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遇见觉知的自己
21979900000019

第19章 自省觉知:寂寞出伟大,简单出智慧(3)

因为路就是人走出来的,走出来的路原本就是坑坑洼洼没有平坦。你觉得它平坦,那是因为你心里平坦。心里平坦的人,他原本就没有坑洼的概念,你说那是坑,他说那是碗;你说那是坎,他说那是画儿。这么一来,就没有事能难住他了,管它是坑是洼呢,对他来说都是好地方、好日子。

欣赏身后坑的自怜者大有人在,就别说猛摔一跤了,就算他轻轻绊倒,他也会回过头来,好好欣赏一下自己的“杰作”和“故事”。而且光是欣赏还不过瘾,他还要打开想象的闸门,让他身后的小坑立马罩上厚厚的阴云,连同那条悲哀的小溪也哭出泪来。

这样的自怜者怕是都有自恋倾向。本来他就活得很无聊,身边也没有什么让他上心的事,好不容易摔了一个大跟头,这“伟大”的跟头足以让他感受到自己的特别和可爱。

于是他开始了对自己的陶醉,在他壮怀的画面里,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而且他的不幸足以用小说来记录,用影视剧来记载。也许他身边真有人愿意倾听他的苦难史,那多半也是摔坑的爱好者。即使没有,他也能找个垃圾桶,把他的跟头连同他身后的坑描绘成情景剧,登时成了人们渴望的“传奇”和期待。

对这种自怜者,罗素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是,多数人在监狱里是不会感到幸福的……但是,把自己紧锁在自身的情感中,对外面的事一无兴趣,何尝不是在建造一所更糟糕的监狱呢?在这类情感中,最常见的有恐惧、嫉妒、负罪感、自怜和孤芳自赏。在这些情感中,人的欲望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他急切地要躲在暖和的谎言里,想用编造的谎言来抵御外面的寒冷。但是有一天,当现实的寒风穿透谎言的长袍,当现实的荆棘刺破谎言时,比起那些用艰苦磨炼自己的人,这些自怜者往往要遭受更多的痛苦。

实际上,对他摔过的那个坑,不管他怎么编造都是谎言,说好是谎言,说不好也是谎言,只要是远离了真相,那样的杜撰都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而且,不管说好还是说坏,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突出他的重要性,提升他在别人心里的地位。他就是那种潜意识里总想抢占他人眼球的人,而且还不止是一人的眼球,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关注他的不幸,怜爱他的怜爱。这样的自怜者是否就有过自私呢?又或者,它也说明了那人的虚空和狭隘。

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重要性,这没错。但同时你也该认识到,不管作为名人还是普通人,你也总有不重要的时候和不重要的一天。但那有什么关系呢?你对你自己很重要,这已经是整体给人的厚爱了。你要把这种重要性强加给他人,那就成了一种奢望,和抢夺的心态。

林肯说:“上帝必须爱普通人,因为他创造了太多的普通人。”听听,连伟人都为你讨公道了,你还有什么不平吗?况且,每一位伟人在根底上都是一个普通人,一如每一个普通人,也都有不同凡响的成分。

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位意识到身为伟人的人,都希望在他创造的事物中赢取伟大了;也是为什么,凡是集成伟业的大家,他们的自我都已经不在。他们只有一个自己,那个自己和整体在一起,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多余的自己,他们不会为了让外人感受自己的重要性去编造谎言或故作姿态。

那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事不是自己,是创造。当一个人把自己和创造绑在一起时,他就成了整体的一部分,因为整体就是在创造的。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整体一直都在创造着,整体如果不创造,整体必然要消失或毁灭。

所以,当一个人把自己献给创造时,他就不能往后看了,他一定得向前看。就别说他身后有一个坑了,就算他身后天崩地裂,他也不能顾及,无法留恋。他得一直往前走,没有犹豫,没有得失,倾听自己的声音,跟随自己的感觉,让自己一直往前走,抱定小学生的心态,未来的世界就永远有新奇、有新鲜、有美好、有灿烂。

这也是乔布斯的态度。乔布斯说:“……关于我,应该谨记的关键一点就是,我仍然是个小学生,我仍然在新兵训练营。如果你想有创造性地过自己的生活,像艺术家一样,就不能常常回顾过去,不管你做过什么,以前怎么样,你都必须心甘情愿地接受一切,并将一切抛在脑后。”

就算你不是艺术家,只要你看破并放下,你也没必要对过去了的事一再顾盼。就像那个出家人,身背一个古物瓷缸,是皇上的赠物,忽听背后“哐”的一声,瓷瓶碎了,出家人头也不回,继续赶路。此等超脱,绝不是学来的潇洒,是心里的自在。

没错,只有一路向前,你才能用超然的态度去工作、去生活。否则,你的自我就会无端地扩大,让你在摔倒的坑里痛苦到无限。

也因此,好好活就是不回头,永远向前看。

十、少用脑,多用心

人要活得真实,要真实就只有简单,要简单就只有少用脑,多用心。因为头脑是欲望,欲望让人永不知足;心是接受,接受让人永远快乐、宁静。

有一个故事:

一位新上任的国王,因为一国之君的权力而沾沾自喜,但就一点不足,他总觉得他心里不安全,他渴望在宫殿里四处都有他的身影。于是他命人在大殿的四壁上挂满了镜子,他一站在镜前,“无数个国王”威严屹立,仿佛全是他的替身,给了国王足够的安全感。

国王有一只宠物猴,是国王爱不释手的玩伴。镜子装好的当晚,国王放宠物猴到大殿去玩耍。谁承想,宠物猴往镜前一站,就没完没了地叫了起来。大臣们知道猴子是国王的宠物,没人敢管。就这样国王的猴子叫了一整夜,待早起一看,可怜的宠物猴已死在了镜前。

这只猴子是怎么死的呢?其实不用说各位也明白,这只猴子是被它自己吓死的。因为当它叫的时候,镜子里众多的宠物猴也跟着它叫;它叫得欢,镜子里的宠物猴叫得更欢。它以为镜子里的宠物猴是在跟它较劲,于是它也越发起劲地叫了起来。可是不管它多较劲,镜子里的宠物猴也没有怕过它,似乎比它还要较劲。就这样,一只猴子终归抵不过一群猴的叫喊,可怜的宠物猴终于成了自我恐吓的牺牲品。

人最可贵的地方有两处:一是脑,一是心。人脑是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人心也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可曾几何时,大脑对人过分的要求,让人陷入了欲望的迷雾;人对脑的过度的使用,也让人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于是人们开始羡慕动物,希望自己也能像动物一样,活在此刻,活在当下;也有更多的人开始向往简单,向往淳朴,渴望不管对人对事,最好只问其然,不问所以然。

现在回头再看上面的故事,大家就该明白,那只猴子是怎么死的了。对呀,它就是用脑过度了,因为头脑里有嗔恨,它就把镜中的猴子都当成了敌人。其实活在大千世界,有个把猴子冲你叫喊,原本就是很正常的事,可这只宠物猴就是不明白,我没招你没惹你,你凭什么对我大叫大喊!于是它越想越窝火,越想越来气,就跟镜子里的猴子展开了口水战。口水战越叫越欢实,越打越激烈,以至于这只宠物猴连气带吓,终于命丧黄泉。

实际上,镜中的猴子根本就不存在,那不过是大殿里的猴子在镜中的集体反射,就好比一个人外化的世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外化的世界,那个世界就是一个人心理上的反应。你心里的小九九九曲回肠,你眼中的世界当然就复杂;你心里的天地宽阔敞亮,你眼中的世界就自然简单。而这里所说的少用脑,多用心,也正是在这方面有了积极的意义和内涵。

因为,大凡人头脑里想象的事,都不是真相本身,都与真相有差别。而这些真相之所以被掩盖、被扭曲,虽说有一部分是有意所为,但大部分都是人们下意识的想法和观念,是由于人太过相信自己的主观世界,所以才酿成了客观世界的夸张和走板。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偏差,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眼中的世界,并不是原来的样子,因为人太喜欢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理解世界,所以今日之世界才有了万人涂抹的混乱。

就好比把真相比作一幅画,你在真相上画一笔,我在真相上画一笔,他在真相上也画一笔;你们在真相上画一笔,我们在真相上画一笔,他们在真相上画一笔。接下来再看,你还能看见真相吗?你还知道原来的真相是什么样子吗?在众多人涂抹的非真相里,你能快乐吗?你能敞亮吗?你心里能没有疑问、没有困惑、没有失衡吗?

反过来,如果每个人都能放下主观,接受客观,再想想看,这世界该会有怎样的怡然?如果每个人都能接受真相,在整体赋予自己的真相里人接受自己,努力精进,果真那样,人心该有怎样的清凉,生活该有怎样的和谐?

还有一个故事:

一个大雪天,很多人在酒馆里喝酒,其中有一个书生,一个官员,门槛边上还坐着一个乞丐。书生看着白茫茫的世界,不由得诗兴大发:“大雪纷纷落地……”他正要吟下句,官员接了过去:“这是皇家锐气……”官员看着这场雪,想的自然是“瑞雪兆丰年”,官税多多,很是得意。这时酒馆老板正忙得不亦乐乎呢,心想要不是下雪,生意咋会这么火呢?于是他也高兴地和了一句:“再下三天何妨?”这下门槛上坐着的乞丐不干了,心想:老子都快要饿死了,你还说什么“再下三天”,于是乞丐没好气地接了后一句:“都是胡言乱语!”

您看,就一场雪,就在一个小酒馆,就惹来了四个版本的“酒馆看雪”。老天爷只下了一场雪,可吟诗的这四位,每个人心里都下了一场不同的雪。究竟哪场雪是真的呢?其实不用说您也明白,哪场雪都不是真的,除了老天爷下的那场雪,其他那几场雪都是各人心里的图像,是各人心里的看法描绘了自己的雪景。

这就是头脑的毛病,人的头脑就是有这个毛病,喜欢画画。对一场大雪都能画出这么多的画,再要碰上更复杂的事,那还有真相显摆的地方吗?真相到哪里去立足,到哪里去说理呀?

时下有个词叫人性化,这里不说更复杂的道理,就从人性的角度想想真相的感受,站在真相的角度体会一下真相的无奈。如果你是真相,你愿意这样被扭曲、被忽略、被埋汰吗?你必定不愿意。那好,顺着这个思路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这个自省觉知叫作少用脑,多用心。

因为头脑有问题,头脑总喜欢画画,头脑就是充满了欲望,头脑在欲望的驱使下不是过分紧张,就是好走极端,而且有些人还执着到头,永无回旋。

关于走极端,前面那个宠物猴的故事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实际上,那只猴子就代表了人的头脑,人的头脑就跟那只猴子一样好走极端,什么事都爱死磕、爱较真。特别在人际关系中,又在对方不待见自己时,头脑就开始了暗中的较劲,要么跟自己怄气,要么给对方使绊儿。其实都是没影儿的事,完全是头脑的欲望让人胡思乱想、疑神疑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