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修养之最高境界
21996400000052

第52章 平衡——和谐大道(9)

54第二,要弄清什么是“中正”。“文明以健,中正而应”,乃是将中正与光明正大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易经中另外两卦的卦辞可相互印证这一点。第10卦履卦:“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阳刚中正,即使君临天下也不违背天理良心,问心无愧,这才叫光明正大。32卦恒卦:“君子以立不易方”。君子既已立志,就持之以恒,尊道直行,决不改变方向。《司马兵法》对“正”的解释更明朗:“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那么“中正”呢?中内也,这是指内在向度的精神世界了。“中正”,内心格守仁义之本,上不愧天,下不怍地,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之谓也。

55第三,要弄清什么叫“通天下之志”。用现代语言讲,就是为人民服务。天下之志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为公之心。据孔颖达对《礼记》的注疏:“为公,谓揖让圣德,不私传子孙。”大道通天,为了天下之志,为了人类的大爱,单个个人作出必要的牺牲是其作为人类一分子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就是寻找志同道合的春秋大义。

56《战国策·秦策·范雎说秦王》,记载魏国的死囚范雎被秦昭王救出之后与秦王的对话。范雎说:我的进谏会涉及你的母后和舅舅。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死,人人难免,只要“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所大愿也,臣何患乎?”“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秦王顿足答曰:先生何出此言,“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生,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及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这篇文章以“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结束,写得十分感人。这一对君臣就是“通天下之志”的“志同道合”了。后来,秦王以范雎为相,秦国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秦国大治。

平衡大道

1圣学之最高主旨,首在教人以为圣贤、君子、大人、超人之道。

2唯人可不在治平之位,然不可无治平之德,修德以成人之性立人之道也。故所谓君学、圣学,亦即人学与做人之学,在教人以超凡入圣之基本要道,而远离乎草芥境界之学也。

3修身之目的,在使吾人大之则为圣人,小之则为君子。圣人则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故日至诚可以前知。前知者:因历史大流、文化大趋之必然性而知也,如转圆石于千仞悬岩,知其必下至岩底之原方止之知也。此唯圣者能之。小之则为君子,君子能自强者也:强者有勇,大勇者必智,大智者必仁,大仁者必诚。

4养天自乐者,其诀要在能率其天性,存其天真,养其天和。行斯四者,自得自乐。由此箴,可证知内养与圣修功夫,实已经历一番大变化气质过程,与一番大转化心性过程,透出英雄豪杰之功利境界,而顿超上人于圣人境界矣!

5就变幻莫测的物质世界来说,一切功业、名誉、财富、权位,即使是人的躯体本身,都只是上天暂时赋予你的,不过是身外之物。如果从物我一体的境界看,不论是骨肉至亲的父母兄弟,甚至连天下万物都是与我同在又长绵不息的,我的精神境界永在,我对人生的体认价值永恒,则我能平静坦然地面对人生际遇的一切,可以承担天下之兴亡,也可以摆脱一切束缚人性的枷锁。这段话教给我们一个平衡内外关系的真理:平衡,就是要平衡到成熟这个基本点上,平衡于精神世界的宁静和快乐。

6“宽容”是中华民族的民魂,宽容成就一切。那么,大成者除了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外,还在行为操作上运用什么特殊的掌控之道呢?在此,我告诉大家,还有一个神奇的命运掌控之道,它就是——平衡之道。用一句简单地话来说,平衡,就是消除冲突的艺术。公平秤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的原理运用了平衡;高空走钢丝被人啧啧称颂,是因为他们吃透了平衡的规律。——平衡,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7有的人能左右逢源,有的人能游刃有余,是因为他们总能掌控好做人的度,掌控好对待每个人的火候,他们总能达成平衡。他们在吃透人性的前提下,总能恰如其分地处理好每个人的需求,总能顺理好与每个人的关系。——平衡,是做事的最高境界。有的人总是一开公司就垮,一个公司没开上一年半载就倒闭了。为什么?主要是因为他处理不好公司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处理不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总是顾此失彼,总是到处失去平衡,最终因多处失衡而导致冲突不断、冲突太多而关门走人。恰恰相反,有的人却能很快将企业做大做强。这又是为什么?是因为——平衡,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8许多人为了金钱,为了事业,不惜拼命地工作,忘我的工作,他们通过偏执狂地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达成了目标。这种成功,只可是用他们的身体换来的,许多老总头发都掉光了,肚子“大腹便便”了,从头到脚全是毛病了。其中还有许多人因过劳而英年早逝。显然,这种人是严重地打破了工作与健康的平衡,真是得不偿失,令人惋惜。——平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许多人忘记了,人生是一个整体,它需要随时维持人与内心的平衡,人与他人的平衡和人与环境的平衡。其中许多人总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三。他们既不清楚富足人生是什么,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在此,我告诉大家一个实现富足人生的判别式,它就是看你的人生是否“平衡”。

9要想让身与心平衡,我们就不妨学学庄子,学学什么是“逍遥游”。要想让自我与他人平衡,我们就不妨读读孔子,读读他是怎样理解“仁”的。要想让自我与环境平衡,我们就不妨研究老子,看看他是怎样理解“道与德”的。要想让整个生命自由平衡,我们就不妨拜读佛陀,看看他是怎样即身成佛的。

10留心现实生活,你会惊奇地发现:拥有财富的人,不一定拥有幸福的爱情、闲适的情趣;官居高位的,不一定有贤惠的妻子,争气的儿女;拥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发挥才干的岗位。你可能什么都没有,但却有和睦的家庭、健康的身体。当你羡慕台上的明星出尽风头时,说不定明星更羡慕你轻松自如、随心所欲、喜笑怒骂、平平淡淡总是情。“我看青山多妖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你站在船上看山上的景色,说不定那山上的人正羡慕地看着你。

11在世界风云变幻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心态问题显得特别突出。于是讲心态平衡的著作如雨后春笋相继问世。大多心态著作的作者都认为三大平衡是这一时期支撑人生金字塔的支点。这三大平衡是:自我的生理平衡、自我的心态平衡、自我与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平衡。这是说得很对的。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平衡到哪里去?大部分心态专家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天天教别人平衡到某项公众事业上去,受教者看了这样的说教往往困惑:那关我屁事!(文言文曰:“干卿底事”?)无非是教我向外,向外,再向外。我本来就因沉沦于外界一大堆烦恼而找不到回家的路才来请教你,这下倒好,你让我再向外走远一点,永不还家。有的心态著作教人平衡到“神”那里去。不管是哪尊神,受教者遇到现实问题都会犯嘀咕:说因果报应,为什么好人就不得平安?为什么坏人作了恶事却偏不得报应?神为什么这样不公平、不公正呢?

只有当我们读懂了易经,读通了华夏列祖列宗的综合型生命哲学之后,才能破解这些困惑,才能走出不平衡的怪圈。

12平衡到哪里去?平衡于自己的成熟,平衡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清净快乐。反过来想,不平衡于自己的成熟,难道你要世界适应你不成?不平衡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清净快乐,那接下来要么是阴虚之极而患癌症,要么是阳亢之极而患精神病,连生命之根都毁掉了,你还有胡思乱想的机会吗?

13凡是不平衡的时候,不要向外部世界胡思乱想,直截了当,检索自己!

14佛教主张一切事情都应顺随于定的因缘,不可勉强,不可一意孤行;儒家主张凡事都只能按照自己的本份,不可贪心,不可强出头。“随缘”“素位”这四个字是帮你渡过人生大海的浮囊,是为人处世的秘诀。人生之路漫长,如果想什么事情都尽善尽美,则只会惹起无数烦恼和痛苦。反之,随遇而安,不去求全责备,那就到处都是悠然自得的乐土了。

15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十分自悲,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他深受鼓舞,从此把失明当作上帝特殊的钟爱,开始振作起来。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位德艺双馨的推拿师,他的故事《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将他的美名传播到四面八方。这位教盲人随遇而安的老师是值得尊敬的。

16人都是欢喜得,不欢喜失,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句话说: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所以《菜根谭》说:有得有失的人生是非常自然的。不管是得是失,都各有因缘。是我的,不必力争,自会得到;不是你的,即使千方百计取得,也会随风而逝。有时候得也不好,有时候失也不坏,得失之间,所谓各有因缘莫羡人。即使得到了,也要好好运用;失去时,只要你有足够的条件,它也会再来。

17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断地追求想得到的东西,但得到之后,终会撒手而去,化作尘土。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所唱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18这并不是看破红尘,客观事实也确是如此。在历史的长河里,任 何人都只是来去匆匆的过客,谁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凡得到的,终究要失去。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得失中,如何才能让短暂的人生变得更富有意义和内涵。

19人是有需求、有理想、有追求的动物,在有生之年总是想得到而怕失去更多更好的东西。然而,人生不是一个只进不出的无底容器,而是一个有得有失的代谢过程。

20面对人生的得与失,人们怕的不是得,而是失。明确了得与失的这一辩证关系之后,才会在得失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

21对于得失,态度要坦然。所谓坦然,就是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自寻烦恼,此其一;其二,就是得失皆宜。 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忧,忧而不虑。 这种态度,比那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态度要开朗,比那种得不喜,失不忧的淡然态度要积极,要有热情。因为患得患失是不理智的,得失不计是不现实的。该得则得,当舍则舍,才能坦然地面对得与失,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得失观才是比较客观而又乐观的。对于得失,认识要分明。在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应失的。谁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当嗜取者取得不义之财的同时,就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廉正。因此,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

22对于得失,取舍要明智。必须权衡其价值、意义的大小,才能在取舍得失的过程中把握准确,明白该得到什么,不该得到什么;该失去什么,不该失去什么。比如,为了熊掌,可以失去鱼;为了所热爱的事业,可以失去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可以失去诱人的金钱;为了科学与真理,可以失去利禄乃至生命。但是,绝不能为了得到金钱 而失去爱情,为了保全性命而失去气节,为了取得个人功名而失去人格,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集体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23得与失之间并不是绝对相等的。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得到的少;在某一方面失去的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失去的少。比如,有的人在物质上得到的少,失去的多,但在精神上得到的多,失去的少。有的人则在精神上得到的少,失去的多,却在物质上得到的多,失去的少。由于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绝对相同的, 各人在得失上也不可能绝对相同。人生在世不可能得到所有的东西,也不会失去所有的东西。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只是多少的问题,大小的问题,正反的问题,时间的问题。

24外部世界的“失”,正是内部世界的“得”。一个人如果碰到离婚、免职、辞退、失业、破产等不顺意事件时,千万不要忘记了,你暂时不为人妻了,暂时不为人主了,暂时不为那“居怨府,蹈畏途,触祸机”的社会角色了,你还是你自己。找回自己相对于失落自己来说,是一种“得”啊!

25生活中的种种不安多是“攀比”出来的。一群拍电视教学资料的朋友在浏阳大围山高山顶上遇到一位独居多年的老者,104岁了,身轻如猿,健步如飞,屋前屋后爬满了几百只大南瓜。吃了一顿南瓜,客人个个觉得美得象仙果。老者见大家高兴,让他们装了十几只回去,却无论如何不肯收一分钱。生活在没有污染的地方,人就是这样质朴。而生活在大都市里面的人,相貌平平的偏要去与俊男美女比,家境贫寒的偏要与一掷千金的款爷比,一事无成的偏要与事业有成的老板财阔比,平头百姓偏要与官儿老爷比……攀比的结果是越比越不安,越比越不平衡.。

26清人《行路歌》中说:“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只一看,又有挑脚汉!”这样的攀比方法是同前一种攀比相反的,往下比,容易满足,也容易获得“随遇而安”的快乐。

27苏东坡说:“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痒是指心痒,技痒。总想表现自己,突出自己,彰显自己,于是心痒难耐。一痒,就要去抓,越抓越痒,抓不到的地方更令人烦躁。听说天上的仙女麻姑有鸟爪之手,必得请麻姑抓痒方能止痒。可惜天路茫茫,到哪里去找麻姑?那就只能靠自己通过求道、悟道来从根本智上解决心痒的问题了。有一位朋友写了一段既止痛又止痒的话,谨抄录如下:“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贫穷更苦;春水薄,人情更薄;江湖险,人心更险。知其难,克其苦,忍其薄,防其险。随遇而安,我心平常。知足长乐,我身安康。”

28人的内部世界平衡和谐,方能“睡觉东窗日已红”,无病无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此,“有凤来仪”“紫气东来”则不远矣。

29内在向度的修练和外在向度的进取需要平衡。平衡就要有平衡点。“最适当的就是最好的。”但凡事难得“最”。“最优”做不到,那就只能求“次优”,大体适当,大体平衡,再加以不断调整,动态把握。动态把握的原则便是“不怕守过头”。

30马援写家书教他的侄儿学龙伯高,雕鹅不像还能像只鸭;不要学杜季良,画虎不成反类狗。他所持的观点就是“不怕守过头,只怕攻过头。”龙伯高是防守型、内修型的榜样,而杜季良是攻击型、外取型的榜样。防守过头一点不会伤气、伤身,后方坚固,随时可以发起攻击。但杜季良的攻击性,不仅可能全线崩溃,反击过来还会伤气、伤身甚至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