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择吉文化
22088900000089

第89章 狩猎择吉习俗

狩猎,作为一项古老的谋生职业,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择吉和禁忌习俗,其目的在于避免人们的行为给狩猎带来不利的后果或危险,以保证狩猎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狩猎者与狩猎成果的安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从人类出现,人类就是靠狩猎和采集野生动植物为食而求得生存的。狩猎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他们自己的生死和种族的兴亡,成功狩猎是他们种族兴旺的根本保证。在旧时人们的观念中,成功狩猎并不取决于猎人的灵敏、力量、投射技巧和工具的好坏,而是取决于神灵所赐予的神秘力量。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祈求从神灵那里获得神秘力量,赐给他们丰足的野兽。

出猎前祭神

在狩猎工具十分简陋的时代,人们都怀着一种敬畏和恐惧心理,自然崇拜观念很深。因此狩猎者出猎前要举行祭祀、供献山神的仪式。他们相信,只有祭拜过山神,山神才能保佑猎人和猎犬的平安,才能保佑狩猎有所收获。

在湖北神农架地区,猎人们认为猎获物都是山神所赐,因此他们在上山打猎前必须择定吉日,并在山猎前要烧纸钱,还要为山神供上鸡肉馒头,跪拜祝祷,甚至还有翻筋斗仪式。而且猎获到猎物时不能立即抬走,须用木签把它的脚钉在地上,祷告山神感谢恩赐,否则下次打猎时就会倒运。

在浙江金华等地,狩猎时也要祭山神,人们用香纸缚在毛竹上以示崇敬神。许多地方还在上山后,垒一个三块石头的山神位进行礼拜,祈求获得丰厚猎物。

另外,在有些奉行图腾崇拜的民族中,甚至把某种动物作为祖先神来崇拜。这种动物,受到保护,不能随便杀伤,如果要杀伤,就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表示赎罪。如我国东北的鄂温克族崇拜熊神。

狩猎中的择吉习俗

狩猎,因其具有很大危险性,大都需要集体进行。所以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形成了许多适宜各地民众的狩猎择吉习俗。

旧时,猎人们大都很讲究挑选时间。除了临时组织起来捕杀那些危害农作物的野兽,一般认为正月戌、二月辰、三月亥、四月巳、五月子、六月午、七月丑、八月未、九月寅、十月申、十一月卯、十二月酉等日子适合行猎。

狩猎刚出门时,尤其忌讳猎犬大小便,或有人问去哪里打猎等等。而且猎手自古就不从“人主公”的宫前(土地庙)路过,否则会被视为不吉利。

在狩猎期间,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猎人禁忌给家里捎信,家里也不能捎东西来,否则,对狩猎不利。狩猎时禁忌把木棍横放在经过的路上,必须用木棍标志时也要顺着放。据说横放木棍会使打猎遇到阻碍,不顺利。打猎时烧木柴,禁忌烧崩火的木柴,怕甭火的木柴崩着了山神爷,使狩猎无获。烧的木柴喜短忌长,据说烧的木柴长,打猎的日子也会拖得很长。狩猎人之间禁忌吵闹或打架,否则,必定打不到野兽。狩猎的现场还禁忌丢弃烟头、弹壳,遗留粪便等,在打到猎物后,要把地上的血迹、污物收拾干净,目的都是怕后来的狩猎者受到影响。

鄂伦春族打猎时,还禁忌射击正在交配的野兽。认为打了这种野兽就再也打不着其他野兽了。但是等到野兽交配之后,便可以射击了。

如今,虽然在有些地区和民族中,狩猎活动还是十分活跃,并且沿习和发展了古代的狩猎择吉习俗。但在大多数民族中,狩猎已不再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它们有时只是作为生活资料的补充或出于某种经济交换价值的需要而被传承下来。

延伸阅读

猎人为什么不猎杀猫头鹰?

猫头鹰,俗称“夜猫子”、“猫兔子”等,生活栖息在荒丘棘丛和坟墓之间,夜间出没,古人认为它可与阴间相往来,与鬼祟无异,故许多民族都有不猎杀猫头鹰的习俗。

关于猫头鹰是不祥鸟,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景洪部落首领的老婆是个很漂亮的公主,天神看中了她的美貌,想占为己有,就派使臣下凡,变成一只猫头鹰,每夜叫唤来勾公主的魂。

因此,许多民族和地区,皆以为猫头鹰是不祥之鸟,其叫声为不祥之音,“猫头鹰一叫,必有祸事到。”必须祭祀鬼神才能免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