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审计理论与案例
22211900000016

第16章 审计基本理论与实务(1)

审计本质

一、查账论

审计本质是对审计固有的本质属性的概括性说明,是审计得以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和内在属性。查账论是对审计本质的一种简单的或初步的认识,持续的历史时期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早期审计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查账上,而且审计的职能比较单一,这使得人们容易用最原始的眼光看待审计的本质。195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TheCommitteeonTerminoloGy)在《会计名词公告第一号》中定义:审计是一种检查,旨在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对公司和其他实体向公众和有关方面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一致性表达意见。1974年版《大英百科全书》还记载,“审计是指由原负责编制账表的会计人员以外的会计专家,对企业活动、账册和报表所进行的检查”。

二、方法过程论

出于摆脱沉重查账枷锁、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内在需要与追求,随着审计手段、方法的不断发展和财务审计、遵循性审计、绩效审计和社会审计等多元审计新格局的形成,方法过程论得以产生。方法过程论以《基本审计概念公告》(美国会计学会,1972)对审计下的定义为标志,这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权威和经典的审计定义:为确定关于经济行为及经济现象的结论和所制定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对这种结论有关的证据进行客观收集、评定,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有系统的过程。

三、经济监督论

经济监督论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观点。我国审计学界基本上是围绕审计基本职能来看待审计的本质,1989年3月,中国审计学会组织的审计基本理论研讨会上形成了审计的所谓91字定义:审计是由专职的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这一认识被许多审计学者、审计工作者和审计科学研究人员所接受,成为我国的主流观点。

四、经济控制论

以DavidFlint(1988)为代表,经济控制论认为审计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基础,是为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这也意味着,审计是纯实用主义的,作为一个社会现象,除了其实务用途外,没有目的或价值,提醒人们用动态的眼光认识审计本质。我国的蔡春教授认为,审计在本质上应是一种经济控制,当然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即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的控制。

五、代理论

代理论开端于20世纪70年代,系统化于80年代,目前在欧美国家用代理论来预测和解释审计实务的做法颇为风行。代理论认为:审计是一种有助于促进股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活动。精明的管理人员具有主动聘请审计人员对其业绩报告的真实性进行鉴证,以显示其良好的经营绩效的动机。

六、信息论

信息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系统化于80年代,认为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信息的可信性,以促进有效决策,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分为信号传递理论和信息系统论。信号传递理论主要讨论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认为审计能够保证信息传递有效,并使事后的信息质量仍能得到证实,淘汰低劣质信息的生产,使市场趋于稳定。信息系统论认为,为了使资本市场的资源分配有效,投资者在决策时需要可靠的信息,而审计能使这些信息可靠。

七、保险论

保险论又称为深口袋理论,建立在风险转嫁学说的基础之上。这一理论认为,审计人员对破产或濒临倒闭的公司负有深口袋责任(DeepPockets)。法院的倾向性观念是,审计人员负有义务为向他们寻求避免财务损失的投资人担保会计报表的准确。法院明显地视审计为使风险社会化的一种手段。换一句话说,因为审计人员对揭示营业失败负有责任,审计人员转而通过收取高额费用把成本转嫁给客户,客户进而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和降低投资报酬转嫁给社会。

此外,Churchill(1982)还开创了用行为论(BehavioralTheory)来解释审计实务的先例。审计被认为可以促使各层次的职员自觉地遵守企业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认真有效地工作,从而促使企业目标的实现。

审计目标

一、审计目标的演变——以最具代表性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为基本视角

(一)揭弊查错为主的阶段

这一阶段从1721年英国南海公司案例催生注册会计师审计,至20世纪30年代财务报表审计形成。社会对审计需求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股东需要通过审计来了解掌握公司管理人员履行其经营管理职能的情况,即是否忠诚老实地履行其职责。相应地,审计目标是揭露管理人员在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无舞弊行为。

(二)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为主的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80年代,随着揭弊查错被认为是企业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职责,整个社会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关心超过了对揭弊查错的关心,而审计方法开始建立在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之上,审计目标转向对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表专家意见。1934年美国的《证券交易法》规定,发行有价证券的企业必须向联邦贸易委员会进行证券发行登记,并报送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予以验证的财务报表,从而强制证券上市公司必须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与证券交易所合作的特别委员会发布了《独立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财务报表审计”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专有名词正式形成。

(三)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和揭弊查错并重的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出现了企业管理舞弊增加和诉讼爆炸的局面,社会对独立的审计人员承担起揭弊查错责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根据SEC1987-1997年的会计审计执行通告对上市公司舞弊案件的调查,72%的案件涉及CEO,43%的案件涉及CFO,合计共有83%的案件涉及CEO或者CFO。AICPA于1977年发布第16、17号《审计准则公告》,开始将揭露舞弊、差错及非法行为作为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而进行审查的一个组成部分。1988年发布第53、54号《审计准则公告》,正式将揭露舞弊、差错及非法行为看成是审计人员的直接职责。

二、我国审计目标的确定

考虑到审计人员的主要业务是会计报表审计,发表意见的对象是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希望审计人员为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做出鉴证,以帮助他们做出有关判断或决策,对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成为审计总目标。合法性是指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公允性是指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与管理当局认定相联系,一般审计目标主要是:

(1)总体合理性:某账户余额的合理性,帮助审计人员评价账户余额中是否有重要错报。

(2)真实性:所列交易或项目是否真实,与管理当局“存在或发生”认定有关。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是否有高估错误,一般须从相关明细账追查到会计凭证。

(3)完整性:应列示的交易或项目是否均已包括,与管理当局“完整性”认定有关。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负债和费用是否有低估错误,一般须从会计凭证追查到相关明细账。

(4)所有权:所列金额是否确属公司所有,与管理当局“权利和义务”认定有关。审计师主要关注资产、负债等资产负债表要素相关项目的所有权问题,此处不涉及利润表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要素。

(5)估价:所列金额是否经过正确估价和计量,与管理当局“估价或分摊”认定有关。

(6)截止: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是否记入了适当的期间,与管理当局“估价或分摊”认定有关。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收入是否提前入账和费用是否推迟入账等及时性问题。

(7)机械准确性:有关账表资料、数字、计算、加总及勾稽关系的正确性,与管理当局“估价或分摊”认定有关。

(8)披露:是否恰当地反映了账户余额和相应披露要求,与管理当局“表达与披露”认定有关。

(9)分类:每个项目和每个账户是否在会计报表中恰当列示,与管理当局“表达与披露”认定有关。会计科目表是确定账户分类恰当性的基本依据。

审计假设

一、审计假设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每一可论证的科学多半是从未经论证的公理开始的,否则,论证的阶段就永无止境”,因此假设对任何学科的发展均不可缺少。假设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为任何知识学科的发展所必需,不能直接自我验证,作为推论的基础,建立任何理论结构的基础,面临着知识更新的挑战。

审计假设是人们针对审计实践归纳总结出来的、审计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前提。它是审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于有效指导审计实践和衡量审计责任,是开展审计工作和评价审计质量、功能所必须认识的前提条件。

二、审计假设体系

1961年莫茨和夏拉夫第一次系统研究审计假设问题,他们提出8条临时性的审计假设,构造了一个完整的审计假设体系。

1.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可验证的。该假设包含三层含义: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的记录与汇总是客观的,反映经济业务的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存在着判断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及其形成过程合理性的客观标准;审计人员能在合理的时间、人力和范围内取得足够的证据并得出有效的结论。

2.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管理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该假设的含义是,审计既是社会公众的需求,也是管理人员的需求,因为通过审计可以有效地解除管理人员的受托责任。

3.送交验证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中不包括串通舞弊或其他舞弊行为。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会计师职业界普遍认为,揭弊查错是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责,审计的目标是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审计人员不必承担揭弊查错的责任。需要指出的是,大量管理舞弊案件的爆发和诉讼爆炸的局面,使得审计职业重新确立了查错防弊的直接职责,上述第2、3条假设已不合时宜,应合并为一条新的假设,即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之间始终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

4.令人满意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存在能排除舞弊行为的或然性。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假设,而且越来越重要。它是现代制度基础审计所必需的一个基本条件。没有它,一切有关对内部控制测试和评价的要求都将失去逻辑的理论依据。

5.通过一贯地使用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公认会计原则是审计人员判断财务报表公允性的唯一标准,没有公认的会计原则,审计人员的意见就失去了通用的共同语言,因而对任何人都无价值可言。如果舍弃这一假设,将剥夺独立的审计人员所有判断公允性的标准。

6.缺乏确凿的相反证据时,被审计单位过去被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将仍然是真实的。这一假设是无反证假设,类似于会计上的持续经营假设,主要是解决企业经营业务及会计反映的连续性与审计行为的阶段性之间的矛盾。有了这一假设,在连续审计的情况下,审计人员才能认为期初余额是可信的,只需对本期发生的业务进行审计和对本期发生业务的真实性负责。

7.为发表一个独立意见而对财务数据进行审查时,审计人员只唯一地充当审计师角色。这一假设涉及的独立性内涵是非常丰富的:由于审计服务要对整个社会负责,而其他非审计服务都只对客户负责,与审计通常是不相容服务的结合,限制或禁止审计人员同时为客户提供审计和非审计服务,确保和维护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从美国安然公司和世界通信公司等一系列的重大审计失败案例和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相关规定来看,这一假设对提高审计质量和赢得社会信任是非常必要的。

8.独立审计师的职业地位赋予其相称的职业责任。这条假设阐明了审计职业地位与职业责任之间的重要联系,审计人员所承担的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而是与其职业地位相称。判断职业责任时,可以将职业行为准则、公认审计准则作为依据。没有这一假设,审计职业对审计质量不可能有最基本的保证,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就不可能有基本的信任。

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的意义

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经济环境及所在行业的一般了解和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情况的具体了解。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前,应当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所有者及其构成、组织结构、生产与业务流程、经营管理情况和所处经济环境、所在行业的情况;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应当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以识别和理解对会计报表、审计过程或审计报告有重大影响的交易、事项或惯例。由于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是一个连续累积的收集、评价并使用信息的过程,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后,应当进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连续接受委托时,应当及时更新和重新评价以前获知的被审计单位有关信息,并实施相应审计程序,以识别上次审计后有关情况发生的重大变化。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的方法与内容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利用以往审计的资料与经验,与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等讨论,与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人员讨论并复核内部审计报告,与曾为被审计单位及所在行业其他单位提供服务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等讨论,与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有关专家、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及客户等知情人讨论,查阅与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相关的资料,了解对被审计单位有重大影响的法规,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及设施,查阅被审计单位相关的会议记录、以前年度的年度报告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