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择吉文化
22088900000080

第80章 出丧时的择吉活动

“出丧”即下葬,将丧礼推向最高潮,表示死者奔赴阴间,灵魂与亲友的永别,其中的种种择吉与禁忌,更多的是生者对死者的极大尊崇与重视的体现。

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下葬,叫出丧,又叫出殡,俗信“入土为安”,因此,下葬是整个丧葬习俗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许多民族对出丧都很慎重。

出丧择日禁忌

入殓之后,要择吉日葬埋。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死日,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否则不吉。所谓月之奇耦(偶),是指单月、双月而言。按照讲究,凡在奇月死的人,应在偶月下葬,偶月死者,应选在奇月下葬。奇月、偶月也要配合好才行。否则不吉。若不能及时葬埋,可先柩起来。

有些地区还有埋葬忌月的习俗。如河南沁阳一带,忌月还与姓氏有关。据说,张、王、李、赵四姓人,禁忌六月、腊月动土埋葬。其余姓氏,三月、九月禁忌动土埋葬。若在忌月有丧事的人,要排至三七、五七殓葬,必避开忌月才行。如特殊情况需及时出殡者,也只能先用青砖柩之,不得入土葬埋。而台湾以及南方一些地区,俗忌七月出丧。因民间传说,七月为鬼月,阴间的鬼魂要在这一月到人世上来讨食。为避鬼煞,故忌此月内殡葬。

旧时,浙江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忌“重丧”、“三丧日”、“冲克日”等习俗。“重丧”是指死者出生的年月日,与死者死时的时辰有干支重字,俗称“日不清”。遇上这类情况,要举行特殊的葬仪,往往是在三、五更盖棺,抬至郊外。丧家不穿麻,不能哭,要等七日后,才呼号奔告亲朋,然后再补行丧礼;“三丧日”,即春辰日、秋戌日、夏未日、冬丑日。假如在“三丧日”举行丧礼,俗信以为还会再有两个人死亡,造成三条人命的悲剧;“冲克日”,即殡葬的日期忌与死者及孝子的生年月日相同,俗以为如此则不吉祥。还有一些民族和地区不但忌日、忌月,还忌时。如河南方城一带,父母双亡,讲究不大。如系单亡,则按农历说,不能择双日出殡,必在单日出殡。通常还要等到午后方可,否则,对活着的另一位老人不利。

下葬仪式择吉

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嶂、纸扎。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撰为主,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亲朋好友大多送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普通街坊则送四色纸礼,含蜡烛、香、锡箔、纸四样,或仅纸一道。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棺木抬出灵堂后,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数种形式。棺木抬起之前,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瓦盆在地上摔破,称为“摔丧子盆”。民间认为,这样死者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

摔过“丧子盆”,便开始出殡了。送殡队伍至人多处或大路口,还要停灵路祭,鼓乐也要停下来演奏。古代一般由亲友、邻里设祭,后来大多为丧家自己设祭,其意不过是显示丧事办得讲排场、隆重罢了。当灵枢抬入墓地时要鸣炮,俗称为死者赴阴间壮胆。

时辰一到,即刻下葬。灵柩在山上停放好之后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在一些地方,孝媳妇要在灵前作揖拜礼,然后捧把黄土,在怀里包着,跑回家里把黄土撒到猪栏、鸡笼和床下,据说这样就可以得到亡灵的保佑。要是媳妇多的,就要争取第一个吉祥,甚至有脱掉鞋子抄水路捷径回家的。撒完黄土之后,媳妇要急急忙忙地跑到厨房里吃几口饭菜,这叫做“进宝”,也是为了图个吉利。

不同地区的丧葬习俗,蕴含着共同的内涵,即寄托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现代社会的丧葬礼仪已大为简化、朴素和文明,人们在追悼逝者时,往往更重于精神的追思。

延伸阅读

葬地择吉的讲究

俗以为葬地的好坏能直接关系到后代人的穷达寿夭、贫富吉凶,因此汉族人对葬地的选择颇为讲究。

晋朝郭璞就曾著有《葬经》一书,能预言葬地变迁和后世兴衰。后来,人们对葬地的选择越来越神秘。民间产生了专门为人相看墓地的术士,俗称为“风水先生”。葬地禁忌,非常繁多博杂,更有关于葬地之龙、穴、砂、水的十种忌讳之形,即“十不葬”的民谣流行。内容如下:

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风缭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