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思想史
22187100000040

第40章 王安石的“新学”

第一节 “荆公新学。”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出身仕宦之家,但祖上却非望族,其父王益,进士出身,一生长期在外府州县任职。王安石19岁丧父,家人众多,生活十分艰难。少年时主要接受儒家教育,亦常读诸子百家书,“至于《难经》、《本草》、《素问》、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临川集》卷七十三),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提点江东刑狱等职,先后达18年。这18年间,王安石与李觏、刘敞等学者交往甚密,并深受二人思想的影响。他还埋头读经,著书立说,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号称“通儒”。嘉癆五年(公元1060年),王安石从提点江东刑狱奉诏还阙。呈送《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视时势之可否,因人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临川集》卷三十九)的变法纲领,末被仁宗采纳。嘉癆八年,母亲去逝,王安石回江宁居丧。由于摆脱了政事,他得以潜心治学,有许多学者闻其名而从学,其中有陆佃、蔡卞、龚原等人,还有其子王癶,这些学者后来形成一个阵容较大的“荆公新学”学派。

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这时,宋王朝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均田制的破坏以及“不抑兼并”政策的实施,使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财富的不均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政治上,官僚机构重重叠架,冗官冗费日益增多,封建王朝的统治机器越来越庞大而沉重,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也因此而日趋尖锐。加之辽、西夏等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与侵扰,使宋王朝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宋神宗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大胆起用力主改革的王安石,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即诏王安石“越次入对”,次年,任参知政事,再次年,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

王安石执政后,“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主持变法的机构,接着又派遣人员考察农田水利赋税,然后在全国范围内颁行新法。他所施行的新法有: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项。这些措施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因而引起地主官僚阶层的反对。某些地方官吏实施新法时借机对农民进行敲榨盘剥,损害了农民利益,使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新法不满。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对新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熙宁七年,王安石辞去官职,退居江宁。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他,旋又罢相,他从此一直住在江宁,直到去世。

王安石执政期间,为适应变法的需要,还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用经义和论策试士,废除诗赋取士和烦琐的记诵传注经学。他还设置经义局,训释《诗》、《书》、《周易》三经义,并编纂《字说》,使新法在经书中找到理论依据。《三经新义》颁行太学后,成为“荆公新学”的代表著作。其中《周官新义》由王安石亲自训释,为的是从《周礼》中寻找改革的理论依据。《诗义》、《书义》由王安石的儿子王癶撰写。王安石的著作还有《易义》、《洪范传》、《论语解》、《孟子解》、《老子注》、《楞言经疏解》、《淮南杂说》、《临川集》等;其中除《洪范传》、《老子注》和《临川集》外,皆佚。王癶的著作今存《老子注》、《庄子注》。“荆公新学”的其他著作大多已经亡佚,现存有蔡卞《毛诗名物解》,陆佃《尔雅新义》、《埤雅》、《陶山集》,龚原《易传》,陈祥道《论语解》、《礼书》,耿南仲《周易新讲义》,郑宗颜《考工记注》,王昭禹《周礼详解》,林之奇《尚书全解》、《拙斋文集》。

第二节 王安石的五行说与元气论

王安石是通过阐释儒家及道家等古代经典而阐述其思想体系的,因此他沿用了许多传统的概念和范畴。

王安石以其特有的“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他认为天地万物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即水、火、木、金、土。他说:“五行,天所以命万物者也。”(《洪范传》)。这五种基本元素各有自己的属性和特征,而且都有相对立的方面,“五行之为物,其时、其位、其材、其气、其性、其形、其事、其情、其色、其声、其嗅、其味,皆各有耦。”这种属性或特征,被王安石概括为时、位、材、气、性、形、事、情、色、声、嗅、味等范畴。例如水之“性”为“润”,其位为“下”;火之“气”为“炎”,其位为“上”;木之“形”为“曲直”;金之“材”为“从革”;土之“人事”为稼穑。这些都是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和属性,这些说法虽然依据了古代经书,然而他分析得更加细致和具体。

在王安石的思想体系中,“五行”并非宇宙最初的质体,在它们之上,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天”存在,“五行”只是“天”用以生成万物的原料,“天”才是宇宙的根本。天为何物?王安石认为,“天”就是“道”:“道者,天也,万物之所自生,故为天下母。”(《老子注》)王安石的“道”这一范畴,取于老子,但对“道”的解释,注入了自己的思想。“道”有双重含义:第一,它是“天下母”,世界万物的最高本原和造就者。在时间上,“惟道则先于天地而不为壮,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老子注》)在空间上,“道之荒大而莫知其畔岸”。它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范围广阔,含弘一切。也就是说,在“道”未演化出万物时,它是浑浊一片,恍惚无影,但又不是虚无。因为,“道”有本末,其“本者出之自然,而不假乎人之力,而万物以生也。”(《临川集》卷六十八)从这一意义上讲,它与“自然”是同义语。

第二,“道”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道者,万物莫不由之者也”(《洪范传》)。“有无之变,更迭出入,而未离乎道。”(《老子注》)因此,“道”成为物质世界变化的普遍原则。王安石关于“道”的解说,表明了他的思想倾向。

确立了自然性的“道”作为宇宙本原及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之后,王安石又用“元气说”深化了他的宇宙生成论。他说:

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老子注》)

朴者,道之本而未散者也,小者至微而不可见者也。朴未散,则虽小足以为物之君。

“道”的质体正是物质性的“元气”,而“道”的用途正是“元气”在宇宙空间的运行往来。所谓“朴”,即凝聚未散、细微不见的物质微粒,亦即万物未形成时的“元气”。因此,“道”生物实际上就是“元气”生物。

他对“元气”产生万物的过程也作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元气”先分化为阴、阳二气,“阳极上,阴极下”,阴阳交合之气就是“冲气”。阴阳的交合,冲气的流转运行,使“五行”得以产生。五行之中,土是阴阳冲气直接作用的结果,水则由北方阴气所生,火则由南方阳气所生,木则由东方阳气生风之后,由风所生,金则由西方阴气生燥热后,由燥热所生。阴阳二气由于分布的地理方位不同,性能也产生差别,从而生成不同的物质元素。五行产生之后,又经过复杂的组合,形成万物,王安石称之为“道立于两,成于三,变于五,而天地之数具。”

万物产生之后,宇宙生成演化的过程并未结束。王安石认为,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是“元气”所生的暂时的形态,没有一个能够永恒地存在于宇宙之中。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它也会消亡的,但消亡之后并非归于虚无,而是归复于产生它的“元气”或“材”之中,这叫“归根复命”。宇宙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地变化着,它自然而成,非人力所为,也非某种神秘力量所左右。

王安石的“元气”说与张载的“气”本体论有共同之处,即都认为世界万物均由物质形态的“气”所构成,不同之处在于王安石以“道”作为宇宙最高本体,否认“道”的社会性因素,把它的一切特征与功能完全归结为自然性。理学时代的王安石之所以未成为理学家,就在于这一点上与理学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王安石的“耦”中有“耦”的思想

王安石理论思维的辩证色彩是很突出的,在很多方面超出了同时代的理学家。其辩证思维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承认世界万物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二)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成为变化的原动力。

(三)认为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关于物质世界不断变化的特性,王安石在许多场合反复作了说明,他说,五行之所以称为“行”,是因为他们有变化的功能。“五行也者,成变化而行鬼神,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洪范传》)在他看来,物质世界的一草一木都是不间断地变化着,一切皆动,一切皆变,因为“尚变者天道也”(《临川集》卷六十三)。变化乃是道的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变化不止。“阴阳代谢,四时往来,日月盈虚,与时偕行,故不召而自来。”(《老子注》)仅仅承认宇宙的变化运动,还不足以反映王安石辩证思维的特色。同时代的思想家,很少有不承认事物运动变化的。王安石在这方面所作的突破,是把新旧更替,新取代旧作为变化的基本形式:“有阴有阳,新故相除者,天也,有处有辨,新故相除者,人也。”(《字说》)他对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总是热情地加以讴歌。“新故相除”的思想,是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思想基础之一。

为什么“天道尚变”?为什么万事万物总是“新故相除”?王安石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每一事物内部均有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叫做“耦”。“耦”原指两人并肩而耕的意思,《论语·微子》:“长狙、癷溺耦而耕。”引申为两人一组之意。王安石用“耦”表明每一事物内部的两个对立面。他说:

盖五行之为物……皆各有耦,推而散之,无所不通。一柔一刚,一晦一明,故有正有邪,有美有恶,有丑有好,有凶有吉,性命之理,道德之意皆在是矣。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洪范传》卷六十五)

有时他更明确地指出,世界万物都“有对”。他说:“有之于无,难之于易,长之于短,高之于下,音之于声,前之于后,皆不免有所对。”(《老子注》)他不仅看到了万物的矛盾现象,而且发现,正是那种普遍存在的矛盾与对立,成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

王安石还认识到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的关系,认为轻重、躁静、有无、善恶、春夏与秋冬等双方都以对方作为存在的依据,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他指出:

善者恶之对也,有善必有恶。(《老子注》)

盖有无者,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也,故非有则无以见无,而非无则无以出有。

无春夏之荣华,无秋冬之凋落。

轻者必以重为依,躁者必以静为主。

他对于事物内部矛盾结构的认识,无疑达到了一定深度。

王安石把对立双方相互作用的关系概括为相生与相癹。相生所以相继,相癹所以相治。相生相继,指事物在发展中的生长与延续;相癹相治,指对立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此基础上王安石猜测到了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他在解释老子“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时指出:“风之行乎太虚,可谓弱矣;然无一物不在所鼓舞,无一形不在所披拂……反非所以为动,然有所谓动者,动于反也;弱非所以为强,然有所谓强者,盖弱则能强也。”风在天空中吹拂时,它是柔弱的,但大地上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受到它的推动。在这里,它转化为强。水更是柔弱的,但在围城攻坚的时候,它却是刚强之物。王安石关于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思想比老子更深入一步,他所说的转化,不是神秘莫测的互换、对调,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所必然发生的转变。风和水之所以能从弱者转化为强者,就在于有物让它吹,有坚让他攻,只有在这些场合下,它们才能成为强者,离开这些条件,在空虚中飘拂的风,在深渊里沉积的水,都永远变不成强者。

王安石不仅从哲学角度阐明了“变”的思想,还把“变”的观念推广到社会生活中去,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大胆进行社会改革,他不愧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位改革家。

王安石虽然强调了万事万物在运动中变化,但又认为,“静为动之主,动而不知反于静,则失其主矣。”(《老子注》)“静”成为“动”的最终主宰,它是绝对的,永恒的。

第四节 王安石的人性学说

王安石认为,人性就是人的心理能力,“不听而聪,不视而明,不思而得,不行而至,是性之所固有而神之所自生也。”(《临川集》卷六十六)也就是说,像圣贤那样不依赖经验和感觉而先天具备的认识能力,就是由人性所决定的。不同的“天资之材”使人性和动物性产生区别,也使人自身的本性有别。“夫狙猿之形非不若人也,欲绳之以尊卑而节之以揖让,则彼有趋于深山大麓而走耳。虽畏之以威而驯之以化,其可服邪……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礼仪制度只能由人依据“天”的规则而制定,强行让猿猴知礼守节,懂尊卑揖让是不可能的,原因就在于人与猿有不同的“天资之材”。人类也一样,不同的人能力也不相同。

关于人的本性来源,王安石提出了与同代理学家不同的观点。他不认为人性源于外在的精神本质,而认为它在人的形体形成时就天然存在,“性生于诚,诚生于心,心生于气,气生于形。”人性就是人之形体的属性,不具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行,他说:“夫太极者,五行之所由生,而五行非太极也。性者,五常之太极也,而五常不可以谓之性。”(《临川集》卷六十八)就像太极是五行的造就者一样,人性也是仁、义、礼、智、信五常的造就者。这也就是说,道德品性不同于人性,它是由人的心理能力所产生的,是后天而生的。

王安石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也不同意荀子的性恶论。他认为,性没有善恶之分,只有在性产生情之后,善恶才分明起来。孟子所谓的“恻隐之心”,荀子所谓的“善者伪也”,讲的都是情,而非性。性与情既不能混淆,又密切联系在一起。他说:

性情一也。世有论者曰:性善情恶,是徒识性情之名,而不知性情之实也。喜怒哀乐好恶欲,未发于外而存于心,性也。喜怒哀乐好恶欲,发于外而见于形,情也。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临川集》卷六十七)

情源于性,与性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范畴,因此性情是统一的。但情又不等同于性,性是人的心理能力,而情则是人的感情、爱好、情趣和欲望的表现。情是性的外在表现形态,是性在具体条件下的反应。性情二者是体用关系。这样,人之善恶的分明,就不在于性本身的优劣,而在于性发于外时的状况,在于动是否当于理。

王安石赞同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认为情可以为善,也可以不善,善与不善,取决于后天的习染。他把“上智下愚不移”看成是习惯的结果,后天修养的结果。上智下愚是根据人的最终状况判断的,所谓“不移”也是最后的结论。至于人一生的整个过程中,是可以从上智变为下愚,也可以从下愚变为上智的,这就看他后天的教育如何。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举例说明了这一点。仲永是一个天才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诗立就”,他的父母不好好教育他,他自己也恃才不学,结果,20岁时,与众人一般无二了。王安石指出,一个人纵使天赋再高,再聪颖过人,如果不重视后天的学习,到头来也只能做一个平平常常的人。

第五节 王安石的政治思想

王安石的政治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变法革新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王安石认为,社会出现等级的区别以及等极间的统治和被统治都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以贤治不肖,以贵治贱,古之道也。”(《临川集》卷六十三)臣民和仆从应绝对服从君主和主人的统治,“臣以顺承者也”,“仆,卑以顺也”。而君主则有超乎一切之上的绝对权力,可以与天神相比。所以,王安石所制定的各项新法的宗旨,都是以维护君主和皇室的绝对权威为前提,防止“与人主争黔首”。例如青苗法排挤了豪族地主的高利贷,方田均税法打击了大地主的伪冒和对物价的操纵垄断,这些都有强化中央集权的作用。

第二,政府的职责在于保民常产。王安石通过解释《周礼》“大宰之职”阐述了这一思想,他说:“事典事职,皆以富邦国。盖事典之为书,事官之为职,以富邦国而已。事典以生万民,事职以养万民。”(《周官新义》卷一)国家的典章制度和各项官职,都是以富强国家为目的,而富强国家的具体途径,都是使万民得以生存养育。他从字义学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这个道理:“卿,从皂,黍稷之气也。黍稷地产,有养人之道。”“胥,从肉,肉则以其能养人。”这两种官名的字义,“皆以养人为义,则王所建置,凡以养人而已”。

王安石反对以富侵贫,以强凌弱。对贫富不均,富者兼并贫者的社会现象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今富者兼并百姓,乃至过于王公,贫者或不免转死沟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主张君主“以政令均有无,使富不能侵贫,强不得凌弱”,对难以自存的民众,应该有所同情。他认为富豪的巧取掠夺,百姓的生活困苦,荡析离散,是社会动荡和不安定的根源,而消除动秘隐患的方法,就是“损有余以补不足”,“裒多益寡”。他说:“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顺天休命”(《临川集》卷六十五)。“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卷七十八)。只有适当地抑制豪强地主的兼并掠夺,扶持百姓的生产生活,才能找到缓和社会矛盾的根本出路。

第三,生财与理财。针对北宋政府面临的财政经济困境,王安石提出了生财、理财的主张。他说,生财的途径,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利用社会一切劳动力进行生产,利用自然与全社会的财富作为消费的来源。理财的途径是抑制兼并,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于公家,“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用可足,而民财不匮”(《临川集》卷七十)。他又说:“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夫以义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可以不均,用途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他所施行的新法,基本上都是为朝廷设计出的生财、理财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