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修养之最高境界
21996400000047

第47章 平衡——和谐大道(4)

19夫妇虽不像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那样的骨肉之情,却是人一生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所以夫道以义,妇道以德,只有苦乐与共,休戚相关,才能成为好的夫妇,也才有人生的真正幸福。所以男子选择妻子的时候,应该选择贤淑、贞静有德的女子,而不应只重其貌。女子在选择丈夫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明事理,有才学,真诚而老实的人,而不应看重他的名位。只有这样,才能互相尊重、信任,才能组成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庭。

20夫妻关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夫妻的和睦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古有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体现了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的美好感情。而宋弘所说的“糟糠之妻不下堂”,已成为千百年来表达爱情忠贞不渝的名言。可以说夫妻之间的恩爱是身心的契合,它不止是卿卿我我,也绝非是条件的交换,更不应是由一方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夫妻恩爱应是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相互砥砺,成就一番事业,这才是中国传统夫妻关系的民族特色和精华之所在。

21家庭的爱,首先表现在爱长辈以得欢心为本。尽孝尽敬。“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道光23年6月6日家书)而后是兄弟妻子,相亲相爱,融洽相处,和气蒸蒸。以爱为主线处理家庭内一切问题,而不是在家庭里也搞智斗、闹官司。论理论法,甚至把家庭矛盾社会化,象一个国家内部事务国际化一样弄得难以收场。曾国藩指出,兄弟之间相互争斗,婆媳之间相互扯皮,夫妻之间两相计较,像这样的家庭不衰败从没有过。

22“巧招杀,忮招杀,吝招杀;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虚伪、嫉恨、吝啬,招致败亡;孝悌、勤俭、敬恕带来祥和。这幅对联非常鲜明地对比了没有爱意的家庭和有爱意的家庭的两种结果。没有爱意,走向败亡,爱意融融,兴旺发达。爱,不等于姑息,而应“爱之以德”。

23“万卷藏书宜子弟;一尊满意说桑麻。”一个耕读世家,有万卷藏书互教互学,丰收季节杀猪捕鱼,腊酒飘香,全家人欢欢喜喜,团团圆圆,多么惬意的天伦之乐!

24曾国藩曾为家庭规范所作的八本。因时过境迁,现代人已不能领会其痛痒所在,只在一个爱字。我们把八本翻新为“现代家庭兴家八本”:

读书以运用为本,

作文以创意为本,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养生以动静相宜为本,

立身以战胜自己为本,

持家以勤俭为本,

作事以参与为本,

处邻以友善为本。

25如果所有权与调度权发生矛盾,二者必择其一,你是要所有权还是要调度权?有远见卓识的人会选择调度权,短视浅薄的人会选择所有权。为什么有远见卓识的人会选择调度权?因为他要守住一个“融”字,运用“和合共生”的原则发展事业。玩物流玩到像魔术师说有就有,会人物会到成知心友喊来就来,不比“多藏仁厚”有趣味得多吗?

26“融得性情上偏私”就是容得下别人的物欲要求。处理“家庭内嫌隙”与经纶治世有什么联系?前者是做练习,学经验,后者是动真格。前者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后者失败了就失败了,一耽误好几年,甚至永无弥合求和的可能。

27仇必和而解,恨必爱以消,化敌为友,化恨为爱,化腐朽为神奇,这就是“化”。“毁人者不美”,扭曲了自己灵魂,落井下石,设局伤害了别人的人,自己虽得到了暂时的安全或利益,但他的内心世界是痛苦和虚弱的。特别当更多的人知道事情真相之后,他的痛苦更深,虚弱更甚。一个活在自恐心境中的人比活在自卑心境中的人更加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人,一天得不到宽恕,一天内伤难愈。因此,他们的寿命往往由此而折损。

28而遭人“讪谤”(讥谗诽谤)的人,只要坦然面对现实,度过厄境,反躬自省,战胜自己,反而可以“释丑而增美”。为什么?因为打击到位就可以觉悟到位,使他在人生逆旅中加快成熟。而打击过头会轻松自在,使他懂得人生如戏,世事如棋,以玩家心态坦然面对一切,于是世界在他面前反而圆满有趣了。过去执着死抱的错误观念一旦丢弃,人生的善美便接踵而来。“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祸患转化为福缘,道理一如前述。

29毁人者、欺人者做事不留余地,但被毁者、被欺者却应当留余地,这是讲“化”的精髓所在了。因为被毁过,知道那被毁的滋味,故不忍再让别人遭毁;因为被欺过,知道那被欺的痛苦,故不忍再让别人受欺。于是又回到化“分”为“合”、化“斗”为“和”的和合共生原则。当然,讲“化”并不是要我们去拥抱毁人者、欺人者,而是不要记仇,不要记怨,放他一码,让他自己觉醒,或自遭报应。

30古人曰:“识时务者为俊杰。”时务,外部环境也。一个人对所在外部环境的判断非常重要,判断错了,会把朋友当敌人,什么往日情谊,什么面子,什么才能,都等于零,无缘无故可以大兴讨伐之师。惠子遍搜庄子就是这样来的。庄子是识时务者,他不想当梁国宰相,只想做学问,研究虚无放旷之学,追寻真人至性。他判断惠子不是对他做学问有意见,而是误解庄子有夺位之嫌,所以坦然面陈,化解误会。面对面地消除误会是解决此类难题的最好办法。而这样做的前提,是充分掌握信息,准确判断。

31真正置身于一个竞争格局之中,也不要与对手较劲。“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与对手较劲,那是在刺激对手。如果他强于你,这只会使他提高警觉,进一步做强,这是作用越大反作用力越强的原理。如果他弱于你,你与他较劲,等于帮助他坚强起来,增加你制胜的难度,增加你的竞争成本和不可预见之损耗。这对你来说,都是不合算的。

32一个成功者,首先在于把外界引力和自己的实力弄清楚,做到“知”。如果遇到多家对手竞争同一个标的物,则须在了解每一个对手的同时把自己的竞争力及个人品性、能量上的长处、缺陷,竞技状态算计在失败机率中。不求成功,只求不失败,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反会更大一些。如果这个标的物是可竞标可不竞标的,或者对手云集,强者如云,自己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不如趁早放弃,根本不做。发展机遇到处都有,“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何必一定像飞蛾投夜烛、鸱鸮争腐鼠一样往不值得使劲的地方使劲呢?

33人们习惯于往好的方面想问题,总把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当作口头禅。殊不知即使是好事,办砸了也会祸从天降。“天将降大祸于斯人也”同样不可不防。

34天将降大祸于斯人也,必先骄其心志,奢其热望,强其诱惑,长其躁气,使其重外轻内,急功近利,或忽小节而坏大德,贪小利而悖大道,亲钱财而疏亲友,趋淫逸而乱大伦。或因卑贱于人,不堪受辱,忍耐顿失,理智顿丧,言语狂乱,行为失控,因酒作祟,因气致昏。或痴迷功名,狂追不止,幻想当真,荒唐迭出,恶性透支,铤而走险,身心分裂,众叛亲离。虽善劝而无益,以自孽而悔迟矣。

《祸福》:

祸在初,

情势不明判断错,起步差池是大误。

成败玄机天地人,开局能悟便是福。

祸在口,

因言获罪古来有,出语不逊易成仇。

修得一默代千言,化敌为友信悠悠。

祸在心,

游戏规则不可侵,一念之差千古恨。

方寸若能养静气,世事诡谲我天真。

祸在功,

未识功名只是空,老之将至仍喊冲。

何不随缘安进退,留足退步再言攻。

祸在利,

举世攘攘皆迷离,欲速不达商之忌。

谋事辅人若精一,余年必获大欢喜。

35“居官四败”是:昏庸懒惰,放任下属;傲慢狂妄,胆大妄为;贪婪刻薄,见利忘义;反复无常,言而无信。

36居家四败”是:骄奢淫荡,放纵子弟,兄弟不和,侮师慢客。这里列出的都是致祸之因,把祸挑明了,就是为了远祸、避祸、救祸。远祸的办法,有遇家庭重大决策,必须具备成熟条件和全部要素才可以考虑;要多与家庭其他成员商量,多听老人意见;有必请专家共事,不做不熟悉的项目等等,等等。但最根本的是当家人要对家庭负责任,要有福祸意识,防范风险意识。

37一个人到了老年,他的社会责任尽完了,他需要重新回到原点了。他有很多事情要做,归根结底是两件事:一是外部世界的功利工程峻工、扫尾、清场、交割;二是内部世界的成熟工程修补完善,总结、升华。这两件事情的重心应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如果把重心摆错了,还没有从沉沦中自拔出来,还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那就可能会追逐什么便为什么“死不瞑目”。那不会“死而后已”,而可能会死而后不已。只有追求功利与成熟平衡的人才会享受平衡,不会为平衡遗憾。因为平衡状态即是“和”的状态。“和”是社会的正常状态,宇宙的正常状态,生活的正常状态,生命的正常状态。“和”是不朽的。

38程颢诗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气与人同。”其意境在:与天地万物相和谐、相融洽,与世间人们同乐同喜,共享人生。“四时佳气与人同”,讲的是无不融洽,无不相容的中庸之道。只要把个人摆到天地万物的本然状态之中,摆到芸芸众生中之一分子的恰当位置上,就会获得怡然自得和四时佳气皆为我备的安逸舒适。反过来,一个人如果感到自己一年四季都很安逸舒适:个人处境之进退沉浮,外部环境之迁移变化,人情冷暖之高低寒热都在自己的预料和把握之中,都正好是“入吾彀中”,没有怨尤,没有“想不到”的烦恼,没有“没想到”的遗憾,没有“谁负谁”的计较,这个人就达到“与人同”了。与人和同最乐,因为他找到了内外世界的平衡点。

39一个“和”字,涵盖了中国哲学、伦理道德、美学理论的全部精髓。“和”是一种吉祥的结果。就人际关系论,现在我们面临的有亲人之和、同仁之和、朋友之和、客户之和、社会之和等不同课题,其间都需要有分辨、有区别、有分寸地处理好,以期最终都达到“和气致祥”的结果。

40在诗人的笔下,桥是极富象征意义的一种美。从“小桥流水人家”到“二十四桥明月夜”;从“驿外断桥边”联想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建国豪情。一个“桥”字,曾经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

41桥具有一种积极务实的精神。桥是路的衔接和延伸。大地上有了沟壑、溪涧、江河、湖海,造成了隔阂、中断、梗阻。怎么办?人类没有叹息、没有埋怨、没有空自议论、也没有愚蠢到封江填海,而是架起了独木桥、石拱桥、大铁桥……于是,地域隔阂打破,自然之美犹存。交通拥挤,事故频出,一座气势如虹的立交桥横空架起,紊乱转为壮美,无序变成有序。

42“桥”与“通”是同义词,而“通”是一种高格调、高境界。人们习惯于一种超稳定的思维定式,常常会出现一些思维误区、一些思维死角。如两种互不相关或互相对立的东西能不能连到一起?有没有一个最佳结合点实现这种连接或沟通、融通?看看自然界的桥,特别看看那深沟险谷间“万里关山度若飞”的吊索桥,那远渡重洋的海上桥梁--客轮、货轮,对于填补我们的思维空间,学会由不通到豁然而通,不是可以大有启迪吗?

43桥是一种默契。架桥是一个充满理解、默契的系统工程。“我在桥之东,君在桥之西,桥成人亦近,合龙在今夕。”架桥架到合龙,一次成功,皆大欢喜,这是最动人心魄的。由此想到,桥是默契的结晶。在我们这个多层次的社会里,因为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多种原因,造成了不同人群之间在思想、意识、情感、意趣方面千差万别的现状。青年与老年、干部与群众、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从事不同职业、在不同体制下生活的人群等等,都希望相互之间有更多的理解、更多的信任、更多的默契。试想,互相之间架设一道心灵相通的桥梁,对于我们这个和平发展的时代来说是多么重要!

44朋友,您是否想从现在做起,与周围的人群多架设几道互相沟通的精神彩虹呢?

45诗一首:

六和歌

身和同住似家庭,口和无诤避纷争,

意和同悦勤交换,戒和同修增慧根,

见和同祥补短长,利和同均息贪嗔,

若能聚合六和众,倒海移山事大成。

知行合一

1你有的是一副堂堂的七尺之躯,有的是热情和智慧,你却不知道把它们好好利用,这岂不是辜负了你的七尺之躯,辜负了你的热情和智慧?你的堂堂的仪表不过是一尊蜡像,没有一点男子汉的血气;你的山盟海誓都是些空虚的谎语,杀害你所发誓珍爱的情人;你的智慧不知道指示你的行动,驾御你的感情,它已经变成了愚妄的谬见。正像装在一个笨拙的兵士的枪膛里的火药,本来是自卫的武器,因为不懂得点燃的方法,反而毁损了自己的肢体。

2人是由生命力支配着的。活的人由于有活下去的愿望,他才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使自己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通过观察和感受,人的生命力就受到了锻炼,并且使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这种能力又经过经常深入的训练,克服了许多困难,又进一步达到完善的地步。这就是人和能力的相互关系。仅仅是思考和依靠谈理论是不能发展能力的,它必须伴随以行动和实际锻炼才能达到目的。只有通过行动才能使生命力的作用发挥出来。

3一位艺术家,不论是画家还是别的什么家;一位伟人,不管是领袖,还是统帅,他们之所以伟大,都是因为他们在感情上、精神上和肉体上经历过一连串伟大的事件。……没有伟大的经历,就想成为一个伟人,那简直是异想天开;即使成了伟人,那也是由于财迷们吹嘘捧场的结果。

4普通个人,即便才能一般,也会取得成功。但是战胜灾难和对死亡的恐惧,这个胜利只属于伟大人物。永远心满意足无忧无虑地度过一生,这无疑是对自然的一知半解。你可能会成为伟大的人物,但是倘若命运没有给你机会来证明你的价值,我怎么知道你的伟大呢?如果一个人要认识自己,他必须被验证。除了试验,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能够完成什么。有些人情愿把自己交给懒惰的命运,当他们的价值快要被遗忘时,却希望有某种机会到处宣告自己的价值。

5双向人生,有双重目标,那就是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做事难免有兴衰成败,而做人却应当“心体莹然,本来不失”。什么叫“心体莹然”?正直、善良、诚信就叫做“心体莹然”。什么叫“本来不失”?人的内心深处本来就具有这种优良本性,不需要从外面找来,这就叫“本来不失”。

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有没有位置,是不是被人“瞧得起”,是不是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就凭这些“本来不失”的秉性,而不在于外物的作用。单向度的人只有功利目标而没有成熟目标。他们以为拥有人无我有的外物就可以使自己得到人无我有的尊重和承认。他们穿了一件高档名牌服装,戴了块进口高级手表,买了一辆豪华轿车,都要用乞求的眼光使别人看到,唯恐别人不知道。这就叫“靠外物做人”。岂不知越是炫耀,越被别人瞧不起,越在人家心目中“掉价”。越显得孤立和悲哀,反得不到“生而为人”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