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一词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是指人们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以期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现代管理是一种高度科学化、组织化的活动,因此,现代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共生的社会活动,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存在着管理活动。管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管理的最基本形式是组织,或者说组织是管理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手段。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人类活动的社会协作,通过最佳的协作方式和最优的组织结构,保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支出最小,使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能发挥出最大效应。管理是一个体系,是管理者、被管理者、相应的物质载体、管理手段、技术和方法构成的组织系统。管理是一个过程,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他们的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的最主要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而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管理理论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古典到现代的发展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与进步,管理理论也愈加丰富、深入和多样化。
(第一节)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当时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管理水平落后于技术水平,致使许多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这种情况引起了企业中一些具有科技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注意。他们围绕如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从而完成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为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科学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在美国米德维尔钢铁厂工作期间,针对当时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进行大量试验,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如定额管理制、差别计件工资制、工人培训制、职能工长制以及操作标准化、工具标准化等。1911年,泰勒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写成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ThePrinciplesofScientificManagement)一书。现在一般认为,这部着作的出版是管理理论或管理科学正式产生的标志,因此,这在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泰勒也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2.管理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他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GeneralandIndustrialManagement)一书中,首次区分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系统地提出并阐明了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项职能;强调了进行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明确提出了:一个大型企业高级人员最必需的能力是管理能力,而管理能力可以也应该像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里,然后在车间里得到。其次,法约尔还根据自己长期担任矿业公司总经理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管理的十四条原则,从一般管理原理角度对管理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3.行政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由德国管理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行政组织理论。韦伯最主要的代表作是1947年出版的《社会与经济组织的理论》(TheTheoryofSocialandEconomicOrganization)。韦伯与泰勒、法约尔等人是同时代人,所不同的是,他从行政管理角度对管理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韦伯所提出的行政组织理论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为后来的行政管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此他被西方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4.其他管理理论继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从不同方面创立了古典管理理论之后,西方许多学者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广泛传播,其中英国管理学者林德尔·厄威克和美国管理学者卢瑟·古利特在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综合和系统化研究之后提出了管理的八条原则和七项职能。
(1)八条原则:①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②只有一个最高主管或一人管理原则;③统一指挥;④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⑤工作的部门化原则;⑥授权原则;⑦责权相符原则;⑧控制幅度原则。
(2)七项职能:①计划;②组织;③人事;④指挥;⑤协调;⑥报告;⑦预算。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加剧和工人觉悟与需求层次的提高,过去泰罗等人提出的以“经济人”假设为依据的古典管理理论和由此而制定的以“物质奖励与惩罚”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已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继而以新的“社会人”假设为依据的行为科学理论便应运而生。
1.人际关系理论
主要是指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埃尔顿·梅奥等人从1924~1932年通过着名的霍桑试验所提出的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的要点是:
(1)人是社会人,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物质条件考虑问题,还必须从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2)企业中不但存在着正式组织,而且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因此,在企业管理中,不但要发挥正式组织的作用,而且要注意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职工的满足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职工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相对金钱和物质刺激来说,它在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中起第一位的作用。
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①人不仅是经济人,而且还是社会人;②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鼓舞职工的士气;③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发挥其正面的作用。
2.个体行为理论
个体行为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亚伯拉罕·马斯洛等人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人提出的关于人性的X理论和Y理论。这两种理论都是研究如何通过不断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个体行为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了解组织成员的真实需要。
(2)掌握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各种需求因素,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因素,赫茨伯格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亚当斯的公平因素与波特-劳勒的综合因素等;(3)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如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与Y理论,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3.团体行为理论
团体行为理论主要是研究如何协调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团体的行为、不断增强团体合力的理论。它主要包括团体动力理论、信息交流理论和有关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行为科学家卡特·勒温提出的团体力学理论。这一理论对团体要素、团体“力场”、团体目标、团体结构、团体领导方式、团体规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团体行为理论的主要贡献是:①在管理实践中要正确地发挥团体压力与从众行为的作用;②在管理实践中要注意提高团体的士气;③在管理实践中要正确利用建设性冲突,尽量避免和防止破坏性冲突的发生。
在组织行为理论的研究中,西方学者重点对领导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关于领导者的品质、领导方式等方面的理论,探讨了领导者如何处理好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的关系问题,其中以美国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所撰写的《新管理方格》(TheManagerialGrid)一书最为着名。该书于1964年出版。
此外,行为科学还包括为满足人的不同层次需要的各种激励理论。其中主要有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詹姆士·阿特金森、大卫·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维克多·弗鲁姆的期望几率模式理论,波特-劳勒的期望几率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T·凯利的归因理论和斯金纳等人的强化理论。
三、现代管理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到现代阶段,形成了许多学派。下面,我们选取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战略管理学派等作进一步的阐述。
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主要强调:
(1)管理是一个过程,了解它的最好方法是首先分析它的职能。
(2)管理科学是一门揭示管理人员活动规律的科学,这门科学既有自己的核心知识,又有其边界范围。具体说,核心的管理知识只有在涉及到主管人员的地方才能找到,其他有关知识则来自别的领域,并且它们对管理以外的行为也是有用的。
(3)应该以管理职能分析为中心来建立管理理论体系。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人事、沟通、决策、激励、创新等。
2.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其创始人是切斯特·巴纳德。它是一种组织理论,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1)指出组织的本质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的有意识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即协作系统。
(2)指出了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其一是具有促进信息传递的机能;其二是具有通过影响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来维护正式组织内部团结的机能;其三是具有保护个人人格和自尊心的机能,并且能抵制正式组织在这方面的不利影响。
(3)阐明了正式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①协作的意愿,即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的目标作出贡献的意志,没有协作的意愿,就无法使每个人的努力一致起来,也无法使每个人的努力持久下去;②共同目标,是协作系统的第二个基本要素,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③信息联系,社会系统理论的研究标明,组织的一端是共同的目标,另一端是参与组织的具有协作意愿的成员,因此只有通过信息联系把这两端连接起来,才能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4)阐明了组织平衡理论。组织一旦建立,组织的存续就成了组织的最终目标。组织平衡理论就是研究组织如何存续的理论。在这方面,巴纳德提出了一个组织必须保证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的思想,并认为这是组织能否存续的条件。这是巴纳德的独创贡献。组织的对内平衡,是指通过把创造出来的经济和非经济诱因有效地分配给各个成员,保持各个成员的诱因和牺牲的平衡,从而确保成员协作积极性的过程。诱因和牺牲的平衡关系可以由下列公式表示:牺牲≤诱因→组织存续和发展。所谓组织的对外平衡,是指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这个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技术等。因此需要经常改变原来的组织目标,不断地重新确立新的组织目标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5)阐明了经理人员的职能,其一是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其二是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其三是规定组织的目标。
3.决策管理学派
决策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着名的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其代表作主要有《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TheoriesofDecision-MakinginEconomicsandBehavioralScience),《管理决策的新科学》(TheNewScienceofManagementDecision)。由于西蒙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奠定了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研究的基础,1978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决策理论已成为当代西方管理学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重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1)十分强调决策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决定着管理行为的方向、轨迹和效率。西蒙以前的管理理论,中心是讲提高效率。从西蒙开始的管理理论,重点是讲追求效果。效率是在方向、目标已定的前提下解决如何执行得更好的问题,而效果则解决方向、目标这一类根本问题。
(2)阐明了决策的前提和准则。①决策主要有两个前提:其一是价值前提,是指决策者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某些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组织的目的、效率准则、个人对组织的认同、个人价值观等;其二是事实前提,是指对能够观察到的事物及其运动方式的陈述(西蒙指出,每项决策都含有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价值前提要以事实前提为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不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其三是环境、条件前提,是指决策对象因素和决策者价值因素以外的各种因素,如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制度条件、科学技术条件以及人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条件等。②决策的准则:西蒙等人从决策人和有限理性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令人满意”这一准则。
(3)阐明了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确认问题,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搜集信息,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替代方案,拟定实施计划,评估和审查。决策总是遵循着一定的程序的。一般地说这一程序是不可逆转的。但有时不一定机械地按照上述程序一步接一步地做,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形成一条回路。
比如,在拟定方案阶段,由于出现了新的问题,需要搜集新的情报,结果又回到第一阶段。
(4)阐明决策的种类和技术。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在实际管理中,我们可以找到其大量的混合形式。程序化决策技术有遵循习惯、业务程序等。非程序化决策的技术包括判断、直觉、创造性、经验、有条理的思考训练等。按照决策性质的不同,决策又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等。
4.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盛行于西方。这一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弗里蒙特·卡斯特和詹姆士·罗森茨韦克。系统管理理论的出现,在当时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和促进:一方面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传统的管理理论已经不能为西方企业提供有效措施来适应不断变动的环境,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另一方面,以各种数学方法、数学模式、系统分析、决策观念等为内容的管理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本身的高速发展,以及它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计算机网络,推进了生产过程、信息过程的自动化,明显地反映了系统的客观存在,并且也为系统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这就大大地刺激了系统理论与管理理论的结合。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1)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企业管理,强调对组织的整体性理解,把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把企业看作是由许多子系统所组成的一个组织。
(2)强调要进行系统管理,系统管理有以下四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阶段:其一是有关创建一个系统(企业)的决策;其二是该系统的设计;其三是系统的运转和控制;其四是检查和评价系统的运转结果,看其是否有效果和有效率。
(3)设计管理的系统模式。这包括如何设计企业最高层的系统模式、企业经营管理的系统模式、组织的系统模式等。
5.经验主义学派