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情操论轻松读
22097700000005

第5章 论自我情感(4)

这种生活正是诗人们所描述和憧憬的生活:充满友谊、自由和恬静,不受工作、忧虑和随之而来的所有扰乱人心的激情的影响。虽然它只是一种想象,但对我们仍有着无穷的吸引力。那种混合着爱情基础或许就是爱情基础的肉体的激情,当它远不可及或尚有一段距离时,就会消失;而当它唾手可得时,又会使所有人心生厌恶。

所以,与幸福的激情对我们的吸引力相比,那种担心和忧郁的激情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我们担心这种不管怎样自然和令人高兴的希望可能落空,所以自然地体谅情人的一切焦虑、关切和痛苦。这也正是那些现代悲剧和浪漫剧中的情感总显得那么精彩有趣的原因。

爱情本身并不能真正吸引我们,真正吸引我们的是那些爱情所引起的苦恼。如果作者呈现给读者和观众的是一对恋人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场景中互诉衷情、互吐爱意,那么他带来的,将是观众的嘲笑,而不是同情。这一类场景出现在任何悲剧里,都会多少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即使它的出现偶尔被容忍,也绝不是因为观众对那种场景所表达的情感抱有同情,而是因为观众预先见到要实现这种情感可能会遭遇许多危险波折而惴惴不安。

爱情是人性的弱点之一,社会法律强制女性保持含蓄和节制,却使爱情在她们身上变得更为苦恼,不过,她们的爱情也因此变得更加扣人心弦。菲德尔的爱情让我十分着迷。尽管在这出与女主角同名的法国悲剧中,为人继母的女主角菲德尔爱上自己的继子,处处流露着极大的放肆与罪恶感,但这种爱情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她那种富含放肆与罪恶感的爱情,对我们更具吸引力。她的忧虑,她的羞愧,她的懊悔,她的恐惧,她的绝望,都显得那么自然和感人肺腑。在爱情的场合所衍生出来的这一切“次生情感”,必然变得比在其他任何场合更为猛烈与狂热;而在爱情的场合,也只有这些“次生情感”,能真正使我们对之产生同情感。

对最软弱的心灵来说,爱是唯一既优雅又美好的情感。首先,就它本身而言,虽然它也许是荒谬可笑的,但它不是生就一幅可憎的面目,而且虽然它可能导致令人难以接受的可怕后果,但它很少怀有什么不良的意图。其次,这种情感本身虽然很少有什么合宜性,不过,在某些总是和它相伴而来的情感中却有不少的合宜性。爱情当中混杂大量的仁慈、慷慨、亲切、友谊、尊重;即使我们觉得这些情感多少有点失之过分,但在所有其他情感中,它们仍是最容易激起我们同情的。

在这些情感的陪伴下,爱情不再令人感到讨厌。我们甚至会在想象中鼓舞与支持爱情,尽管我们知道通常会有许多坏德恶行随着爱情而来。对女性来说,这些情感最后必然导致身败名裂;对男性来说,至少也会造成工作倦怠、玩忽职守、轻视荣誉,甚至将声誉视为儿戏的后果。不过,这些不良后果并没有阻挠人们心目中与爱情共生的敏感和大度,爱情仍是许多爱慕虚荣的人竞相追逐的对象。

同爱情一样,当我们论及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研究课题或自己的专业时,最好要有所节制,毕竟同伴对这些事物感兴趣的程度,绝不会像我们一样强烈。如果没有这种节制,人类的一半与另一半将很难相处。哲学家的好伙伴只可能是哲学家,俱乐部会员的好伙伴也只可能是他那个俱乐部的一小部分会员。

道德点评

在所有情感中,爱情无论对谁都是一种美好的情感。爱情本身可能并不存在合宜性,但它往往带有诸多的美好情感,因而为人们所青睐。

论不友好的情感

憎恨和愤怒是另一种情感。虽然心怀怨恨的人和他所敌视的对象在利益上是完全对立的,但这两者还是会引起我们的同情。我们对前者的同情,会让我们满怀希望;对后者的同情,会让我们忧心忡忡。我们对两者表示关心,其中需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对后者可能遭到报复的担心,会削弱我们为前者受伤害而感到的愤怒。

所以,被激怒的人引起我们的同情,远远不及他内心的怒火,这不仅是由于所有的同情一般都无法与当事人自身的情感相比,而且还因为我们对另外一个人也抱有相反的同情。因此,将愤怒的激烈程度控制在其他情感之下,是使愤怒变得容易让人接受的一个好办法。

对于自身所受到的伤害,人类向来有着很深的感受。悲剧或浪漫剧里的反面人物引起我们的愤慨程度,远在我们对剧中主人公感动的同情和喜爱之上。虽然人类对施加在他们同胞身上的伤害有着如此强烈的感受,但他们不一定会因为受害者露出愤怒受伤害的样子,而更加愤怒他所受的伤害。对于他人对自己的伤害,如果他表现得越有耐性,越平和,越仁慈,并且不会因此显得缺乏勇气,或显得他容忍是因为他害怕,那么他们对伤害自己的那个人的愤慨就会越强烈。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和颜悦色的品格使别人的暴行更加凸显出来。

这种激情常被视为人类天性之一。我们向来都会鄙视那些温顺的忍受和顺从,既不想抵抗也不图报复的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其麻木不仁同他们敌人的傲慢一样让我们愤慨不已。当人们看到一个人对凌辱和虐待俯首帖耳时,会感到义愤填膺。他们渴望看到受害者对这种侮辱表示愤怒,便纷纷起哄要他奋起反击。一旦他的怒火爆发,他们便会鼓掌喝彩。如果受害者的复仇并不过火,他们更会为他的复仇感到由衷的高兴,就如同自己受到这种伤害一样。

虽然人们的这种激情对公众的作用像后面将要说明的那样,同维护正义和保障平等一样不可轻视,但不得不指出,这种激情仍可能侮辱和伤害到自己,而且,其本身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使它们出现在他人身上时,受到我们的厌恶。如果受害者的复仇超出了我们所感觉的他受迫害的程度,我们就会认为,那不仅是对对方的侮辱,也是对现场所有人的无礼。虽然这些激情的间接效果令人愉快,但其直接效果却给受敌视的人带来了伤害。因此,我们应该克制那种狂躁不安的情绪,这也是出于对其他人应有的尊重。

但通常看来,决定着人们对某种事物是否感到愉快的,是这些事物产生的直接效果,而不是该事物的长远影响。我们所讨论的愤怒这种激情也正是如此。它的直接效果是如此令人不快,即使爆发得完全合理,也总让人有点反感。这正是我们在知晓其缘由之前,不愿对之报以同情的原因。

从远方传来的惨叫声,总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遐想。当我们听到这种声音时,立即就会关心发出这个声音的人的命运,如果那声音不断地传来,我们甚至会不由自主地跑过去帮助他。同样,即使是正在沉思的人,当他看到微小的脸庞时,他的心情也会受到鼓舞而转为轻松愉快,他会觉得那颗原本因为苦思焦虑而收缩郁闷的心马上舒张高兴起来。与此完全不同的是仇恨和怨愤。如果从远方传来的是咆哮和怒吼的声音,那么,我们的感觉只会是恐惧和厌恶。我们绝不会像那惨叫的声音一样想跑过去一看究竟。

恐惧会使女性或神经比较脆弱的男性浑身发抖,甚至暂时瘫痪。虽然他们知道这怒火并不是冲着他们来的,他们还是会因设身处地地想象而感到害怕。即使那些心脏比较强健的人,也可能被搅乱心情。设身处地地想象虽不至于使他们感到害怕,却足以令他们愤怒和生气。

仇恨和怨恨是我们天生就厌恶的两种情绪。这两种情绪总是表现得如此粗暴激烈,以致不能引起我们丝毫的同情,甚至会适得其反。同它们一样,悲伤也并不能吸引我们多少注意力,在未了解悲伤的原因时,我们往往会嫌弃并远离悲伤的人。粗暴和不友好的情绪使人们彼此疏远,故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传播,这也许正是造物主的意图所在。

悲伤或欢快的音乐能在我们心中引起类似的情感,或至少使我们的心情倾向于这种情感。愤怒的曲调则令人不寒而栗。欢快、忧伤、爱恋、钦慕、热诚这些情感具有天然的音乐性。它们天然的曲调显得柔和、清晰而优美,段落由有规则的停顿很自然地划分开,因此很容易对应转化为节奏分明的曲调旋律。相反,愤怒以及与之相近的所有情绪的声音都是刺耳和不和谐的。它们的声调段落全都不规则,时长时短,段落之间的停顿也没有规则可循。因此,音乐很难模仿这些情感,即使勉强模仿出来,也绝不会是什么好听的音乐。和谐而令人愉快的音乐总是显得非常完美,仇恨和愤怒的音乐也总显得荒诞不稽。

如果一种情绪让旁观者感到不快,那么它同样会导致当事人的不快。仇恨和愤怒的情绪中包含着尖锐、刺激、让人心痛的东西,使人心烦意乱,会彻底摧毁心灵的沉着与宁静,而这沉着与宁静正是幸福的必要条件;相反,心怀感激与慈爱,则是最有益于增进心灵沉着与宁静的情绪。

对慷慨仁慈的人来说,无论他们曾经失去了什么,也不会因为这些损失而对那些背信和忘恩负义的人而感到心痛不已,即使没有这些东西,他们通常也能过得非常愉快。最令他们感到痛心的,是有人对他们背信与忘恩负义的那个想法,这想法所引起的种种不和谐与不愉快的情感,才是让他们深感痛心的根源所在。

发泄愤怒可以令人愉快,报复也可以引起旁观者充分的同情,但必须注意的是,使人发怒的事情必须足够严重,以致不在某种程度上表示愤怒,就会遭人鄙视甚至侮辱。对细小的事情发怒,只会使自己刚愎倔强和吹毛求疵的脾气更令人讨厌。对这类琐碎小事,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计较。

所以,我们不应任由内心怒火的摆布,而应将愤怒的情绪限制在合理恰当和附和别人要求的范围内。在人们所能感到的激情中,我们最应怀疑愤恨的合理性,最应根据我们天生的合宜感仔细考虑是否可以放纵愤恨的激情,或最应认真考虑冷静和公正的旁观者会是什么情感。从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尊严角度来说,宽宏大量也许是使这种令人不快的激情变得高尚起来的唯一动机。我们全部的风度和品行都包含在这动机之中,它包括朴实、坦白和直爽;有决断而不刚愎自用,气宇轩昂而不失礼;不仅不狂妄和粗俗下流,而且宽宏大量、光明磊落和考虑周到,这甚至也是我们对待曾经触犯过我们的人的态度。

总之,这种风度证明了愤怒的情绪并没有泯灭我们的人性。我们之所以选择复仇,只是因为我们一再受到挑衅和被逼无奈。这样的愤怒,或许可认为是宽宏大量和高尚的,因为它受到了很好的约束和限制。

道德点评

有一种情感是憎恶或愤怒。这种情绪的施者和受者之间利益是对立的。愤怒是一种不友好的情绪,在知晓其产生的原因之前,人们是不会报以同情的。如果我们的愤怒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和社会地位,那么这时愤怒带给旁人的困扰是可以原谅的,有时甚至会受到尊重。

论友好的情感

愤怒是不友好的情感,宽宏、人道、善良、怜悯及相互之间的友谊和尊敬,则是友好的情感。友好的情感一旦通过人们的面容或行为表现出来,便会赢得几乎所有旁观者的好感和同情。当然,那些敌视的人除外。

发出友好情感的人的幸福,受到旁观者的极大关注,同时,这种关注又进一步激发了旁观者对施与这些情感的人以更大的同情。所以,仁慈的情感总让我们怀有最强烈的同情倾向,我们似乎对它们的每一方面都感到十分满意。对感到这种仁慈情感的人和成为这种情感对象的人的满足之情,我们都会表示同情。

与敌人的暴行可能使勇敢的人产生害怕的情绪相比,成为仇恨和愤恨的对象总是更使人痛苦不堪。同样道理,在为人所爱的意识中存在的一种满足之情,对一个感觉细致灵敏的人来说,其对幸福比对他希望由此得到的全部好处更为重要。在朋友之中挑拨离间,以将亲切的友爱转变成人类的仇恨为乐,没有人比这种人更为可恶了。

那么,这种如此令人憎恨的伤害,其可恶之处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失去如果友谊尚存他们可望得到的微不足道的友爱相助吗?它的可恶,在于扰乱了他们内心的平静,并且中止了他们之间的愉快交往。这些情感,这种平静,这种交往,不论对和善敏感的人的幸福,还是对平庸粗俗的平民的幸福,都较那些可望由此得到的一切好处显得更为重要。

恋人总会因爱情而感到愉悦。的确,爱情能抚慰心灵,甚至有利于维持生命的活动,促进人体的健康。而且,如果人能意识到爱情能激起其他所爱对象的感激和满足的心情时,爱情就会使自己更加愉悦。恋人的相互关心使他们彼此感到幸福,而对这种相互关心的同情,又使得他们同其他任何人保持一致。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庭:所有成员之间充满着热爱与尊敬,父母和子女都是彼此的好伴侣;除了一方抱着尊重对方情感的心情,另一方抱着亲切的宽容态度外,再也没有任何其他的争吵;房间内充满着自由、溺爱、善意的玩笑和亲昵的举止;没有对立之利使兄弟疏远,没有彼此争宠使姐妹不和。那么,这个家庭的一切使我们自然产生的平静、欢乐、和睦和满意的感觉,究竟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愉悦呢?

如果又有一个这样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争论使他们一分为二,一半成员反对另一半成员;温文尔雅和顺从殷勤的表情中,蕴藏着无尽的猜疑;突然的情感发作泄露出他们相互之间的强烈妒忌,这种妒忌随时都会冲破朋友们在场时加在他们身上的一切拘束而突然爆发出来。那么,这个家庭又会让我们感到怎样的失望呢?

和颜悦色的情感从不会招致反感,即使它们有时也的确有些过分;甚至友善和仁慈情感的缺陷方面,也有一些令人愉快的东西。过分温柔的母亲和过分迁就的父亲,过分宽宏和痴情的朋友,有时人们可能由于他们天性软弱而以一种怜悯的心情去看待他们。然而,这怜悯之中混含着一种热爱,这种热爱使他们决不会带着憎恨和厌恶的心情,甚至也不会带着轻视的心情去看待他们,责备他们过分依恋时也总是带着同情和友善。当然,最蛮横和最卑劣的人除外。

孤弱无能常在极端仁慈的人身上得到体现,这是一种比其他任何东西更能引起我们怜悯的品性。仁慈者所具备的仁慈本身,并不包含任何使其变得低级卑俗或令人不快的东西。可令我们感到懊恼的是,仁慈者对世人如此仁慈并不合适,因为世人不配得到它。仁慈者之所以成为虚伪欺诈的背信弃义者和忘恩负义者作弄的对象,就是因为他们本身具有的仁慈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