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黄宗羲的生平及其著作
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黄宗羲生活的明清之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是一个“天崩地解”(《留别海昌同学序》)的时代。这种环境,使他不可能长期坐在安静的书斋里钻研学问。他的经历坎坷不平,据黄炳《黄梨洲先生年谱》卷首《自题画像》说:“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其为人也,盖三变而至今。”
所谓“初锢之为党人”,是指他作为东林党的子弟及其复社的成员,同党人一起反对朝廷宦官权贵的斗争。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就是著名的东林党人,因弹劾权阉魏忠贤而死于诏狱。黄宗羲继承父辈的遗志,继续与朝廷权阉进行斗争,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他曾“袖长锥,草疏,入都讼冤”,用铁锥刺伤仇人,成为东林子弟中的领袖人物。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秋,黄宗羲又作为首领之一,参与了顾杲、吴应箕等140余人联名公布留都《防乱公揭》事件。《防乱公揭》针对阉党阮大铖,使阮大铖不得已逃往城南牛首山,其后,阮大铖利用南明小朝廷东山再起,黄宗羲险些被害。在此之后,黄宗羲曾亡命日本,接着又投入抗清斗争,也即《自题画像》所谓“继指之为游侠”阶段。
黄宗羲参与抗清斗争前后共近十年时间,他曾率领家乡子弟数百人,组织“世忠营”,失败后,遁入四明山塞,又随从明鲁王政权,与张煌言等进行匡复活动,直至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鲁王去监国号,复国无望,他才致力于著述讲学。这一时期他恢复了先师创办的“证人书院”,还在鄞县举办了“讲经会”。
黄宗羲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一生勤于著述编纂,其全部著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者亲自撰写的,另一类是编辑他人的著作。据统计,他一生共编辑和撰写了约2000万字著作,其中亲撰的专著和诗文有300多卷,300万字以上。黄氏著作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哲学、史学、文学、天文、历法、地理、数学等等方面,其中在哲学、史学(特别是学术思想史)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黄宗羲的著作,最重要的有《明夷待访录》一卷、《孟子师说》七卷、《葬制或问》、《破邪论》一卷、《思旧录》一卷、《易学象数论》六卷以及学术史专著《明儒学案》与《宋元学案》《宋元学案》系黄宗羲未完成著述,后由其子黄百家及全祖望完成初稿,后人校订而成。等。黄宗羲生前整理自己的著作,编成《南雷文案》,后又删定为《南雷文定》《南雷文约》。解放后陈乃乾先生分类重编了《南雷文案》等,名为《黄梨洲文集》,由中华书局出版,《明夷待访录》也有古籍出版社及中华书局的单行排印本,《黄梨洲全集》(计划12册)已由浙江古籍出版社从1985年起陆续出版。
黄宗羲的学问和思想,既有家学的渊源,又得力于明末江南大儒刘宗周。
黄宗羲的祖父“号鲲溟,以《易》为大师”(万期卞:《梨洲先生世谱》),父亲黄尊素也是一位学者,家中藏书很多,同时黄宗羲又可以借到同乡钮氏世学楼、祁氏澹生堂、范氏天一阁的藏书,所以在少年时代就有较好的学习条件,为后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父被捕入狱前曾对他说:“学者最要紧是通知史事,可读《献征录》。”(梁启超:《中国近百年学术史》)这后来对他产生很大影响。崇祯初年,黄宗羲入京为亡父讼冤归浙后,便从刘宗周学习,成为刘宗周门下的著名弟子。
第二节 《明夷待访录》的社会思想
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黄宗羲开始集中精力从事著述,用十年时间写成《明夷待访录》一书。
“明夷”二字,取自《周易》卦名,卦辞为“利艰贞”,《彖传》解释说:“晦其明也,内难而正其志,箕子以之”,也就是说“明夷”卦喻贤人处于艰难之境而志气不衰,这正是黄宗羲抗清斗争失败后的心态,他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批评与对未来社会的憧憬笔之于书,以待之于来访者,这正是此书的写作动机。
今本《明夷待访录》有《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建都》、《方镇》、《田制》、《兵制》、《财计》、《胥吏》、《奄宦》等21篇,所论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化各个方面,而其核心思想,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抨击。
黄宗羲对封建君权作了解剖,他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原君》),这里“古者”是指三代以上而言,黄宗羲借此以抨击三代以下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又说:“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君主没有得到天下的时候,不惜“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去搏取个人的“产业”,得到天下之后,又不惜“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压榨这份“产业”的“花息”,根据这样的推论,他得出结论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这个命题不同于古代儒家所谓“天下大公”与“民贵君轻”的说法,而含有新意:
第一,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出发点是“天下之利”,由此出发,他肯定了天下人之“私”,认为“自私”与“自利”是人的天然本性:“有生之初,人各有自私也,人各有自利也”。由此他痛斥君主专制“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第二,黄宗羲对君主制度敢于提出怀疑,他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这种大胆的疑问是传统儒家思想中所没有的。
黄宗羲还批评了封建君权的另一个方面,即“君为臣纲”的伦理纲常。他指出,臣不是君之臣,不能“私其一人一姓”,他还说,人们出仕,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原臣》)。他敢于以“为天下”去否定“为君”,以“为万民”去批评“为一姓”,表现出和“君为臣纲”相对抗的倾向。在黄宗羲的理想中,“君臣”应是共同负担人民公共“利害”事务的人员。他比喻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有唱邪,后有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这里颇透出一点君臣平等的意思。
黄宗羲还探索了维护皇权的封建主义法律问题,其理论批评武器依然是“天下之利”。他指出,以此标准去衡量历代之法,即可看出“三代以下无法”(《原法》)。这并不是说三代以下没有法律条文,而是由于历代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就是说,这种“法”维护帝王一家的利益,与天下之利是不相干的。因此,“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黄宗羲明确指出历代之法并不是那么美好,那么神圣,他们只不过是“一家之法”而已。
黄宗羲揭露了明朝擢拔人才的诸种弊端,他说:“取士之弊,至今日制科而极矣”(《取士》)。科举取士制度使读书人埋头于《四书集注》玩弄文字游戏,丢开“经世致用”之学,埋没了人才。黄宗羲指出,有明一代,“功名气节人物,不及汉唐远甚,徒使庸妄之辈充塞天下,岂天之不生才哉?则取士之法非也”。至于如何改进“取士之法”,他还提出了具体方案,但其理论意义不大,唯独关于“学校”的主张,表现出远见卓识。他认为学校不仅为了“养士”,而且应当成为独立的舆论机关,“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这样,学校就成了“公其非是”的论坛,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一些。这个观点虽是脱胎于东汉时大学生的清议与宋朝诸生的伏阙上书,但与此并不完全相同,因为黄宗羲着眼于探求限制君主权力的措施,一方面他想以学校作为监督政府的舆论机构,另一方面他又主张以推选出来的贤者担任有实际权力的宰相,以补救世袭君主的不贤。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的《奄宦》篇中对明朝的“奄宦”之害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他在《明夷待访录》中评论君权,大都是从抨击“奄宦”出发的,这一点和东林学派思想相似,不过黄宗羲还进一步指责了封建君主。但他并没有明白主张君主制度应当革除,只是要求改革政府机构,他说:“吾意为人主者,自三宫以外,一切当罢”(《奄宦》下),使“奄宦”无从施其技。又认为明朝的衰败,“自高皇帝罢丞相始”(《置相》),所以改革弊政,必须从设立宰相始,而宰相应当由贤者担任。
黄宗羲的理想政治蓝图是:“宰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每日便殿议政,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其执事皆用士人。凡奏章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其中含有限制君主权利,防止“宫奴”(宦官)掌权的内容。至于君主立宪的设想,在黄宗羲那个时代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总之,黄宗羲对封建君权的评论,其中固然有不少的民主性精华,但其出发点和归结点都还没有超出封建主义的框架。
在《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经济思想,如主张“工商皆本”,主张货币与赋税的改革等等。他在土地问题上主张恢复“井田制”,反对夺取富民的私有土地等。不过,这些方面的观点,在《明夷待访录》中都不如他对于君权的评论那样说理充分。
第三节 黄宗羲对理学的批评
黄宗羲晚年将注意力集中到学术方面,潜心研究理学、经学和史学。
黄宗羲晚年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对理学进行反省与批评。这种批评,是从经世的立场出发,结合着对明代学术思想的探究而得出,显示了史学家所具有的独特思想风格。
黄宗羲批评了理学学风。他说:“尝谓学问之事,析之者愈精而逃之者愈巧……今之言心学者,则无事乎读书穷理;言理学者,其所读之书不过为经生之章句,其所穷之理不过字义之从违,薄文苑为词章,惜儒林于皓首,封己守残,摘索不出一卷之内,其规为措注,与纤儿细士,不见长短。天崩地解,落然无与吾事,犹且说同道异,自附于所谓道学者,岂非逃之者愈巧乎?”(《留别海昌同学序》,《黄宗羲文集》第447页)这里说明无论是程朱理学、抑或陆王心学,他们对理论的分析都很细密,使人抓不住他们的不足处。但他们的一个共同缺点是与社会实际脱节。他强调人们研究学术(学问之事)必须着眼于现实社会,表现出强烈的求实倾向。
从求实的立场出发,黄宗羲改造了王守仁的“致良知”说。他把“致”字解为“行”,将王守仁心学的本体学说改造为“工夫”的学说。他说:“‘致良知’一语,(阳明)发自晚年,未及与学者深究其旨,后来门下各以意见搀和,说玄说妙,几同射覆,非复立言之本意……先生致知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是非。”(《明儒案家·姚江学案》)这里用“行”字解释“致”字,显然是黄宗羲的观点,而就王学本身来说,并没有解决朱学的“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是非”之弊;在王学内部,之所以“各以意见搀和,说玄说妙”,正与王守仁“致良知”命题本身的谬误直接相关。
黄宗羲在思想上保留有王学的痕迹,但更多的则是对王学的改造。在对于“心”的作用的看法上,就是一个突出例证。
在《明儒学案·序》中,黄宗羲有这样一段话:
盈天地皆心也,变化不测,不能不万殊。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故穷理者,穷此心之万殊,非穷万物之万殊也。是以古之君子,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故其途亦不得不殊。
如果孤立地看头一句话,好像确是王学“心外无物”的意思,但细究其内容,与王守仁对“心”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在王守仁看来,具有“良知”的“心”,既是道德和真理的本原,也是万物的本原。王门诸子?于致良知之学,多数人实际不超出对“心”的体认,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把“心”当作真理的源泉,而排斥了其他的认识活动。黄宗羲与王守仁及其多数弟子不同,在他看来,“心”的作用仅仅是知觉和思维,并不能把“心”看成万物的本体和真理的源泉,只有在“心”(知觉和思维)与其对象的结合过程中才能显示出本体,即真理。因此他说:“心无本体,功夫所至,即其本体”,在这里,他强调本体(真理)是一个认识过程。这就摆脱了理学家把“理”看作是先天的、僵死的那样一种观点。
由上述观点出发,黄宗羲又指出:“穷理者,穷此心之万殊,非穷万物之万殊也,是以古之君子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故其途亦不得不殊。”这就再次肯定了独立思考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穷理的过程,也就是“心”(知觉与思维)的思考过程,因此,穷理不应该是从“万物之万殊”中体认“一理”,而应该有各自的独立见解,这就是“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的意思。
关于气是宇宙存在的根本形态的观点,在黄宗羲的文集以及《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中可随处见到,例如“盈天地皆气也”(《明儒学案·蕺山学案》),“天地之间只有一气”(《明儒学案·诸儒学案》),“大化之流行,只有一气充周无间”(《与友人论学书》,《黄梨洲文集》第438页),“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太极图讲义》,《宋元学案》卷十三引)等等。这些说法,与罗钦顺、王廷相、刘宗周大体相同,很多处在文字上几乎一致,说明他采纳和吸收了前人的观点。
以气本论为基础,黄宗羲批评了分理气为二的观点。这里以他评论明初学者薛蠧为例。薛蠧以“日光飞鸟”喻理气关系,认为:理如日光,气如飞鸟,飞鸟载日光而飞行,故理气无先后可言,但日光并不与鸟同往俱灭,故气有聚散,理无聚散。这样的观点虽然认为理气无先后,但分理气为二,实质上是把理视为不变和永恒的,为主导;气则处于服从地位。而黄宗羲的看法是:“盖以大德教化者言之,气无穷尽,理无穷尽;不特理无聚散,气亦无聚散也。以小德川流者言之,日新不已,不以已往之气为方来之气,亦不以已往之理为方来之理,不特气有聚散,理亦有聚散也。”(《明儒学案·河东学案一》)
这里的意思是说,从客观总体上来看,气与理同样处于守恒的状态,不存在谁有聚散的问题,从这样的观点来看,不仅理无聚散,气同样无聚散,但是,如果从具体事物来看,气与理同样处于日新不已的变动状态,同样不存在无聚散的问题。就会看到不仅气有聚散的变化,理同样也处于变化之中。这样的观点阐述了理气的变化——“日新不已”,包含有辩证思维。
与薛蠧的观点类似,主张理为主宰的,还有王守仁弟子季本的“理阳气阴”说(详见《明儒学案·浙中王门(三)》),曹端根据朱熹人马之喻而提出的“理驭气”说(详见《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上二)》),等等,这些都受到黄宗羲的直接批评,他申明自己的观点说:“理气之名,由人而造。自其浮沉升降者而言,则谓之气;自其浮沉升降不失其则者而言,则谓之理。盖一物而两名,非两物而一体也。薛文清(即薛蠧——引者)有日光飞鸟之喻,一时言理气者,大略相同耳。”这段话点明:理与气作为概念(名),是不能与客观实在(物)相混淆;第一,名产生于物之后,“由人而造”;第二,现象之名(浮沉升降者)与法则之名(不失其则者)统一于物,故称“一物而两名”。而“两物而一体”的观点既没有解决名与物的关系,也没有解决现象与法则的关系。
第四节 《明儒学案》及其学术思想价值
黄宗羲的经世思想和求实精神,特别表现在他对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方面。关于经学,他撰有《易学象数论》6卷,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力辩象数学之伪。关于史学研究,编著有《明史案》240卷(见谢国桢《黄梨洲学谱·著述考》),《明文海》480二卷等等,这些巨著反映了他在明代史学方面的功力。黄宗羲在史学研究方面的最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史,他编写了《明儒学案》,并进行了《宋元学案》的准备工作和部分编写工作。
《明儒学案》的学术价值,首先在于它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明代学术思想的风貌。
《明儒学案》卷首立《师说》一篇,介绍刘宗周对明代学术思想的有关评价。正文共62卷,通过以学派为纲目的编排,反映了明代300年间学术思想的全貌。它以《崇仁学案》(记吴与弼等10人)为首,继之以《白沙学案》(记陈献章等12人),既反映了明初占统治地位的朱学(吴与弼、胡居仁等),也反映了王学在明初的影响(陈献章)。明代中期,王守仁继承南宋陆九渊的学说,通过讲学活动,形成了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潮。因此,《明儒学案》以大量的篇幅记叙了王学及其各个学派的思想学说。《姚江学案》一卷,记叙了王守仁的学说,继之以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北方王门、粤闽王门诸学案。明代晚期,王门后学对王学有所修正和发挥,黄宗羲又设立“止修”、“泰州”、“甘泉”诸学案,以示区别。对学无师承、自成一家之言者,则设立“诸儒学案”共15卷。明末,学术思想又发生一大变迁: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的东林书院学派,以注重时政为学术宗旨,一反空疏的学风;在蕺山地方讲学的大儒刘宗周,则企图修正王学之弊。黄宗羲立“东林”、“蕺山”两学案于全书之末,反映了明末学术思想的转折。
由以上简述可以看出,明代学术思想的起伏波澜,在《明儒学案》一书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
《明儒学案》的学术思想价值,不仅在于它较全面地反映了有明一代学术的源流,而且还在于它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
第一,学术思想史的研究,要紧紧抓住被研究者的学术宗旨。黄宗羲指出:“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是学者入门处。”(《明儒学案·凡例》)探论学术宗旨,是研究学术思想史的关键。一部学术思想史著作,如果不能对众彩纷呈的学术思想钩玄纂要,扣其精髓,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对这种剔抉扒梳的探本寻源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史识和功力,是难于胜任的。而黄宗羲正是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明儒学案》中对学术思想的分析,有许多是画龙点晴之笔,对学术宗旨的评判,常能鞭辟入里。
第二,黄宗羲还认为,学术思想的发展,每每走着相反相成的道路,因此,编纂学术思想史著作,便不能以一家之言断案,而要兼容并收,尤其要注意其不同之点。他指出:“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学术思想的发展,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诸多不同的思想学派往往相反相成。因此他指出,对于不同的思想观点,“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
正是由于《明儒学案》的上述学术思想价值,使它超出了以前的学术思想专著。在以前的这方面的著作,或只收录一家一派之言(如朱熹的《伊洛渊源录》),或虽收录诸家之说,却又只从编撰者主观的学术观点出发,断章取义,以一人之宗旨代替多家之宗旨(如周汝登的《圣学宗传》),又或杂收并蓄,选材甄别不精,批注不得要领(如孙奇逢《理学宗传》)。《明儒学案》之所以能克服上述缺点,正是由于黄宗羲在史学思想上能高人一筹,这是值得借鉴的。
黄宗羲在完成《明儒学案》以后,又继续写《宋元学案》,可惜未成而殁。这种写作顺序上的由近及远,反映出黄宗羲对近世思想史的重视,这和他以史学作为开物应务之手段的经世思想是一致的。《明儒学案》与《宋元学案》的编排体例,后来不断为人效法,清代陆续出现了《两汉三国学案》、《汉学师承记》、《国朝学案小识》(即《清学案小识》)、《清儒学案》等等,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学案体”学术思想史所独具的开创性学术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