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背为什么最后都会弯了、驼了、痛了?因为压力,有形的无形的,自己的别人的,伟大的自私的,所谓业绩、功名、成功、胜利、虚荣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可是,因为失去享受的心从容的心,这一切就成了生命的累赘,残忍地吞噬我们脆弱的心。
我喜欢电影《孔雀》导演顾长卫的儿子的一句话:“妈妈是拍戏的,爸爸是拍电影的,我是玩。”羡慕孩子的玩,其实是开始反思大人“不好玩”的时候了。
白岩松说:“40岁后赶紧做正确的事。”我想,这件事情应该是:赶紧幸福。
最近我记下了笑星曾志伟的女儿曾宝仪快人快语的四个字“使劲喜欢”,我觉得她无意中说了一句朴素的生活真理,我们大部分时间好像都是在生存,而不是生活,因为没有“喜欢”,更没有心思没有闲心没有智慧去“使劲喜欢”。她说,有一次与表妹到杭州游玩,风很大,表妹有些意趣阑珊,缩着脖子嘟囔:“好冷啊!”阿宝则不一样,这个“快乐十三妹”,大声喊着:“这是西湖啊!”她说,没有使劲喜欢的心,生活就没有乐趣,我们仿佛只知道“使劲”工作、挣钱、争权夺利,而忘记了最简单也是最聪明的“使劲喜欢”。
我有个好朋友,还没有到四十岁就浑身是病,现在虽然拥有两辆车两处房产,还有一抽屉的存折债券,在公司里也争得了一个体面的职位,但是,他一点也不快乐,老得比爱国者导弹还快,他经常说自己头痛、肩痛、胸痛、胃痛、腰痛,甚至阴囊都痛,可是,没有人可以为他讨个公道,因为一切都是自产自销的,只有他自己可以拯救自己。当他发现自己跑错了方向时,太阳已经快下山了,为什么我们非要等到“腰酸背疼腿抽筋”的时候,才会觉悟:我错过了那些花!那些喜欢!
有忘记的自由
这里有一个电话号码:7140382。一般人只需读一遍,就可以准确无误地拨号,但打完电话后,号码也忘得一干二净了。可是,如果多读几遍,记得的时间就会长一些,记熟了,甚至可以终身不忘。前一种情况下(只读一遍),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我们把这种保持时间很短(几秒钟到1分钟)的记忆称作短时记忆,俗称电话号码记忆。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记忆保持时间可以很长,我们把这种保持时间比较长(1分钟以上)的记忆称作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小得可怜,而长时记忆的容量却大得无边。如果一个号码有十几位数字,短时记忆就不堪负担了。不信的话,将下面这串数字朗读一遍后立即背出来:29088716401943362389。背得下来吗?很难吧。一般人只能背出5-9个,可见短时记忆的容量之小。不过,如果你不断地读,不断地背,就能把它记熟,也就是说,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这时,即使数字再多也不怕。有个日本人能背诵圆周率到小数点后2万位。老人们能回忆起多少年来无数的生活经历。可见,长时记忆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长时记忆就好像一个巨大的仓库,短时记忆就如同一辆给仓库运货的小车。
在你的心底,记住的是阳光下的树叶,还是沙漠里的骷髅?有些事有些人有些话,可以如耳边风,过了就过了,哪怕是酒肉穿肠过,吸收的也应该是我们要的精华。学会选择记忆,关闭长时记忆的窗口,或者打开短时记忆的阀门,一切随心,一切遂愿。自然界有很多生命是悲哀的无奈的,因为无权选择,而我们可以有选择的权利,因此我们变得高贵,自由。
好东西不是得到而是学来的
缘分是修来的,幸福却是学来的。生命的长河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连害怕都是学来的,小儿子黄点兵刚刚下地学走路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敢抓蟑螂玩,初生牛犊不怕虎,后来就学会了讲卫生,知道蟑螂是脏的,慢慢就学会了害怕它。表弟失恋了,女友走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得到,但是他说,他学会了怎么告别一个人……
曾采访一位老科学家,他说,他一辈子都在学习研究,现在他要学习怎么死。说这一切的时候,他是安详的、坦然的、明亮的。我的恩师陈体武先生有句口头禅:时时留心处处学。他曾告诫我们,人生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学到什么!
记得一位奥运冠军说:“你不是得到胜利,就是学到如何避免失败。”是的,人生没有唾手可得的东西,只有学来的。也许你不是得到最终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学到经验,事事总不会尽如人意,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我们最初是学说话学走路,学做个好孩子好学生,然后是学习知识学习说谎,学习与同学、异性、同僚、以及性冲动相处,还要学习怎么做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一天,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对方自称是个“到了山穷水尽的失败男人”,他希望我发点慈悲给他提供的银行账号里划2000元钱救急,他是知道的,我不会那么傻的,但是他还是做了,而且明白地把这些想法都写给我。本可以当作垃圾邮件处理的,因为好奇,我回了信,并且告诉他,我很让他失望。
结果他很快地给我回了电邮,他说非常惊喜,比得到2000元钱还开心。原来他正与他的女朋友做这个“人性游戏”,他们共给100个陌生人写了相同的邮件,看看有没有傻瓜上当,结果除了我,没有一个人理他们,问题是,我并没有上当,他的第三封信是这样回答:“是的,我们没有得到什么,但是学到了什么。”我问,那到底学到了什么?他最后回邮说:“学到了诚恳,哪怕是骗人或者拒绝也要有诚恳的态度。”这个世界真是美妙,什么好事都可以碰到,只要你的心理动词不是“得到”,而是“学到”,那么,你会拥有很多抽象或者具象的东西,比如意外的快乐、偶然的幸福,比如态度、品质甚至性格。我们身体里,除了胃和手可以“得到”什么外,心灵或者头脑永远只能学到什么,但是,后者是高贵的,也是不可估量的。
闭着眼睛照镜子
我们在拿到一张合影时,第一眼肯定是去找自己。这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我。然而,许多时候,我们又迷失了自我。有个古代笑话:一位狱差带着和尚上府城。住店时和尚借机把他灌醉,又为他剃光头,然后逃走了。狱差醒来后发现少了一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一个理智正常的人,大概不至于闹出如此“我在哪里”的笑话。然而,要真正认识“自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个打扮像富家子弟的男人,远离故土,在另外一个大都市里建构自己的天堂生活,其实他出身低微,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但是,他好像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打造假文凭,债台高筑,开名车见名流,出手阔绰,举止高贵,只是半夜说梦话时,不改乡音,也许只有在那个时候,他是带着泥土味的真实的自己。没有活在自己真实的世界里,是很累的,是分裂的,最终他“受不了奢华的自己”,自杀了!他最大的错误,在于没有喜欢过自己,这使得他放弃了他真实的身份,而试着做别人,一个无法接受自我的人,一定是迷茫的,最后变得没有明天。从前印度有个叫阿里·哈弗德的富裕农民,为了寻找传说中埋藏宝石的地方,变卖了家产,漂泊他乡,终于穷困潦倒客死荒野。可是,不久就有人从他卖出的宅地里挖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很多时候,我们所寻求的,往往就是自己手中的东西。
“自我”如同“自己手中的东西”,然而往往熟视无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动物是不会用“我”造句的。自我,是伴随着个体的社会化产生的,自我的形成与发展又推动着个体的社会化。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自我。个体的自我,就它的最广的含义说,是一切个体能够叫做“我的”之总和。狭义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感知与控制的脑的机能活动。认识自我的困难之处,也许不是“认识”本身,而是该听哪一个的“自己”。所谓“思考”就是理清自己该听哪一方意见的过程,而两个不同的自我,往往又扮演迥然不同的角色,比如魔鬼与天使,事实上每个人心里都住有这两种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天生的好人。好人与坏人只是一纸之隔,他们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差距。
日本一位心理专家也认为,人的头脑是思想的广播电台。这个广播电台用两种差不多功率的频道向你播送信息。一个是P频道,另一个是N频道,比如面对“有人对你多看了一眼”这一事实,如果你把频道对到N,“播音员”大概就会用如下的腔调向你说:“请注意,你是不是哪儿不对劲?”可是,如果你把频道调到P,“播音员”就会这样说:“他对你感兴趣……”两个频道,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个人一旦长时间把频道对到P或者N,就会愈发被它所吸引,改换频道就会愈发困难。同样的流星,你看到的是美丽,也可能纠缠于所谓不祥征兆。头脑中存在的这两个“频道”,社会心理学称之为“主我”和“宾我”。人们常说的思想矛盾、自我斗争,就是“主我”与“宾我”所产生的对立状态。在星空下,不妨闭着眼睛面对自己,目的不是做哲学家,而是与自己对话,分别是非。我们需要开放心灵与外界交流,其实更需要自我的调整,因为如果你的头脑调错了“频道”,整个世界对你而言是不一样的。态度决定一切。
选择自己的长处
做个天才,原来只要知道一个秘密:忘记你的弱点,经营你的长处!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小时候的小象很调皮,玩性又大,故用绳子把小象拴在木桩上,由于小象力量小,经过很多次试验都无法将木桩拖出来,当时间久了之后,只要把象系在木桩上,就知道自己无法挣脱,也就会很安分了。
小象长大变成了大象,在马戏团中可以做很多的表演。
大象力大无穷,可以搬很多东西,但在表演后,却很安分地被绳子拴在木桩上。大象的力量其实是很大的,但是它因为从小的经验,觉得木桩的力道比自己大,是唯一可以拴住自己的东西,便不敢去叫板木桩。
其实,生命中的“木桩”随处可见,它是妨碍个人发挥潜力的障碍;而你知道你的“木桩”在哪里吗?跳过了人生的“木桩”,你就可以发现自己是个天才!
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将是非常艰难甚至可怕的,就像如果让武大郎去做投篮高手,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
卓越与平庸往往只差一小步。不要花太多时间来改善自己的缺点,重点应该放在强化优点上。如同玩扑克牌一样,优势是那张可以帮助你赢得胜利的王牌。老虎伍兹(TigerWoods)虽然纵横高尔夫球场,但是他在沙地上的表现并不佳。如果他在典型的企业里工作,他的上司可能会点出这个弱点,并且要求他在这方面大大改善。然而,伍兹和他的教练却采取了全然相反的策略。在练习时,他们只花一些时间在改进这项弱点上,好让他沙地成绩提升到一般水准,不会拉低太多分数,其他所有的练习时间全投入在伍兹的拿手好戏上,让他的优点更显优势。
没有人是全能的,成功者只是比一般人更懂得加强自己的优点,并且管理自己的缺点。因此,你不必再苦思如何改进自身的致命伤,企图把缺点转化成优点。相反地,应该花一些心思管理自己的缺点,使缺点不致成为成功的绊脚石,而投注绝大部分的精力在加强自身的优点上,使它们充分发挥优势。
每个人所拥有的才能是独特而且永久的;每个人的优点是他成长空间最大的地方。如同玩扑克牌,你必须掌握,而且能让你赢牌的,是你手中的王牌。
比较的笨
买房子的时候,甲乙两种房子各有千秋,难做定夺;这时候,房地产代理给你推荐丙房子,丙房子和甲很像,就是屋顶渗水。面临甲乙的时候你左右为难,犹豫不决,而出现丙之后你一下子心里有数,愉快地选择甲了;而这正中代理商下怀,甲房正是代理要卖给你的房子,这叫decoy,就好比相亲时那个略逊的“灯泡”。
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的老话,看来是用来提醒消费者的!别以为有比较就一定有鉴别和聪明抉择,有时,比较的后果是你顺着别人设置的套子往里钻。为什么火车硬座那么简陋?不是他们不舍得花几个小钱,他们觉得太舒适了就没有人愿意坐卧铺了。人找对象往往也是这样,有时候未必是仔细思量过对方的优点和好处,以及自己所爱的,而是因为这个结婚候选人和其他某人一比,有了明显的强项,比如他比较有钱,他比较朴实,或者他比较高大,甚至只是因为他比较听话……问题是,你是要“比较的他”,还是“爱的他”。所以找人结婚,反而比找人恋爱更非理性,因为是为比较而比较,甚至中了比较的毒。
心里有杆秤最好。也许跟着感觉走,有些随意,但是灵感往往就是因为随意,而灵感一般是好的。所谓“对”的,都是相对的,自己要的才是“好”的。写好了一个字,越看越不对,越推敲越觉得是错别字。其实,最后一查字典,发现它很端正,没有错。其实,这过程里,已经在无意中把它与印象里的它进行比较,结果把它给“比下去了”。比较不是目的。可是你我常常在比较里迷失了方向。
很不幸,你有两块手表
穷人看车,富人看表。
撇开手表彰显个人身份的社会属性,它最基本的功用是校正时间。你有一只表,就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你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反而增加错乱感,不知道哪个才是对的。
我们常常会迷信数字的力量,但是数字不一定带来准确正确的信息,如同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你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尼采有句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坚定,而不是寻找候补。人心里有一些贪,常常会变成新的花样来迷惑自己。如同“两只表”,仿佛是用来比照、求证,结果是多出来的,全叫多余,而少了一颗安定的心。
一个企业家曾经说,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我们常常会陷入“两块表”的思维困局而不自知,还以为是聪明或者占了便宜。
脚踏两只船的后果,往往是落水。每个人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你要的可以很多,你拥有的只能一个,比如手表。
“用”,是对一人一物的朴实肯定与奖赏;如果不好用,不能用,即使“有”很多,也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