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个代表”思想论
22215800000050

第50章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新认识(2)

第一阶段:围绕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进行再认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提出了两条基本思路。第一,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这是在对社会主义的反思中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立场,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即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落后状况,我们不能放弃社会主义。第二,我们现在搞的社会主义还不够格,脱离现实或超阶段搞社会主义是建设不成社会主义的,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所谓中国特色就是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总目标。如何从不发达到发达,经济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专业化分工是现代生产力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衡量两者发展水平的具体表征。市场分工的基础是劳动的分工,最基本的劳动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现代化过程起始于人类物质生产的劳动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从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封闭的、小生产的农业劳动转向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的、大规模改造自然的、以不断拓展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工业劳动,因此社会化、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是经济现代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对这四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曾经作过极为深刻的分析,但由于这一分析是以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商品劳动为其历史坐标系的,故得出资本主义劳动一旦被社会主义劳动所取代,商品劳动也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具体结论。过去囿于经典作家这一结论的历史局限,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都是把经济现代化仅仅归结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否弃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现代化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终因违背经济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我们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重新认识的第一阶段。其要旨在于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重新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性质。

在深化对劳动价值论揭示的市场经济一般本质认识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计划和市场的对立。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概念。以南方讲话为指导,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实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宝库,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新实际、新实践又进一步推动了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深化。

第二阶段: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进行再认识。

党的十五大在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鲜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跨世纪课题。这两大课题本质上是正确处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两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市场经济的认识。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就在于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五大报告不仅对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更加合乎实际的科学界定,而且指出这些特征所具有的变动性。深化改革就是要使我们的各项制度、方针、政策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即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构建,另一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采用现代市场经济的通行做法和先进的组织形式,形成多元化、互补性的体制格局。为此,我们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主体构建、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和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等基本方面,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突破。如在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问题上,去除了无商品、无货币、无市场的理想条件下单一化的公有制加单一的按劳分配的空想成分。补充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的全新概念,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完善了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分配方式。这是我们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重新认识的第二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围绕市场经济一般本质的认识深化,明确了发展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选择,那么第二阶段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本质的认识深化,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其既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又符合国际化的市场潮流。

第三阶段:围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进行再认识。

十五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继续发生广泛和深刻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如何解决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的新课题,又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党的面前。

政党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要求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创新;而且要求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实现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发展创新。

无论作为革命党还是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共同理念就是“三个代表”思想,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三个代表”思想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理论基础。但是时代不同了,“三个代表”的具体内涵、历史使命以及如何代表的实践规律和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无产和有产的传统界定,以及将它视为划分阶级阵营的政治标准的传统观念,也随之失去经济和政治上的现实运用价值。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构建新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充分发挥以工人阶级为基本力量,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各自的贡献。这既是保持我们党先进性、增强社会影响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实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呼唤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新认识。

二、对经典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回顾

深化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然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新认识和评价。认真梳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历史线索,有助于我们对经典作家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反思。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具有双重特性:其一,它是一门实证科学,即所谓的政治经济学。它的历史演变遵循这一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事实,贴切地作出与事实基本相符的判断,是发展学术的生命力所在。科学性是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第一要义,任何不符合科学的认识,不论是过去哪一派提出的,都要抛弃。其二,它又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资本主义劳动的历史反思性、现实批判性和未来指向性使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超出一般经济学的视野,成为一门历史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不可或缺的方法论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演变过程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首先是它的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需要从根本上揭示历史进步的动因。这一理论的指向始终是劳动的社会历史性质,特别是针对现代劳动的异化形式——资本主义劳动。这种劳动方式是由什么决定的?如何看待它的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马克思的认识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了解经典作家从异化劳动-生产劳动-雇佣劳动-未来劳动的演变线索,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始终是从两个视角拓展对劳动认识的深广视野,一个是从物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客观角度,另一个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角度,两大视角构成我们考察人类劳动方式发展的两大尺度。任何局限于单一尺度的认识都只会远离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精髓。

1.异化劳动的批判。

马克思最初的哲学批判立场是黑格尔的理性主义的立场,这一立场的转变是从对物质利益问题的困惑开始的。在改造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曾和同时代的自由知识分子一样,企求维护国家的公正、正义的原则来解决日益尖锐的社会利益的冲突和对立,但事实是市民社会中的物质利益关系比国家、法的关系更基本,不是后者决定前者,而是前者决定后者。改造社会必须从解剖市民社会入手,弄清现实社会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中的经济关系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这就促使马克思抛弃唯心主义的哲学信仰,从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深入到对国民经济学,即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批判。

国民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劳动,其理论的基点是劳动价值论。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阶级局限,他们把私有制当成无庸置疑的前提,满足于承认和阐述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规律,把政治经济学弄成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科学,作为工业革命产生的劳动阶级——无产阶级代言人的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这一立场自然采取否定和批判的态度。针对资产阶级的致富科学,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指出资本财富的增长是建立在劳动阶级即工人的异化劳动基础之上的,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自己的劳动价值越低;物质生产的力量越大,工人越遭到生产过程的排斥,以至丧失劳动者的资格。而对社会的人来说劳动并非简单的谋生手段,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实现。因此,劳动异化意味着工人的非人化的过程。马克思讲的异化劳动不是指一般功能性的谋生活动,也不是指一般的剥削劳动,而是指资本主义劳动。历来的劳动者都受剥削,但是劳动者不恨产品;工人则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完全丧失了天然的亲近感,因为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工人和产品的关系不是人和物的关系,而是物和物的关系,是商品和商品的关系,工人的非人化即指工人被彻底的物化了。马克思在揭露异化劳动的同时,也揭示了对象性劳动的普遍性质,把工业看成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并认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异化劳动理论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共产主义立场,这一始终不渝的立场使马克思成为十九世纪开创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的最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被历史公认为十九世纪的良心所在。

早期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批判,并不是真正经济学意义的批判,而是哲学人本学意义上的批判,即从理想的劳动关系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劳动的反人性的异化性质,提出伦理共产主义的解决方案。总体上说,还不是科学的,不仅经济学意义上未能达及科学水平,社会历史意义上,也未能进展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但从异化劳动理论,可以得出两点重要启示:第一,考察劳动的多重视角。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劳动的二重性,即异化劳动和对象性劳动。实际上提出了考察劳动的经济学视角和人学视角。只强调人学视角,忽视科学视角,是空想共产主义;只强调科学视角,否认人学视角则是庸俗的经济决定论。因为社会历史领域内的任何事实,尤其是它的基本事实,虽然有其客观必然性的一面,但是离开了人的需求、利益,人的发展和价值目的就没有意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如果不能给广大劳动群众带来基本福利的改善,不能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发展就没意义。这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历史意义所在。第二,劳动范畴不仅是经济学的范畴,还是社会历史理论的总体性范畴,对人类劳动的考察既需要实证科学的分析(包括技术学和经济学)也需要哲学历史观的研究视野,但是哲学历史观的研究视野不能建立在人的抽象本质的认识之上,而应建立在劳动的社会历史性质之上。从应有出发,用理想的、非真实的劳动关系评判现实的真实存在的劳动关系,而应立足于现实劳动之上。现实劳动是一种常态劳动,既包括对象性劳动,指人与自然界有直接的生产性交流的劳动,也包括异化劳动,它是动物的求生方式在人类社会的延续。无论是用纯肯定的对象性劳动观点,还是用纯否定的异化劳动的眼光对待现实劳动都是非科学的。马克思的劳动理论的科学逻辑决定了异化劳动史观必将推进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史观。

2.物质生产劳动基础地位的确立。

第一个对人类劳动实践做社会历史考察的哲学家是黑格尔。

在此之前,唯心主义的先辈们,一直把实践限定为道德和政治范围的行为,这种实践把行动作为目的本身,说到底是意志行为,它不产生自身以外的任何东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从经济学意义上肯定了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地位。深受其影响的黑格尔第一次把人类劳动包括到实践概念中来,把人类劳动实践理解为创造外在于主体的客体的对象性活动,黑格尔还认为劳动是人的自我生成,只是由于黑格尔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它的劳动归根到底是绝对精神的创造活动。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创造财富到黑格尔的劳动创造人的历史,特别是后者突出了劳动的世界历史意义,这就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性劳动实践观点的创立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