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引导、整合,汉高祖也采取铁腕手段打击权臣,巩固皇权。刘邦感到相权太重,对皇权已构成威胁。公元前195年,高祖平定英布叛乱回到长安不久,萧何对他建议说:“长安地方狭小,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已经废弃。希望陛下能下令允许百姓进去耕作,不要把它变成了养兽的场所。”高祖听了大怒,认为对萧何下手的机会来了,于是,说他是受了商贾的贿赂,才来为他们请求开放上林苑的。因而不顾多年交情,下令把萧何逮捕,关进监狱。过了几天有人问他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高祖解释说:“我听说李斯做秦始皇的相国,有功都归于秦始皇,有坏事都算在自己头上。现在相国不仅接受商贾的许多贿赂,还请求开放我的上林苑,讨好百姓。所以我把他关进监狱治罪。”通过整治萧何,高祖打击了相权,进一步提高了皇帝的权威。
公元前196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时被流矢射中,在回长安的路上开始发病,回到长安后病情已经很严重。吕后找来太医,刘邦问他自己的病情如何,太医说能治。刘邦听了太医的口气,知道自己不会活得太久了,就对太医说:“我出身百姓,手提三尺剑得到天下,此乃天命。现在天要我死,就是神医扁鹊来了也没有用!”说完赏赐太医50金打发他走了。吕后看着弥留中的刘邦,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又由谁接替,刘邦说:“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为国立功的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吕后又追问多年之后怎么办,刘邦有气无力地说:“以后的事就不知道了。”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葬于长陵,谥号为高皇帝,庙号是高祖。
李渊:被动地登上帝位,被动地退下帝位
李渊最初是隋朝的边将,当时为了稳住突厥,他不惜委曲求全。后来的起兵也是迫不得已的事。为了建立盛大的唐朝,他将割据势力一个一个消灭掉。而最后,围绕皇位而展开的你死我活的争夺战,他却无能为力,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时的历史,已经不在他的把握之中了……
为稳住突厥,不惜委曲求全
李渊祖籍陇西成纪,祖父李虎,是后魏左仆射,封陇西郡公,官至太尉,成为著名的八柱国之一,位极尊贵,死后被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昞,袭封唐国公,北周时任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公元566年,李渊出生于长安,不久世袭唐国公。
青年李渊,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李渊的妻子窦氏,是京兆平陵人,父亲窦毅在北周是上柱国,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所以窦氏就是武帝的外甥女。窦氏从小就很聪明伶俐,深受武帝喜爱,被留在宫中。武帝当时的皇后是突厥女,是不得已与其成婚的,对此很不满意。窦氏却劝说舅舅隐忍,保持与突厥的婚姻可以消除北方的威胁,然后全力对付南陈和北齐。
在杨坚取代北周时,窦氏说:“我恨自己不是男子,无法为舅舅家扫除祸患。”吓得父亲赶紧捂住她的嘴:“不要胡说!这是灭门之罪!”
窦毅认为自己的女儿不是等闲之辈,在选女婿时想了一个办法:让人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两箭各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前边有几十人都没有射中,轮到李渊之时,两箭都射中孔雀的眼睛。窦毅十分高兴,便把女儿嫁给了李渊。
隋初,李渊为荥阳、楼烦二郡太守,不久,又被任命为殿内少监。公元613年,升为卫尉少卿。这一年,杨广发动了侵略高句丽的战争,李渊受命在怀远镇负责督运粮草。当时,民不堪苦,怨声沸腾,大贵族杨玄感利用人民的不满情绪,起兵反隋。李渊飞书奏闻,杨广命李渊镇守弘化郡兼知关右诸军事,以备御杨玄感。杨玄感兵败,李渊留守如故。在这期间,李渊广积恩德,结纳豪杰。
公元617年,李渊被任命担任太原留守。太原是军事重镇,不仅兵源充沛,而且饷粮丰厚,军粮可供10年之用,因此李渊十分高兴,意欲在太原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图大举。
李渊刚到太原之初,有“历山飞”农民起义军结营于太原之南,上党、西河、京都道路都被断绝。李渊出兵击败义军,巩固了自己在太原的统治地位。晋阳一带的官僚、地主、豪绅也纷纷投靠李渊。李渊又命次子李世民在晋阳密招豪杰,倾财赈施,广泛结纳贤能之士。其长子李建成也在河东暗中交结英俊,发展势力,而此时的杨广又远在江都,沉湎酒色,鞭长莫及。李渊在太原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就大兴土木,建东都、修长城、开运河、筑驰道,弄得民不聊生。隋朝末年,其残暴的统治使得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杨广好大喜功,巡游江南,北上榆林,以夸耀自己的武力;出兵边塞,侵略高句丽,以显耀自己的威风。结果徭役深重,战争频繁,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广大群众无法生活下去,不得不铤而走险,以武力反抗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
公元611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有的隋军将领也割据一方。天下沸腾,群雄割据,全国有一百多支反隋大军。
在反隋斗争中起义军逐渐走向联合,形成了以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三支主要力量。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隋炀帝杨广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同时,隋朝内部也分崩离析。李渊目睹动荡不安的天下局势,从中看到了举兵起事的时机。
公元617年二月,马邑人刘武周起兵,杀太守王仁恭,自称天子,国号定阳。李渊遂以讨伐刘武周为名,积极募兵。李渊以维护隋朝统治者的身份出现,所以远近的武装纷纷云集,不几天就有近万人成为李渊直接控制的军队。
李渊的行动,引起忠于隋炀帝的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怀疑。公元617年五月十四日的夜里,李渊命李世民在晋阳宫城外埋下伏兵。第二天早晨,李渊和王威、高君雅议事。刘文静领开阳府的司马刘政会到庭中,说有密状给李渊。李渊便让他交上来,但刘政会却不交,说要告的是副留守,只有李渊才能看。李渊假装吃惊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李渊看后便对大家说:“王威、高君雅要勾结突厥入侵。”于是命人逮捕了他们二人。第二天,果然有突厥兵几万人围攻太原,人们都信以为真了。李渊趁机将王威和高君雅二人处死。
杀掉王威和高君雅消除了内患之后,李渊便和将士严密防守,对付突厥。他命裴寂和刘文静坚守城防,同时又将城门洞开,城墙上也不树旗帜,守城士兵不许张望、喧哗。这使突厥军队不明底细,不敢入城。李渊又在夜里派兵出城,早晨改道进城,使突厥误以为是援兵到达。突厥军队不敢恋战,只好退兵。突厥兵虽然退去了,但难保不再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渊给突厥可汗送去书信:“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为了稳住突厥,李渊委曲求全地用了臣下的语气,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南下用兵扫除后顾之忧。事实证明,李渊对付突厥的策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公元617年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在发布的伐隋檄文里斥责隋炀帝杨广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
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便以进军关中拿下长安为最终目标。西进的第一个障碍便是西河郡。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仅用了九天便得胜而归,使得李渊喜出望外。
然后,李渊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和政权机构:设置大将军府,自称大将军。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军。裴寂和刘文静为长史司马。
李渊起兵后第二战是决战霍邑。在霍邑的西北有个贾胡堡,是霍邑的门户,但守卫霍邑的宋老生却没有派兵把守,李渊由此断定宋老生是个无能之辈。
李渊害怕宋老生守城不出,打成持久战对自己不利。李世民却认为可以挑战引他出来决战。于是李渊让两个儿子领几十名骑兵近城观察,自己将部队分成十几队,从城东南到西南,摆出一副安营攻城的架势。宋老生果然中计,以为李渊要攻城,便领兵三万出战。李渊领兵假装后退,让李建成和李世民领兵抢占了东门和南门,切断了宋老生的退路。在交战中李渊又散布宋老生已经战死的谣言,动摇了军心。隋军大败,宋老生在被守军用绳子往城墙上提时,被李渊的军队杀死。李渊顺利占领了霍邑。
此后,李渊便听从了李世民直接入关中的建议,分兵攻打长安。在招降长安失败后,李渊下令攻城,占领之后又下令禁止掳掠百姓,受到百姓们的夹道欢迎。公元617年十一月,李渊拥立隋代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改元义宁,尊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为大丞相,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李世民为秦王。这实际是以后称帝的一个过渡。
到公元618年五月,隋炀帝杨广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勒死了隋炀帝杨广。然后立隋秦王杨浩为帝,自己做大丞相。随后领兵十万北上,但被李密打败,宇文化及败走魏县,毒死杨浩,自己称帝,建立许国。第二年,过了皇帝瘾的宇文化及在聊城被窦建德杀死。隋炀帝杨广一死,李渊便废掉隋恭帝,在公元618年杨侑被迫禅位,李渊在李世民等人的要求下,自称帝,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
剪除割据势力
李渊称帝长安时,许多地方还在分裂之中,许多隋将割据称雄,农民起义军亦称霸一方,全国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李渊在长安安定之后便开始了长达10年的统一战争。
薛举曾是隋朝金城郡的豪绅,公元617年,先称西秦霸王,后来又称皇帝,占据了陇西全境,兵力有十多万人。薛举起兵也想取代隋朝,自己做皇帝。李世民第一次出击将薛举打败,但第二次却失利。薛举想一举攻下长安,却在这时病死。他的儿子薛仁杲继续威胁长安,李渊命李世民为元帅再次出征,这次将薛仁杲彻底击溃,薛仁杲也投降了唐朝,陇西也收归唐朝。
平了薛举父子之后,李渊又开始对付割据河西的李轨。在李渊建立唐朝之际,李轨称帝。开始时,李轨还能宽容待人,注意分化隋朝官吏,壮大自己的势力,但后来他逐渐开始猜疑众将,内部矛盾激化,这给李渊提供了机会。
公元618年,李渊为了进攻薛举,曾派人和李轨联系,李轨非常高兴,主动让弟弟到长安做人质,李渊封李轨为凉王。但册封使节到达时,李轨的下属对是否接受产生分歧,李轨没有听信部下的话,又不肯屈居李渊之下,便对李渊自称“大凉皇帝臣轨”。虽然用了“臣”,但李渊并不领情,他不能允许还有一个皇帝的存在,于是加紧了对李轨的行动。
李渊派安兴贵去劝说李轨,安兴贵是李轨户部尚书安修仁的哥哥。李轨听了安兴贵的劝说后,没有改变主意,反而说安兴贵是为了报答李渊的恩情才来劝说他的。安兴贵害怕李轨加害自己,便和哥哥一起谋划,最后发动兵变,俘虏了李轨。河西于是平定。
刘武周也是李渊的一个劲敌,他起兵较早,和突厥勾结。但由于起兵时李渊便采取了联合突厥的策略,所以,刘武周对李渊也没有构成大的威胁。公元619年,刘武周联合突厥南下占领了并州,唐朝的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无力抵抗,弃城而逃。李渊先派裴寂出击,结果大败而归。李渊这时想放弃这个地区,遭到李世民的反对。最后李世民领兵出征,用坚壁清野消耗对方的战术,全面击溃了刘武周的部队,刘武周逃到突厥,后来被杀。唐朝又恢复了原来在河东地区的统治。消灭周围的三个劲敌之后,李渊便把注意力投向了中原。
在中原的主要对手是王世充,他原是隋朝的江都通守,隋炀帝杨广被杀之后,他拥立杨侗为帝,又打败瓦岗军,除了李密和部分军队外,其余的都被王世充收编。到公元619年,王世充踢开杨侗,自己称帝,建立郑国,定都洛阳。
李渊派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最后将王世充包围在了洛阳的一座孤城里。王世充向北边的窦建德求援,结果,窦建德被李世民击败成了阶下囚。王世充绝望之下只好献城投降。至此,李渊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但窦建德在押送到长安后却被李渊杀死了,其部将刘黑闼又举兵反唐。不到半年就又恢复了原来窦建德的领地。
李世民又奉命征讨,和刘黑闼所部两万人激战,从中午到黄昏不分胜负。李世民便命唐军决堤水攻,刘黑闼败退投奔突厥,然后又卷土重来。李渊命李元吉征讨,被刘黑闼击败。太子李建成又亲自出征,他采纳了谋士魏征的策略,安抚民心,最终瓦解了刘黑闼的部下,刘黑闼最后败退时被杀。河北和山东地区终于平定。
在隋朝末年,萧铣趁乱割据在江陵一带。他占领的地区非常广阔,南到交趾,北到汉水,西达三峡,东及九江。萧铣和其他割据者一样只是想偏安一地。萧铣是原来南朝梁宣帝的曾孙,祖父萧岩在梁被隋灭时逃到了陈朝。后来,陈朝也被隋攻灭,萧岩被押到长安斩首。在隋炀帝杨广时,因为萧铣和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同是南朝梁的后裔,所以被任为罗县令。隋末各地起义不断,萧铣被地方将校推为首领,割据反隋,他声称要恢复梁的疆土。隋炀帝杨广死后,一些隋朝的将领也投靠了他,其地盘不断扩大,成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
李渊在派李世民东征王世充南下的同时,命大将李靖领兵南下攻取长江中游的萧铣。萧铣这时为了控制众将夺其兵权,竟说要罢兵经营农业,导致自己和部将矛盾加深,许多将领离他而去。面对富有军事韬略的李靖的大举进攻,萧铣虽然由于部将的离去力量有所削弱,但也只得硬着头皮应战。李靖出奇制胜,在长江水涨萧铣认为他不能用兵时,李靖却说服众将趁机进军,大败萧铣军。萧铣最后听从了中书侍郎岑文本的劝告,投降了唐军。李靖也以仁义回报,对曾经进行抵抗的萧铣将士不予治罪,这一举措也加快了其他州县的归顺步伐。后来,萧铣原来的领地全部归入唐朝版图。
杜伏威割据江淮一带,他占据历阳,自称总管。在唐军围攻洛阳时,李渊派人招降他,杜伏威便投降了唐朝,被李渊封为吴王。等刘黑闼因兵败被杀后,杜伏威让属将辅公石留下统领兵将,自己请求入朝,留在了长安,等于是做了人质。几年后,辅公石称帝起兵反唐,李渊将杜伏威杀死,派大将李靖前去讨伐。不久,辅公石被当地武装抓获,送唐军营中处死,江淮地区得以平定。
李渊称帝后,百废待举。他一面组织力量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一面注意加强政权建设。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在李渊时期基本上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