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遇见觉知的自己
21979900000026

第26章 成功觉知:思想领先,想法取胜(4)

说到底,流行也好,通俗也好,它之所以能代替美声,并不是因为美声不好,而是美声太华丽,不够简约;而正是流行歌曲和通俗歌曲的出现,使音乐从殿堂里的艺术变成个人心中的咏叹或独白。这也可以理解为个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不想再唱别人了,他们想唱自己,一如在文字上,私小说的撰写者也不再想写别人,想写自己一样。

是的,自己,个人,这原本就不应该成为话题。因为整体在造人时,本来就是一个一个地造出来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人和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使命、自己的因缘。只不过,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要么小农经济,要么大工业文明,都在相当程度和相当时间内忽略了个体的存在,所以才造成了人们强烈地回归个性,渴望解放的解放情结。于是,简约意识应运而生,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实际上,对每一个敏感多思的人,他对简约的感受从来就没有过泯灭。据说,在日本的花道艺术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有一次,一位将军听说在茶道的鼻祖千里休的花园中,种植了很多美丽的牵牛花,将军想去欣赏一下。可当将军来到千里休家的时候,牵牛花已经全部被铲掉了,只剩下最美的一枝摆放在茶室内昏暗的壁龛里。那一刻,将军被这枝仅存的、湿润而盛开的牵牛花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不禁叹道:“原来,大自然中的一枝独秀才是最美的呀!”

而将军感叹的美是什么呢?就是简约——由简约焕发出的根植于一个人心灵底部的想象力,想象力所激发的人与自然的共鸣以及自然给人的灵悟与震撼。

生活中何止这位作古的将军,如果你肯静心体悟,“少即是多”的发现随处可见。比如玫瑰花,对着一把玫瑰花,你怕是什么也看不出来,如果男友送你一把玫瑰花,你很可能会叫一声“哇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你想不出更多的画面。

可如果你收到的是一支玫瑰,那样的一枝独秀在情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一定会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你会觉得这只玫瑰花代表了你在他心目中独一无二的位置,也可以理解为他对你的无可替代的爱。那时你反倒没有了预想的激动,却会从中看出你未来的花香满园、爱浪滚滚,你会突然扑倒在情人的怀里,你说不出一句话,只有因你的幸福欢喜流泪,感激你的缘分。

这就是少的魅力。不光一枝玫瑰花,很多事物都是这样,多是浮,少是静;多是躁,少是沉。正是这样一份形式上的沉静契合了人性底部的追求,留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人需要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有人类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没有想象力,人类将注定要失去生存的品质,沦为野生族的命运。千百万年来的人类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人类想象力得以驰骋并变成现实的历史:过往的历史,想象力使人变成了人;未来的历史,想象力将会使人变得更有品质、更和谐。这是想象力的使命,也是人的福气。

也因此,在西方,每一位堪称大师的艺术家都懂得“上帝就在简约之中”和“少即是多”的含义了。而当工业设计中的简约被某个企业家所看中、所实施后,这位企业家就等于通过它的简约理念,把艺术和谐引进了大众消费者的审美意识,让消费者也有了享受简约的渴望与愉悦。这在汽车设计的一再简约与年轻人最为喜爱的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中得到了证实。

实际上,还在老子的时代,老子就已经悟出了简约生活方式能够给人的静心与智慧,而老子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也正是在想象力的层面给我们一个回归自我的提点,即你走得越远,你知道得越少。因为你走得越远,你离自己的中心就越远,你离自己的灵魂就越远,你离自己的“家”就越远,而世界上所有堪称知道的东西并不在外面,在里面,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你越想知道,你就越应该向内走,往里看。你知道了你自己,你就知道了世界。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浓缩的世界。

简约的生活方式,其益处不可忽略:一方面,简单的生活让人保持了与自然的同步,使人活得淡定、安心;另一方面,时时观照自己,回归自己,也使人抵御了世俗的污染,提高了自己的品位。

归根结底,正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不但要给自己留白,他也需要给他人留白,以便他人也有空间享受自己,同时也有兴致享受你带给他的创造和愉悦。

这就是乔布斯的特立独行和游刃有余。可以说,不光在产品上,就是在做人上,乔布斯也把他的简约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2005年,乔布斯接受了斯坦福大学的邀请,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做讲演。为此,他写出了一篇亲切又简洁的讲话稿,充满朴实的个人感受,堪称乔布斯的作品。

讲演稿没有水分,简约的讲演稿分成三个部分,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讲他为什么退学以及退学后怎样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得到长进;第二个故事讲他从被苹果解雇的“苦药丸”中获得的自省与他如何依靠这个“苦药丸”又创下了收益;第三个故事更精彩——确诊患有癌症后的他如何面对死亡以及从死亡中获得的启示。

“记住自己很快就要死了,这是我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最重要的工具,因为几乎一切——所有外界的期望、所有骄傲、所有对于困窘和失败的恐惧——这些东西都在死亡面前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记住自己终将死去,是我所知最好的方式,避免陷入认为自己会失去什么的陷阱。你已是一无所有,没理由不追随内心。”

这就是留白,简约的真正含义就是留白。这个世界太满了,太挤了,人的空间越来越少了,每个人都感觉被别人侵犯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如果你是个知趣的人,还算有点智慧,你就得懂得简约,懂得给别人留白,留给别人空间、时间、欣赏力、理解力、想象力。这些东西每个人都有,用不着你替别人想,人家会想,用自己的脑袋和心想,用不着你把话说得很明白。这个世界上九成以上的人都是聪明人,没有人是傻子,每个人都有生活阅历、情感阅历,每个人都是过来人,用不着靠你那点自以为是的智慧来说教别人。

未来,不管你做什么,都需要留白,设计也好,讲演也好,生活更是这样,要学会简约——给别人,也给自己——留白。

这就是未来的美学坐标,每个人都会喜欢这样的坐标。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和完整的人,每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产品、对世界都会有自己的想法、看法、观点和理解,而且绝大多数人的看法和理解都会在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留白里自发地达到惊人的一致!

八、以问题为中心

特别在职场,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简单、更轻松,同事之间的个人恩怨也减少到最低限度。

说“以问题为中心”,很多人不明白;说“就事论事”,大家就能心领神会。

什么叫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的意思是,说这件事就是这件事,此事以外的一切包括恩怨、过节、荣辱、态度都搁置不论。

这也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内核:在一定的关系内,关系不是要点,问题是要点;为解决眼下的问题,大家可以忽略关系或超越关系,让问题成为大家的聚焦,而不让关系成为问题的阻碍。因为问题关系到大家的利益和公司的生存,所以问题应当被前置放在首位。

特别在职场,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简单、更轻松,当每一个专业职场人都懂得并掌握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后,同事之间的个人恩怨也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一来,员工不但端正了自我暗示,更由于自己的健康和光明,他自然会用更健康的心理善待同事,避免了由于过度敏感而引起的人际猜疑和情感伤害。

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团队在工作中都能以问题为中心,不用说,这一定会是一支一流的团队,不管每个人做什么,他都会在自己的领域达到最大的完美。因为在面对问题时,他能忽略每个人的缺点和枝节,他首先认同了这些人的潜能与聪慧。也因此,如果你也被乔布斯的传奇所震撼,应该想到,这绝不仅是乔布斯一人的功绩,如果没有被他称之为一流的团队,苹果和皮克斯的传奇也将不复存在。

正因为这样,乔布斯下面这段话听起来才有了足够的霸道,但也十分坦率:

“……人们总说他们和别人合不来,他们不喜欢团队合作。但是我发现,一流选手喜欢和一流选手共事,他们只是不喜欢和三流选手在一起罢了。在皮克斯公司,整个公司的人都是一流选手。……”

然而和一流选手共事确实不容易,比如在麦金塔,就有员工有过这样的抱怨:“在史蒂夫手下工作太难了!”但也有人把压力变成动力,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的行为可以让你在情感上饱受折磨,但如果你能挺过去,它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也是乔布斯的传记作者艾萨克森对乔布斯的评价:“多年来,无论是在他的私人生活还是在职业生涯中,他的核心圈子里集中的都是真正的强者,而不是谄媚者。”

这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好处,它让问题永远处在优先位置,永远不受人际关系的干扰和侵蚀,还得到老板和员工同心一致的专注和对待。为什么?因为这些老板和员工都明白,问题是他们的坎坷,也是他们的缘分;他们是因为解决了这些问题才变得不同凡响的,所以他们才堪称超越了关系的一流的职场人。

写到这儿,笔者想起了我国最优秀的演艺团队之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而人艺的口号“戏比天大”,刚好印证了人艺人以问题为中心的前瞻与胸怀。在人艺有这样的说法,“人人是老师,处处是课堂”。这种超越世俗观念,唯真理是大,唯真知是贤的标准,不但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艺人,也树立了一个光明磊落的典范。

九、抓住偶然,创造机会

对一个用心的人,等待机会是偶然,创造机会是必然,因为他明白,时光飞逝,时不我待。

机会有两种,一种是等来的,一种是自己创造的。要想让等来的机会找自己也不容易,也需要你是一个在人生跑道上跑着的人;但创造的机会就更可贵了,它不但需要你始终跑在跑道上,还需要你有抓住偶然的洞见与智慧。

有一个男孩,他去参加一个企业招聘会,到时才发现,招聘会早已排起了长龙大队,面试者要等到排队叫号才能进入。男孩在队伍里看了看,很快掏出纸笔,写下一个小纸条,跑到窗口递给了工作人员。很快,当男孩进入时,等待他的,已经是录取通知了。显然,他的小纸条“请您在20号以前不要作决定”起了作用。就这样,这个男孩抓住了偶然,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看似偶然而实则必然的机会。

的确,生活里有很多的偶然,这些偶然转瞬即逝,它们的出现就在一瞬间,而且这些偶然在通常情况下都不是机会,它们没有规范机会所具备的那种“可行性”。如果你没有抓住它们,很可能它们就永远地消失不再出现;你及时抓住了它们,偶然的事件就会成为你必然的机会。

就像这个男孩,对他来说,如果他按部就班地想问题,很可能他就错过了机会;如果他错过了,同样的机会怕不会再有第二回。这时他有什么办法呢?他不能加塞,也不能强行闯入。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并不新奇,它只是超越了一般的思维规范。所以说到底,让男孩得到机会的绝不是什么钻营的技能,而是他没有墨守成规的小想法、大智慧。

有一个女孩想去外企,正赶上外企那阵子不招人。很多人都劝女孩不要去,省得碰一鼻子灰。可女孩就是不信邪,她说:“不招人才好呢,不招人就没人跟我竞争了。”于是女孩大胆地拿着她的简历来到了外企人事部。结果,也是凭着那股子没有循规蹈矩的思维,女孩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本来没有可她却偏偏相信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