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北大名家学做人
22130900000023

第23章 吴福辉:内心率真,纵情谈笑(4)

接下来,富勒和妻子开始投身于一桩伟大的事业——为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无家可归的贫民修建“人类家园”。他们的想法非常单纯:“每个在晚上困乏的人至少应该有一个简单而体面,并且能支付得起的地方,用来休息。”富勒曾有的目标是拥有1000万美元家产,而现在,他的目标是为1000万人、甚至更多人建设家园。目前,人类家园已在全世界建造了6万多套房子,为超过30万人提供了住房。富勒曾为财富所困,几乎成为财富的奴隶,差点儿被财富夺走他的妻子和健康;而现在,他是财富的主人,他和妻子放弃了财产,而为人类的幸福工作,他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当一个人被列入世界财富榜时,会引起多少人的艳羡。但对于个人来说,过多的财富是没有多少用的,除非你是为了社会在创造财富,并把多余的财富贡献给了社会。“拥有便是损失。”财富的拥有超过了个人所需的限度,那么拥有越多,损失越多。

明智的前人对于财富的看法值得我们理解和学习。“对于财富,我充其量只能把它叫做美德的累赘。……财富之于美德,犹如辎重之于军队。辎重不可无,也不可能在后面,但它却妨碍行军。不仅如此,有时还因顾虑辎重,而丢掉胜利或妨碍胜利。”

“巨大的财富若不分发出去,也就没有真正的用处。”

世界级的时装大师范思哲拥有令人咋舌的财富,光是他收藏的名画古董家具,就价值连城。但他除了能亲眼看见这些财富外,还能得到什么呢?一个谜团重重的枪杀,使他的财富立刻变成了“他人的财富”。最近,他的收藏品在著名的索罗比拍卖行拍卖,所得据说都要捐给慈善机构。这当然是件好事。但要在培根看来,死后损款的人是慷他人之慨,而不是慷自己之慨。“不要把给慈善事业的捐款推迟到死后。”这就是培根的观点。

“不要追求显赫的财富,而应追求你可以合法地获得财富,清醒地使用财富,愉快地施与财富,心怀满足地离开财富。”这就是北大老学者给年轻人的建议,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这些建议。正如常人所说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舍去是财富,而你得到的却是财富永远买不到的快乐。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财富

当一个人因为幸运而发了财之后。他们面对的实际问题就是:发财是为了什么?对于只能做做白日梦,梦中摸彩中奖的普通工薪阶层,这话听起来很荒唐,但是当你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就变成一个相当严肃的大难题了。你只能吃3顿饭,雇一群佣人,去有数的几个地方旅游,住为数有限的房间,每次睡觉你只能躺一张床。

执著地对待生活,紧紧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过死,松不开手。人生对于财富,也应有一种能够“舍”的态度:我们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怎样松开手。少追求一些物质利益,多积累些精神财产。

这种教诲确是不易领受的。尤其当我们正年轻的时候,满以为这个世界将会听从我们的使唤,满以为我们用全身心的投入所追求的事业都一定会成功。而生活的现实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们的面前——于是:

我们在经受“失去”中逐渐成长,经过人生每一个阶段,我们只是在失去娘胎的保护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独立的生活;而后又要讲一系列的学校学习,离开父母和充满童年回忆的家庭;结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长大了,又只能看着他们远走高飞。我们要面临双亲的谢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对自己精力逐渐的衰退;最后,我们必须面对不可避免的自身死亡——我们过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梦都将化为乌有,我们的财富只成为云烟散去。

人生决不仅仅是一种作为生物的存活,它是一些莫测的变幻,也是一股不息的奔流。我们的父母通过我们而生存下来,我们也通过孩子而生存下去。我们建造的东将会留存久远,我们自身也将通过它们得以久远的生存。我们所选就的美,并不会随我们的湮没而泯灭。我们的双手会枯萎,我们的肉体会消亡,然而我们所创造的真、善、美则将与时俱在,永存而不朽。

请接受前人们的告诫:不要枉费了你的生命,要少追求物质,多追求理想。因为只有理想才赋予人生以意义,只有理想才使生活具有永恒的价值。

曾就读于北大的一位学者指出:人生的艺术,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的对这些礼物最终的弃绝。正如先师们所说: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两手而去。

人生是如此的神奇,这神灵的土地,分分寸寸都浸润于美之中,我们当然要紧紧地抓住它。这我们是知道的,然而这一点,又常常只是在回顾往昔的时候才为人觉察。可是一旦觉察,那样美好的时光已是一去不复返了。凋谢了的美,逝去了的爱,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生活的馈赠是珍贵的,只是我们对此留心甚少。人生真谛的要旨之一是:告诫我们不要只是忙忙碌碌,以至错失掉生活的可叹、可敬之处。

这使我想到一个故事:

有一个有钱人,每天早上经过一个豆腐坊时,都能听到屋里传出愉快的歌声。这天,他忍不住走进豆腐坊,看到一对小夫妻正在辛勤劳作。

富人恻隐之心大发,说:“你们这样辛苦,只能唱歌消烦,我愿意帮助你们,让你们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说完,放下了一大笔钱,送给小夫妇。这天夜里,富人躺在床上想:“这小夫妇不用再辛辛苦苦做豆腐了,他们的歌声会更响亮的。”第二天一早,富人又经过豆腐坊,却没有听到小夫妻俩的歌声。他想,他们可能激动得一夜没睡好,今天要睡懒觉了。”但第二天、第三天,还是没有歌声。富人好奇怪。就在这时,那做豆腐的男的出来了,拿着那些钱,见了富人,便急忙说道:

“先生,我正要去找你,还你的钱。”

富人问:“为什么?”

年轻的豆腐师傅说:“在没有这些钱时,我们每天做豆腐,虽然辛苦,但心里非常踏实。自从拿了这一笔钱,我和妻子反而不知如何是好了——我们还要做豆腐吗?不做豆腐,那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呢?如果还做豆腐,我们就能养活自己,要这么多钱做什么呢?放在屋里,又怕它丢了;做大买卖,我们又没有那个能力和兴趣。所以还是还给你吧!”

富人非常不理解,但还是收回了钱。第二天,当他再次经过豆腐坊时,听到里边又传出了小夫妇的歌声。

这对夫妇的歌声音说给我们一昧追求财富的心灵一个启示:快乐是一种比金钱还要宝贵的,拥有快乐的人生,是充实而又富有的。

□笑对人生,快乐生活

北大的很多学生把“笑对人生,快乐生活”作为自己的座佑铭。他们这种积极快乐、热爱生活的态度,无不使他们的生活充满生机与阳光。这也许正是北大多出长寿学者的秘诀吧。和任何一个快乐生活的北大学生谈话,他都会给你讲出一连串关于快乐生活的名家名言:

“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这是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说的。

“笑,实在是仁爱的表现,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桥梁。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这是英国诗人雪莱说的。

“善说笑话的人,往往有先见之明。”“心里最好常保快乐,如此就能防止百害,延长寿命。”这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的。

“对付残酷的贫困,只有惟一的一个办法,那就是笑。谁要是因为穷而郁郁不乐,那就是贫困已经把他抓住,并把他吞噬下去了。”这是德国革命家李卜克内西说的。

“一阵爽朗的笑,犹如满室黄金一样眩人耳目。”这是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的。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这是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说的。

开心地笑吧,“不要使冰霜结在你的脸上。”这是一位北大学生对于生活的态度。他还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先生,得了病,头痛、背痛、茶饭无味、萎靡不振。他吃了很多药,也不管用。这天听说来了一位著名的中医,他就去看病。名医望闻问切一番后,给他开了一张方子,让老先生去按方抓药。老先生来到药铺,给卖药的师傅递上方子。师傅接过一看,哈哈大笑,说这方子是治妇科病的,名医犯糊涂了吧?老先生赶忙去找医生,医生却出门了,说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老先生只好揣起方子回家。回家路上,他想糊涂医生开糊涂方,自己竟得了“冲任失调”的妇女病,禁不住哈哈乐起来。这以后,每当想起这件事,老先生就忍不住要笑。他把这事说给家人和朋友,大家也都忍不住乐。一个月后,老先生去找医生,笑呵呵地告诉医生方子开错了。医生此时笑着说,这是他故意开错的。老先生是肝气郁结,引起精神抑郁及其他病症。而笑,则是他给老先生开的“特效方”。老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这一个月,老先生光顾笑了,什么药也没吃,身体却是好了。

你看,笑对一个人的生活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它关系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心情,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我们事业的成败,我们生命的意义。

我们忙忙碌碌地生活在这个世上,每一天都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我们要维持自身和家庭的生活水准不至于太低,我们要时时提防天灾人祸的发生,我们面对着生老病死的困扰,我们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不懂得调节自己,苦恼、忧愁、烦躁、愤怒、痛苦……这些不良的情绪就会严重地损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就像老话说的“愁一愁,白了头。”而最好的自我调适方法,就是笑,就是快乐地生活。

明人何伟然说,处世的方法,就是“微微一笑”。我们并非古代的隐士,我们在这里不研究出世法,我们研究处世法,就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活得幸福,活得健康,活得快乐,最好的方法,就是“笑”。笑,是日常生活的安全阀,它可以减轻或除去有损健康的不良情绪,它让我们怀有与人为善之心,让我们拥有幻想和松弛,在沉重的压力下得到休息,它也让生命变得趣味盎然……

俗语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的确,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口常开,是大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笑,使肌肉变得柔软,身心在极度放松的状态下,很难引起焦虑。

只要你笑,就多一份觉醒,对这个世界更有安全感。世界也会分享我们的感觉。

文学大家钱钟书说,幽默减少人生的严重性,决不把自己看得严重。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它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

我们都熟悉那个永远是乐呵呵的大肚子弥勒佛,他的哲言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

笑对人生,应该是我们的处世态度。它首先是一种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是对人对己的宽容大度,是不计较得失的坦然心胸。笑的修养,也是人品的修养。强笑,装笑,皮笑肉不笑,甚至不怀好意的奸笑,得意忘形的狂笑,溜须拍马的谄笑……这些虽也是“笑”,却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幽默,那些低级下流的黄段子,那些幸灾乐祸的“黑色幽默”,那些诽谤他人的“帖子”,也是为“真笑者”所不齿的。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而商品时代培养出来的商品情结,往往使人只看重金钱和物质,连“笑”也变成了“商品”或推销商品的手段。这种情况下,现代人变得越来越不会笑了。我们是否也注意到自己的笑声,是比以前多了,还是少了?我们还会笑吗?或者面对生活只会苦笑?我们的确需要扪心自问一下了。

北大教授说:“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让我们记住北大人的话:“笑对人生,快乐生活。”用微笑和幽默来面对人生,解释生活让我们的每一天都快乐而充实。

要快乐地生活,就要学会摆脱繁杂生活的束缚,一身轻松,心情才会更好。

明人屠隆说:生活在充满苦恼的世上,要有高昂振奋的意气。面对着追名逐利的机会,应该淡漠处之,不为所动。

这话,虽是在几百年前说的,对我们现代人摆脱苦恼,却仍然不失为一剂良药。

睿智的中国古人早就指出:“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所谓“世味”,就是尘世生活中为许多人所追求的舒适的物质享受、为人欣羡的社会地位、显赫的名声,等等。今日的青年人追求的“时髦”、“新潮”、“时尚”、“流行”,也是一种“世味”,其中的内涵说穿了,也不离物质享受和对“上等人”社会地位的尊崇。这种“世味”一“浓”,人就会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忙碌起来——或拼命打工,或投机钻营、应酬、奔波、操心……你就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有轻松地躺在家中床上读书的时间,也很难再有与三五朋友坐一起“侃大山”的闲暇,你忙得会忽略了自己的孩子的生日,你忙得会没有陪父母叙叙家常……

一位北大毕业的商人朋友曾讲过这样一篇文章,文章作者感慨她的一位病逝的朋友一生为物所役,终日忙于工作、应酬,竟连孩子念几年级都不知道,留下了最大的遗憾。作者写道,这位朋友为了累计更多的财富,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他终于将健康与亲情都赔了进去。那栋尚在交付货款的上千万元的豪宅,曾经是他最得意的成就之一,然而豪宅的气派尚未感受到,他却离开了人间,作者问:“这样汲汲营营追求身外物的人生,到底快乐何在?”

这位朋友显得也是属“世味浓”的一族,如果他能把“世味”看淡一些,像作者那样“住在恰到好处的房子里,没有一身沉重的经济负担,周休二日不值班的时候,还可以一家大小外出旅游,赏花品草”……这岂不是惬意的生活?

文章作者写道:“‘生活简单,没有负担’,用在人的一生当中却再贴切不过了。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应的迷惘里,还不如过着简单生活,舒展身心,享受用金钱也买不到的满足来得快乐。”

“只有简单着,才能快乐着。”不奢求华屋美厦,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时髦,不扮贵人相,过一种简朴素净的生活,一种外在的财富了许不如人、但内心充实富有的生活。这是自然的生活,有劳有逸,有工作着的乐趣,也有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温馨、自由活动的闲暇。还用去忙里偷闲吗?“世味淡,不偷闲而闲自来。”

“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吴福辉说过:“既然不过是个零,就不应有太多与生俱来的负担。从这个世界上已经意外地得到这许多,我还能失去什么呢?”这是大师的人生态度,也是他能够纵情谈笑的内心源泉。吴老在高楼大厦包围下的一块静地——文化馆,中平静地生活。拒绝了喧嚣与零乱,平易之极的住宅,一杯清茶,一屋书香,一身不停奋斗的精神,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历史留给他的,这是北大赋予他的,这是快乐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快乐的源头,为我们省去了多少欲求不得满足的烦恼,又为我们开阔了多少身心解放的快乐空间!

摆脱心灵的纷繁,简单而充实地生活,让欢笑撒满你的每一天,我怎会不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