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茶经·茶道
21990500000014

第14章 茶之器: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2)

脱胎漆茶具通常是一把茶壶连同四只茶杯,存放在圆形或长方形的茶盘内,壶、杯、盘通常呈一色,多为黑色,也有黄棕、棕红、深绿等色,并融书画于一体,饱含文化意蕴;且轻巧美观,色泽光亮,明镜照人;又不怕水浸,能耐温、耐酸碱腐蚀。脱胎漆茶具除有实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常为鉴赏家所收藏。

除了福州脱胎茶具,漆器茶具较有名的还有北京雕漆茶具、江西鄱阳等地生产的脱胎漆器等,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别具一格的植物茶具

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有艺术之美,又不失实用价值,所以,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茶区,很多人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在我国南方,如海南等地有用椰壳制作的壶、碗来泡茶的,经济而实用,又具有艺术性。这一类天然植物茶具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在已很少使用。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福建省武夷山等地的乌龙茶木盒,在盒上绘制山水图案,制作精细,别具一格。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二黄竹片茶罐,也是馈赠亲友的珍品,且有实用价值。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二十八种茶具,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这种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

因此,从古至今,竹木茶具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但缺点是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到了清代,四川出现了一种竹编茶具,它既是一种工艺品,又有实用价值,主要品种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壶、茶盘等,多为成套制作。

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

这种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并有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多数人购置竹编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摆设和收藏。

自古以来葫芦一直是应用很广泛的盛水的好器具,有人将葫芦制作成茶具,品茶把玩两相宜,不亦乐乎。还可以将葫芦做成茶滤,也很别致有趣。

温润高雅的紫砂茶具

瓷器茶具的发展,使陶制茶具相形见绌,但紫砂陶具,却能与瓷器茶具争名于世。因此,有人将紫砂茶具称之为紫色瓷器。

宜兴紫砂茶具是陶器中的佼佼者,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在明代大为流行。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还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

据说苏东坡设计了一件茶壶,它以取法自然的古青色树枝作为壶的把手,配以赭色瓜型壶身,刻上古朴的瓦当纹和精妙的书法,清丽雅致,色彩对比相得益彰,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有实用价值的珍品。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先后山现了两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又名供春)和他的徒弟时大彬。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传说寺院里有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他朝夕观赏乃摹拟树瘤,捏制树瘤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著名制壶大师。供春的制品被称为“供春壶”,造型新颖精巧,质地薄而坚实,有“供春之壶,胜于美玉”的美誉。

时大彬突破了师傅传授的格局而多做小壶,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因此当时就有十分推崇的诗句:“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

宜兴制的紫砂茶具,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具有“泡茶不走味”的特色。曾有这样的传说:一个泥水匠修屋时,把一个宜兴产的紫砂陶茶壶放在屋顶天花板里,完工后忘记带走,几年后再度修屋时发现了它,而壶内茶的汤色、香气、滋味竟丝毫未变。这个传说或许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紫砂茶壶的性能和优点。

紫砂茶具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海外,多次在国际性博览会中获得金奖,颇受好评,为中外陶瓷鉴赏家、收藏家所珍视。

销声匿迹的金属茶具

金银茶具

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

金银茶具属于金属茶具的一种。大约在南北朝时,中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银器具。到隋唐时,金银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陕西扶风法门寺曾经出土了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

这套茶具是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时,奉献给法门寺佛祖的一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系列茶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最完整、最精美华贵的茶具。这套茶具包括金、银、玻璃、秘色瓷等烹茶、饮茶器物,形式设计丰富多彩,构思巧妙,形象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千余年前辉煌灿烂的工艺美术成就。如盛茶饼用的金银丝条笼子,呈筒状,带盖,通体用金丝、银丝编结而成,盖顶有塔状编织装饰,盖面与盖沿有金丝盘成的小珠圈,精妙异常。

宋人使用的茶具以金银为上品,并视之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蔡襄在其《茶录》中具体记载当时流行的斗茶用具“茶椎、茶钤、茶匙、汤瓶”等均以黄金为上,次一些则“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宋代银制茶具继承发扬了唐代金银器模压、锤压、錾刻、焊接、鎏金等工艺传统,在其基础上创造了立体装饰、浮雕凸花和镂刻工艺,充分显示出宋代金银工艺制作的高水平。

与唐代相比,宋人,尤其是官宦、富贵人家更重视茶具的质地和工艺。金银茶具受到社会上层人士的普遍欢迎,富丽工巧的金银茶具成为文人骚客吟哦的对象——“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银瓶铜碾俱官样,恨欠纤纤为捧瓯”等。诗中“黄金碾”、“银瓶”、“铜嘬”都是指碾茶和注汤金银制茶具。

当时,在长沙出现了一批冶制金属器具为业的匠人,能制造“甲天下”的长沙金属茶具。据史载:这些茶器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外面用大银盒包装,精美异常。衡山人赵葵,在潭州曾经用黄金千两铸造了一套茶器,进献给宋理宗,理宗非常高兴。茶器制作水平很高,连皇宫内的工匠都“所不能为”,故称“长沙茶器,精妙甲天下”。

铜茶具

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唐宋以来,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的风气。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

中国的铜茶具,最普遍的是铜煮壶。铜煮壶系茶具的组成部分,专门用来煮水沏茶。最早的专门煮茶器由盛水的锅与烧火的架子组成。宋承唐制,茶具的整体变化不大,但为适应“斗茶”,煮水用具改用铫,俗称吊子,有柄有嘴。

到了明末清初,铜水壶几乎一统天下,不论是茶馆,还是居家,都使用铜水壶,俗称“铜吊”,至今,人们还将铜吊泛指一切烧水壶。

作为古玩收藏的铜煮壶,并非家用铜吊,而是指文人雅士或老茶客用来沏茶烧水的铜壶。通常它们都较为讲究,有紫铜、黄铜与白铜的,体积都不大,而且大多配有烧火的架子。这些铜煮壶,不仅造型小巧玲珑别致,甚至镂花刻字,很有书卷气。年代大多在清末至民国。还有一种铜煮壶,将壶与架子融为一体,外壳呈方柜形,上面为壶,下面是烧木炭的炉膛,古色古香令人喜爱。

锡茶具

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用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如明朝张谦德所著《茶经》,就把瓷茶壶列为上等,金、银壶列为次等,铜、锡壶则属下等,为斗茶行家所不屑采用。

到了现代,金属茶具已基本上销声匿迹。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这样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仍流行于世。

锡的理化性能稳定,用锡做的用来储茶的茶器,具有很多的优点。锡工艺茶叶罐具有耐碱,无毒无味,不生锈等特点,不仅外观精美,而且非常实用。锡罐贮茶器多制成小口长颈,其盖为圆桶状,密封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