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聪明的女人要会读心术
22062000000003

第3章 超强读心术——掌握瞬间(3)

第一印象基本上是由直觉得出的。我们对直觉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直觉往往是最纯净、最不被掩饰的,但是它也往往是最简单、最肤浅的。因此,不要光凭直觉,除非受过专门的训练,已达到老练的侦探或者渊博的心理学家那样的水平。全然听信“第一印象”是幼稚的,甚至是危险的,应当去验证它。如果后来所观察到的事实与第一印象不符,就应尊重事实,去除先入之见。

不了解事实真相,就不可能明智地思考问题。有些人并不逃避思考,可是在分析问题时,总喜欢像猎犬追捕猎物似的,一个劲儿地捕捉那些足以能够说明其先入为主的观点和事实,而对其他情况不屑一顾,只对那些说明其行为正确性的事实感兴趣。

人们常根据听到或知道的关于他人的情况,甚至不等见面就对别人做出判断,他们甚至疑心或无视自己的判断力,以便符合原来的结论。

先入之见使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洞察力,必须努力克服。克服先入为主的最好方法,是把感情和事实严格区分开来,努力对事实做客观、公正和全面的分析与判断。

避免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我国有句老话“看人挑担不吃力”。仔细琢磨这句话,可以感到回味无穷,启发不少。

有时候,我们常常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只要你在内心假设处在此人那样的位置和情况,你会怎样做,就会明白此人的行为了。你也许会发觉,你也不得不和此人曾经做过的一样,甚至还不如此人。

要深入了解一个人,就应该长时间与其接触。但是,这又会造成习惯上的错误,有许多问题反而难以觉察,因为“脸挨着脸,就看不见脸”。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人恰如其分而正确的理解无须经过长期的、过分亲密的熟悉。在时间长短、密切程度和恰如其分的认识等参数之间,最有可能存在着曲线关系。使人们彼此更准确地相互理解,必须有某种最适合的时间和适度的密切程度。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有一方面不合适,就会限制有关的必要信息,与此同时,长时期的过于密切的相处,很可能歪曲相互理解的准确性,给对方凭空抹上许多色彩,或过高地估评了对方。要知道,“情人眼里出西施”。两个互相很要好的人,彼此在内心留下的都是对方美好的形象,这对于认识一个人是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熟知并非真知”。

因此,在与一个人的结识时间不过长、关系不过密时,头脑最冷静客观,这对于正确地认识此人是最适合的。

可以进行大胆猜测。要认识、判断一个人,不妨先根据此人留给我们的最初印象来进行分类,假设就是这么一种类型的人;然后,在实际生活中逐步有意识地观察,看看是否符合我们的假设。如果全部符合,此人就是我们原来假定的那种人;如果全部不符合,此人就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人;如果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此人就是具有这种类型的人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一般这种情况最多见。这样,至少有助于我们的认识。

大数学家高斯曾说过:“如果没有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

当然,运用这种方法,首要条件是已具有了认识人的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注意不要落入定式心理的陷阱,用先入为主的框架限制人。分类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与实践是否相符。要灵活,而不要偏执、死板。记住,我们仅仅是假设。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认识人也是这样。见的人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张三与李四的差别,李四与王五的不同了。

比较,是我们认识周围世界和思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比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心理比较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没有比较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怎么比。对比的方法正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只有横向视野,没有纵向视野,或者只看近不看远,就会产生各种错觉、猜疑和误会。比较是一个好方法。它对于认识人,分辨出人们之间的微小差异是有很大帮助的。

克服偏见。正确地认识一个人之所以极其困难和复杂,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感情对我们理性的干扰和影响,使我们常常迷失方向、走向歧路。

当我们认定某人是好人时,其一切就都变成好的了;当我们认定某人是坏人时,其一切就都又变成坏的了,甚至以前做的好事也说成“别有企图”。感情,统治着人的内心,神秘而且无所不在,有时甚至可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从而导致认识上的局限、感情上的偏爱。人们不会轻易就达到互相了解,即使有最美好的意愿和最善良的目的。而且,恶意会把一切都破坏无遗。而如果当偏见蒙住了人的眼睛,想要去除是相当艰难的。无论是证据、常识还是理性,都对偏见望而生畏。

认识一个人还有一个很简便的方法,即只要看看这个人的周围是些什么人就行了。

人们总是喜欢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也总是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一个安静、乐于思考、性格内向的人,一般不会喜欢与大吵大嚷、轻浮、外向的人交往;一个行为主动、办事沉着的人也一般不会喜欢一个行为被动消极、办事急躁慌张的朋友。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人们会结交与自己截然相反或者反差很大的人为友,但只要仔细分辨一下,真正从内心喜欢的,还是和自己相似的人。

同时,长期的、稳定密切的人际关系的相互联系,会使交往双方在某些行为准则、性格特点、价值定向等方面变得相近或者相同起来。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不要以貌取人。人们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好人必定是身高体壮、眉清目秀;而坏人则总是形容猥琐、獐头鼠目的。

其实,人的相貌之好坏,与其内在素质之优劣,并非都直接相关。孔子和周公长相并不出众,但他们都功业卓著,名垂千古,使后人仰慕不已。而桀和纣,尽管长得英俊高大,是当时天下有名的美男子,但结果却身死国亡,遗臭万年。

进行独立的思考。倾听别人的意见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听过之后,自己还要再思考。当确信自己的观察、认识是正确时,就决不可轻易地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要被偏见、成见束缚而固执己见。如何把握好这个分寸,全在于自己是否冷静、公正、客观。尤其是年轻人,思想依赖性大,往往容易怀疑自己的直观感觉,又容易受到外来意识的影响,轻易地动摇自己正确的判断和见解。

如果别人的意见是像数学那样清清楚楚的东西,那自然还可作别论,但不管怎样,也是从别人的那一个侧面观察的,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还常常带有投其所好、看当事人的心情等感情色彩。

如果我们对各种人的评价标准、鉴定意见加以比较,那么不难看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有些评价甚至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臆测。

因此,成见不可有,定见不可无。应记住:眼睛比耳朵更可靠,但是如果不能用自己的头脑进行认真的思考,那么,眼睛看得再多,耳朵听得再多,也是毫无益处的。

总之,只有在实践中考验、识别一个人才是最可靠的,才能减少判断失误,而仅仅凭外貌就对一个人下定语,往往是不可靠的,也是不可取的。

让自己拥有一双慧眼

眼睛偶尔也会欺骗我们的心灵。有时事情的表面会与真相背道而驰,如果不经过大脑的洗练就对事情妄下结论,我们就永远找不到真相,我们就会被真理所遗弃。年轻的天使就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他看不到隐藏在纷繁芜杂的假象背后的真实。真理往往细弱如丝,混杂在一堆假象里。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智甚至我们道德上的缺失都会阻碍我们去敲响真理的门,使我们对不了解的事、对尚未为人所知的领域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不要太相信你的眼睛,要用你的心去看透事情的真相。

心理上近视的人很容易忽略远处的物体和发展,只留意手边的问题,却不计划未来,因此看不见可以属于自己的机会。而心理上远视的人则容易忽视自己面前的机会,看不见自己身边的良机,只见到与目前无关的远景,不肯按部就班地走,只想从顶点开始。因此,我们在学习观察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近的眼光和远的眼光。一个人如果懂得如何仔细观察眼前的东西,那就在认知能力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一个炎热的夏天,一群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这时,一列缓缓开来的火车打断了他们的工作。火车停了下来,最后一节特制的车厢的窗户被别人打开了,一个很低沉、友好的声音响了起来:“杰姆,是你吗?”杰姆——这群工人的负责人回答说:“是我,鲍勃,见到你很高兴。”于是,杰姆和鲍勃——铁路的总裁,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在长达1个多小时的愉快交谈后,两人热情地握手道别。杰姆的下属立刻包围了他,他们对于他是铁路总裁的朋友这一点感到非常震惊。杰姆解释说,10多年前他和鲍勃是同一天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的。其中一个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杰姆:“为什么你仍在骄阳下工作,而鲍勃却成了总裁呢?”杰姆非常惆怅地说:“23年前我为1小时2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鲍勃却是为这条铁路而工作的。我经常注意到,他的目光一直望着铁路最远的前方。”如果是一个商人,只为做生意而努力,那么你可能会赚到很多钱。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做生意来干一番事业,那么你就有可能不仅赚到很多钱,而且会干一番大事。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只为分数而学习,那么你也许能够得到好分数。但是,如果你为知识而学,那么你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分数和更多的知识。

一个心灵远视的人,他的眼光有偏差,就绝对做不到鲍勃所做的事。那些人只见到远处的价值,对于身边的事则妄下结论,错误地评估其价值。

而眼光太短的人也同样有问题。有这个毛病的人只见到鼻子底下的东西,而不顾远处的东西。他们忙于应付眼前的问题,以致心灵不能自由奔向远方,不能争取新机会,寻找各种新趋势,获得宽广的前途。

你必须以你自己的清新灵活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你所需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富有创意的观察,把眼睛睁大,往自己四周看看吧,看看你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风景吗?

一个人有时即使拥有了一双慧眼,一个发达的大脑,也可能依然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其原因恰恰在于这个人品德上的缺失——被偏见蒙蔽了心智。要知道,通往真理的大路上是没有偏见这头驴子的。不能摆脱世俗的偏见,你就永远没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认知,带上偏见,世界在你眼前就会立即失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