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称呼他人的祖父,叫令祖公,祖母叫令祖太夫人。向别人称呼自己的祖父中家祖。祖母叫家祖母。见到别人的祖父或者祖母,叫太老伯或者太伯母。称呼自己时用名字就可以了。
五、称呼别人的兄弟,叫令兄或令弟。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兄弟时,叫家兄与舍弟。称呼别人的姊妹,叫令姊或令妹。向他人称呼自家的姊妹,叫家姊与舍妹。见到别人的兄弟,叫几先生或者几兄,称呼自己为小弟。见到他人的姊妹,统称为几姐,自称为小弟。(书信等落款时则用侍)
六、称呼他人的妻子,叫令正或者尊夫人,向他人称呼自己的妻子,叫拙荆或者贱内。见到别人的妻子要称嫂,称呼自己的名字即可。(女子也可以自称为妹)
七、女子称呼他人的丈夫,叫尊府某先生,与别人称呼自己的丈夫,叫外子。见到他人的丈夫称某先生,最好避免称呼自己,如果必须称呼时时,用本人便可以了。
八、称呼别人的儿子,叫令郎或者公子,称呼别人的女儿叫令爱,也可以叫女公子。向他人称呼自己的儿子,叫小儿,女儿则叫小女。见到他人的儿子称呼世兄,自称为弟,称呼女子则叫世姐,不称呼自己。
九、称呼别人的孙子与孙女,叫令孙与令女孙。与别人称呼自己的孙子或孙女,叫小孙或小孙女。见到别人的孙子与孙女,叫几公子或几小姐。
十、称呼别人或者自己已故的长辈,统一要加上先字。例如称呼别人已故的父母,要叫令先尊与令太夫人;而称呼自己故去的父母,则叫先严先慈等等。称呼别人已去世的晚辈不需要另外加字,只叫「以前某兄」就可以了,称呼自己已去世的晚辈时,可以加一个亡字,或者叫「以前某某」也可以。
十一、称呼别人的姑父姑母,叫令姑丈与令姑母。向别人称呼自己的姑父姑母,叫家姑丈、家姑母。见到别人的姑父与姑妈,叫老先生与老太太;交情深厚的,可以称呼为老伯与老伯母。
十二、称呼别人的舅父与舅妈,叫令母舅、令舅母。向别人称呼自己的舅父和舅妈,叫家母舅与家舅母。见到别人的舅父与舅妈,称呼老伯老伯母。
十三、称呼别人的岳父、岳母,叫令岳、令岳母。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岳父母,叫家岳、家岳母。见到别人的岳父母,称呼老伯、老伯母。
十四、称呼别人的内侄,叫令内侄。称呼别人的外甥,叫令甥。称呼别人的女婿,叫令婿。向别人提到自己的内侄、外甥、女婿,要叫敝内侄、舍甥、小婿。
十五、称呼别人的亲友,叫令亲、贵友。向别人提及自己的亲友,叫舍亲、敝友。
十六、称呼别人的老师,叫令师,学生称令高足。向他人提到自己的老师,叫敝业师。称呼自己的学生叫敝徒。称呼自己的老师,叫夫子或者吾师。称呼自己叫受业或称门生。
十七、称呼别人的上级,叫贵某长(院部厅局等等)。称呼别人的属下,叫贵部下或者贵属。向别人称呼自己的上级,叫敝某长,自称属员,叫敝同事或者敝属,称呼其姓氏与职位也可以。
十八、称呼别人的主人,叫贵上,称呼他人的仆人,叫尊纪。向别人称呼自己的主人,叫敝上;自称为小仆。
迎宾送客的礼仪
迎宾的礼仪
迎接宾客之时,一般要用“您好,欢迎您,里边请”之类的话语。引导宾客之时要以一整套细微的肢体语言与之相配合。礼貌的动作与明确的手势导引导,可以让宾客觉得更加贴心。迎宾和引导都有一系列礼仪手势的标准,手并非完全张开,虎口略微并拢,一般情况下手要放在腰间。
在导引过程中,女性礼仪的标准动作是手臂向里收,然后手指倾斜上推“请往里面走”,动作十分优美;男性应该表现出绅士风度,手势可以夸张一些,手向外推。与此同时,站姿应该标准,不可倾斜身体。
引导宾客上楼时,手要向上比,眼睛应该看着手指向的方位。然后再拉回来对宾客讲明,要去的地点在哪个楼层,要去的方向或者需要搭乘的电梯。引导的礼仪动作应该是完整、配套的,姿势优雅,声音动听,让人体会到引导人员的内在精神与热情。如此就会为宾客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招待会议室入座的礼仪
引导入座时应该注意手势与眼神的配合,同时还应该注意观察宾客的反应。例如说为宾客指示某个固定的座位时,在说明后,应该用手势去引导,在固定位置处稍加以停顿,与此同时去观察宾客是否理解了你的意思。整个过程都体现出一种肢体语言的美。这时应该说“请这边坐”等敬语。
奉茶时的引导礼仪
奉茶也有一些技巧,需要合适的引导服务或者肢体动作。可能在许多场合都会用到,例如在宾客坐下来洽谈时可以顺便请他喝茶。为宾客奉茶时,一种情形是放在桌子上,另一种情形是客人会顺手接过茶杯,这个过程一定要注意礼仪姿势。
有个“左下右上”的奉茶口诀,即:右手在上扶住茶杯,左手在下面托着杯底。如此一来,客户在接过茶杯时也是左下右上,这样就能避免二人之间的肌肤接触。这个礼节非常细微,可是重视细节就能避免引起无意义的麻烦。
送别时的礼仪
同样,送客礼仪也非常重要。送客时要有规范,应该使用发自肺腑的敬语,例如“谢谢您的光临,请慢走”。还要使用肢体语言表达谢意,鞠躬的角度达到30度用于表达衷心感激之情,然后迅速直起身体,目送宾客离去。
站姿的要求是:端正;双脚相靠,身体不可以东倒西歪,不能单脚轻浮地颤动,手不能在身体前后来回摆动。
饭桌礼仪
饭桌上的文化便是“饮馔文化”的通俗称谓。在老北京,不同的家庭或者家族在社会、经济、环境、习惯的影响之下,都会形成具有自家特色的饭桌文化,许多家族在饭馔方式上有“宾宴”、“家宴”和“便宴”——宾宴是宴请亲朋好友的宴席;家宴是指家族自己过节和各种喜庆活动而设的宴席;便宴则指家常便饭。老北京的饭桌上十分讲究各种礼仪,在漫长的岁月中慢慢折射出了老北京的价值观,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便形成了具有“礼”、“孝”、“德”、“教”特色的饭桌文化。
“礼”就是指饮馔的礼节与礼仪。它体现了家族的道德理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礼节、仪式与个人的礼法要求。家宴和便宴应该以“长”(家长、长者)为主,而宾宴就要以“客”为主。所以,就形成了很多规矩去管理家人,特别是对孩子们的约束更加严厉。
礼法分为形式之礼和待侍之礼。形式之礼指的是礼仪的形式与氛围所表达的礼,例如宴请场所的选择、环境的营造、礼仪的档次、用具的准备,无一不体现着一种对客人的尊重。待侍之礼指的就是招待客人和侍奉客人的礼节,例如宴席的排座次序是按照长为先、远为先、师为先的原则,也就是按照辈分排座座,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优待入座,家庭教师要优先入座。特别是那些家境清贫的亲朋好友们会得到格外的照顾,主人在席间会腾出较长的时间去与他们交流,敬酒的次数更多一些,而且会有意识地向客人们推荐他们的“绝活”,比如棋艺、唱功或者书法,从而使他们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赞赏,与此同时严格要求管家与仆人不可慢待他们。
尽管每次宴请视宾客的身份与礼仪风俗的特点,在饭菜的质量、档次、种类以及饭庄的选择上都有所区别,可绝对不可以让客人挑出毛病。在宴请时的祝词、敬酒、交谈、进餐、辞宴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礼仪。
主人会在开宴之前向大家介绍重要宾客,而且会致上热情而简明的祝词;主人在开宴时要亲自斟酒,依照次序向长者和宾客敬酒,不可强求;主动代替不胜酒力的客人喝酒,并向宾客致意;在向宾客敬菜的时候,应该注意宾客的饮食习惯,次数不可多,量不可大,否则就会令客人觉得尴尬;主人应该注重席间互相交流的广泛性,不可厚此薄彼,假如有女宾,更应该注意谈话内容,注意尊重女宾;主人不可以先于客人放下碗筷,应该在客人表示自己已经吃好后才能辞宴;主人应该陪同主宾,在漱口、净手之后去另座饮茶。
此外,在宾客面前,主人不可以训斥孩子与仆人;倘若主和客的孩子发生冲突,主人应该不管谁是谁非,先拉走自己的孩子,而且还应该向对方表达歉意,而不应该当着客人的面去教训自己的孩子,要不然就会令客人觉得不自在。
一般来说宾宴是不允许孩子去参加的。记得小时候参加家宴的时候,要求孩子们都要做到尊敬人、懂规矩、讲礼法、有教养,做到三个不准:吃饭时不准大声喧哗、碰击碗筷,更不准用筷子去敲打桌子和碗,不准吧唧嘴和出虚恭。二祖母认为吃饭的时候听到吧唧嘴的声音会令人作呕,而且难以忍受吃饭的时候出虚恭。让吃饭时噎着连续打嗝的孩子主动下桌,不准发出拖拉椅凳的刺耳声音,这便是不准出声的要求;二是不准“下嘴”,长者没动筷子之前小孩子是不可以先夹菜的,不准把嘴填得满满的,不准吃得太急,不准站起身去夹菜,够不着盘子时可以示意长者去夹,不准用筷子去乱挑乱翻菜盘,不准一边吃一边双眼紧紧盯着桌上的菜,不准用筷子去指人,不准把不喜欢吃的东西和杂秽扔或者吐到地上,不准掉米粒,揭馒头皮或剩饭,要把饭碗吃得非常干净。最为忌讳的就是孩子把筷子直直地插在饭碗中;三是绝对不准孩子喝酒。当年两个祖母非常喜欢与孩子们共同玩耍,在饭桌上玩一些游戏,输的一方就要演节目,吃完饭后还要让孩子们去比较谁的饭碗和桌面最为干净,席间充满了浓浓的温馨。
“孝”家宴要讲究尊重长者,要尽到孝心。
这种“孝”不但只是晚辈对于长辈的尊敬,而且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关怀。所以,晚辈就会更加敬重长者、更加孝敬老人,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铸就了真挚的孝心。
“德”是一种品行,在家族的饮馔里有“让、度、俭”的要求。
“让”就是要求大家互相礼让,不去抢好吃的,要先让给别人去吃,就算都被吃完了也不可以埋怨对方,应该做到让为先;“度”,就是要求喝酒和吃饭都有一个度,不可以暴饮暴食,更不可以没有限制的劝酒,把人灌醉。“俭”就是要节俭,不可以浪费,特别是应该严格要求孩子,宴请宾客时不应该铺张浪费。宴席结束后,应该把没有动过筷子以及没有上桌的饭菜打包带走。
“教”是饮馔方面的家庭教育。通过身体力行和耳濡目染,慢慢就继承了家族中的老规矩和礼俗,在和家庭教师一起吃饭时,祖母总会要求几位教师给孩子“训话”,而且根据社会时尚对孩子们提出新要求,看到不好的举止就去纠正指点,使孩子们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寓教于吃。
孩子们在礼、孝、德、教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形成了礼重形式、孝重心理、德重行为、教重继承的饭桌文化,这些就是老北京文化的一个缩影。
校园礼仪
许多人认为“爱护公物”是老生常谈,因为“爱护公物,人人有责”、“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这种类型的口号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背出好几条。
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做的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校园里到底都是破坏公物的现象:有的同学为了绕近路不惜去践踏草坪;踢球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玻璃;户外运动时弄坏了校园中的栏杆、公共桌椅和垃圾桶;经常会在课桌椅上发现各种类型的涂鸦……你是否想过,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那些行为确定都损坏了公物,也为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为学校增添了一笔维修公物的费用,那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每次看见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后,也许你会皱着眉头埋怨一句:缺德!对,那些人所缺失的就是“公德心”,不遵守规章制度,不讲社会公德。他们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原来也是那些公物的“主人”,不明白公物是所有人共用的物品,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爱护公物的义务。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品质的高尚与否,集中体现着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甚至影响着整个民族事业的兴衰。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可以看出他的道德修养,从而影响到整个集体的素质状况。一个公民是否爱护集体的公共设施,往小了说能反映出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往大处说也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民族素质的高低。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积极主动地按照这个要求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事实上,爱护公物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情,只要怀着一颗公德心,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可以保证公共设施的完好无损和正常使用。
学生礼仪
1、学生仪容、仪表、仪态的礼仪
衣着得体:中小学生的日常着装应该符合自身的年龄特点,尤其是符合学生身份,干净整洁。
少先队员、共青团员遵照规定佩戴红领巾或者团徽。学生不化妆、不佩戴饰品、不烫发,男生不蓄长发。
参加集会和听讲的时候端坐站直。坐正:头正颈直,身体的上半部和座椅的靠背基本保持垂直状态。立直:抬头挺胸,身体上半部、双腿和地面保持垂直。
行走稳健:行走姿势正确、步幅居中,稳健轻松。在楼道和教室中行走时,要轻声慢步;在街道行走时应该靠右;不宜大幅度地晃动身体,不与人勾肩搭背行走。
言谈举止文明:是仪表的综合要求。和人交谈的时候,态度应该坦诚真挚,使用文明语言。在待人接物时,表情自然,举止大方。
2、学生体态语言礼仪
1、微笑:不露出牙齿,嘴角微微向上翘起,是一种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
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者、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的时候,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的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地弯下15-30度左右,低下头眼向下看。特殊时候为了深表谢意,上体前倾还可以更深些。
握手:和人见面或者分别时最经常使用的礼节,也是对人表示感谢、祝贺、慰问或者鼓励时用到的礼节。
握手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和对方的右手相握。
握手时两眼注视前方,面带微笑。
通常情况下,握手时无须用力,握一下就可以,老朋友之间、关系亲密者可以握得更深些、时间长些或者一边问候一边握紧双手。着装应该本着干净整洁、舒适得体、和谐、朴素、大方,不宜穿奇装异服,不宜穿与中学生身份不符的时装,建议在参加升旗仪式和重要的集体活动时一律穿校服,一律佩戴校徽。
招手:在公共场合中远距离遇到熟人或者送别离去的客人时,举手致意并且打招呼。招手时微屈手臂,手掌伸开在空中摆动。
鼓掌:用于表达欢迎、喜悦、赞美的礼节。两只手掌有节奏地拍打,鼓掌时应该适时适度。
右行礼让:在校园中、上下楼梯、楼道或者在街道中行走时,靠着右边行走。遇到师长、长幼、客人、妇女、残疾人士、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请他们先行。
3、学生与人交往、谈吐基本礼仪
尊称(敬称):对长者、朋友或者初识者称作“您”;对师长和社会工作人员应该称呼职务或者“老师”、“同志”、“师傅”、“阿姨”、“叔叔”等,不宜直呼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