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谋略全集
22108200000047

第47章 坚持不懈,一往无前(3)

事实上,曾国藩对清王朝覆亡早已料到,他曾与人说,清朝还能持续超不过五十年,并概括出“天道五十年一变”的规律,即承认大清的“铁桶”江山终有一天也会垮掉。但就这五十年之差,也是不能忽略的。倘若曾国藩一时心血来潮,自己当起皇帝来,就会成为三国时的袁术,后果必然是为千夫所指,成为所有矛盾的核心,太平军、捻军、清军,无不全力相攻。曾国藩再厉害,也难免败亡的命运,落得与王莽同样的下场。因此,曾国藩求变的前提是,对时代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措施,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适时”求变的真正含义。

倘若是一般人,最多是善于随机应变、处理危局就难能可贵了。曾国藩的超人之处就在于他不断改变自我,根据形势动态而更改人生取向,所以每一变都跃上一个新台阶,最终跃居时代潮流之上,成为最幸运、最成功的弄潮儿。正是曾国藩适时求变,奠定了他非凡事业的基础,友人欧阳兆熊对曾国藩一生的求变轨迹做了一下归纳,曾国藩一生共有三次巨大变化。他在《水窗春呓》中说:

文正一生有三变:书字初学柳诚悬,中年学黄山谷,晚年学李北海面参刘石庵,故挺健之中,愈饶妩媚。其学问初为翰林词赋,既与唐镜海太常游,究心先儒语录:后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诸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又在京时,以程朱为依归;至出办团练军务,又变而为申韩。尝自称欲着《挺经》,言其刚也。

咸丰七年,在江西军中丁外艰,闻讣,奏报后即奔丧回籍,朝议颇不谓然。左恪靖在骆文忠幕中,肆口诋毁,一时哗然和之……出山后,一以柔道行之,以致成此巨功,毫无沾沾自喜之色。尝戏谓余曰:他日有为吾做墓志者,铭文吾已撰: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舀,告刀世……文正尝言:“吾学以老庄为体,禹墨为用”,可以知其趋向矣。

他将曾国藩一生变化分为书法、学问、为官三个方面,认为每一方面都有三处不同。书法,初学柳公权,中学黄庭坚,后学李邕、刘墉;学问,初为词赋,中为与唐鉴学理学,后来师从刘传莹学训诂小学;为官,在当京官时,宗法二程兄弟同朱熹一派,练湘军时,又转而信奉申不害、韩非之法、术、势理论,最后又学老、庄之学。这一总结不仅合乎事实,还非常恰当,它反映了曾国藩与时俱进、识时务、善于求变的非凡素质。

怎样求变,曾国藩也有过深入的分析。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二十四日,曾国藩给其子曾纪泽写信说: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

四十六岁以前做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尔于“厚重”二字,须立志变改。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首先提出了以读书求变的办法。他说,人的本性本来就是天生的,用其他方法很难改变,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它。如果说本性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灵魂部分,通过读书均可改变,还有什么不能改变呢?

从曾国藩自己的求变历史来看,他也是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初始,他以程朱理学为依归,在唐鉴的指引下精读《朱子全书》,后来编练湘军,围剿太平军,他读的是申不害、韩非等法家的书,改行刑名之学,实现他为官生涯中的第二次求变。

多次遇挫折,他借回乡守丧之机,潜心钻研《道德经》《庄子》等书,开始实行黄老之道,开始了第三次求变,最终使他成为一个在宦海中遨游自如的高手。曾国藩一生从未停止过读书,他读书不是为了消磨时间,也不是单纯的为了增长学问,为的是不断从书籍中汲取新的营养和智慧,提升求变的素质。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较早倡导西学、推行洋务的官员。尽管鸦片战争后,魏源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但真正付诸实践,还是从曾国藩开始的。

曾国藩为什么会有如此先进的眼光?主要是他懂得从读书中感悟求变的道理。在他的幕府中,召集了一大批当时最先进的知识分子,如倡导西学的冯桂芬,精擅边境史地学的张穆、何秋涛,甚至整个近代最着名的科学家徐寿、华衡芳,还有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他们代表了当时最新的观念,极大地充实了曾国藩的幕府,同时也使他得以全面了解时代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决策。

对于上述几位的着作,曾国藩大多拜读过,他对《朔方备乘》和《庐抗议》《几何原本》等书还有专门的评论,并且让精通数学的儿子曾纪鸿为《几何原本》新译本作序。曾国藩的这种读书习惯,一直到死都未改变,临死前,他的枕边还搁着一部《理学宗传》。

多数人将读书看作是读书人的事,而且把读书人视为不懂世事的迂腐之人,这是一种严重的偏见。诚然,读死书、死读书的大有人在,食古不化、食洋不化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这样的人都不懂得读书求变的真正意义,因此才把读书当作一种脱离世俗的事情。其实,自古至今,没有一本书是与人类社会无关的,每一本书都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对人生、社会的理解和表现,都算得上一种智慧,善于读书的人,就能汲取其中精华,自动剔除其糟粕,使之成为自己进步的积淀。人类文明的积累,大部分都是通过书籍进行的。

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书籍代表着知识,而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体现。为何古人信奉“学而优则仕”?因为他们懂得,读书读得好,学问做得好,其素质必然要高,能力必然要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为官。

由于古人十分笃信旧知识的魅力而未能及时更新,这一信条的作用也被大大打了折扣。然而对当今社会来说,知识正在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甚至一个人进步、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力量,知识作为一个人求变的最基本因素越发受到广泛的重视,而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

纵横古今,不仅得不出曾国藩读书求变这一方法显得落后保守的结论,相反,历史的发展进一步论证了他的这一方法的正确性。或许我们仍然可以套用那句“学而优则仕”的古语,并把它的范围扩展得更广阔,即在当今社会中,如果学问好、有知识,就必定能获得成功,如果想在现代社会中凸显人生价值,增加自己的知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善于求变是每个英雄豪杰的共同特点。曾国藩求变的精髓是他能够准确判断时代的大趋势,使自己不落伍,总是站在时代浪潮的尖端。每个时代的顶点处都有一位豪杰作为代表,晚清时的代表就是曾国藩。他因时而变,切中时代主题,充分验证了“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至理名言。

永扬希望之帆

人遭遇挫折时,情绪容易低落,容易失去自信,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强。要善于驾驭你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哪怕你遭遇第一百次挫折,也要像遇到第一次挫折时一样,平静地去接受。

曹操与吕布争夺濮阳,屡战屡败,军队困于此地,一时难以改观现有的局面。恰在此时,一场历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铺天盖地而来。而此时吕布军也在困境之中,双方都有了退兵的打算。

这时候,在一旁隔岸观火的袁绍派人来到曹营,给他带来话说:“老曹啊,一个人单打独斗太不容易了,还是与我联合吧。你可以举家迁到邺城,我都为你安排好了。”这时曹操刚刚失去兖州,军粮严缺,情绪处于低谷,准备听从袁绍的劝告。

正在这时,东平相程昱出使回来,他从曹操那儿知道了这个想法,程昱说:“将军是否因为目前的局面而产生了自卑感呢?不然也不会出此下策。那袁绍占据燕赵地区,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又岂能容忍您在他营垒之中?况且袁绍这厮,是个小人,做他的部下你安心屈服吗?您是龙中之龙,不应该依附于人。

现在兖州虽然残破,但还有三城在我掌握之中,还有万余忠贞的将士。凭将军您的神武,有荀彧和我程昱及诸将领,收拾余部,发挥他们的力量,很快就会有称霸立业的机会,希望将军三思而后行。”

绝望中的曹操被程昱的犹如一记警钟的话击醒了。是啊,与虎谋皮,投靠袁绍,曹操又岂能心甘!从此,曹操打消了与袁绍联合的念头。

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情绪低落,容易失去自信,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当你开始否定自己或怀疑自己的能力时,心中自会产生认同你的否定“理由”、怀疑、不相信、潜意识认为一定会失败以及并不真正渴望成功,是大部分人失败的原因。

所以,当你处在逆境时,一定要自信,不断鼓励自己。用个形象的比喻来说,自信心好比是左右我们一生成就的调温器。一个平庸、原地踏步的人,因为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本领,所以获得的成就也少;他相信自己成不了大事,所以他也就成不了大事;他相信自己不重要,所以他扮演的始终是可有可无的小角色,无论是谈吐还是行为,都显示出他缺乏信心,除非他往上调高他的调温器,否则,他会畏缩,妄自菲薄。同时,自轻者人必轻之,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别人更不会相信他了。

有一段格言恰到好处地说明了自信心对人生的影响:“思其败则必败,思其殆则必殆,思其难则必难,思不成则难以成。信其能是可能,信其行则可行,信其成则可成,成败自在人心。”

遇到困难,如果你花过多的时间去设想最糟糕的结局,这等于在预演失败。就像一个高尔夫球员不停地嘱咐自己“不要把球击入水中”时,他脑子里将出现球掉进水中的映像。试想,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打出的球会往哪里飞呢?

事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那么怎样才能拥有自信呢?

首先,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同时,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人。

你周围的同事并不比你强。他们之所以每天都精神饱满,满面春风,不是因为他们比你强,而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并能够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如果你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但很不幸,你把事情弄糟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不是故意捣乱,你的上司仍然会喜欢你,你的同事们也不会嘲笑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必要时可以一一列出自己的缺点,以时时勉励自己。

其次,要有积极的思想。

不要一遇到难题就在脑中叮嘱自己千万不要失败,以及设想如果失败了自己该如何收拾残局。你应当视其为一件平常事,或者告诉自己,完成它只是一个小case。告诉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并在头脑中设想事情成功以后你如何受到上司的重视和同事的羡慕,以及伴随而至的鲜花和掌声。凡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只要善于运用这些积极的方面,你就可以轻松建立起自信。

最后,把过去成功的例子放在脑海里。

用成功的例子不断地鼓励自己,你就更容易建立起信心,也就有勇气去承担较有挑战性的任务了,不管这个例子与眼前的任务是否有关,只要能让自己感到,自己是可以取得成功就可以了。

要善于驾驭你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哪怕你遭遇第一百次挫折,也要像遇到第一次挫折时一样,平静地去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