骗;他知道他能做的就只有看清整体,跟随整体,在整体的指引下选好自己的位置,并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尽力发挥,以便他在有限的生命内达到无限的创造力。
接下来,也正是因着这份敬畏心,他学会了臣服。而且臣服不是他无奈的退守,那是他自觉的选择,他敬畏生命,所以他才臣服。因为他明白,整体怀抱的不只是他一个生命,还有数以万计个和他一样的生命需要整体的帮助和指点。
所以他臣服,他甘愿臣服:整体要他走,没说的,他高兴地走;整体要他留下来,他也没说的,他会好好地活,好好地做人;整体要他干大事,他更没说的,他会好好地干,尽他所能。因为他明白,这样的机会整体只给他一次。
这就是“满招损,谦受益”了:谦虚的人何以能自谦?他从整体而来,他知道整体的博大,懂得自己的渺小,他不能不自谦。自满的人何以会满?他禁锢于局部,以为局部就是整体,局部就成了他的哈哈镜,他自满于哈哈镜的夸张,一旦镜片破碎,他看到真实的自己,他又会自惭形秽。
然而,决心臣服也许不难,要做到自觉地臣服还真是不容易。
什么是臣服?臣服就是甘愿接受。甘愿接受什么?甘愿接受生命的真实。生命里有很多东西是真实的,但真实的东西并非美好,有很多真实的东西非但不美好,还非常地丑陋和残酷。但你要敬爱生命,你就要接受生命的全部,接受好的,也接受不好的;接受尽如人意的,也接受不尽如人意的。而且你接受的时候一定要有诚心,不能有一点假招子;不能说我表面接受,但我心里不接受;表面上我让你看不出我的破绽,但实际上我有我的主意。
如果你不理解臣服,你臣服时心有委屈,你臣服时就不会交付真诚,你的委屈就会在你的言行中有所发泄。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妻子发现了丈夫的不忠,在心理医生的劝说下,她同意原谅出轨的丈夫,不跟丈夫离婚,也不再追究这件事。单看她这些举动,她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妻子,她还像过去一样,每天准备好一日三餐,每天按时去接送孩子,每天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但她从不跟丈夫有交流,也不跟丈夫说一句有用的话,她说的话全是没用的,“该吃饭了,该睡觉了,东西放在那儿了,我走了”等等,给人的感觉,她丈夫已经不是一个人,她丈夫现在已经成了一样东西。
而这也正是这位女士想要给他丈夫的感觉,这其实是另一种报复、另一种示威。它的潜台词是:“看,看你厉害还是我厉害,看我怕你还是你怕我,看你以后还老实不老实,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做那种伤天害理的事!”
这么一来,这位女士就等于是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她用她的“冷暴力”对付她丈夫,也用这种“冷暴力”伤害了她自己。她并没有因为她的冷漠而得到快乐,她的心结还是没解开,她的伤口还在流血。
这不是臣服,这是不臣服。这是一种消极的努力,这种努力不是为修复关系,而是为表达仇恨,挽回面子;然而这种根植于错误之上的努力非但不会有结果,还会使关系恶化,使自己更孤立。
所以,一个人想改变自己,你就得学会接受。除接受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你一意孤行的努力不会有结果。因为每个人和每件事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它的走向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此你不妨想一想,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好,你就得拼命去证明自己好。可是你拿什么去证明呢?你没有好啊,你有的全是不好,你怎么拿好去证明呢?除非你已经好了,你拥有了好。但话说回来,一个好人,他是不需要去证明的。好人就是好,他坚信自己的好,他的好不用别人来给他证明,这就是好人的自信。
而那些不好的人,有问题的人,他们整天想着的,就是怎么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是好人。结果,他越是挖空心思地去证明他自己,别人对他越是不信任,因为人家看得很清楚,他哪里是在证明呀,你分明就是在演戏。而上面那个女人的做法,就反映出她潜意识里的演戏心理。
所以,只有接受。臣服的意思就是接受,心甘情愿地接受,接受自己的好,也接受自己的不好;接受别人的好,也接受别人的不好;接受自然的好,也接受自然的不好;接受世界的好,也接受世界的不好。因为,所有的好是真相,所有的不好也是真相。我们一般只愿意接受好,不愿意接受不好,但如果你不接受不好,你原有的好也容易往坏里走。为什么呀?因为你的气场不对。即使你不接受不好,不好在很多时候也不会改变。
比如说你的孩子病了,你的亲人离去了,你的爱人不爱你了,女友答应你的事变卦了,你呈上的报告被搁置了,你参赛的资格被取消了,你出国的梦想破灭了,你提升的可能性没有了,等等。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让我们措手不及,好像我们怎么努力也追不上变化的步子。
这种时候,就需要你有臣服的心态了:一方面你要接受当下的事实;另一方面,你还要怀着接受的心态感激每一件事的存在。因为就算是坏事和失败,种种不如意也不会让你白白地经历;只要你深怀感激,感激生命,感激生活,整体一定会关注你的困难,在紧要关头助你一臂之力。
这就是潜能的力量了,也是过来人的体会:在你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软弱,那么无奈。为什么?因为你学会了接受,你接受困难,接受失败,接受生活的真相,接受生命的真实,正因为这样,困难和失败才会在你心里发生蜕变,你才有能力把自己拉到那条充满阳光的道路上,对自己说:“没有关系,有了这次痛苦、这个挫折,我知道,我反倒比没有痛苦和挫折之前更有数,更踏实,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因为经历过失败和挫折后我才明白,我缺的是什么,该从哪个方面去弥补。”
这也是很多运动员在赛场上发现的真理:人——在跌倒和爬起中成长。
大家知道,小孩子是在跌倒和爬起中成长的,正是因为他一次次地跌倒,他才终于学会了走路。同样,成年人要想在心理上走好,你也需要在跌倒和爬起中成长,因为只有跌倒才能让你知道你缺的是什么。
就像滑冰运动员,如果你姿势不对,但你又每回都侥幸没有摔倒,那就等于说你一直在用错误的姿势去滑跑,而这种错误必然会在某一次的比赛中让你失误,或彻底失落。因为如果你不摔倒,你就永远不知道你错在什么地方;你摔倒一次,你就会向正确迈进一步;你摔倒两次、三次或者更多,你才会更多地接近完美。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生需要的自我矫正的参数,也和运动员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跌倒中取得的。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容易臣服了;用接受的心态去待人处世,对待生活,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我们终于懂得了,原来臣服和接受都不是失去,是得到,而且是真实的所得。于是,为了那份真实的所得和真实的人生,我们决定臣服,甘愿接受,以表达我们对生命的敬意。
下面看看,我们需要接受什么:
一、人是要死的,死与生有同样的庄重
因为有死亡,人生才有了精彩的理由;因为有死亡,人才有了精彩的律动。
说到臣服,我们要接受的第一件事就是死亡。如此坦率似有些“残酷”,但要知道,如果你接受了这个观点说,人是要死的,死与生有同样的庄重,你的人生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因失恋而轻生,死前通知了上帝。上帝就把她接到天堂,让她在天堂里安享幸福。女孩一迈进天堂就惊呆了,她发现她在人间的念想在这里全实现了。每天锦衣玉食不说,还有享不尽的轻歌曼舞;最让她迷醉的还是她的恋人,只要她愿意,男孩随时都会与她厮守且奉献温柔。但很快,这种没有问题的生活就让女孩厌倦了。有一天她哭着对上帝说:“上帝啊,你让我回到人间吧,现在我才明白,没有问题的生活绝对不是幸福,那才是人心的寂寥和痛苦。”
就这样,女孩又回到了人间,在婆娑世界里继续着她苦乐参半的生活。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却表述了人性的矛盾与冲突,人性趋利避害,人性也趋乐避苦;但同时人性也渴望“伟大”,渴望人心的充实与丰富。
这也是为什么智者选择人间作为人的修为地了:地狱里全是苦,修为对全苦的人无所谓出头;天堂里全是乐,修为对全乐的人也无所谓帮助。只有苦乐参半的人间才是修为的好场所,让一味享乐的人遭遇鞭打;让饱尝苦难的人苦尽甘来,离苦得乐。
于是,就像苦难对人有警醒一样,死亡对人也有了鞭策的作用。这也是下面这个故事的深意了,它让我们明白,死亡不是人的敌人,死亡才是我们贴心的朋友。
上帝开始造人时,人的生命是无限的。不久,从地球上传来消息说,拥有无限生命的人个个好吃懒做,不学无术,而且在被问及“你为什么不做好人”时,这些人还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是无限的呀,我还有无数个明天和明天呀!”上帝的使者把这一现状禀报上帝后,上帝非常生气,当即命令使者把所有人全部召回来,并在以后的造人程序中加进了死亡。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寓言故事,它说明了生与死的相依与辩证:如果把生与死比作一对双生子,可以说,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一定会坦然地接受死亡;反过来,也只有死亡,才能加深他对生命的热爱。
对此,不管是战时的关爱,还是灾后的相拥,是死亡的痛苦,还是劫后的庆幸,都一再说明:没有死亡的分离,就没有心的珍惜;没有死亡的历练,就没有生的庄重。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年过去,非子始终忘不了一位获得过南丁格尔奖的护士在唐山大地震那些悲苦的日子里有过的赤诚了:
让我安慰他人,而不求他人的安慰;
让我爱护他人,而不求他人的爱护;
让我谅解他人,而不求他人的谅解;
因为在给予中,我们得到收获;
在死亡中,我们获得永生。
也因此,当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写下“悲欣交集”的感怀时,有谁敢说,你的人生不是悲欣交集的里程,你的心路没有苦乐参半的况味呢?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因着死亡的参与:因为有死亡,人生才有了精彩的理由;因为有死亡,人才有了精彩的律动。于是接受死亡对我们就不是消极了;相反,接受死亡,臣服死亡,才是人对生的确认,一如对“我”的见证。
二、你爱的人、亲人和朋友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你
往往,越是不美的真相,越能让你从容、淡定。为什么?因为真相就是海底。
有这样一则新闻记事:
有两个姐妹,一个28岁,一个24岁,两人都会开车,一个月前不知要去什么地方,就上了高速公路。姐姐开车开到半途后,因为肚子疼,开到路肩,想换成妹妹开。不想后面一辆大货车突然冲上来,瞬间改变了姐俩的命运:一个颈椎骨断了,成了植物人;另一个头骨和肋骨也撞碎了,醒来后,世界已经变了样子……接下来,她们的父亲因为疼爱女儿,在得知车祸的消息后,也因伤心过度当日就死去了……
不知你读了这则记事有什么感慨,非子读后,心里的百味无法言表。如果你读了这样的惨事,仍觉无关痛痒、无关宏旨,怕是你对生的敏感有所冻结;如果他人的惨事引起你的悲悯,让你觉知,说明你学习的态度没有松懈,你居安思危的意识没有麻木。
是的,这就是接受的好处,一如臣服生命,只要你用心,你会得到无尽的启迪和警示。特别是悲剧,又在他人发生悲剧时,他人的不幸能让你加倍珍重幸福,他人的悲剧也能让你因祸得福,找回自我。果真那样,那些可怜的蒙难者才会有所安慰吧:让他人的不幸唤醒你的麻木,解除你的轻狂;让他人的悲剧告诫你的大意,警惕你的疏忽。
的确,上述不幸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一样,即你爱的人,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你;不光父母,你的爱人和朋友也有可能有这样的变故。这一方面指身体变故,这是我们谁也奈何不了的事实,人会患病,人也会因患病而离开这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正因为人事的变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才应该接受变故,警觉变故,不让突然的变故打得我们措手不及,或遗憾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