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北大名家学做人
22130900000016

第16章 朱光潜:人生快乐,人际融洽很重要(5)

(7)除非是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要搞清楚是非曲直之外,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不能抓住不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有意装糊涂。绝不应简单问题复杂化,本来没有多大的事,却非要弄个水落石出,论出个我是你非。那只能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8)冤家宜解不宜结。即使有了矛盾,也应坦诚布公,想方设法寻求理解和沟通,就事论事,不要把矛盾扩大。要勇于作自我批评,以自己的真诚换取别人的理解。

总之,化解矛盾要首先从自己做起,记住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要走进别人的心灵,自己就要首先敞开胸怀。

□把你的合作网络化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网络化的时代。随着各种技术和迅猛发展。各种距离由于网络的关系而日益缩短,包括我们的生活节奏在内。把你的人际关系网络化,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紧凑、节拍更加有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首先,要营造你的关系网。

提起关系网,有时人们便会带有某种贬义,这是片面的。北大的一位博士生指出:

“关系网本身没有错,它是中性的,关键看它是怎样建立起来,是怎样运用的。如果建立关系网,不违背一定的道德标准,运用关系网也没有超出法律制度规定,那么,这样的关系网何罪之有呢?在我国,建立健康的、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和法律制度的关系网,对社会有利,对国家有利,对单位有利,对个人的成功更是不可须臾离开的。”

外国成功学有“友谊网”之说,认为,喜欢别人,又能让别人喜欢的人,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成功的人们大多喜欢广泛交际,形成了自己的一面“交谊网”。比如,你要某人推荐几个供你拜访的朋友,如果这个人是个失败的人,他只能好不容易为你提供一两个人,而且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一两个人的地址和电话。成功的人就不同人,他们会推荐出一大堆朋友,而且是在长长的名单上寻找,因为名单上包括各式各样的朋友。由此显示出成功者与失败者在合作方面的差别。

生活现实中,成功的人大多是有关系网的人。这种网络由各种不同的朋友组成,有过去的知己,有近交的新朋,有男的,有女的,有前辈,有同辈或晚辈,有地位高的,有地位低的,有不同行业的,有不同特长的,也有不同地方的……。这样的关系网,才是一面比较全面的网络,也就是说,在你的关系网中,应该有名式各样的人,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你提供不同的帮助;当然,你也要根据他们不同的需要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帮助。这才是关系网应当具有的特征。

“关系网”作为当今网络时代的“一员”,有着它本身“网”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这面网上成员的构成应该有点有面,分布均匀。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结交的范围十分狭窄,分布十分不均。只在自己熟悉的范围认识一些人,而这些人的行业和特长比较单一。这样就构不成一面目标的关系网了。当然,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爱好会形成较大的影响。如果你是一名学者,你结交的学者朋友就是你的各种关系中最集中的人群;如果你是干部,你周围的许多朋友就是你的同行,即他们大多数也是干部;其他各行各业都可以依此类推。这就是我们在编织关系网的时候,常常遇的到局限,这种局限关系到关系网的“使用价值”和其他质量。

假如你是一名干部,你有没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回答必然是肯定的。那么,你有没有必要结交理论界的“网民”?回答也必然是肯定的。因为,既然你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那么,在理论界需要别人的帮助就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遇到很多仅靠自己的能量很难克服的困难。反之,假如你是一名学者,你有没有必要结交政界的朋友?答案同样是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由于传统上知识分子受“清高”的影响,往往喜欢闭门谢客,喜欢孤军奋战,特别是对官场上的事情喜欢“两耳不闻窗外事”,对政界的人物更是不愿去与之进行交际。这样的传统和习惯是十分不利的。从成功学的角度来分析,它对现代人的成功更为不利。如前所述,在中国要成功,离不开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而上级领导大多是官场上的人,你不主动与他们交往,他们对你不了解,你对他们也很陌生,你怎么能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呢?

合作中需要彼此间的优势互补。本来,你有这方面的优势,同时就可能你有那方面的劣势。打个简单的比方,你会著书立说,但你未必会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样样精通,那么,你不精通的领域,或者你根本不懂得的领域,就需要在那些方面精通的人的帮助。如果,朋友的结构太单一,不能完全局限于自己的同行、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人之间。所以,正是因为你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有爱好、有优势,才要有意地结识与你的特长、爱好、优势有差别的人。这才符合网络的结构和原则。

广泛与人交往合作是机遇的源泉。你的这张网面越广,遇到机遇的概率就越高。有许多机遇就是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出现的,有时甚至是在漫不经心的时候,朋友的一句话、朋友的朋友的帮助、朋友的关心等等都可能化作难得的机遇。在很多情况下,就是靠朋友的推荐、朋友提供的信息和其他多方面的帮助,人们才获得了难得的机遇。

例如,某单位新来一位主要领导,需要配备秘书,在多人跃跃欲试、趋之若鹜的情况下,小蔡被选中了。原因就在于这位领导委托自己的一个下级王某为自己物色秘书,而王某和小蔡是同学和好朋友,他们都是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90届毕业生。王某自然清楚,小蔡肯定胜任秘书职位,于是就把这个同学推荐出来了。结果,领导本人满意,组织考察合格,正在为前程茫然奔波的小蔡更是欣喜若狂,因为他找到了自己适合的位置,在当时情况下当上领导同志的秘书,是他的心愿,也是他的成功的一个里程碑。

这个里程碑的获得,关键因素是他有那么一个得到领导信任的同学。也许他想不到这个朋友会对他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许他们之间彼此进行交往的时候,没想到这种交往决定了日后一个人的巨大成功,没想到这种交往就是一个人成功的机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广泛,机遇就多,不可急功近利,有许多机遇是在交往中实现的,而在初步交往中,人们很可能没有看到这种机遇,在这个时候,不要因为没有看到交往的价值,就冷漠这种交往。谁知道与谁的交往会带来很大的机遇呢?张开你的合作网络,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让北大的做人风范在生活中蔓延开来,吹进每个立志成功的青年人的行动之中。

□合作要有“亲”有“疏”

过犹不及。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否则如今的天下肯定已经大乱。与人交往亦如此理。

北大的一位学子自深圳归来,谈起一种“深圳现象”:“相识容易相会难”。在那里要认识一些新朋友并不难,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的每一位青年,都可能成为你的朋友,你只须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去跟他打个招呼,肯定没有人会拒绝你。但与你结交之后,尽管相距不远,你也不可随便去“骚扰”对方,如无事却不能动辄登门拜访以畅谈为乐。因此,在与合人的过程中,不要显得亲密无间,而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你可能感到困惑,发出叹息,陷入深深的沉思中,道一句“人情淡薄世风日下”了。可人际心理学家的指教,也许会令你大吃一惊: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

每个人在准备和别人建立合作联系时,心里都有一种对“合作关系持续期”的估计。

第一类是“长期关系”。人们都渴望和自己家庭直系亲属的交往以及较近一些的亲属的交往能持续一辈子,如果造成这一关系破裂,你的心中准会感到内疚和不安。

第二类是“中期关系”,这类关系持续期的长短,可以因朋友关系,邻居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而相异。

第三类是“短期关系”,大部分服务性行业关系属于这一类,如营业员,房管所的管理员,送奶人,理发师傅等。

在今天的生活中,随着社会文明步伐的加快,随着社会开放与变革进程的加速,“快节奏”成了社会的显著特征,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怪异的两极现象:一方面是人们的人际交往合作空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在越来越频繁;另一方面是人际关系平均持续期大大地缩短了。比如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邻居关系也因搬迁次数而改变,因为职业流动,同事关系也因变换岗位而改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种变动的速度愈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持续期就往往愈加缩短,临时性就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大特点。

因此,北大的著名学者为此忠告每一个现代人:“要增加一个人生活中的接触面,就必须既能建立关系,又能割断关系;既要会交往,又要会疏远交往的那些适应性最强的人,也是社会上最吃得开的人”。

如此看来,“深圳现象”恰恰是人际关系中“疏远合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交往原则。“久居难为别,频来亲也疏”这句俗语,或许可以进一步说明“疏远合作”的合理性,正确性。

人的社会化日益明显,但却应排斥人生还有独立的时空。如果没有独处的绿洲,人的心里实际上就会有不安全感,生活也难说有真正的自在。

因而,与人合作、交往这根“弦”需要有张有弛,不能老是绷得紧紧的。对于频繁的交往,往往会使人感到厌烦。

人际关系的深度固然与交往的频率有关,“老死不相往来”是不可能有交往深度的。但这个频率也要有个“度”。你若与别人交往,三天两头就要见面交谈,一谈就谈个大半天,有这个必要吗?有这个可能吗?即使是什么事都不干的清谈家,时间和精力也不允许他这样做,除非这个人在世界上只有一二个朋友或更少的交际对象,除非这个人是在与女朋友商议婚事如何筹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学会疏远合作,自然可以化为许许多多的具体内容。例如,当你要去拜访别人时,应尽量做到不当不速之客,而要尽可能在光临前先与对方联系好,在交谈中如果发现对方有“比较忙”的细微表示时,应尽快把话说完,识相地迅速起身告辞,谈话中谈话中不要对人家的家庭情况“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要像“查户口”似地问个没完没了,不要乱动人家的东西。等等。

又如,当你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时间,精力已有“超负荷运行”之感,很想来一下疏远交往时,那就不妨培养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去调节。

北大的一位教授告诫学生们: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动若脱兔”,广泛接触社会,结交朋友认识生活;另一方面又要“静若处子”,当“寂寞”时就要甘于寂寞,以便静下心来,潜心钻研。

如此“动”、“静”结合,“亲”、“疏”结合,不甘寂寞又甘于寂寞,正是体现了“既要会合作,又要会疏远合作”的处世之道。

了解掌握了合作的“度”的问题,我们还要注意与人合作时应切忌的一些问题。

首先,不要树敌过多。现代社会,白天少交友,晚上不出门,这样的“安份守己的好好人”越来越少。这种人像鸵鸟一样把脑袋埋进沙堆里,全不顾外面的世界多精彩,显然跟现代社会生活有距离。

生活中,除了“鸵鸟”式的人物,还有两种人,一种是人缘好,朋友多,处处有人关心相助,他的生活道路显得平坦而宽畅;另一种人八面树敌,到处结怨,别人看到他,离得远远的,这样的人生活道路上障碍多,活着也艰难。

现代社会是个沟通的社会,强烈的人与人交往的意识,是现代人的一种品格,摹仿鸵鸟的生活当然不行。与人交往,到处结怨更不可取。

人与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别,如思想、性格、意识、修养、利益等。这种差别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应该成为人们互相交往与合作的障碍。如果斤斤计较这些差别,要求别人与自己一样想问题、一样做事情、一样好恶,则是一件使双方都痛苦的事情;或者,不合自己的心意就竭力反对,有意地扩大这些差别,把自己置身于别人的对立面,树敌过多。

北大的一位毕业生,现身为拥有300万资产的企图的经理小王,谈到其亲身体会时说不要树敌过多,首先要有宽容的精神。

第一,抱着理解、容忍的态度去对待不同的人与事。假设你喜欢古典音乐,你的朋友喜欢流行音乐,你可以大谈古典音乐的高贵典雅,但不必嘲讽流行音乐的浅薄;假设你喜欢阅读《红楼梦》,你的朋友喜欢阅读《萍踪侠影》,你可以深入研究红学,但不必诋毁武侠小说;假设你是个热情洋溢的外向型人,你的朋友沉静少语,性格内向,你可以整天嘻笑玩闹、蹦蹦跳跳,但不必强行邀请你的朋友参加你的欢乐活动;假设你好谈,总想找个人倾谈,偏偏你的朋友不愿意倾听,转过身子,不理不睬,于是你感到恼火,感到尴尬,也许可以礼貌地打声招呼,回头再聊。碰到不同的人与事,不要一下子就认定此人如何,归结到“好”与“坏”的价值判断上去,这样,彼此就容易相处了。

第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经常看别人的优点。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容易看到他的短处,这样反感愈烈;与自己同类型的人,容易看到他的长处,所谓意气相投。其实长处与短处是相对而存在的。不要因为别人的短处而抹杀了他的长处,不要因为他曾经很凶地对你说话而从此认定他无教养。不喜欢多言的人与健谈者相处,对沉默寡言的人来说正好可以学一学对方侃的艺术,对善谈的人来说正好可以学一学对方深沉的城府。多看别人的长处,尊重别人,到头来自己也赢得了尊重。

第三,求大同存小异,寻找共同点。假设双方都没有大同,那么有一丁点儿的小同也行,关于寻找共同点,就开始有了共同的语言,有了友好交往的第一步。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有这份诚心,总是能够从中找到共同的东西的。即使是交战的双方,在一定的时机也有握手言和的可能,何况,个人之间本来就不该成为敌人。假设为工作,双方持针锋相对的不同意见,争得面红耳赤,想一想彼此都是为了搞好工作,找到了这个共同点,生活中仍然应该是好朋友。

第四,真诚地向别人道歉,是使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一个秘方。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犯过失,当你的过错伤害了别人,要面子,死不认帐;觉得对方也有错,“罪有应得”;悄悄的自我责备,但不好意思当面认错,这些都不可取。其实,学会道歉和学会谢谢一样重要,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是真正的勇敢的大丈夫。诚心诚意的道歉,就能可能化干戈为玉帛,通过这样的过程结交的朋友,友谊天长地久。敢于承认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开端,进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记住;道歉使友谊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