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远离女人
22211200000026

第26章 有时间多读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1)

知识是男人发展的“箭头”

孔子言:“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只要你愿意学习知识,机会永远不会缺少。愿意学习和不愿意学习,获得的结果将大不一样。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的先天条件很好,但他并不热爱学习,结果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尽管学习条件与学习能力都不好,但他通过不懈地勤奋学习,终于获得不俗的成就。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中的“七十二贤”之一,以勇武刚直、擅长治政而著名。但他在刚刚见到孔子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见子路来见他,以为他是为求学而来的,所以迎头便问:“你爱好什么?”子路没弄清楚孔子的意思,贸然回答:“我爱练剑。”孔子摇了摇头,说:“我问的不是这个,我是说,你是个有能力的人,假如再加上勤学好问,成就将不可限量。”子路理直气壮地说:“南山上的竹子,本来就直挺挺的,用不着矫正。砍来当箭用,可以射穿犀革。由此看来,本质好就行了,做学问有什么用呢?”孔子进一步解答道:“不错,砍了竹子,是可以当箭用的。但如果在它的尾端束上羽毛,在首端装上金属的箭头,并且磨得十分锋利,难道不会射得更加深入吗?”子路听了,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我十分愿意接受您的教育!”

知识就是男人终身受益终身发展的“箭头”。

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其实不懂得学习重要性的人很少,但大多数人只满足于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或是浅尝辄止,这同样是一种对学习非常有害的行为。每个人的先天差异是比较小的,因此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主要在于一个“勤”字,只有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

有句古语说得好:“宁为有瑕玉,不作无瑕石。”玉虽有瑕但终归是玉,石虽无瑕但终归是石,玉、石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尽管他会有一些缺点、毛病,但瑕不掩瑜,终归是有用之才。一个平庸的人,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无可挑剔,但终归是个平庸之辈。男人的一生一世,具有真才实学才是根本。

人生易过,青春难再,对于时间和年华我们要格外珍惜。但对于学习知识来说,要有终身学习的念头,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从现在开始,不停的学习不停的得到新的知识,男人就一定会成功!

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虽然是个双目失明的人,却依旧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很深。有一天,晋平公请教师旷:“我70岁了,很想学习,恐怕已经太晚了吧?”师旷反问道:“既然晚了,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晋平公听后,认为他答非所问,很气愤。

师旷解释说:“我这个瞎了眼的臣子哪里敢跟君王开玩笑呢?我听人说过,少年时代热爱学习,好像旭日东升,光芒万丈;壮年时代热爱学习,好像烈日当空,光焰夺目;到了老年,才下决心学习,那就好像晚上点起蜡烛。”晋平公听了,点头称赞道:“你说得真好!”只要肯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晚,“朝闻道,夕死可焉”,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1)充实才学的实践化真知

现代社会的职业分化越来越知性化,高科技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地位和收入等不断提高,在知识时代人们对科学技术越来越崇拜,知识分子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重视。努力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来获得财富、名望,成为现代人发展的主要方向。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点,那就是行动是思想的起点和终点,实践才能出真知。科技知识的充斥,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通讯手段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人们时时刻刻处在信息的海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增长的经济机会和无穷无尽的消费诱惑。人的欲望在膨胀,思想在扩展,知识虽在增加,可是实践的能力却在弱化。“书呆子”这个名词即准确、传神地表达了那些学到表面知识却不知道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人。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我们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我们重视学习知识量而不重视掌握知识的运用方法,造成了中国现在比较流行的“学而无用”论。学习知识真的无用吗?肯定不是。“学而无用”论的出现只是因为我们学到的知识是没有去实践运用的知识,是一种前知识状态。这些知识因为暂时用不着或者暂时没机会用,而又在学习时是通过书本或他人的讲述而灌输进我们的脑子里,所以很容易就又从我们的脑子丢失掉。这些前知识状态的知识远远称不上真正的知识。现在看来,我们的学习思维应该转向正确的方向,所学就要有所用,运用知识进行创造,又从创造收获更多的知识。这样,知识才有用武之地,知识才被真正称之为知识。

中国有句话,叫“实践出真知”。意思是说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知识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成为你的能力!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战国时代秦赵决战。赵国先由老将廉颇领军,秦将白起不能取胜,遂用反间计,散布“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括”的言语,使赵国君主上当,改由只知道“纸上谈兵”的赵括指挥军队。而这赵括熟读兵书,纸上谈兵头头是道,可谓掌握了不少理论知识,然而他的致命的弱点.就是实战经验不足。结果,赵军在他的统率下轻率出战,遭到大败,40万士卒被白起一举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革命战争的时期,以王明、博古等为代表的雷苏代表曾在一段时间把持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他们仅从苏联胜利的理论知识出发,丝毫不顾中国的实际形势,错误地套用苏联胜利经验,命令红军向大城市进攻,结果使得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挫折,不得不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其实无论是大到关系国家命运的历史事件,还是小到个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出真知”都是极其正确的。常言道:“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给出的知识和规范,总是一些抽象的定律和原理,而具体的生活情境却无限复杂,用知识指导生活,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也需要诸多的创造性的中间环节才能有效地应用,否则,知识的运用将使人手足无措。

民间有个笑话,讲的是秀才过河沟的故事。如何跳过小河沟?秀才一翻开书本,只见书上写道:“单脚起,双脚落,一跃而过。”秀才按此实践,严格按照书本上说的做,曲起一条腿起跳,结果一下子掉进了小河沟里。这个笑话正是人们对只会书本表面知识不会实践真正知识的“书呆子”的嘲讽和幽默。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只有多进行实践,将书本知识转换成能够被真实运用的实践知识,才能避免成为“书呆子”。

求知是个严肃的话题,求知的途径主要是读书和实践。为什么读书是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身为男人,天生就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男人的社会责任要求男人必须为自己的国家民族的富强而掌握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是民族大义。男人的家庭责任要求男人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家人的幸福掌握知识,并能通过运用知识来获得一定的地位与财富。不论从哪方面来说,求知都必须重视实践的作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强调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更说明了实践对知识的不可或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要从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去检验书本知识,发展书本知识。“横看成岭侧成峰”,是说看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考虑,亦即事物的正确答案也许不止一个,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要有创新精神。

(2)科学用脑来学习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会消耗神经细胞的大量能量。打时间消耗战是人们在学习中常见的现象,有些人学习起来整天书不离手,吃饭睡觉都想着书本上的内容。其实这是一种无节制的有害学习方式,是极不科学的,从学习效果与所花费的时间看很不经济,而且对身心健康有很大损害。如果学习无节制,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能科学用脑,必然会造成大脑机能损伤,引起学习疲劳。

那么怎样才能科学用脑呢?

第一,掌握用脑的高效率时间。在不同的时间,人类大脑的工作效率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来,睡眠以后大脑皮层的活力会增加,在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之后,学习效率会相对比较高。但是,每个人受学习、环境和时间的限制,受身体生理因素的限制,各自形成了独特的用脑高效率时间,也称“最佳学习时间”。每个人的“最佳学习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长期的定时学习,也能使“生物钟”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与环境、与自己目前所处情境相符的高效率学习时间。

第二,用脑要有动有静,运动与休息相结合。古人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用脑也是这样。“张”和“弛”可使大脑不同功能的区域轮流工作和休息,这样可预防脑细胞疲劳,提高用脑效率。这里所说的“张”,就是在该保持注意力集中时,就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注意力高度集中就是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干扰。用脑的“弛”是说,要善于休息,用脑超过了一定限度,不仅学习效果不佳,反而适得其反,严重的还可能造成脑损伤。

第三,在学习过程中左右脑共用,眼耳口手兼使,不断变换学习内容。人的大脑是分左右脑的,习惯上我们称为大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人的左右脑有着各自独立的功能,左脑有语言功能,负责逻辑性、分析性思维和行为;右脑有音乐功能,负责形象的思维和模拟的行为,是创造力和直觉的源泉。随着我们所学的知识密度逐渐加大,理论性越来越强,逻辑思维活动占据了主要地位,结果是左脑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右脑却被闲置了。也就是说,现在,存在着一种荒废右脑的现象,我们的大脑只用了一半。因此,我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就受到了束缚。大脑是智力的源泉,认识人的左右脑,开发右脑功能,对提高学习能力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开发自己的右脑,与左脑共同发展,会使我们的大脑更加聪明。明朝文学家张溥小时候把凡是读过的书,都亲自抄写下来,抄完再大声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然后再抄写,再朗诵,再烧掉。几遍后,他就能把文章一字不漏地背出来了。我们学习时也应当尽量多种器官并用,眼看、手写、耳听、口念,这样,加强了对大脑的刺激,能动员大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接受和处理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大脑的功能。

第四,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在大脑的脑垂体分泌的激素中,有一种叫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最多。这种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全身的细胞,促进身体生长,同时还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保证睡眠质量是保护大脑的重要条件。

第五,要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科学用脑要坚持经常到室外开展体育活动,大脑是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器官,新鲜空气对于保护脑功能十分重要。因为新鲜空气中的氧可以使疲劳尽快恢复,可消除因长时间的室内学习引起的缺氧症状,如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

此外,为大脑的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也是提高大脑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如空气流通、光线适度、没有噪音和异味、温度适宜等等。

知识改变命运,但主宰命运的却是智慧和能力

知识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量,需要正确、合理地开发和运用才能成为力量,不同人开发利用的结果有天壤之别。

有一次,太平洋建设集团总裁严介和接受某电视台采访,主持人问道:“有人是靠读书走向成功的,而有的人从来不读书也可以成就辉煌的事业,那试问,读书还有必要吗?”

严介和回答说:“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我说现在的情况下,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要把知识转换成智慧、智慧再转换成能力、能力转换成财富,有了财富才能改变命运。我觉得少读一点儿比多读要好,少读并不是不读,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要我学的东西学了也白学。在实践当中需要学很多东西,经商要靠苦商,就是靠辛苦。封建社会读书的人比商人地位高,如今读书的人比商人的地位低,这是时代赋予商人的地位。自从我创业之后,既不读报也不读书,三不上网,你天天读书看报,那都是别人的。我把过去已学的东西结合现实的东西,把知识裂变出来,别人把知识做加法,我把知识变成乘法。”

在严介和的眼里,知识只是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知识本身并不能改变人的命运,要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在依靠智慧创造财富,这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没有进行转化的知识永远只是知识,只是一个放置在脑子里的工具,没有任何价值。既然是工具,当然是要符合实际需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在干中学,而且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知识是一种资源,是一种比资本、机器更宝贵的资源。资源可以积累、存储,在一定意义上积存得越多,就可能产生更多的力量。资源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需要开发和利用,而且不同的人来开发和利用可能产生天壤之别。换言之,知识可以视为一种能量,但是需要正确、合理地运用才能成为力量。

知识只有转化为智慧和能力才能改变命运。如果有满脑子知识却不知道灵活运用,知识还是知识,不会产生力量。

一个只学不用的酸秀才,手无缚鸡之力。一个整日劳作的农夫,目不识丁。当他们同时面临突发的危险事件时,能够逃生的往往是农夫,因为他可以凭着自己本身的力量脱险;而秀才既没有本身的力量,也没有办法用所学的知识来解救他,他除了期待奇迹,别无选择。秀才掌握了很多知识,他所拥有的知识是农夫所不能比拟的,如果秀才能够凭借他的知识逃避劫难,这时的知识就转变成了智慧。下面一个故事能让我们更加了解智慧的作用:

一个计算机软件研发部门为前来面试的求职者出了这么一道题:

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临死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梦都想娶/嫁的人,也许这一次错过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有的面试者写道,老人快要死了,首先应该救他。也有的面试者认为,应该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我,知恩图报是做人最起码的原则。还有的人选择了梦中情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没有理由不去珍惜。

在众多的求职者中,只有一个人被雇用了。他的答案是:“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只有这一个人的答案是最全面、最完美的。在开发软件过程当中,尽善尽美是一项重要的标准,所以这个求职者被录取了。

这就是智慧,完美的智慧,令人叹服的智慧。其实这道题目并不难,其他的求职者之所以没有答出,是因为他们只考虑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一面,只有这个求职者考虑到了每个人都很重要,而且他还懂得适当放弃会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