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就是恪尽职守,勤于政事,认真负责地为国为民做事。恪尽职守,勤于政事,历来为各朝各代的统治者所提倡,也为儒家思想所肯定,同时也受到百姓的称赞。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作坚持学习、勤政务实、团结共事、清正廉洁的表率。
从一个勤政为民的共产党员说起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持德行为立身之本,弘扬勤政为民,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加强道德修养,端正人格品行,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
在地处闽东的宁德市采访,无论是公务员还是普通老百姓,谈论最多的是他们的市委书记荆福生:“写写我们的荆书记吧!他可是一个舍小家为大家、勤政为民的好书记。”
2000年11月14日,福建省宁德地区撤地设市,标志着由荆福生带领的300多万宁德人经过数年的拼搏,使一直被认为是贫困山区的宁德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宁德地区南连福州,北邻温州,多年来却是全省经济发展最滞后的革命老区,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区中唯一的沿海地区,被人称作中国黄金海岸的“断裂带”。1995年春天,荆福生从福建省体委主任调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这位从年轻时就一直勇挑重担的壮汉子,32岁即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是全省当时最年轻的正厅级领导干部。多年的行政生涯,使他磨练得更为成熟,保持着勇往直前的进取心。针对宁德农村贫困面大、大多数农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实际,荆福生团结地委一班人,把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全地区工作的主线,开展了为期3年的“争创小康村”活动,抽调14000多名优秀干部组成奔小康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
荆福生率先垂范,亲自挂点到偏远的国家级贫困县寿宁县大安乡溪乾特困村。他走家串户,与村民同吃同住、促膝谈心,寻求脱贫致富的路子。在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16次深入到这个距市区180公里的穷山村开展奔小康工作,展示了他勤政爱民的炽热情怀。
这些年,荆福生迈着坚实的脚步,踏遍了闽东的山山水水。令他感到寝食不安的是:解放这么多年了,一些老区基点村还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不通广播电视、不通自来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许多群众或还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都极为恶劣的偏远地方,或住在又小又黑的茅草房里;在海边、在江上,有许多户人家挤在漏雨透风的小小连家船上,在贫困中还遭受炎热和寒冷的折磨……荆福生决心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决不能让人民群众把这些困苦带进新世纪。
在荆福生和市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全市上下的铁心拼搏,宁德现已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基本实现小康和“造福工程”三大任务,全市6个国家级贫困县、49个省级贫困乡摘掉了贫困帽,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19.8亿元,比1994年增长1.5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比1994年增长1.17倍。全市投资近亿元,在全省率先使161个老区基点行政村实现“五通”;全市筹资1.6亿元,实施“造福工程”,把1301个自然村13692户67482人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好的地方;完成2104户7701人的贫困户茅草房改造,让大家住上新房;全市集资6200万元,营建连家船民新村67个,3676户16706人搬进新居,实现了连家船民世世代代上岸定居的梦想。
在开展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的同时,荆福生和市委一班人以非凡的气魄,重视抓基础设施建设。荆福生不辞劳苦奔走于省城和北京,不少项目因他的多方奔走而促成。近年来,宁德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横贯宁德全境、投资83亿元的福宁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已全线动工;市南边与福州相通的罗宁高速公路和华东地区最长的飞鸾岭两条隧道已建成通车;装机40万千瓦的芹山电站两台机组已并网发电;三都澳港万吨码头即将竣工;闽东人民盼望已久的温福铁路和闽东机场即将立项和建设;宁德新城区的路网和体育中心、广电中心等形象性建筑已建成……这一切,为宁德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荆福生和市委一班人深知,搞好党的建设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他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市涌现出1422个先进农村党支部,先进面达65.8%。成立“海上渔排党支部”,是宁德市委的一个创举。近年来,宁德三都澳海域兴起网箱养殖大黄鱼热潮,已发展到32万多箱,养殖户人口达4万多人。为了避免海上渔排养殖区成为党建工作的“空白点”和社区管理的“盲区”,保证网箱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荆福生在多次深入渔排调研后,创造性地提出“经济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到哪里,安定稳定就带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把渔排上长期脱离组织的流动党员组织起来,成立海上渔排党支部,使之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海上渔排党支部被福建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与海上渔排党支部紧密协作的“海上110”,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并在此召开全国现场会推广其经验。
如果说,在短短的几年内,基础薄弱的闽东,能在脱贫致富奔小康、基础设施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如此进展,令人为之感叹的话,那么,在这几年中,市委书记荆福生正确对待个人生活所接连遭受的巨大不幸,更加令人感叹。荆福生同志调宁德工作时,妻子因病瘫痪在床13年,他都是利用节假日和开会回家照料妻子,从不因此而耽误工作。1997年夏,读高中一年级的独生女患病被确诊为“血癌”,这时正是闽东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抗强台风袭击的关键时刻,他无法离开工作岗位,只好舍小家为大家,托亲戚代为照顾女儿,自己则坚持在工作第一线。1998年4月10日下午,荆福生正在古田县召开山海协作调研总结会,会议开到中场得到母亲在福州病逝的噩耗,他仍坚持做好总结发言,直到会议结束后才赶回福州。他在与母亲遗体告别后的当天中午,即赶回宁德,向来宁德视察的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汇报工作,一片工作热情令上级领导十分感动。两个月后,他16岁花季的独生女不幸病逝,一年后妻子因失女之痛而病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荆福生4口之家就接连亡故3人。如此惨重的打击,会使一般人趴倒一蹶不振,但荆福生以惊人的意志顶了下来,不但没有被不幸压倒,反而把闽东的各项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民对党的一片忠心。
荆福生和市委一班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12月31日,荆福生带领市里有关领导,沿着陡峭山道步行三个半小时,到蕉城区“莲峰三村”开展扶贫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新世纪。地处山区的岭头、田中、叶厝3个行政村,尽管离市区不远,但群众生活却十分贫困,农民人均年收入仅1500元,远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这是荆福生一直为之牵挂的心事。通过实地调查,他和群众共同探讨,意识到公路不通是直接影响莲峰三村脱贫致富的症结。荆福生在现场拍板解决了修公路的大部分资金,现在这条群众盼望已久的公路已动工兴建。
2001年1月18日,春节前几天,荆福生和市委一班人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公告接待信访活动。当天上午一大早,荆福生和市委领导率领9县(市、区)领导和市直60多个部门负责人来到市体育中心现场办公,接待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了方便群众,市委作了周密安排,提前通过当地所有新闻媒体连续4天向全市320万人民公告接访事宜,敞开大门,欢迎群众来“告状”。当天市内增开了每15分钟一趟直达现场的公交车,现场配备了医疗组,为远道而来的群众准备了矿泉水、快餐等。有关部门还筹措了一定的资金,补助特困户回乡。不管来访者反映何类问题,市领导总是热情接待,为他们捧上热茶、倾听他们诉说,尔后依据法律法规,能当场解决的立即拍板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认真解释答复,限期办理。经过一整天紧张工作,市委共计接访群众120批320人,其中荆福生对群众要求解决的66个问题中当场就解决37个,其余的也都有明确的答复或转办。
一枝一叶总关情。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正是荆福生和市委一班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从政修养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凝聚民心团结群众的重要法宝。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以人为本、一心为民的服务意识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集中群众智慧,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做到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履行职责,勤政还需善政
勤政是从政者应有的职业素质。我们党的干部无论身居何位、职务多高,都是人民公仆,都应勤勤恳恳地履行好职责,也就是要勤政。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仅仅勤政还不够,还应当做到善政
现实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表现十分积极,工作忙忙碌碌,结果却是力气没少出、效果不如意,甚至事与愿违、问题频发。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重勤政、轻善政。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勤于”和“善于”都是不可或缺的。领导干部如果只勤政而不善政,就会事倍功半;只有既勤政又善政,才能事半功倍。那么,领导干部如何做到善政呢?举其大端,有以下几点。
善于把方向、统全局、抓大事。领导领导,既领且导。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单位的主心骨和领路人,应胸怀全局、抓好大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必事无巨细皆亲为。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把握不好就会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领导干部的职责决定了领导干部应注重把方向,立场坚定;统全局,深谋远虑;抓大事,突出重点。事实证明,领导干部如果陷于事务主义、大包大揽,势必分散精力,影响抓主要问题,同时很可能妨碍他人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善于选人、用人、培养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干部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之一。选好人、用好人、培养好人,是善政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表现。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就应胸怀宽广、举贤任能,而不能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出以公心、着眼需要,而不搞门户之见、任人唯亲;深入调查研究、全面考察了解干部,而不是高高在上、凭主观感受选人用人;坚持民主用人、注重群众公认,而不搞一言堂、家长制、“一把手”说了算。
善于调动部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俗语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领导干部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独自做完、做好一个单位的所有工作;只有团结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就需要充分调动部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善于调动部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求领导干部注重掌握和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比如,应对部属有深入了解,能够用其所长;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部属感受到信任;积极为部属创造良好工作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善政是一篇大文章。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对领导干部的德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政修养
既勤政又善政,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科学领导水平。而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既勤政又善政,实现科学领导,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兢兢业业做事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对新一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提出四条要求:坚持民主法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清正廉洁。并在最后着重指出,领导干部要兢兢业业、干干净净地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兢兢业业和干干净净,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各级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铭记在心,并且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认认真真地去实践,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兢兢业业,实质讲的是勤政为民。勤政为民,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之要。其基本要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埋头苦干、艰苦奋斗;追求真理、坚定信念等。
为什么要着重提出兢兢业业呢?近年来,在干部队伍中,涌现出如郑培民、牛玉儒、孔繁森、张云泉等许多勤政的党员领导干部,他们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全力以赴地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建立了可歌可泣的功绩。但也不可否认,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事业心不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执政能力低下,居其位不谋其政,舒舒服服做官当老爷等问题尤为突出。比如,有的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怕苦怕累,贪图安逸,思想僵化,墨守成规,造成一个单位或一个地方经济上长期停滞不前,或者发展缓慢;有的遇到困难绕道走,对错误的人和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批评,怕得罪人,怕丢了选票,影响位子,从而导致好人主义盛行,助长歪风邪气漫延;还有的高高在上,遥控指挥,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官气十足,动辄训人,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顾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决策凭空设想,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对工作一定要兢兢业业,才能尽职尽责,才能敢抓敢管,才能提高决策水平。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兢兢业业、勤政为民,既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又要提高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李焘官至二品,与同时的惠州邑人(明时河源属惠州管辖)叶梦熊、杨起元同为晚明名臣,邑人时称“三先生”。李焘从小就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四岁授之句诵,辄请所解,弱冠进庠,二十一领乡贤,二十五成进士。”此后出仕,初任福建泉州府推官、次任浙江金华府同知、三任南京工部员外郎署郎中事、四任南京工部郎中、五任南京兵部郎中、六任湖广衡州府知府、七任北京沧州长芦运使、八任广西参议、九任湖广陨襄道按察史、十任湖广按察史正堂、十一任广西左江道按察史、十二任广西右布政、十三任云南左布政、十四任云南巡抚。官至二品,七十六岁告老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