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外国教育专题研究文集
22351200000042

第42章 战后美国中学教学方法的改革(2)

3.不断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充实学校教学战后美国教学方法最明显的变化是广泛引进和采用各种新的教学设备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概念不再有严格的区别,两者已日益结合起来。

从50年代起,美国就使用了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磁带录音机、语言实验室以及程序教学。60年代又有了闭路电视的教学设备。7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机被引进教学过程,成为极其重要的一种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

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要求国会通过了“教育电视法案”,拨巨款大量设置电视发射台和电视站,动员全国270条电视线路服务于教学。目前,电视教学基本上分开路电视、闭路电视以及卫星转播电视三种。有人统计,每个中学毕业生,一般在教室内花费11000小时,但在电视机前却要花费15000小时以上。美国人把教育电视视为第二学校体系。当然,对教育电视的争论仍然很大,褒贬各有。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教育电视和学校教学更好地配合起来,还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程序教学源于美国,是一种借助教学机器、适应个别化的自学形式。一般过程是:呈现某个问题,学生在纸上写下他们的回答,或在磁带上打印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回答能永久保留。在每个问题后,立即给学生呈现正确答案。与大多数课堂测验和家庭作业不同,程序学习能够立即强化。学习材料按概念的有秩序的序列安排,由易到难,同时给学生提供暗示正确反应的线索或提示。学生通过教材按他们自己的速度前进。

60年代以来,程序教学在美国经历了急骤发展的过程。各种模式被创造,许多教科书出版者转到程序课文的生产上来;好几所大学建立了程序学习的实验和研究中心。

计算机是贮存、分析和收集数据的电子设备。50年代以来,计算机工艺学在美国取得长足发展,计算机在学校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是一种学习者利用电传打字机或电视显示屏幕等装置,直接与电子计算机对话的教学方式。70年代以后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的成本已明显下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硬件、软件和教材的技术复杂难于掌握的问题已大大改善,这就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到1980年,美国已约有50%的学校运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

总之,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及这些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发展,为中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开辟了新的道路。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的运用,给学生独立自学创造了条件。学生已由传统的以课堂听讲为主的学习方式,逐渐向结合课堂听讲而独立钻研的学习方式过渡。

4.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在美国,过去人们提出的问题是:我应该应用哪一种教学方法?而现在则改成:我应该应用哪些教学了亨法,要达到什么目的?从这个变化中可以看出,仅仅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的传统做法已经过时,今天要求的是根据不同情况,把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发现法是由布鲁纳等人倡导的在美国中小学红极一时的教学方法。人们总结了发现法的优点,如能激发学习者内部探求学习的动机;推动学生掌握发现方法和探究方式,形成迁移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的热情等等。但在具体运用中,也发现了它的局限。如主要对理科教学有一定作用,理由是理科有严密的逻辑系统。

而在各门学科全面推行发现法或在整个学习阶段都使用发现法,效果则欠佳。从60年代美国推行教育改革的情况来看,由于全面推行发现法,在一些学校导致学生读、写、算等基本技能水平的下降。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美国掀起“恢复基础”教育运动,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了扭转推行发现法而带来的一些偏差和不良后果。

发现法的实践证明:教学方法没有固定模式,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万能的、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任何一种:宇法都有长处和不足。如何扬长避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是当前美国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现法在美国学校推广后,讲授法被斥为传统亨法,遭到批判。但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美国教育家和教师认识到讲授法仍是中学行之有效而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之一。讲授教学的缺点,并非都是方法本身固有的,而是种种误用造成的。美国教育家认为:教学不是讲授,但讲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离开它而进行教学。讲授过去曾被成功地运用,目前仍被成功地运用,无疑,将来也必将被成功地运用。大多数教师发现:就一定目的而言,讲授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如运用讲授法介绍作业或教学单元、激发学生动机、进行教学总结、解释难点、提出不同点、提出某一个理论等,都是十分有效的。美国一位教育家指出:当每一种方法被正确地应用时,都能在产生某些独特的效果方面具有其优越性。这说明,对教师来说,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用途。各种教学方法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二、对改革实际效果的考察和评价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精神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探究知识。这些改革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和教学的发展。但由于在教学法改革中过分把注意力集中于学生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上,片面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忽略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基础训练,导致1学生水平的普遍下降。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广泛掀起恢复基础运动。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强调基本知识的练习、背诵、日常家庭作业、经常性的测验和成绩考查。有人断言:目前中学90%的科学教师已放弃了发现法,而返回到应用传统的讲授方法。一位教育家观察一千多个中学班级后得出结论:我发现全国各地都采用“探究”和“程序”这两个字。但是让我把我的记录告诉你:在十一和十二年级中,90%教师的讲课时间占90%,在十年级中,80%教师的讲课时间占80%,他们全都通过所谓“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不过是用新的词汇欺骗我们自己而已。这就是说,经过多年的改革,教学方法依然如故。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出战后几十年问美国教学方法改革完全失败的结论呢?对美国教学方法改革的评价,一定要客观。不仅要看效果,而且要看指导思想,不能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要看到,并不是有了正确的思想,就一定能带来理想的效果。对美国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应给予肯定。至于几十年来为什么成效不大,却有多种原因。

首先,由于缺少一个坚强而清醒的领导班子,因而改革没能全面综合规划,容易造成混乱。美国地大,人口复杂,难以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全面改革,普遍推广,难免出现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现象。另外,改革者多是大学学者,如发现法的倡导者布鲁纳便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们不了解中小学实际情况,往往办事容易从主观愿望出发,由于对中小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估计不足,他们的期望多半是不现实的。布鲁纳就曾武断地宣称“任何学科都能从某种在智力上可靠的方式教给任何阶段的任何儿童”。如果他长期深人中小学教学实际,对学生和教师以及其他因素有充分的了解,或许就不会得出如此绝对的结论了。

操之过急、走极端也是美国教学方法改革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某些传统进行根深蒂固的改革。应该考虑到许多因素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只顾大面积推进,缺少稳扎稳打,缺少一步步科学探索和经验总结,必然事倍功半。此外,对某些教学方法,如发现法和讲授法,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五六十年代,对发现法推崇备至,把它运用于各门学科、整个教学阶段;对讲授法却极力贬低,好像它一无是处。后来,由于实践中出现偏差,又完全放弃发现法,重新回到用传统的讲授法的教学实践上来,这是从一个极端步人另一个极端的表现。

最后,美国多年来只注重教学方法本身的改革,而忽略对运用教学方法的教师的培养提高,也是改革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美国教师待遇低,人们普遍不愿当教师,因而为数众多的教师来自中学和大学成绩低下的学生,教师质量低,水平差,甚至有的连作为教师最起码的知识也不具备。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够要求他们有效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呢?没有高水平的教师,欲求高水平的效果,岂不是自欺欺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